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三区主力油层精细地质研究及剩余油分布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利民 齐玉柱 高尔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对精细地质模型的3 个显著特征的剖析并结合萨北油田北三区西部东块主力油层的沉积特征, 论证了该区块主力油层各类河流相精细地质模型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剩余油分布的类型、分布方式和存在比例, 为主力油层的三次采... 通过对精细地质模型的3 个显著特征的剖析并结合萨北油田北三区西部东块主力油层的沉积特征, 论证了该区块主力油层各类河流相精细地质模型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剩余油分布的类型、分布方式和存在比例, 为主力油层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沉积相 大庆油田 主力油层 精细地质
下载PDF
从石臼坨凸起浅层油气的重大发现看渤东地区的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国良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2期84-92,共9页
渤海海域两个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气田均发现于凸起或低凸起之上,说明正向二级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成藏优势,文中回顾总结了位于石臼坨凸起上的QHD32-6大型油田的勘探历程与经验,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渤东地区在区域地质... 渤海海域两个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气田均发现于凸起或低凸起之上,说明正向二级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成藏优势,文中回顾总结了位于石臼坨凸起上的QHD32-6大型油田的勘探历程与经验,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渤东地区在区域地质环境、主要成藏条件等方面与石臼坨凸起相似,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础,存在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 浅层油气 渤东地区 大型油田 地质条件 成藏优势 油气勘探潜力
下载PDF
靖边气田富Br^-、I^-、Li^+、K^+油田水的发现及对找钾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樊馥 郑绵平 +3 位作者 张永生 包洪平 张震 龚文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41-147,共7页
对靖边气田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产出的油田水进行常、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富集Br-、I-、Li+、K+,奥陶系的Br-、I-、Li+以及石炭—二叠系的Br-和K+都已经达到工业开采或综合开采标准。其高Br-含量特征以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特... 对靖边气田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产出的油田水进行常、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富集Br-、I-、Li+、K+,奥陶系的Br-、I-、Li+以及石炭—二叠系的Br-和K+都已经达到工业开采或综合开采标准。其高Br-含量特征以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特点反映靖边气田油田水主要为海相沉积型卤水,且保存环境较封闭,具有很好的原生性;同时,高的溴氯系数及钾氯系数说明奥陶系海水高度浓缩,并已经达到钾盐沉积阶段,反映靖边气田所在的陕北盐盆西部可能有固体钾盐沉积存在。而石炭—二叠系油田水除对原始沉积卤水的保存外,可能受到富钾围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 油田水 水化学 常量、微量元素 海相沉积型卤水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 被引量:91
4
作者 米立军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影响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形成的诸多因素中,上新世-全新世的新构造运动起到用.渤海湾盆地"向心式”的演化规律(沉降、沉积中心由周围陆区向海域逐渐转移)以及晚第三纪以来盆地热流值的逐渐降低,使得海域的烃源岩生、排烃... 在影响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形成的诸多因素中,上新世-全新世的新构造运动起到用.渤海湾盆地"向心式”的演化规律(沉降、沉积中心由周围陆区向海域逐渐转移)以及晚第三纪以来盆地热流值的逐渐降低,使得海域的烃源岩生、排烃晚;上新世-全新世的新构造运动形成的众多上第三系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大量晚期断层与控凹断层、不整合面及砂体相沟通,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并调整和控制了油气的最终成藏.依据构造位置和圈闭成因可将渤海上第三系油气藏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凸起上的背斜型油气藏、凸起-凹陷边缘断阶带的滚动背斜型和断块型油气藏、凹陷中继承性构造和反转构造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渤海海域 第三系 大型油气田
下载PDF
提升油气田服务保障水平的思考——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康洪强 贺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07,127,共3页
中国石油的矿区服务业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在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重要职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确定了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矿区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为此明确了目标和服务理念... 中国石油的矿区服务业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在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重要职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确定了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矿区服务保障体系的支撑。为此明确了目标和服务理念,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推进标准化、"窗口化服务"新模式。本着油气主战场在哪里,矿区服务就服务到哪里的思想,承担龙岗净化厂供电供水项目和广安轻烃厂供配电业务,保障了生产、服务了生活。依托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提出矿区服务业务产业化发展思路:①坚持做精做优的原则,拓展生产物业、办公物业、生产后勤保障服务;②坚持业主至上的原则,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③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实现主营业务和矿区服务业务双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矿区服务 职责 战略大气区 推进标准化 发展思路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下载PDF
中国石油“十三五”油气勘探重大成果与“十四五”发展战略 被引量:83
6
作者 何海清 范土芝 +4 位作者 郭绪杰 杨涛 郑民 黄福喜 高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0,共14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工作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增储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文章在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油气勘...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工作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增储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文章在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发展思路与战略。“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坚持创新和资源战略,突出高效勘探,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加强重点盆地、重点领域集中勘探,强化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和领域目标研究;创新和完善了凹陷区砾岩成藏、浅水三角洲大面积岩性成藏、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三古”控藏、走滑断裂“断溶体”控藏、前陆冲断带深层成藏、页岩油“四要素”成藏富集、页岩气“三控”成藏富集、深层火山岩“三元”控藏等地质理论与认识;攻关形成了“双高”和“双复杂”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深层—超深层钻完井、深层测试、长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勘探(评价)技术。在四川、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等大盆地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页岩油气、成熟探区、火山岩领域取得了34项重大勘探成果,油气储量实现历史性长期高位增长,为石油产量稳中上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奠定了资源基础。“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科学谋划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推动六大盆地和五大领域常规油气持续规模增储及非常规资源快速发展,加快落实油气规模增储大场面,积极准备战略接替区和重大接替领域,夯实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十三五” “十四五” 油气勘探 理论认识 重大领域方向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回顾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川恒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219-225,共7页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1957年,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1957年,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还是从近几年不断有大油田发现来看,中国近海油气勘探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油气勘探历程 大油气田 勘探效率 小油田群 滚动勘探开发 资源探明程度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的真鲷增殖放流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岗 吴功果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107-108,共2页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显示...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显示,放流群体200尾个体和回捕群体155尾个体共得到114个单倍型,其中放流群体29个单倍型,回捕群体106个单倍型;放流群体与共享群体共享21个单倍型,包括41尾回捕个体,占比26.45%。结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回捕率为26.45%。回捕群体的单倍型数量高于放流群体,这与放流群体苗种繁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变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田 生态修复 真鲷 回捕率 线粒体DNA控制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