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差值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盼盼 青浩渺 +1 位作者 任思勰 张园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79-4384,共6页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能与胫骨近端解剖学形态有关,而胫骨平台后倾角作为膝关节的解剖因素之一,有关其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研究成为热点。目的:分析胫骨平台内、外侧后倾角大小及其差值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可能与胫骨近端解剖学形态有关,而胫骨平台后倾角作为膝关节的解剖因素之一,有关其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研究成为热点。目的:分析胫骨平台内、外侧后倾角大小及其差值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314例患者的膝关节MRI影像,根据前交叉韧带影像学表现分为正常组123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组107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组84例,测量3组之间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两者差值,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1)314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间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组与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组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均大于正常组(P <0.05),3组间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表明,内胫骨侧平台后倾角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阈值为10.50°,曲线下面积AUC=0.676[95%CI(0.618,0.735),P <0.001],灵敏度为55.5%,特异度为71.5%;(4)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增大,但两者差值大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可能是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预测指标,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越大前交叉韧带越容易发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 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 膝关节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解剖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2 位作者 戈进 黄栋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68,共6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特定前交叉韧带损伤人群的警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7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及影像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术前MRI上以设盲方式测量比较两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半月板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差值和半月板后倾角差值、内侧胫骨平台深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半月板后倾角以及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的不对称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ROC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结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增大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为诊断伴发的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避免漏诊;且为临床上考虑尽早进行韧带修复以降低半月板撕裂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MRI成像 解剖危险因素 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 内侧半月板后倾角 外侧/内侧后倾角差值 内侧胫骨平台深度
下载PDF
矢状面楔形撑开对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3
作者 张嘉贺 孙玖阳 杨久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03-906,915,共5页
目的研究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术中矢状面楔形撑开对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研究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术中矢状面楔形撑开对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中医院运动损伤骨科接受OWHTO治疗的63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0~65岁,平均(56.29±3.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6.48±1.77)kg/m~2;按照上下1/2~2/3的近似比例在矢状面楔形撑开截骨间隙。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9~59岁,平均(55.66±2.66)岁;BMI(27.13±2.39)kg/m~2;常规撑开间隙。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评分、PT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之内首次拍片和末次随访时测量PTS并与术前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2个月,平均(26.81±2.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评分在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PT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PTS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PT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WHTO治疗KOA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并改善其功能,且通过矢状面楔形撑开可有效避免PTS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位 楔形撑开 内侧开放楔形截骨 胫骨平台后倾角
下载PDF
胫骨平台解剖形态与半月板撕裂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航 冯硕 +3 位作者 张金成 张乐曙 陈家浩 陈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4977-4983,共7页
背景:半月板撕裂的概率逐渐增加,但目前为止,关于半月板撕裂与胫骨平台解剖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测量半月板损伤患者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侧平台凹陷深度以及外侧平台的高度,研究其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背景:半月板撕裂的概率逐渐增加,但目前为止,关于半月板撕裂与胫骨平台解剖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测量半月板损伤患者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侧平台凹陷深度以及外侧平台的高度,研究其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并行关节镜治疗患者164例,按照损伤情况分为内侧半月板损伤组(n=92)、外侧半月板损伤组(n=45)和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组(n=27);选择78例同时期因膝关节痛就诊但无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MRI图像测量并比较各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凹陷深度和外侧胫骨平台凸出高度。结果与结论:①内侧半月板损伤组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外侧半月板损伤组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内侧半月板损伤组、对照组(P<0.05),内侧半月板损伤组和对照组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显著大于外侧平台后倾角(P<0.05);内侧半月板损伤组的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小于外侧半月板损伤组、对照组(P<0.05),外侧半月板损伤组的外侧胫骨平台凸出高度大于内侧半月板损伤组、对照组(P<0.05);②结果显示,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增大可能是导致半月板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较浅的内侧平台凹陷更容易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较高的外侧平台凸出则容易导致外侧半月板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胫骨平台后倾角 膝关节 内侧平台凹陷深度 外侧平台凸出高度
下载PDF
Are failure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ssociated with steep posterior tibial slopes? A case control study 被引量:6
5
作者 Li Yue Hong Lei +3 位作者 Feng Hua Wang Qianqian Zhang Hui Song Guany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2649-2653,共5页
关键词 韧带 胫骨 病例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故障率 PTS 对照组
原文传递
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骨性合页与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的三维CT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龙 冯华 +5 位作者 洪雷 王雪松 张辉 张晋 刘心 薛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矫正膝内翻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胫骨近端模型,并以此模拟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分析截骨矫正过程中合页轴的方向及内翻矫正程度与术后胫骨平台后倾... 目的:探讨在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矫正膝内翻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胫骨近端模型,并以此模拟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分析截骨矫正过程中合页轴的方向及内翻矫正程度与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标准矢状位前后方向相比,合页轴的方向指向前外侧方向会导致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加;同时较大内翻矫正角度也导致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加较多。结论: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变化与截骨矫正过程中合页轴的方向及内翻矫正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 内翻矫正 胫骨平台后倾角 合页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