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3 位作者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张郴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3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文章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文旅融合 理论逻辑 研究框架 科学问题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研究
2
作者 陈旭 冯馨颖 +1 位作者 鲍美阳 苑新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挖掘二者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研究 语义 内涵与外延
下载PDF
破茧、探索与拓宽——我的墨学研究之路
3
作者 杨武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孙中原教授带领我走上了墨学研究的道路。首先是研究《墨经》中的逻辑问题和讨论如何开展墨家逻辑的研究。然后,将墨家逻辑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特别是将墨家逻辑的探索扩展到对整个墨学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前辈学者引路和自己... 孙中原教授带领我走上了墨学研究的道路。首先是研究《墨经》中的逻辑问题和讨论如何开展墨家逻辑的研究。然后,将墨家逻辑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特别是将墨家逻辑的探索扩展到对整个墨学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前辈学者引路和自己主观努力之外,各种机缘巧合和学界同仁的学术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墨家逻辑 墨经 研究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定性分析: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谈传生 王梦婷 胡景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不够深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及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着眼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应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研究深度,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科研究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演进逻辑 科学内涵 价值意蕴 研究展望
下载PDF
青年学逻辑分析法研讨
5
作者 张良驯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青年学逻辑分析法源自青年学研究的实践活动,是对青年学研究合逻辑性的客观反映。青年学逻辑分析法具有明确的含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价值。青年学逻辑分析法的关键内容是:如何遵循逻辑规律和规则提出论点、提供论据和开展论证,以保... 青年学逻辑分析法源自青年学研究的实践活动,是对青年学研究合逻辑性的客观反映。青年学逻辑分析法具有明确的含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价值。青年学逻辑分析法的关键内容是:如何遵循逻辑规律和规则提出论点、提供论据和开展论证,以保持青年学研究的确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青年学逻辑分析法的常用方法有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排列与对应的方法。在青年学研究方法体系中,逻辑分析法既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又渗透到其他研究方法之中,对各种研究方法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成为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方法。建构青年学逻辑分析法,有助于完善青年学研究方法体系,促进青年学学科建设,提升青年学研究的知识层次和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 青年学研究方法 逻辑分析法 青年学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逻辑理路与现实启示
6
作者 张文 陈旭辉 张晖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九十多年前,毛泽东为总结苏维埃建设中的先进经验,亲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才溪乡调研,写下了党百年调查研究历史上的光辉文献——《才溪乡调查》。这一毛泽东调查报告中的经典名篇,以解决当时苏维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继承并发展了... 九十多年前,毛泽东为总结苏维埃建设中的先进经验,亲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才溪乡调研,写下了党百年调查研究历史上的光辉文献——《才溪乡调查》。这一毛泽东调查报告中的经典名篇,以解决当时苏维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继承并发展了经典作家的调查研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传统,以“红色政权—红色军事—红色经济—红色教育”为核心思路,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亲力亲为、问计于民”的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有着穿透时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伟力,启示新时代的我们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具体表现为要传承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汲取基层建设的历史经验、发扬真心实意的为民思想,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才溪乡调查》 调查研究 逻辑理路 现实启示
下载PDF
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形式逻辑模型在研究论文审读和编辑中的应用
7
作者 丹阳 姜丹 +1 位作者 王文倩 陈常青 《天津科技》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提升论文质量。依据2019年提出的实证研究形式逻辑模型,给出了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形式逻辑诊断图,从Chinese Herbal Medicines来稿中选择一个编案,详细介绍如何运用该模型诊断论文。实践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完... 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提升论文质量。依据2019年提出的实证研究形式逻辑模型,给出了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形式逻辑诊断图,从Chinese Herbal Medicines来稿中选择一个编案,详细介绍如何运用该模型诊断论文。实践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完善来稿的逻辑性和提升论文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研究 形式逻辑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中英文文稿
下载PDF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逻辑与战略路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8
作者 屈西西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生态环境变化、辅助性创新主体成形、区域高阶发展矛盾产生等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支柱性创新主体,并在与前者的自组织互动中,通过“隐形冠军”式定位、“专门化”经费与法律保障、“雁阵模式”国际化团队建设以及“高灵敏度”机制设计等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此,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坚守自身“新”特征,摆脱“旧”式路径依赖,走向多主体共生协同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创生逻辑 战略规划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世界一流大学 国际化
下载PDF
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基本研究逻辑及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海芬 海淼 孙宇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当前中国企业迎来高端化战略变革的新时代,这既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也是大国博弈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需要。由于中国企业的高端化变革面临外忧内患的双重困境,因此承担着对外重塑市场认知、对内实现组织实力跃迁的双... 当前中国企业迎来高端化战略变革的新时代,这既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也是大国博弈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需要。由于中国企业的高端化变革面临外忧内患的双重困境,因此承担着对外重塑市场认知、对内实现组织实力跃迁的双重任务,突显高端化战略变革面临较高的风险。因此,尝试剖析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的特殊情境,明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内涵,梳理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契机与挑战,从整体视角揭示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实践逻辑,且主张运用面向实践的“顶天立地”研究范式及案例研究方法来构建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理论。研究旨在清晰化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的特殊性及研究边界、范式和方法,构建该领域的基本研究逻辑,明确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化战略变革 变革情境 变革契机 实践逻辑 研究范式
下载PDF
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基本含义、逻辑和研究框架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新发展阶段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即高校在线教育形成常态长效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新格局、新生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体系化的理论发展、战略思考和策略设计是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的基本命题。文章尝试构... 新发展阶段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即高校在线教育形成常态长效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新格局、新生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体系化的理论发展、战略思考和策略设计是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的基本命题。文章尝试构建了“1核4圈9维”的分析框架,以支持对这些命题所蕴含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一是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的假设、逻辑、规律、范式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二是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的理念、定位、格局、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战略问题的研究;三是高校在线教育常态化发展的方式、机制、对策等路径问题或者应用性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在线教育 常态化发展 逻辑 分析架构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逻辑框架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静 谢长法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59,73,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数字技术与虚拟教研室建设融合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合作式跨时空教学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在诠释虚拟...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数字技术与虚拟教研室建设融合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合作式跨时空教学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在诠释虚拟教研室跨界学习、契约规制、优势互补等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起点逻辑、存在逻辑、成长逻辑和历史逻辑厘清数字化转型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价值旨归。据此,文章提出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推进路径,即在物质层上创设交往空间,建立数字画像;在行为层上建构关系网络,促成主体对话;在规范层上实施生态治理,优化空间生态;在精神层上强化包容信任,建立情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虚拟教研室 共同体 逻辑框架 推进路径
下载PDF
差异化调适:复杂情境下基层政府执行行为研究 --基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玉琼 赵焱鑫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6-58,共13页
“调适”是基层政府执行行为的典型特征。根据“调适”的内在机理,提炼出“差异化调适”的概念,建构“情境—结构—行为”分析框架,应用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实践分析中,研究发现:在不同情境下基层执法人员会基于组织规则和治理资源两个维... “调适”是基层政府执行行为的典型特征。根据“调适”的内在机理,提炼出“差异化调适”的概念,建构“情境—结构—行为”分析框架,应用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实践分析中,研究发现:在不同情境下基层执法人员会基于组织规则和治理资源两个维度,与执法对象开展不同的互动博弈,执法行为整体表现为差异化调适的逻辑。具体来说,执法情境可归为清晰—模糊—不确定性三种类型,执法者会基于不同的情境和结构展开互动,最终生成不同的执法类型:原则式执法、折中式执法、渐进式执法。基层综合执法行为是基于具体情境对执法行为做出不断调适的过程,情境、结构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可作出类型总结,这为基层执法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调适 执行行为研究 行为逻辑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
下载PDF
Beyond Logic of Discovery and Paradigmatic Consensus: A Reanalysis of the Popper-Kuhn Debate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3
作者 Douglas I. O. Anel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1期52-66,共15页
关键词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库恩 逻辑 批判理性主义 科学知识 宇宙背景辐射 科学发现
下载PDF
精锐细密坚实:个案研究的新突破——以《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例
14
作者 马燕鑫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对颜延之的研究很长时期都比较冷落,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是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基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揭示历史真貌的学术理念,在研究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征,即精锐的问题意识、细密的考辨论证、坚实的文献基础。书... 对颜延之的研究很长时期都比较冷落,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是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基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揭示历史真貌的学术理念,在研究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征,即精锐的问题意识、细密的考辨论证、坚实的文献基础。书中对颜氏生平疑点的考证、著述的辑佚以及传世《颜延之集》版本的考论,条分缕析,切中肯綮,非常具有说服力。《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颜延之研究解决了诸多基本问题,是作家个案研究的新突破。本书不仅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精审的见解,而且对于同类学术领域和学术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体系和研究理路方面也树立了可资师法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 个案研究 研究理路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的行使逻辑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章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改革 职务科技成果 科研人员 共有权 权利行使
下载PDF
全球新冠疫情下科研伦理危机--行为表现、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
16
作者 武学超 李杰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8,共9页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给科研伦理带来诸多新的危机:受试者临床试验和疫苗开发医学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短科学”伦理危机和偏离科研伦理标准多重风险危机。这些危机的生成逻辑具有多重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及恐慌心理引发试验伦理危机,新...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给科研伦理带来诸多新的危机:受试者临床试验和疫苗开发医学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短科学”伦理危机和偏离科研伦理标准多重风险危机。这些危机的生成逻辑具有多重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及恐慌心理引发试验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紧迫性促生不合规科研伦理风险,新冠疫情政治化引发重大医学科研偏移。对此,科研共同体应加强科研伦理危机全周期治理、科研区链域场治理、疫情相关科研伦理审查程序规范化治理,同时应强化新冠疫情相关科研本真的严谨性和科研价值的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科研伦理危机 行为表现 生成逻辑 治理路径
下载PDF
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展望——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17
作者 孙艳丽 范素娟 《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
“文化”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现有研究对科研团队文化界定的随意性,成为制约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主要障碍。为了厘清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在对文化研究的渊源、理论假设进行归纳的基... “文化”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现有研究对科研团队文化界定的随意性,成为制约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主要障碍。为了厘清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在对文化研究的渊源、理论假设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梳理了科研团队文化概念的层次与维度,分析了基于“组织拥有文化”理论假设下作为变量的科研团队文化,“组织就是文化”理论假设下作为根隐喻的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现状,并结合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属性,指出了科研团队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团队文化 演进逻辑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研究——基于对9所一流研究型大学制度文本的考察
18
作者 刘宝存 商润泽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20,共8页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是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美国高等教育面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与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双重压力所做出的现实选择,为美国高校的卓越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基于对美国9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探析发现... 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是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美国高等教育面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与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双重压力所做出的现实选择,为美国高校的卓越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基于对美国9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探析发现:其文本内容可概括为评估目的、主体、内容、方法、结果应用以及客体保障六个方面,呈现出政府、管理与学术三种制度逻辑相互交织的复杂图景。系统研究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实施路径及其蕴含的逻辑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聘后考核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职后评估 研究型大学 终身教职制 制度逻辑
下载PDF
空间正义论纲:逻辑起点、理论特质及问题视域
19
作者 袁超 《云梦学刊》 2023年第5期62-70,共9页
空间正义的出场与发展是理论转向和城市化现实推进的结果,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正义理论发展与空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呼唤新的城市正义理论指导城市的健康发展。空间正义首先源于空间与正义历史性和... 空间正义的出场与发展是理论转向和城市化现实推进的结果,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正义理论发展与空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呼唤新的城市正义理论指导城市的健康发展。空间正义首先源于空间与正义历史性和实践性的双向构建,同时也是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正义问题的具体回应。空间与正义是一对无法分离的相关性范畴,空间正义具有历史性、发展性、差异性以及多尺度综合性等理论特质。空间正义的研究既要关注“分配”问题,更要站在城市主体尊严的角度关注“承认”问题,以及研究空间自身的价值性和情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逻辑起点 问题视域 研究局限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范式的逻辑转向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兆信 张泽园 刘文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3,共7页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打造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其使命担当包括瞄准寻求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聚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个方面。在科...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打造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其使命担当包括瞄准寻求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聚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个方面。在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范式需要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从注重“经济使命”向更注重“混合型使命”,在组织方略上实现从注重“自由探索科研”向更注重“有组织科研”,在类型特征上实现从注重“节点式创新”向更注重“全链式创新”的全面跨越,以积极回应科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变革。立足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上“寻突破”,在提升产学研用合作核心竞争力上“谋先机”,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将成为未来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范式转向的实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科技创新 范式 逻辑转向 有组织科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