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 genetic risk factors of long-QT syndrome
1
作者 Ewa Moric-Janiszewska Grzegorz Hibner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guidelines regarding risk factors that may worsen the Long-QT Syndrome (LQTS), based on available literature. This review evaluat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se risk fa...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guidelines regarding risk factors that may worsen the Long-QT Syndrome (LQTS), based on available literature. This review evaluat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se risk factors of acquired LQTS, with an emphasis on non genetic risk factor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PubMed was searched for literature in English from 1999 to 2011 on the molecular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Long-QT syndrome. We agree, with recent investigation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variety of factors, inherited or environmental, can influence expression of ion channel proteins with impact on repo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qt SYNDROME ACQUIRED CONGENITAL DRUG-INDUCED Non-Genetic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with the optimized program-control mode on long-qt syndrome
2
作者 LUO Yuan-yuan,SUN Shao-xi,LI Heng,lI Yan,liu fu-qiang, MENG Su-rong,XU Ding-li,PENG Ji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92-92,共1页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optimized program-control mode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combined withβ-blocker to treat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LQTS). Methods 12 LQT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hat still have symptom...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optimized program-control mode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combined withβ-blocker to treat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LQTS). Methods 12 LQT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hat still have symptoms despite use of regular drug therapies or that can not endure the therapies were implanted with DDD cardiac pacemaker.The QT/QTc intervals of those patient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pacing rates respectively.Their cardiac pacemakers were all programmed to selectively turn on and turn off some related functions at the pacing rate of 80 beats/min.The dosage ofβ-blockers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PR intervals and blood pressures.The MACE and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measured QT / QTc interval decreased with the pacing rate increasing.The pacing rate of 80 beats/min can make QT/QTc interval basically normal. The MACE of the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declined(P = 0.003) and no negative effect on cardiac function was found during the follow-up.Conclusions The optimized program-control mode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combined withβ-blocker to treat congenital LQTS are:to pace at the rate of 80 beats/min and program to turn off lag,sleep,automatic preventing PMT and automatic threshold-capture feature and turn on the PVC,rate adaptation and atrioventricular node priority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C MODE LQTS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with the optimized program-control mode on long-qt syndrome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对hERG-A561V通道蛋白转运及通道功能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王英 叶佳纯 +2 位作者 黄晓燕 陈邦盛 廉姜芳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hERG)-A561V通道蛋白转运及通道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构建野生型(WT)、突变型(A561V)、杂合型(WT/A561V)细胞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hERG及Hsp90蛋白表达差异。转...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hERG)-A561V通道蛋白转运及通道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构建野生型(WT)、突变型(A561V)、杂合型(WT/A561V)细胞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hERG及Hsp90蛋白表达差异。转染减表达空载(Itf NC)、Hsp90减表达(Hsp90-)、过表达空载(Ovp NC)或Hsp90过表达(Hsp90+)质粒至各细胞模型(即Itf NC组、Hsp90-组、Ovp NC组、Hsp90+组),另设不加载体的对照(Ctl)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调控Hsp90前后hERG及Hsp90蛋白表达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p90调控前后杂合型细胞模型hERG及Hsp90蛋白定位表达情况。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调控Hsp90前后杂合型细胞模型hERG通道激活电流及尾电流密度。结果突变型、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及hERG(135 kD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野生型明显升高(均P<0.05)。野生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35 kDa)、hERG(15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突变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3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5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融合Hsp90和hERG蛋白后,Ctl组hERG表达于细胞膜、细胞质,Hsp90-组细胞膜上hERG蛋白表达减少,Hsp90+组细胞膜上hERG蛋白表达增多。与Ctl组比较,Hsp90+组Ikr曲线左移14.709,斜率因子k值未见明显变化。杂合型细胞模型Ctl组、Hsp90-组、Hsp90+组激活电流及尾电流密度均在50 mV处达到最高;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组在20、30 mV处的激活电流密度均明显高于Ctl组、Hsp90-组(均P<0.05),在30、40 mV处的尾电流密度均明显高于Ctl组、Hsp90-组(均P<0.05)。结论Hsp90在hERG-A561V通道蛋白折叠转运中起作用,而上调Hsp90可促进WT/A561V hERG的折叠转运,进而影响通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 A561V突变 蛋白转运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临床监测和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4
作者 中国防痨协会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4 位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初乃惠 聂文娟 李强 马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 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监测和妥善处理。本共识旨在解决抗结核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问题。依托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以及参与专家的应用经验,经过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关于抗结核药物导致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的专业建议。希望本共识能够指导医生及时和规范地预防、发现、处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QTc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心电描记术 QT延长综合征 药物毒性 病人医护管理
下载PDF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基因治疗进展
5
作者 王一斐 李庆 +2 位作者 罗江滢 赵宇彤 张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6,共6页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因单基因或多基因突变影响心肌离子通道或心肌结构进而影响心肌电生理特征的一类疾病,是导致心律失常乃至心源性猝死的一类重要原因。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通过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除颤器植入及手术等改善症状及降低...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因单基因或多基因突变影响心肌离子通道或心肌结构进而影响心肌电生理特征的一类疾病,是导致心律失常乃至心源性猝死的一类重要原因。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通过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除颤器植入及手术等改善症状及降低猝死风险,但均无法阻止疾病进展,且患者需要长期承受疾病相关症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猝死风险威胁。基因治疗则可通过编辑突变基因等多种方式达到稳定、长期的治疗效果,但多数治疗手段仍停留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本文将对目前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基因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心律失常 基因治疗 长QT综合征 肥厚型心肌病 碱基编辑器
下载PDF
2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病人因听觉刺激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护理
6
作者 张演 苏玉英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5期2964-2967,共4页
总结2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病人因听觉刺激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护理经验。针对病人病程长、病情变化突然、进展迅速、易导致猝死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高危心电图表现及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先兆;规范致命性心律失常应对流程,... 总结2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病人因听觉刺激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护理经验。针对病人病程长、病情变化突然、进展迅速、易导致猝死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高危心电图表现及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先兆;规范致命性心律失常应对流程,出现异常迅速响应;避免基因特异性诱发因素、实施精准护理;做好用药护理、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护理、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加强心理支持及生活方式指导等护理措施。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2例病人均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基因分型 护理
下载PDF
QT hysteresis in long-QT syndrome children with exercise testing 被引量:2
7
作者 GAO Dong-sheng FANG Wei-yi +3 位作者 Christine Chiu-Man Joel Kirsh Gil Gross Robert M. Hamilto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Background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 (LQTS) is an inherited ion channel disorder resulting in abnormal cardiac repolarization that can cause syncope and sudden death associated with a prolonged rate-corrected QT i... Background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 (LQTS) is an inherited ion channel disorder resulting in abnormal cardiac repolarization that can cause syncope and sudden death associated with a prolonged rate-corrected QT interval and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everal studies in adults showed that LQTS patients have altered QT adaptation to heart rate changes compared with normal subjects which forming a "hysteresis loop" in the QT-circle length plot.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QT interval changing during exercise testing in children long QT syndrome (LQTS) patients, explore the new diagnosis methods of LQT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1993 LQTS diagnostic criteria. Group 1: LQTS group (n=17) who scored 〉 or = 4 points indicating definite LQTS. Group 2: Middle group (n=16), patients who have prolonged QT interval but scored 1.5 to 3.5. Group 3: Normal control group (n=18). The average age of all study population is (12.3±5.8) years. No case had beta-adrenergic antagonists administration before exercise testing. All subjects were underwent tread mill exercise testing and electrocardiograph in whole exercise testing and recovery were recorded. QT and heart rate changing during whole exercise testing period were recorded. /kQT, the QT interval at 1, 2, 4, 6 minutes into recovery subtract from the QT interval at a similar heart rate during exercis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all three groups, QT intervals were shorten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art rate, but QTc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ΔQT at 1 minute ((45±11) ms), 2 minutes ((37±15) ms), 4 minutes ((23±12) ms) into recovery in LQT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P〈0.01, P〈0.0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ΔQ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ddle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at recovery time. During the recovery phase in LQTS group, the QT interval remained shortened despite a decelerating heart rate, forming a hysteresis "loop" in the curve relating the QT interval to the cycle length. Conclusions In children LQTS patients, there is significant QT hysteresis loop in the relation of QT interval with heart rate during recovery of exercise testing, which could be use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for LQ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QT syndrome QT hysteresis exercise testing CHILDREN
原文传递
3型长QT综合征基因突变型与表型关系分析
8
作者 李翠兰 李旭 +7 位作者 郭保静 王福军 梁璐 蒋勇 高元丰 李蕾 胡大一 刘文玲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853-857,864,共6页
目的 目前已发现至少17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亚型,其中3型长QT综合征(LQT3)检出率为5%~10%,占第三位。该型人数虽不是很多,但由于症状严重、发生猝死的风险高而备受关注。现探讨中国LQT3患者特定突变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共入组6例... 目的 目前已发现至少17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亚型,其中3型长QT综合征(LQT3)检出率为5%~10%,占第三位。该型人数虽不是很多,但由于症状严重、发生猝死的风险高而备受关注。现探讨中国LQT3患者特定突变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共入组6例2001—2014年诊断为LQT3的先证者。用新一代靶向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或全外显子测序法检测到SCN5A基因上的突变。对携带特定突变的先证者及其受累亲属进行突变型和表型分析。结果 共检出SCN5A上的5个致病突变(V411M、P1332L、F1473S、R1644H和delD1790)。表型分析显示,多数先证者具有典型的LQT3型心电图(ECG)特点,美西律治疗有效。2例携带V411M突变的无关联先证者均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且不能被β受体阻滞剂抑制。携带P1332L突变的先证者表现出类似LQT2型的ECG模式,对美西律敏感。1例携带F1473S突变的患者在出生不久即发生了首次心脏事件,美西律无效,2.5岁时发生猝死。携带纯合R1644H突变的患者ECG上表现为基底部宽大的倒置T波,足量美西律治疗后可使ECG完全正常化。另外观察到位于C末端的delD1790突变引起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低。结论 LQT3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与其携带突变位置及是否在出生后第1年内有症状有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LQT3患者的基因突变型与表型关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长QT综合征 SCN5A基因突变 基因型-表型关系
下载PDF
SCN5A基因突变相关儿童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9
作者 张海燕 姚如恩 许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SCN5A基因突变与儿童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8例心律失常合并SCN5A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7例、女1例,年龄5.5(2.5~7.0)岁。晕厥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为87.5%(7... 目的:探讨SCN5A基因突变与儿童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8例心律失常合并SCN5A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7例、女1例,年龄5.5(2.5~7.0)岁。晕厥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为87.5%(7/8)。其中1例晕厥发作与窦性静止、房扑有关,6例晕厥发作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有关。6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中,结合心电图及基因检查,4例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Brs),1例为3型长QT间期综合征(LQT3),1例为Brs合并LQT3。3例患儿合并有左心功能射血分数的明显下降。结论:SCN5A基因突变与儿童恶性心律失常有关,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应尽早行基因组测序予以精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5A基因 BRUGADA综合征 长QT间期综合征
下载PDF
三种常见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特点及致病性评估流程
10
作者 杨英 张萍 吕婷婷 《巴楚医学》 2023年第4期97-102,共6页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类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以癫痫、尖端扭转型室速、晕厥和猝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染色体遗传病。因其突变基因与临床表型的一致性较好,临床上常用基因型确定临床分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LQTS的...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类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以癫痫、尖端扭转型室速、晕厥和猝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染色体遗传病。因其突变基因与临床表型的一致性较好,临床上常用基因型确定临床分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LQTS的基因诊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基因的突变特点、致病规律、致病风险预测、电生理功能验证筛选出的“假阳性”突变以及初见雏形的致病性评估流程。本文就三种常见LQTS,即LQT1-3在上述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基因突变 “假阳性”突变 致病性评估
下载PDF
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报告
11
作者 冯佳丽 周云国 +2 位作者 胡金柱 段君凯 许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程初期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女,11岁,因反复晕厥发作9次就诊。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基因检测提示先天性长QT间... 目的探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程初期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女,11岁,因反复晕厥发作9次就诊。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基因检测提示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2型,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联合心得安口服治疗后未再发作晕厥。结论对临床表现为癫痫的患者,需注意与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做鉴别诊断,基因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一经确诊,必须立即给予积极治疗,以免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癫痫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伴T波电交替致反复心室颤动一例
12
作者 徐元园 李志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6-878,共3页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aLQTS)是由药物、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临床上较常见,易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T波电交替(TWA)是指在规整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逐搏交替变化,被认为与胞内钙离子有关,当钙离子不...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aLQTS)是由药物、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临床上较常见,易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T波电交替(TWA)是指在规整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逐搏交替变化,被认为与胞内钙离子有关,当钙离子不能有效地完成自身循环,使复极过程不协调就可能发生TWA。TWA为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原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本文报道1例aLQTS伴TWA致反复心室颤动的病例,当多种心电现象合并出现时,更是临床上提示有一定猝死风险的预警心电图,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一定程度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T波电交替 心室颤动
下载PDF
1例KCNH2基因突变致长QT综合征病例分析
13
作者 林舒嘉 陈顺 +6 位作者 林秋萍 赵小佩 徐萌 贾佳 肖婷婷 侯翠兰 谢利剑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及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可疑长Q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WES)筛查可能导致长QT综合征的突变。利用致病性评分、遗传模式及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基因检... 目的:探讨长Q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及其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可疑长Q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WES)筛查可能导致长QT综合征的突变。利用致病性评分、遗传模式及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存在KCNH2基因c.3100_3109delGACACGGAGC杂合突变,各类预测软件提示该突变是有害突变。Alphafold分析提示该突变会导致蛋白质截短。结论:KCNH2基因c.3100_3109delGACACGGAGC杂合突变是本例患儿的致病突变,并且该突变可能影响了KCNH2蛋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KCNH2突变 全外显子测序 心源性猝死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离子通道与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董皓波 尹俪璇 +3 位作者 杨森宇 陈世闻 张瑛昊 苏敬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127-1132,共6页
长QT综合征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心肌动作电位复极过程紊乱,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常导致不定期反复性晕厥、癫痫、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而心脏结构没有任何异常。研究表明,长QT综合征与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以及钙调蛋白... 长QT综合征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心肌动作电位复极过程紊乱,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常导致不定期反复性晕厥、癫痫、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而心脏结构没有任何异常。研究表明,长QT综合征与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以及钙调蛋白等基因突变相关。本文综述了离子通道与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离子通道基因突变诱发长QT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上长QT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为长QT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疾病 钾离子通道 钠离子通道 钙离子通道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长QT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有关基因突变治疗随访结果分析
15
作者 张繁 答婷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长QT综合征(LQTS)临床特征及有关基因突变、治疗随访结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先天性LQTS患儿30例,收集各个患儿临床资料、有关基因突变及表型,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治疗,随访1年观察各个患儿治疗随访效果。结... 目的 长QT综合征(LQTS)临床特征及有关基因突变、治疗随访结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先天性LQTS患儿30例,收集各个患儿临床资料、有关基因突变及表型,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治疗,随访1年观察各个患儿治疗随访效果。结果 本研究30例LQTS患儿,男、女各占比50%,症状多以晕厥为主,占比73.3%;晕厥年龄平均为(6.0±3.4)岁,QTc延长家族史占比43.3%,平均QTc最大值为(0.54±0.08)s;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PVC)、窦性心动过缓(SB)常见,各占比20.0%;Schwartz评分为(5.4±1.4)分。共检出32个突变位点,KCNQ1、KCNH2、SCN5A、CACNA1C、AKAP9占比分别为56.7%、20.0%、10.0%、10.0%、3.3%。18例(60.0%)患儿进行普萘洛尔治疗,平均剂量为(2.08±0.61)mg·Kg^(-1)·d^(-1);2例(6.7%)患儿行美托洛尔治疗,2例(6.7%)患儿行美西律治疗,8例(26.7%)患儿自行停药。同时有8例(26.7%)患儿植入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随访发现,治疗后16例(53.3%)患儿晕厥次数≤3次,4例(13.3%)患儿为显效,6例(20.0%)患儿无效,20例(66.7%)患儿有效,其中普萘洛尔治疗的18例患儿中,2例(11.1%)患儿为显效,4例(22.2%)患儿无效,12例(66.7%)患儿有效。接受ICD的8例患儿中,有2例治疗无效患儿,患儿反复晕厥,ICD每年放电25次左右。结论 儿童先天性LQTS基因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高,部分LQTS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帮助,β受体阻滞剂治疗LQTS疗效较好,ICD辅助治疗可降低心脏性猝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长QT综合征 突变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海葵毒素对心肌钠通道开放模式、动作电位及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慈珍 王红卫 +3 位作者 刘建立 刘凯 杨智昉 刘远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游离豚鼠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 ,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和心电图机记录豚鼠的心电图。使用与心肌细胞钠通道有高度亲和力的海葵毒素 (seaanemonetoxin ,ATXⅡ )改变钠通道开放的动力过程 ,从三个水...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游离豚鼠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 ,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室乳头肌的动作电位和心电图机记录豚鼠的心电图。使用与心肌细胞钠通道有高度亲和力的海葵毒素 (seaanemonetoxin ,ATXⅡ )改变钠通道开放的动力过程 ,从三个水平来研究钠通道、动作电位、心电图变化的关系 ,并试图探讨长QT综合征 (longQTsyndrome ,LQTs)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 :ATXⅡ使钠通道的开放频率增加 ,钠通道中“长时间开放模式”的开放时间常数增大 ,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APD50 和APD90 也分别增加了 2 3%和 2 7%。ATXⅡ使动物心电图QT间期延长18 6 % ,QTc (校正的QT间期 )增大 18 9%。这些结果提示 ,钠通道动力过程的变化对动作电位和心电图QT间期有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通道 ATXⅡ 动作电位 心电图 长QT综合征 海葵毒素 心肌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长QT综合征KCNQ1和KCNH2基因新突变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文玲 胡大一 +8 位作者 李翠兰 李萍 秦绪光 李运田 李志明 李蕾 董玮 戚豫 王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LQT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脏病。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上QTc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TdP)导致的晕厥和猝死。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明确遗传性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包括编... 目的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LQT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脏病。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上QTc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TdP)导致的晕厥和猝死。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明确遗传性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包括编码钠离子通道的基因SCN5A和编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KCNQ1,KC NH2 ,KCNE1,KCNE2 ,和KCNJ2。目前 ,中国人LQTS基因突变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目的是找到中国LQTS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分析 ,对来自中国 14个省、市、自治区的 31个遗传性LQTS家系筛查了最常见的 2个LQTS致病基因KCNQ1和KCNH2。结果 :发现了 2个KCNQ1新突变 :S5跨膜片段的S2 77L和孔区的G30 6V;3个KCNH2新突变 :跨膜片段S1的L4 13P、跨膜片段S5的L5 5 9H和发生于跨膜片段S3的L5 2 0V。KCNH2L4 13P和L5 5 9H突变患者的ECGT波为双峰 ;KCNQ1S2 77L和G30 6V突变患者的ECGT波高尖。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LQTS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本研究的中国LQTS患者的突变率KCNQ1(6 .5 % )和KCNH2(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延长综合征 遗传学 基因突变 钠通道 钾通道 KCNQ1 KCNH2
下载PDF
起搏器联合β-阻滞剂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耀明 黄岚 +1 位作者 李爱民 耿召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联合β-阻滞剂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口服心得安治疗9例确诊的长QT综合征患者,比较服药前后QTc及心脏事件(晕厥或非致命性心脏骤停)发作情况。心得安治疗过程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联合β-阻滞剂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口服心得安治疗9例确诊的长QT综合征患者,比较服药前后QTc及心脏事件(晕厥或非致命性心脏骤停)发作情况。心得安治疗过程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者植入DDD起搏器。结果心得安治疗后患者的QTc明显缩短[(512.6±48.6)ms、(544.3±48.4)ms,P<0.05],用药前后心脏事件年发生次数及发生率明显降低[(3.5±3.6)、(0.9±1.1),P<0.01及(0.86±0.92)、(0.34±0.69),P<0.01]。心得安治疗中,9例患者植入DDD起搏器。程控起搏的低限频率为(86±7.8)次/min,9例患者的QTc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仅有1例患者复发晕厥。结论β2阻滞剂、起搏器联合治疗可使9例患者中的8例无症状,提示这种联合疗法可为这组高危患者提供长期的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治疗 长QT综合征 Β阻滞剂 心脏事件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基因突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戎 任法鑫 +6 位作者 杨钧国 袁国会 张守焰 康彩练 李伟 桂乐 李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包括JLNS和RWS)和Brugada综合征(BS)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4个LQTS家系进行KCNQ1、KCNH2和KCNE1基因检测,对3个BS家系进行SCN5A基因检测。结果在1个LQTS家系中发... 目的研究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包括JLNS和RWS)和Brugada综合征(BS)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对4个LQTS家系进行KCNQ1、KCNH2和KCNE1基因检测,对3个BS家系进行SCN5A基因检测。结果在1个LQTS家系中发现1个KCNQ1基因上错义突变940穴G→A雪穴G314S雪,在Jervell-Longe-Nielsen综合征(JLNS)家系的先证者及其姐姐KCNQ1基因的第15外显子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G643S,还发现1个突变:KCNQ1基因外显子2a的第227位核苷酸C被T代替,其编码的苏氨酸被异亮氨酸所代替。在1个BS家系中发现1个SCN5A基因上的突变N1774S。其余的LQTS家系及BS家系在以上已知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发现和JLNS有关的1个SNPs和1个新突变,并发现1个与欧美人群相同的Romano-Ward综合征相关突变,在BS家系中发现1个新的错义突变,丰富了LQTS及BS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基因突变 KCNQl基因 SCN5A基因 Jervell.Longe.Nielsen综合征 Romano-ward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获得性QT间期延长致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9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美蓉 黄萍 +1 位作者 孙建华 邢海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49-1051,105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窒息缺氧复苏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严重窒息患儿复苏后出现QT间期异常延长导致功能性2∶1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经过。结果9例患儿年龄(3.3±1.6)h;胎龄(3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窒息缺氧复苏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严重窒息患儿复苏后出现QT间期异常延长导致功能性2∶1房室传导阻滞(AVB)临床经过。结果9例患儿年龄(3.3±1.6)h;胎龄(31.6±3.0)周;出生时体重(1776.1±646.3)g;入院诊断:产时重度窒息7例,吸入性肺炎2例。均于入院35h内出现进行性QT间期延长致功能性的2∶1AVB,QTc(791.6±139.9)ms,且血清离子钙浓度从平均1.02mmol/L,降至0.32mmol/L。经肾上腺素、大剂量VitC、葡萄糖酸钙、果糖,并予纠正酸中毒及其他对症治疗。治愈3例,死亡6例。结论QT间期异常延长导致功能性的2∶1AVB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窒息缺氧后出现的一种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不良。治疗关键在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QT间期延长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