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6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te Toxicity of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Mice with Liver Injury
1
作者 Hairong ZHONG Yun TENG +1 位作者 Limin LI Yuan LIU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2期30-32,37,共4页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acute toxicity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on mice,determine its safety range,and evaluate its hepatoprotective effect.[Methods]The median lethal do...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acute toxicity and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on mice,determine its safety range,and evaluate its hepatoprotective effect.[Methods]The median lethal dose(LD_(50))was determined by acute toxicity test with the toxic reaction and mortality of mice as indexes.Sixty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ConA-induced liver injury model),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high,medium and low dose groups(1.0,0.5,0.25 g/kg)and silybin group(0.1 g/kg).The levels of ALT,AST,LDH in serum and TG,VLDL in liver were measured.After HE staining,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tissue in mice were observed,and the liver protective effect of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Results]LD_(50)was 11.18 g/kg,and the 95%confidence limit of LD_(50)was 10.31-12.05 g/kg.The high-dose group of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erum ALT and AST activities of ConA-induced liver injury mice(P<0.05).[Conclusions]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is relatively safe,and also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liv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chuan formula plum wine extract Acute toxicity test ConA-induced liver injury Liver protective effect
下载PDF
A novel respirometer for biological toxicity tests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Minquan *, Chen Huanqin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Wong Kwok-Yin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and Chemic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92-98,共7页
AnovelrespirometerforbiologicaltoxicitytestsZhangMinquan,ChenHuanqinChemical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So... AnovelrespirometerforbiologicaltoxicitytestsZhangMinquan,ChenHuanqinChemical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SouthChinaUniver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ESCENCE QUENCHING respirometer toxicity test HEAVY metal.
下载PDF
Heap-Leaching of Low-Grade Uranium Ore at SOMAIR: From Laboratory Tests to Production of 700 Tonnes U Per Year
3
作者 Nicolas Durupt Jean Jacques Blanvillain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第6期549-557,共9页
关键词 实验室测试 矿石堆浸 铀矿堆浸 铀生产 低品位 渗流问题 过程参数 样本
下载PDF
22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对花器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刘振亚 苏宣乐 +4 位作者 唐丽 蒋思铭 李亚鹏 但红侠 张王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68,共8页
【目的】筛选出抑制梨火疫病的药剂,为梨火疫病的绿色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22种抗生素,评价其在库尔勒香梨花器上的安全性。【结果】13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在抑菌圈直径达到9 mm时,氯霉素①... 【目的】筛选出抑制梨火疫病的药剂,为梨火疫病的绿色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22种抗生素,评价其在库尔勒香梨花器上的安全性。【结果】13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在抑菌圈直径达到9 mm时,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诺氟沙星的药剂有效浓度由低至高是5.30、7.60、9.88、11.64 mg/L,使用同等剂量下4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药剂;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红霉素分散片、诺氟沙星对库尔勒香梨花器的危害较轻。【结论】氯霉素①、诺氟沙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可在田间防治梨火疫病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抑菌圈法 室内毒力测定 安全评价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电解锰渣特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高红 何莉莉 +3 位作者 岳波 孟棒棒 闫敏婕 梁宇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电解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锰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为探索绿色低碳的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选取中国5家典型电解锰企业新、旧电解锰渣,通过其理化特性及浸出毒性分析,研究堆存条件、时间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不同企业锰渣特性的影响。结... 电解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锰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为探索绿色低碳的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选取中国5家典型电解锰企业新、旧电解锰渣,通过其理化特性及浸出毒性分析,研究堆存条件、时间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不同企业锰渣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企业的新、旧锰渣平均质量含水率相差最大时均达19%以上,浸出液pH值最高分别相差0.95、1.45,不同企业新鲜锰渣的SiO_(2)和Al_(2)O_(3)平均质量分数最大相差分别为43.18%、146.25%,且可溶性盐质量分数均超过10%,未达到填埋入场标准。锰渣中石膏和石英的质量分数随堆存条件和时间发生不同的变化。企业C在堆存过程中石膏和石英的质量分数在增加,而企业E锰渣中烧石膏质量分数在增加,石英质量分数在减少。历史锰渣浸出液中Mn^(2+)和氨氮(NH_(4)^(+)N)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超过GB/T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限值的65.92~935.00倍和2.56~63.80倍,表明长期堆存的锰渣仍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不同地区企业的锰渣应通过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来降低其环境污染风险,须根据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不同选择合适的资源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解锰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理化性质 浸出毒性
原文传递
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6
作者 胡长效 曹丹 周梦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37-139,143,共4页
为筛选出理想的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甲维盐复配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为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 为筛选出理想的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甲维盐复配剂。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维盐及其复配剂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小卷叶蛾的毒力为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茚虫威>甲维盐>甲维·杀铃脲>甲维·除虫脲>甲维·虫酰肼>甲维·虫螨腈,LC50值分别为0.799 3、0.917 2、1.123 1、2.991 4、3.209 5、4.205 5、4.830 9、4.895 2 mg/L。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10 d, 8种药剂对苹果小卷叶蛾防效在77.38%~91.71%。其中12%甲维·氟酰胺ME、20%多杀·甲维盐SC、10%甲维·茚虫威SC对苹果小卷叶蛾防效均超过87%。甲维·氟酰胺、多杀·甲维盐、甲维·茚虫威在推荐剂量下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可以作为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高效药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维盐 复配剂 苹果小卷叶蛾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下载PDF
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矿物学特征与环境活性
7
作者 孙朴 李兴彬 +4 位作者 魏昶 邓志敢 李旻廷 罗兴国 樊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采用电感耦合(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差重(TG-DTA)等多种检测方法对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物相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法考察其短期环境... 采用电感耦合(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差重(TG-DTA)等多种检测方法对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物相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法考察其短期环境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硫精矿1和硫精矿2主要以球状的单质硫存在,其中,少量硫精矿1以小颗粒的闪锌矿、黄铁矿等附着于块状的铁矾颗粒上,平均粒径为22.1μm;少量硫精矿2以块状的闪锌矿、黄铁矿和小颗粒存在,平均粒径为59.2μm。2种硫精矿在185~340℃时会剧烈燃烧,热稳定性较差。2种硫尾矿主要以块状的铅黄铁矾和黄钠铁矾存在,其中,硫尾矿1平均粒径为21.1μm;硫尾矿2含一定的赤铁矿(16.86%),平均粒径为5.3μm。硫精矿和硫尾矿中锌和镉元素在弱酸条件下不稳定,硫尾矿1中锌和镉的浸出量分别超标1.93倍和2.50倍;硫精矿2的分别超标2.03倍和6.56倍,硫尾矿1的分别超标3.46倍和5.94倍,硫尾矿2的分别超标11.10倍和8.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氧压酸浸 硫精矿 硫尾矿 微观结构 工艺矿物学 浸出毒性
下载PDF
塑料添加剂的环境迁移、毒性测试与风险筛查:进展与挑战
8
作者 华英迪 许宜平 +3 位作者 赵高峰 饶凯锋 马梅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11,共19页
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因此引发了对塑料添加剂释放现象的广泛关注,塑料添加剂在固废处置和回收过程中会大量向环境中释放。塑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数量庞大,其复杂性使得其评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目前塑料添加剂的风险... 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因此引发了对塑料添加剂释放现象的广泛关注,塑料添加剂在固废处置和回收过程中会大量向环境中释放。塑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数量庞大,其复杂性使得其评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目前塑料添加剂的风险评估工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本研究对现有塑料添加剂的释放迁移研究、毒性测试及风险预测方法进行梳理,并基于塑料添加剂在种类、功能、添加量、监管、数据可用性等方面对公开信息的塑料添加剂逐级筛查,最终从1万多种现有塑料添加剂中筛选出106种值得关注的未监管添加剂物质。然后综合以下4项危害性指标,包括基于QSAR模型预测的物质毒性作用方式和危害等级、各化学品机构评估的PBT/PMT性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迁移性、毒性)、生态毒性数据可用性、是否纳入化学品未来评估计划(CoRAP,ECHA),使用毒理学优先指数(ToxPi)方法按照等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优先级分类,提出相应风险评估优先序和研究关注的建议。结果表明,这其中很多尚未监管的塑料添加剂物质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被低估。最后,我们提出对微塑料未来的研究挑战应主要聚焦在填补危害数据缺口和技术方法空白,包括其迁移释放机制、环境转化、混合效应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添加剂 浸出毒性试验 非靶标筛查 生态风险评估 优先污染物筛查
下载PDF
水泥基复合材料固化铬污染盾构渣土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9
作者 魏贺 贺勇 +4 位作者 阳栋 张可能 娄伟 史继彪 冯德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524,共12页
为了实现铬污染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单一水泥固化材料用量大、排放量高以及固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研制水泥基有机-无机复合固化剂固化铬污染盾构渣土。以14 d养护龄期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为评判指标,通过设计“五因素... 为了实现铬污染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单一水泥固化材料用量大、排放量高以及固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研制水泥基有机-无机复合固化剂固化铬污染盾构渣土。以14 d养护龄期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为评判指标,通过设计“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固化剂最佳配比;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主效应分析,并结合XRD和SEM试验探究复合有机-无机固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评判指标的最优解均为11%(质量分数,下同)水泥、5.50%生石灰、0.25%聚丙烯酰胺、1.10%硅酸钠和0.05%海藻酸钠;14 d养护龄期的试验13(A4B1C4D4E1)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达1217.58 kPa,重金属铬浸出质量浓度为2.4 mg/L,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水泥、海藻酸钠和硅酸钠为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评判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泥、海藻酸钠和生石灰为浸出毒性评判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金属铬浸出质量浓度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重金属铬的稳定化效果越明显;大量的自由水被消耗、pH升高、新矿物的生成、土体微观结构改变及土颗粒间胶结作用增强是盾构渣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当固化土强度增大时,重金属铬的物理封闭作用增强;此外,发生水化反应形成的较高pH也促进三价铬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固化土重金属铬浸出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盾构渣土 复合固化材料 正交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浸出毒性 微观机制
下载PDF
堆存陈化中电解锰渣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演化
10
作者 聂霄悍 雷学文 +2 位作者 刘磊 张先伟 陈亿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50,共9页
为了探究电解锰渣堆存陈化过程对其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环境风险演化的影响规律,采用XRF、XRD和SEM等微观试验对比分析了新鲜与陈化电解锰渣的易溶盐含量、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和相变组成等微观特性差异.此外,基于批次浸出试验和改进BCR顺... 为了探究电解锰渣堆存陈化过程对其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环境风险演化的影响规律,采用XRF、XRD和SEM等微观试验对比分析了新鲜与陈化电解锰渣的易溶盐含量、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和相变组成等微观特性差异.此外,基于批次浸出试验和改进BCR顺序提取法评估了新陈电解锰渣中重金属和氨氮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在堆存陈化过程中,电解锰渣的微观结构呈松散演化,易溶盐含量由12.25%降低至4.38%,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占比逐渐减少,重金属Mn由超高风险降低至中风险,但重金属总量仍高达3.28×10^(4)mg/kg,环境风险严峻,氨氮浸出量虽有所降低,但仍然超出15.00mg/L阈值的2.54~3.84倍,部分氨氮和重金属在堆存过程中释放到周围生态中,需采取必要措施对电解锰渣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堆存陈化 重金属形态 浸出毒性 环境风险
下载PDF
典型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制备与微观特性研究
11
作者 余舟 何兆益 +3 位作者 唐亮 何盛 肖海鑫 肖懿训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利用电解锰渣和磷石膏结合矿渣制备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了磷石膏和水泥不同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了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特征,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浸出测试。结果表明: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减小。复合胶凝材料较优配合比(质量分数)为电解锰渣为50%、磷石膏为20%、矿渣为30%,水泥外掺12%的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为27.1 MPa,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矾石(AFt)。养护至28 d的硬化体浸出液中可溶性Mn^(2+)、NH_(4)^(+)-N、PO_(4)^(3-)和重金属离子浓度稳定后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类固废 复合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硬化 毒性浸出
下载PDF
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制备与早期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茹霆 赵小蓉 +3 位作者 黄绪泉 王豪杰 薛菲 蔡家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4,154,共8页
以混合相磷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矿渣、赤泥、偏高岭土、熟料制备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通过抗压强度、p H和浸出毒性测试研究其早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水化机理。结果表明:53.7... 以混合相磷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矿渣、赤泥、偏高岭土、熟料制备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通过抗压强度、p H和浸出毒性测试研究其早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水化机理。结果表明:53.76%(质量分数,下同)混合相磷石膏、9.68%矿渣、9.68%赤泥、16.13%偏高岭土和10.75%熟料可制备出性能最优的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其3、5、7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93、10.99、13.14 MPa,p H碱性低于传统水泥基材料,总磷、氟化物浸出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磷石膏在400℃下煅烧60 min形成半水-无水混合相磷石膏,其中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1.7%和68.3%。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和透钙磷石等物质形成致密结构,提升材料强度,阻隔污染物F^(-)、PO_(4)^(3-)浸出。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可为磷石膏规模化消纳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混合相 胶结材 浸出毒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焚烧飞灰水热合成托贝莫来石过程中重金属的固化特性
13
作者 李潇鼎 田书磊 +5 位作者 吴宗儒 吴骞 王嵯 周睫雅 周秀艳 吴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环境安全利用处置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降低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以水洗飞灰为原料水热合成托贝莫来石,探讨Ca与(Si+Al)的摩尔比[以Ca/(Si+Al)表示]对水热产物的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环境安全利用处置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降低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以水洗飞灰为原料水热合成托贝莫来石,探讨Ca与(Si+Al)的摩尔比[以Ca/(Si+Al)表示]对水热产物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和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研究水热过程中重金属(Hg、Ni、Pb、Zn和Cr)的浸出浓度、浸出率、液相迁移率、形态分布和环境风险的变化。结果表明:Ca/(Si+Al)对水热产物的类型具有重要影响,Ca/(Si+Al)的增加有利于抑制沸石类结构的生成,促进托贝莫来石的形成。随着托贝莫来石的形成,水热产物中5种重金属的毒性浸出浓度和浸出率逐渐降低,相较于水洗飞灰,在最佳比例为1.10的条件下水热产物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分别下降99.5%、99.0%、99.4%、88.9%和63.7%,浸出率低至0.25%、0.08%、0.01%、0.01%和2.73%,同时重金属向液相的迁移率仅为1.41%、4.28%、0.29%、0.05%和0%,表明大部分重金属均稳定地存在于固相产物中,而不是迁移至水热液中。这归因于托贝莫来石的形成增加了5种重金属残渣态的占比,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性。风险评价指数(risk assesssment code,RAC)结果显示,最佳比例条件下水热产物中5种重金属的RAC均低于10%,达到环境低风险水平。综上,水热合成托贝莫来石是一种稳定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很有前景的方法,为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和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托贝莫来石 无害化 水热处理 浸出毒性
下载PDF
香榧藻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14
作者 刘艾涛 叶碧欢 +4 位作者 陈友吾 宋其岩 李海波 沈建军 张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绿藻进行鉴定,明确病原藻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防治香榧藻斑病的优良药剂。【结果】1)从香榧藻斑病病叶中分离获得3种病原绿藻类群,结合藻株形态学特点以及SSU-ITS区间序列分析,3种绿藻类群分别被鉴定为链带藻、软克里藻和Tritostichococcus corticulus,均为香榧病原新记录种。3种香榧绿藻的培养条件相似,均适宜在初始pH 11、温度25℃、光照/黑暗为12 h/12 h光周期下的BG-11培养基中生长。2)以混合藻为靶标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12%松脂酸铜悬浮剂灭藻效果最好,EC50可达8.33 mg·L^(-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P<0.05),其后依次为33.5%喹啉铜悬浮剂、80%波尔多液、20%噻菌铜悬浮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施药30天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11%和71.62%。【结论】从浙江省香榧上新发现3种病原绿藻类群,藻群生物学特性类似。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香榧藻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藻斑病 鉴定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林间防治
下载PDF
天冬对大鼠的亚慢性和致畸毒性研究
15
作者 夏祺悦 蒋勇 +1 位作者 王东霞 李彬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50-154,158,共6页
目的:研究天冬对大鼠经口重复给药的亚慢性毒性和致畸毒性。方法:90天经口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65.4~94.0 g,拌饲法设2 000、4 000、8 000 mg/kg共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连续给予受试物90天,观察动物一般状况,记... 目的:研究天冬对大鼠经口重复给药的亚慢性毒性和致畸毒性。方法:90天经口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65.4~94.0 g,拌饲法设2 000、4 000、8 000 mg/kg共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连续给予受试物90天,观察动物一般状况,记录动物体质量、摄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并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及病理学检测,从而评价其亚慢性毒性。传统致畸试验采用雌性SD孕鼠,剂量为1 000、2 000、4 000 mg/kg共3个剂量组,另设阴性对照组(蒸馏水),每组22只,经口灌胃给药,于孕第20天处死母体,检查受孕情况和胎仔发育,观察胎仔外观,检查骨骼及内脏,以评估致畸毒性。结果:90天经口毒性试验中大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及死亡,试验组大鼠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毒性损伤作用。致畸试验中低、中剂量组胎仔胸骨发育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1.49%和26.32%,与对照组(6.25%)相比显著升高(P<0.01),未见其他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90天经口毒性试验中天冬对大鼠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8 000 mg/kg;在致畸试验中,未观察到与染毒剂量相关的效应,天冬对SD大鼠无致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亚慢性毒性 90天经口毒性试验 致畸试验
下载PDF
改性电解锰渣-矿粉复合胶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
16
作者 李成 许晔 +4 位作者 朱文云 李中林 彭彪 李义兵 何贵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3,共8页
电解锰渣(EMR)是金属锰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物,其堆积量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电解锰渣中富含硫酸盐,依据其特性,可与矿粉(GGBFS)复合制备胶凝材料。以矿粉为主要原料,电解锰渣为矿粉的硫酸盐激发剂,熟石灰为碱激发... 电解锰渣(EMR)是金属锰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物,其堆积量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电解锰渣中富含硫酸盐,依据其特性,可与矿粉(GGBFS)复合制备胶凝材料。以矿粉为主要原料,电解锰渣为矿粉的硫酸盐激发剂,熟石灰为碱激发剂,制备电解锰渣-矿粉复合胶凝材料。探究电解锰渣、矿粉和熟石灰的最佳配比,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解锰渣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改性,通过力学测试确定最佳煅烧温度。利用XRD、FT-IR、TG-DTG和SEM等表征方式分析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及水化机理,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测试。结果表明:电解锰渣对矿粉有良好的激发作用,复合胶凝材料中电解锰渣、矿粉、熟石灰最佳质量配比为2∶7∶1,其28 d的抗压强度达到27.2 MPa,电解锰渣经350℃煅烧所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达到30.5 MPa。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28 d硬化体浸出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标准限值内,复合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EMR) 复合胶凝材料 碱激发 硫酸盐 水化机理 毒性浸出
下载PDF
新方颠倒散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实验研究及皮肤毒性测试
17
作者 张瑞雪 高芳芳 +4 位作者 袁亚美 张彩云 方正清 朱林 王茜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配制不同组分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A、C、E、G、I、K,颠倒散水提物溶液(M)为阳性对照,另设阴性对照、空白对照;采用37℃厌氧培养法对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培养,...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配制不同组分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A、C、E、G、I、K,颠倒散水提物溶液(M)为阳性对照,另设阴性对照、空白对照;采用37℃厌氧培养法对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培养,观察各溶液体外的抑菌效果;并采用单次限量法,取A进行大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无菌落,其余均见菌落,各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分别与阴性对照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A组、对照组、M组反应平均值分别为0、0、1.2,生理情况正常。结论:不同配比新方颠倒散水提物溶液体外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相互比较以及与颠倒散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新方颠倒散溶液无皮肤刺激及中毒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倒散 新方颠倒散 痤疮丙酸杆菌 体外抑菌实验 皮肤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澳洲石斛疫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杀菌剂毒力测定
18
作者 林接英 吴浩芳 +1 位作者 麦章龙 张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4-621,共8页
澳洲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属于兰科石斛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近年来,广东省澳洲石斛生产上发生一种疫病,该病害为害茎杆和叶片,引起受害部位变褐腐烂,植株死亡,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从发病的澳洲石斛上分离获... 澳洲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属于兰科石斛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近年来,广东省澳洲石斛生产上发生一种疫病,该病害为害茎杆和叶片,引起受害部位变褐腐烂,植株死亡,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从发病的澳洲石斛上分离获得一种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显示,该菌可以侵染健康的澳洲石斛盆栽植株引起发病,表现出的症状与大田症状相似。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次分离得到的菌株与接种菌的形态特征一致,说明原分离菌为引起澳洲石斛疫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tub)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与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基本一致。BLAST比对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的2个菌株(SHL918和SHL921)的tub基因序列与棕榈疫霉的相似性均为99%。在基于tu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研究菌株与棕榈疫霉聚在同一分支上,支持率为100%。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澳洲石斛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棕榈疫霉(P.palmivora)。棕榈疫霉侵染澳洲石斛引起疫病为首次报道。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澳洲石斛疫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甲霜灵和精甲霜灵·代森锰锌4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0003、0.0628、0.2381、0.5457μg/mL;其次是百菌清、嘧菌酯和代森锰锌,EC50均小于10μg/mL;而霜霉威盐酸盐和三乙膦酸铝的抑制效果差,EC50均大于100μg/mL;多菌灵对该病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EC50大于1000μg/mL。本研究结果可为澳洲石斛疫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石斛 棕榈疫霉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不同处方扶正辟邪颗粒药效学初探
19
作者 任桂林 杜仕静 +7 位作者 谭正怀 任维 罗群 蒲清荣 熊静悦 毕涛 杨露银 杨思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处方扶正辟邪颗粒的药效学。方法制得不含与含挥发油的样品A与样品B。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2种样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及脂多糖致大鼠发热模型分别观察2...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处方扶正辟邪颗粒的药效学。方法制得不含与含挥发油的样品A与样品B。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2种样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及脂多糖致大鼠发热模型分别观察2种样品的抗炎、免疫调节及解热作用。结果各组小鼠体质量均自然增大,不同样品组小鼠体质量及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3个模型检测结果依次为,2种样品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1组(P<0.05);各给药组小鼠耳肿胀度与模型2组比较均无显著改变(P>0.05);样品A低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后3.0 h,样品B低剂量组0.5 h、1.0 h、3.0 h及样品B高剂量组1.0 h时大鼠肛温变化值与模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辟邪颗粒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力、解热等药效学作用。与单用浸膏比较,加入挥发油的处方药效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辟邪颗粒 挥发油 急性毒性试验 抗炎 免疫调节 解热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演化的示踪试验
20
作者 王伟豪 刘金辉 +4 位作者 阳奕汉 王如意 梁大业 闫学锐 何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2,共11页
铀资源既是核军工基石又是核电发展的粮仓,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与大力发展核电的时代,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地浸采铀的运行,矿层堵塞、铀浸出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浮现。为探明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的... 铀资源既是核军工基石又是核电发展的粮仓,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与大力发展核电的时代,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地浸采铀的运行,矿层堵塞、铀浸出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浮现。为探明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的演化特征,在巴彦乌拉铀矿床C10采区某试验单元开展了井间示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浸一年后含矿层砂岩孔隙度与渗透性降低,其原因与含矿层砂岩孔隙发生堵塞有关。地浸二年后各方向渗流通道溶浸液流速较地浸一年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下降幅度相较于前一年更大。但在试验单元三个渗流方向即KZ13238-KC13036、KZ13238-KC13038和KZ13238-KC13438方向均产生了优势渗流通道。表明随着采区的运行,含矿层孔隙堵塞情况日益严重,含矿层渗透性不断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浸中含矿层渗透性演化特征提供示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渗透性 演化特征 井间示踪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