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eration of Sex and Non-Sex Hormones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Blood ABO System Groups among the Women with Uterine Body Tumors
1
作者 Irina Nakashidze Anzor Diasamidze +6 位作者 Davit Baratashvili Marina Nagervadze Manana Alibegashvili Liana Ramishvili Manana Gordeziani Ana Khazaradze Nanuli Kotrikadze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4年第5期411-419,共9页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hormonal status (sex hormones: estradiol (E2), progesterone (P), testosterone (T);non-sex gonadotropic hormones-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follicle-stimulati...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hormonal status (sex hormones: estradiol (E2), progesterone (P), testosterone (T);non-sex gonadotropic hormones-luteinizing hormone (LH) 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of women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of uterine body in the reproductive, 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periods. Also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blood ABO system phenotype groups and their link to the development of uterine body tumors have been studied. Methods: The determination of hormones was made by the enzyme analysis method (ELAIZA), provided by the proper ELAIZA kits. For the study of blood ABO system antigen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mmunoserology methods were used. Results: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e increased level of E2 and T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duced P in the blood of the women with uterine tumors in the reproductive, 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period. As for gonadotropic hormones, the decreased levels of LH and FSH have also been detected. From the ABO system phenotype groups A(II) group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between the women with malignant uterine tumor in the reproductive age. O (I) phenotype group was the most frequent in case of 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women with uterine malignant tumors. Conclusions: Hormonal imbalance creates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uterine tissues and hence causes the development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uterine tumors. The imbalance of the sex steroid and gonadotropic hormones in the blood of post-menopause women indicates on the genotoxic mechanism of cancer development on the background of age-related changes. A(II) group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between the reproductive age women with uterine malignant tumor, while O (I) group was the most frequent in case of 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ERINE Body tumors HORMONES BENIGN tumor malignant tumor BLOOD ABO system
下载PDF
Role of microRNA-7 in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y 被引量:3
2
作者 wan-qun chen ling hu +1 位作者 geng-xin chen hai-xia d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There are several malignanci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including gastric, pancreatic and colorectal cancer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ich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cancer and a major cause of death worldwid... There are several malignanci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including gastric, pancreatic and colorectal cancer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ich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cancer and a major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 MicroRNA(miR)-7 is abundant in the pancrea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ancreatic development and endocrine function. Expression of miR-7 is downregulated in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ies compared with normal tissue. Although there are contrasting results for miR-7 expression, almost all research reveals that miR-7 is a tumor suppressor, by targeting various genes in specific pathways. Moreover, miR-7 can target different genes simultaneously in different malignanci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By acting on many cytokines, miR-7 is also involved in many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s as a significant carcinogenic factor. Consequently, miR-7 might be a biomarker or therapeutic target gene in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7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Y tumor BIOMARKER TARGET gene INFLAMMATION
下载PDF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3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5 位作者 徐鸽 韩柯柯 徐莹 张伟妃 张瑞义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诊法 舌下络脉 恶性肿瘤 不同系统肿瘤
下载PDF
LRP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侵袭和预后中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朱萌瑛 沈浩 +5 位作者 汪碧丽 何蓥飞 陈瑾 任军 章浙忠 许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LRP1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通过R软件(3.6.3版)分析LRP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及预后间的关系。临床上对胃癌...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LRP1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通过R软件(3.6.3版)分析LRP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及预后间的关系。临床上对胃癌、肝癌和胰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取材,进行HE染色观察LRP1表达量。应用RNA干扰慢病毒降低LRP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观察LRP1敲低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RP1敲低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蛋白表达变化,探索LRP1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结果泛癌分析显示LRP1在胃癌、胰腺癌和肝癌等组织中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RP1高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期短、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组织水平上,与正常组织相比LRP1在胃癌、肝癌和胰腺癌中高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吻合。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LRP1在HGC-27细胞、HepG2细胞和BxPC-3细胞中高表达。且降低LRP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可以抑制EGFR-AKT通路,从而影响MMP的表达进一步抑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降低LRP1表达可抑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提示LRP1可能成为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LRP1 肿瘤侵袭 预后
下载PDF
KLF7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嘉玥 周喜汉 +2 位作者 黎秋麟 黄彬彬 姜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60-165,共6页
Krüppel样因子(KLF)是锌指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是一组DNA结合转录调节因子,在各种细胞中具有多种基本功能,包括增殖、分化、迁移、炎症和血管生成。KLF7是一个羧基端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研究发现,KLF7在肿... Krüppel样因子(KLF)是锌指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是一组DNA结合转录调节因子,在各种细胞中具有多种基本功能,包括增殖、分化、迁移、炎症和血管生成。KLF7是一个羧基端具有3个高度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研究发现,KLF7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本文就KLF7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样因子7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
6
作者 罗珊 朱瑞芳 邱服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25,共7页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饮食习惯,明确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现状及饮食习惯,明确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与膳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疲乏量表、膳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总分为(27.33±8.66)分。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标准,全谷物及杂豆摄入量、蔬菜摄入量、水果摄入量、水产品摄入量、液态奶摄入量、禽畜摄入量、食用盐摄入量、每周食物摄入种类的不达标率分别为59.8%、59.8%、72.0%、58.4%、82.9%、65.9%、34.1%、96.3%。多种膳食摄入量均低于指南推荐,食物摄入种类单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谷物及杂豆日均摄入量≤150 g、鱼类每周均摄入量<300 g、常用烹饪油(以高饱和脂肪酸为主)是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膳食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主要体现于癌症病人中的非肥胖人群。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整体膳食质量较差,且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膳食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癌因性疲乏具有明显影响。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制定抗疲乏食疗方案时应从多渠道出发,强化其健康膳食观念,促使其建立更为健康的膳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癌因性疲乏 膳食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关于五家渠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的调查研究
7
作者 董智慧 程庆伟 +2 位作者 代菲菲 刘萍萍 申红丽 《农垦医学》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五家渠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对20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希望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28.90±7.71)... 目的:探讨五家渠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状况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对20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希望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28.90±7.71)分,位于中间水平;72.77%的患者处于中间及以下水平,高水平的患者仅占27.22%;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社会的支持、经济及文化水平、患有疾病时间呈正相关性,与年龄呈负相关,经济水平低、独居者希望水平明显低于家住城镇、有配偶同住者(P<0.0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对此情况给予重视,并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其对生存的希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希望水平 调查研究 个体因素
下载PDF
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周亚翠 李海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乳腺实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并应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术前超声影像进行评分。以...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乳腺实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检查,并应用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术前超声影像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确诊肿块85个,其中良性50个、恶性35个,分别占比58.82%、41.18%。参照病理结果,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77/85)、91.43%(32/35)、90.00%(45/50)。超声影像特征中,恶性肿块的形态、长轴与皮肤表面、边界、内部回声评分为2分的占比均高于良性肿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块的后方声影评分为2分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影像评分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评分系统 乳腺肿瘤 良恶性肿块 乳腺超声
下载PDF
分析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卢少芬 吴燕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估对其机体营养状态、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估对其机体营养状态、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营养管理模式,测定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血清前白蛋白的指标变化,采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差异,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营养状态等指标参数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CSQ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状况,有利于获得良好预后及转归,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营养管理模式 泌尿系统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营养状态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下载PDF
Treatment of systemic diseases and oral focal infect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Bing Liu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116-121,共6页
Oral lesion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diseases. In additio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diseases may aggravate oral focal infections, affect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nterf... Oral lesion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y diseases. In additio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diseases may aggravate oral focal infections, affect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nterfere with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diseases, and even cause systemic infection in serious cases.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systemic diseases may induce or aggravate oral local lesion infections. In specific, administration of oral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may induce gingivitis,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for malignant tumors may cause oral mucositis, long-term use of bisphosphonates for inhibition of tumor bone metastasis or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may cause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an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at may cause oral rejection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FOCAL infection systemIC DISEASES drug GINGIVITIS malignant tumor
下载PDF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敏 许静 +1 位作者 黄江云 杨会志 《现代医院》 2023年第3期388-390,39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9—2020年期间首次第一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9—2020年期间首次第一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部位前4位的分别是结直肠2295(23.74%)、胃2277(23.55%)、肝2242(23.19%)、食管1622(16.78%)。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7∶1,其中肝(3.80∶1)、食管(3.23∶1)、胃(2.82∶1),男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占比是31.58%。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部位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最多的部位是结直肠、胃、肝、食管,各部位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患者数量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应该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恶性肿瘤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自拟中药调理方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何苗 曹佐锋 +6 位作者 钟文娟 曾小莉 黄莉 王祥财 汪胜军 王婧 黄慧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8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调理方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调理方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χ^(2)=5.005,P=0.02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为(5.16±1.32)d,短于对照组的(8.73±2.93)d(t=7.855,P<0.001)。治疗15 d后,2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主观症状、心理状态、生理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会活动状态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中药调理方能有效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情况,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中药调理 化疗 纳差 乏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简化流程图的O-RADS分类系统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李琴 赵薇 +1 位作者 向秀艳 唐柳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简化流程图的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因附件肿瘤行手术切除的患者100例,根据附件肿瘤的超声特征,按照O-RADS简化流程图... 目的探讨基于简化流程图的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因附件肿瘤行手术切除的患者100例,根据附件肿瘤的超声特征,按照O-RADS简化流程图对其进行O-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RADS分类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同时评价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应用O-RADS分类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0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良性66例,恶性34例。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经典良性病变特征[O^R=0.006(95%CI:0.000,0.370)]、病变最大直径≥10 cm[O^R=16.268(95%CI:1.125,235.219)]、边缘不光滑[O^R=0.025(95%CI:0.001,0.653)]、内部回声不均匀[O^R=0.044(95%CI:0.003,0.765)]、乳头状突起[O^R=0.032(95%CI:0.002,0.440)]、病变以实性为主[O^R=45.180(95%CI:1.391,146.784)]、血流分级≥2级[O^R=0.007(95%CI:0.000,0.330)]共7个超声特征为恶性卵巢-附件肿瘤的危险因素(P<0.05)。O-RADS-A分类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7.06%(95%CI:0.829,0.998),特异性为71.20%(95%CI:0.586,0.814),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63,0.919);O-RADS-B分类方式诊断附件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为38.24%(95%CI:0.227,0.564),特异性为96.97%(95%CI:0.885,0.995),曲线下面积为0.676(95%CI:0.556,0.796)。O-RADS 4类为预测附件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2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应用O-RADS诊断结果一致性好(P<0.05),运用基于简化流程图O-RADS分类者较使用颜色编码记分表格者用时更短。结论O-RADS分类系统对附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基于简化流程图的O-RADS分类方法用时更短,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同一医师不同时期运用O-RADS分类诊断一致性好,建议将O-RADS 4、5类肿瘤作为附件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因素,其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肿瘤 良恶性 超声 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简化流程图
下载PDF
治疗后CD4+/CD8+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陈雨 路遥 王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 探讨CD4+/CD8+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60例接受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收集患者基线以及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 目的 探讨CD4+/CD8+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60例接受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收集患者基线以及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CD4+/CD8+是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9,95%CI:0.01~0.62,P=0.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治疗后CD4+/CD8+对预测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治疗后CD4+/CD8+是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良好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 平消胶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下载PDF
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小英 陈方敏 +1 位作者 张惠娟 于海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4-975,共12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殊结构,在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主要总结了环糊精作为抗癌药物递送载体近10年的相关进展,同时对主客体递送系统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主客体递药系统 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偶联物 环糊精聚合物
下载PDF
西黄丸/胶囊联合现代医学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梁亮 甘芷川 +3 位作者 何妍婷 张顺荣 莫娟梅 凌雅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237-1243,共7页
GLOBOCAN2020相关数据提示,结直肠癌占202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10%,胃癌占5.6%,肝癌占4.7%,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认识和治疗已有数千年历史,认为瘀血、热毒、痰饮为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GLOBOCAN2020相关数据提示,结直肠癌占202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10%,胃癌占5.6%,肝癌占4.7%,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认识和治疗已有数千年历史,认为瘀血、热毒、痰饮为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西黄丸/胶囊是中医清热活血解毒名方,目前常联合现代医学手段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多种证据表明西黄丸/胶囊与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方法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有增效减毒等作用。本文叙述西黄丸/胶囊联合现代医学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实验室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西黄丸/胶囊联合现代医学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西黄胶囊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明辉 曹静 +1 位作者 周玺 李雁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90-93,97,共5页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接诊的83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XELOX化疗)和观察组(42例,XELOX...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接诊的83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XELOX化疗)和观察组(42例,XELOX化疗+补中益气汤)。统计并比较两组化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及化疗后1周的骨髓抑制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化疗前及化疗后1周的生活质量和免疫水平。记录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4周,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观察组骨髓抑制率Ⅱ级及以上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对照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KP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IgM、IgG、Ig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以提高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骨髓抑制程度,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免疫能力,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骨髓抑制 生活质量 免疫水平
下载PDF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欣 张小鹏 +3 位作者 李佳佳 孙锋 杨林胜 查震球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等,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中标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等,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中标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同时计算粗发病率的每岁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每岁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评价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53 990例,粗发病率为162.29/10万,中标率为135.57/10万,世标率为135.9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5.66%。5年间总体发病率逐渐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明显(APC=2.36%,95%CI:-7.75%~13.58%,P=0.527)。发病前5位分别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3.64%,其中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随时间持续上升(APC=9.82%,95%CI:0.86%~19.57%,P=0.039),其余癌种发病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变化趋势不明显(均P>0.05)。5年间总体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在30岁以后快速上升。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一致,分别在≥25岁年龄段(APC=9.60%,95%CI:8.01%~11.20%,P<0.001)和≥20岁年龄段(APC=10.74%,95%CI:9.30%~12.21%,P<0.001)迅速上升,其中在≥40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全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在≥2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地区;而在≥50岁人群中,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及胰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结论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水平逐渐上升,但总体变化趋势较平稳,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且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一致的流行特征,未来合肥市仍需加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发病率 年龄 Joinpoint分析
下载PDF
2015—2016年山东省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空间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慧 高燕军 +4 位作者 鹿子龙 楚洁 付振涛 姜帆 郭晓雷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7-19,111,共4页
目的 探究山东省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空间聚集性。方法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5—2016年山东省死因登记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同期山东省常住人口。以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描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 目的 探究山东省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空间聚集性。方法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5—2016年山东省死因登记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同期山东省常住人口。以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描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水平,采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消化道肿瘤死亡率分布地图,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空间扫描。结果 2015—2016年山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88.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58/10万;居于粗死亡率前3位的恶性肿瘤类型为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高值区域集中在胶东半岛和鲁中地区西部,低值区域集中在鲁西北地区和鲁南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聚类趋势显著(I=0.34,Z=6.35,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率“高―高”聚集区集中在泰安市大部、济南市东南部以及胶东半岛,共有16个区县,这与空间扫描统计分析中一级聚集区和二级聚集区的区域中心大致相似;死亡率“低―低”聚集区主要位于聊城市西南部、济宁市西部和临沂市南部,共有6个县(市、区)。结论 2015—2016年山东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聚集性较高的地区探究危险因素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空间聚集性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