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Constituent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 from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by Steam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CO_2 Fluid Extrac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YUAN Hai-bin SHANG Li-na +1 位作者 WEI Chun-yan REN Bing-zh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88-892,共5页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by steam distillation(SD) and supercritical-CO2 fluid extraction(SFE),respectively.The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l oils extracted with those two metho...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by steam distillation(SD) and supercritical-CO2 fluid extraction(SFE),respectively.The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l oils extracted with those two method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essential oils were evaluated,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Thirty-on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by SD,and its main components were eucalyptol,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e-1-methanol and so on.Twenty-two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by SFE,and its main components were cyclodecene,n-hexadecanoic acid and so on.Six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all contained in the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by the two methods,i.e.,eucalyptol,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e-1-methanol,caryophyllene,[3aS-(3aα,3bβ,4β,7α,7aS)]-octahydro-7-methyl-3-methylene-4-(1-methylethyl)-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e,nerolidol and(-)-Spathulenol.The fumigation toxic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means of SD to the adults of Sitophilus zeamai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ssential oil by means of SFE.The contact toxic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means of SFE to the adults of S.zeama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means of SD,but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Essential oil Supercritical-CO2 fluid extraction Steam distillation GC-MS Insecticidal activity
下载PDF
Artemlavanins A and B from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and Their Cytotoxicity Against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LX2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g Shen Xiao-Yan Huang +7 位作者 Chang-An Geng Tian-Ze Li Shuang Tang Li-Hua Su Zhen Gao Xue-Mei Zhang Jing Hu Ji-Jun Chen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20年第4期243-250,共8页
Two new sesquiterpenoids,artemlavanins A(1)and B(3),together with fifteen known compounds(2 and 4−17)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 of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The structures of new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Two new sesquiterpenoids,artemlavanins A(1)and B(3),together with fifteen known compounds(2 and 4−17)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 of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The structures of new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es(HRESIMS,1D and 2D NMR)and ECD calculations.Compound 1 was a sesquiterpenoid lactone possessing a rearranged eudesmane skeleton;compounds 2-5,6-8,9 and 10-12 belonged to the eudesmane,guaiane,oppositane and farnesane sesquiterpenoids,respectively;compounds 13-17 were the phenyl derivatives with a 4-hydroxy-acetophenone moiety.Twelve compounds(1-3,5-7,10-12,14,15 and 17)displayed cytotoxicity against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LX2(HSC-LX2)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35.1 to 370.3μM.Compounds 2,7,10-12 and 17 exhibited the stronger cytotoxicity than silybin(IC50,169.6μM)with IC50 values of 82.1,35.1,95.0,83.8,81.6 and 90.1μM.Compound 7 as the most active one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n the deposition of human collagen type I(Col I),human hyaluronic acid(HA)and human laminin(HL)with IC50 values of 10.7,24.5 and 13.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SESQUITERPENOIDS Artemlavanins CYTOTOXICITY HSC-LX2
下载PDF
鼠尾草属植物Salvia lavandulaefolia精油体内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
3
作者 吕承育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胆碱能活性的丧失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严重程度有关,治疗 AD 早期症状的药物均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提高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水平。作者研究了 S.lavandulaefolia 精油体内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PVG 雄性大鼠分为3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制作用 胆碱酯酶 鼠尾草属植物 SALVIA lavandulaefolia精油
原文传递
铜污染对野艾蒿生长发育的胁迫及伤害 被引量:30
4
作者 甄泉 严密 +2 位作者 杨红飞 刘登义 王友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05-1510,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u污染对野艾蒿生长发育的胁迫伤害.试验设Cu浓度为2.5、5、10、20和40mg·L^-1,以植物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为测试指标,试验周期14d.结果表明,低浓度Cu处理(2.5mg·L^-1)对野艾蒿生长有促进作用,...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u污染对野艾蒿生长发育的胁迫伤害.试验设Cu浓度为2.5、5、10、20和40mg·L^-1,以植物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为测试指标,试验周期14d.结果表明,低浓度Cu处理(2.5mg·L^-1)对野艾蒿生长有促进作用,但随Cu浓度增高(5~40mg·L^-1)则产生抑制效应.各项生长指标均与Cu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也产生类似变化.几种光合色素对Cu的敏感性顺序为:叶绿素a〉叶绿素a+b〉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细胞膜渗透性、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在Cu浓度为2.5mg·L^-1时较对照略有下降,再随Cu浓度升高而不断上升.POD、SOD和CAT活性随Cu浓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与根系耐性指数变化一致.在Cu浓度不超过20mg·L^-1情况下,根系耐性指数〉0.5;Cu浓度为40mg·L^-1时,根系耐性指数降低为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生长 耐性
下载PDF
野艾蒿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晓琴 周成江 +2 位作者 张娜 吴刚 李旻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对菊科药用植物野艾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β-香树脂醇(1)... 目的:对菊科药用植物野艾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β-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熊果酸(3)、异泽兰黄素(4)、柚皮素(5)、芹菜素(6)、木犀草素(7)、槲皮素(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野艾蒿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野艾蒿及其有机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芙清 何伟 +3 位作者 郑星 张维昊 蔡伟伟 唐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5-750,共6页
通过植物与藻共培养实验,比较3种常见陆生菊科植物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抑藻能力。结果表明野艾蒿和小白酒草能够适应水培,野艾蒿和杭白菊(后期为残体... 通过植物与藻共培养实验,比较3种常见陆生菊科植物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抑藻能力。结果表明野艾蒿和小白酒草能够适应水培,野艾蒿和杭白菊(后期为残体)抑藻能力较强,10d后对起始藻浓度为2×106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3.3%和90.8%,对4×106cells/ml铜绿微囊藻抑制率分别为89.3%和79.2%。利用3种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提取野艾蒿干粉中的抑藻活性物质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挥干溶剂后3种提取物都有较强抑藻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藻能力最强,用线性拟合得到0.83g/L提取物72h后抑藻率达100%。研究表明,陆生菊科植物具有抑藻效果,野艾蒿具有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和开发新型抑藻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生物抑藻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铅锌矿区先锋植物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被引量:39
7
作者 徐华伟 张仁陟 谢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和Pb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和Pb的含量...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和Pb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和Pb的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野艾蒿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年限废弃地中累积不同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除3a废弃地野艾蒿中Pb的含量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外,其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都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4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转运能力,Cu在不同年限废弃地的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最大,野艾蒿对Cu、Cd转运能力较强。野艾蒿根系对Pb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没有滞留效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野艾蒿能吸收富集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性,基于其具有生物量较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植物修复 生物富集 耐性
下载PDF
野艾蒿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中信 张小平 +3 位作者 刘慧君 邵剑文 杨开军 张兴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579-581,共3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野艾蒿的水浸提溶液对六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艾蒿的水浸提溶液对受试植物萌发主要表现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随浸提溶液浓度升高而加强,对幼苗苗高和根长则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野艾蒿的水浸提溶液对六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艾蒿的水浸提溶液对受试植物萌发主要表现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随浸提溶液浓度升高而加强,对幼苗苗高和根长则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其中0.2g/mL的水浸提取物溶液对青菜、草木樨、一枝黄花、莩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0.02g/mL水浸提溶液对青菜、草木樨、一枝黄花、莩草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野艾蒿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戴喜末 熊子文 罗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97,共5页
为确定野艾蒿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并考察野艾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为确定野艾蒿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并考察野艾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艾蒿多糖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min、提取温度70℃、水料比40: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6.44%与理论预测值6.71%的相对误差为4.02%,拟合度较好。野艾蒿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多糖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野艾蒿挥发油诱导HeLa细胞凋亡与坏死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璐敏 吕学维 +3 位作者 邵邻相 麻艳芳 成文召 高海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8-1992,共5页
目的:研究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DNA 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彗星电泳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结... 目的:研究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DNA 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彗星电泳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野艾蒿挥发油处理HeLa细胞24 h后,100、200μg/mL实验组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片段化,表现为典型的凋亡特征;400μg/mL实验组细胞膜破裂、内含物外泄,表明细胞已坏死。此外,DNA Ladder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均有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也显示,各实验组均有凋亡峰。野艾蒿挥发油处理HeLa细胞6 h后,100μg/mL实验组彗星电泳中出现彗尾。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野艾蒿挥发油能够诱导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同时PARP发生剪切、失活。结论:野艾蒿挥发油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低浓度野艾蒿挥发油诱导细胞凋亡,高浓度野艾蒿挥发油引起细胞坏死,其凋亡机制是依赖Caspase-3介导的PARP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挥发油 HeLa癌细胞 凋亡 坏死
原文传递
中药野艾挥发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与成分鉴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江贵波 曾任森 +1 位作者 陈少雄 陈晓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研究了中药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野艾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的地上部的挥发油,测定了野艾的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的抑制... 研究了中药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野艾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的地上部的挥发油,测定了野艾的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野艾的挥发油对以上两种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5.6%和42.8%。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8种成分,用质谱图检索鉴定出其中38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8.32%,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9%)、菊油环酮(13.21%)和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7.75%)。野艾的挥发物对作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 挥发油 GC—MS分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癌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璐敏 吕学维 +3 位作者 邵邻相 麻艳芳 成文召 高海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的分布,从而研究了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人宫颈癌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癌细...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的分布,从而研究了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人宫颈癌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艾蒿挥发油对HeLa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野艾蒿挥发油处理HeLa癌细胞24h后,100、200μg/mL实验组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凝集、微绒毛消失、细胞表面有泡状突起,微管解聚,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400μg/mL实验组细胞膜破裂、胞浆内含物外泄,呈明显的坏死特征。(3)野艾蒿挥发油具有抑制HeLa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低、中浓度的野艾蒿挥发油诱导细胞凋亡,而高浓度的野艾蒿挥发油引起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挥发油 细胞形态 细胞结构 HeLa癌细胞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野艾蒿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3
作者 熊子文 罗丽萍 张丽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8-42,共5页
为确定野艾蒿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6.7min、提取温度74.99℃、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1.78%、液固比65.68:1(mL/g),... 为确定野艾蒿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6.7min、提取温度74.99℃、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1.78%、液固比65.68: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为2.80%。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总黄酮 响应曲面法 超声波法
下载PDF
艾的挥发性物质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江贵波 曾任森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艾是我国常见的菊科多年生杂草,也是草本药用植物。研究表明,艾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稗草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43.3%、30.8%和35.7%,三叶鬼针草分别比对... 艾是我国常见的菊科多年生杂草,也是草本药用植物。研究表明,艾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稗草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43.3%、30.8%和35.7%,三叶鬼针草分别比对照减少29.2%、30.0%和29.5%,青葙分别比对照减少26.3%、15.4%和27.9%。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的挥发油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稗草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71.5%、54.8%和30.5%,三叶鬼针草根长、苗高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40.9%、49.2%和39.1%,青葙根长、苗高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78.8%、29.1%和34.1%。结果显示,艾挥发物对邻近植物可能产生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艾、野艾及细叶艾的FTIR直接鉴别 被引量:16
15
作者 程存归 刘鹏 陈宗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为了直接准确地鉴别艾、野艾及细叶艾。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艾、野艾及细叶艾的红外光谱。结果:艾、野艾及细叶艾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别较大。结论:可以采用FTIR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艾、野艾及细叶艾进行区别鉴定。
关键词 野艾 细叶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药材鉴定
下载PDF
野艾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HS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伟 韩乐 +2 位作者 刘训红 王丽娟 傅兴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分析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并与艾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方法:用HS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野艾叶与商品艾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野艾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中,均含有桉油精、樟脑、龙脑、松油... 目的:分析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并与艾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方法:用HS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野艾叶与商品艾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野艾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中,均含有桉油精、樟脑、龙脑、松油醇、α-蒎烯、莰烯、蒈烯、对-伞花烃、β-石竹烯、蒿烯、γ-松油烯等特征性成分。结论:本实验为野艾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叶 艾叶 挥发性成分 HSGC-MS
原文传递
松嫩平原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邢福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将野艾蒿的根茎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了野艾蒿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根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1龄级最小,... 将野艾蒿的根茎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了野艾蒿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根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1龄级最小,并呈现随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趋势;2龄级根茎对形成地上茎贡献较大;根茎长度比根茎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具有更大的生态可塑性;生长季后期是野艾蒿根茎生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1龄级根茎生物量增长明显,对于实现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无性系植物 年龄结构 根茎 松嫩平原
下载PDF
几种植物水提液对油菜和萝卜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江贵波 杨丹娜 +1 位作者 黄振鑫 林海燕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2X期71-73,共3页
以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艾草(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为供试植物,以其地上部水提液为化感物质,分别以油菜(Brassica Chinensis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L.)种子为受... 以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艾草(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Sweet)为供试植物,以其地上部水提液为化感物质,分别以油菜(Brassica Chinensis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L.)种子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化感试验,测定了三裂叶蟛蜞菊、艾草和五爪金龙的茎叶水提液对油菜和萝卜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艾草和五爪金龙的地上部的水提液对油菜和萝卜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不同浓度水提液对不同蔬菜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上,对根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对苗高的影响则表现为"低促高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蟛蜞菊 艾草 五爪金龙 化感作用 水提液
下载PDF
野艾蒿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启梅 卢东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83-585,589,共4页
目的探讨野艾蒿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 G2增殖的影响及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内Bcl-2、Bax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野艾蒿提取物(0,200,400,800μg/m L)处理肝癌细胞系Hep G2 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野艾蒿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 G2增殖的影响及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内Bcl-2、Bax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的野艾蒿提取物(0,200,400,800μg/m L)处理肝癌细胞系Hep G2 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野艾蒿提取物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细胞Hep G2中Bax、Bcl-2以及Caspases-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野艾蒿提取物400,800μg/m L处理72h后,Bax表达水平明显低于0μg/m L浓度(P<0.05);给予野艾蒿提取物800μg/m L处理24,48,72 h后,Bcl-2、Caspases-3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0μg/m L浓度(P均<0.05)。结论野艾蒿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野艾蒿提取物可抑制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Caspases-3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提取物 肝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毒杀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辉 李慧玲 +2 位作者 王定锋 吴光远 王庆森 《茶叶学报》 2020年第4期183-186,共4页
为探明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杀虫潜力,通过药膜和密封熏蒸法测试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触杀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72 h后8μL·... 为探明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杀虫潜力,通过药膜和密封熏蒸法测试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野艾蒿精油对小贯小绿叶蝉成虫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触杀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72 h后8μL·mL^-1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为77.08%。野艾蒿精油对茶小绿叶蝉成虫表现出很强的熏蒸效果,24 h熏蒸校正死亡率可达到96.08%。熏蒸毒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熏蒸毒力LC50值由0.082μL·mL^-1降至0.046μL·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精油 茶小绿叶蝉 触杀 熏蒸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