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gery-first for a patient with mild hemifacial microsomi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Ji-Yu Song Hua Yang +4 位作者 Xi He Shuang Gao Guo-Min Wu Min Hu Y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1期148-162,共15页
BACKGROUND Hemifacial microsomia(HFM)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raniofacial congenital anomaly following cleft lip and palate.Because of the various phenotypic spectra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eformity,a wide range of... BACKGROUND Hemifacial microsomia(HFM)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raniofacial congenital anomaly following cleft lip and palate.Because of the various phenotypic spectra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eformity,a wide range of treatm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Recently,the surgery-first approach(SFA)was introduced to treat mild to moderate HFM,and it yielded a balanced facial appearance.The SFA not only promotes rapid improvement in facial aesthetics but also considerably reduces the overall treatment time.CASE SUMMARY A female patient,aged 25 years old,sought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the chief complaint of dental and facial asymmetry.After a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analysis were performed,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mild HFM that wa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unilateral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maxilla-mandibular.The SFA was carried out to correct the skeletal deformity.The palatal suture was used as the midline of the maxilla in the surgical plan to center the maxilla,and the chin was also properly positioned to obtain a relatively symmetrical facial appearance.Four weeks after the surgery,the patient was referred for postsurgical orthodontics to decompensate the dentition and stabilize the occlusion.After 20 mo of treatment,all orthodontic appliances were removed.The posttreatment photographs of the patient and her smile confirmed good aesthetic and occlusal results.CONCLUSION Mild HFM can be corrected by SFA,which not only promotes rapid improvement in facial aesthetics but also considerably reduces the overall treatm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facial microsomia Skeletal deformity Surgery-first approach ORTHODONTICS Orthognathics Case report
下载PDF
Ipsilateral hemifacial microsomia with dextrocardia and pulmonary hypoplasia:A case report
2
作者 Rui Guo Shi-Hi Chang +1 位作者 Bing-Qing Wang Qing-Guo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9期2948-2953,共6页
BACKGROUND Hemifacial microsomia(HFM)is a rar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nomalies,including the face,ears,eyes,and vertebrae.Prenatal diagnosis for HFM is possible,and quite ac... BACKGROUND Hemifacial microsomia(HFM)is a rar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nomalies,including the face,ears,eyes,and vertebrae.Prenatal diagnosis for HFM is possible,and quite accurate ultrasound can detect obvious defects.The etiology is still unknown,although some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including gene mutation,chromosome anomaly,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However,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pulmonary hypoplasia and dextrocardia in HFM.CASE SUMMARY A 2-year-old boy presented to the ear re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complaining of deviation of the face to the right side and auricular anomaly.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facial asymmetry,preauricular skin tags,and concha-type microtia with stricture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on the right side.Hea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ed bilateral semicircular canal dysplasia and bilateral internal auditory canals stenosis.Audiometric examination showed bilateral sever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Chest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dextrocardia and right pulmonary hypoplasia.CONCLUSION This case presented a rare finding and an unusual association of 3 malformations,ipsilateral HFM,pulmonary agenesis,and dextrocar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facial microsomia Oculoauriculovertebral spectrum DEXTROCARDIA Pulmonary hypoplasia Congenital anomaly Case report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on the mandible of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 microsomia
3
作者 Meng Wang Lai Gu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71-976,共6页
Background:Hemifacial microsomia(HFM),which involves multiple sit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everity,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ongenital craniofacial deformity after cleft lip and palate.However,three-dimensional(3D... Background:Hemifacial microsomia(HFM),which involves multiple sit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everity,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ongenital craniofacial deformity after cleft lip and palate.However,three-dimensional(3D)measurements of mandibular deformities have not yet been studied in detail.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3D measurements of mandibular deformities in HFM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48 HFM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All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as performed in the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from June 2006 to June 2020.The patients’3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 data were processed using medical imaging software,following four iterative steps:3D reconstruction,mirroring,differential analysis,and partition.Resul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dibular bone in HFM patients are mainly presented as follows:(1)compared to the normal side,the part of the bone body that extends from the ascending ramus to the pogonion(Po-NB)is analyzed using a dynamic process:less fullness-fullness-more fullness;(2)absenc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among the angular zones,that is,the height of the ascending ramus is deficient.Conclusions:HFM is a complicated condition with numerous variations in clinical presentation.We employed both 3D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computerizati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investigate asymmetrical mandibular deformity in HFM patients in detail and with great accuracy.This will be of great use to clinicians for diseas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facial microsomia Mandibular deformity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原文传递
CAD/CAM应用于健侧下颌角截骨及预成型钛网联合移植整复半侧颜面短小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丽斌 Mohammed Qasem AlWatary +2 位作者 何映酉 毕丹丹 李继华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CAD/CAM)技术应用于预成型钛网及健侧下颌角移植整复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2021年成人轻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11例,术中切取对侧肥大下颌角联合预制个性化钛网...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CAD/CAM)技术应用于预成型钛网及健侧下颌角移植整复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2021年成人轻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11例,术中切取对侧肥大下颌角联合预制个性化钛网植入患侧下颌骨。测量比较患者术前后患侧与健侧下颌体及下颌支的长度及三维角度、不对称指数,并结合面相照、术后并发症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型明显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术后三维测量结果显示:除双侧下颌升支高度存在轻微不对称,术后患者下颌骨对称性良好(P>0.05);不对称指数由术前(17.11±4.56)%改善至术后(4.81±1.73)%(P=0.002)。结论该技术适用于健侧下颌角肥大的轻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美学及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骨增量 预成型钛网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 下颌角移植
下载PDF
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董国庆 汪皓 +1 位作者 黄爱娣 邓学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3288-3289,共2页
目的:观察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88例矮小儿童的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结果:矮小儿童的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55.68%、28.41%、51.14%和71... 目的:观察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88例矮小儿童的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结果:矮小儿童的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55.68%、28.41%、51.14%和71.59%,血镁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5种金属元素升高者。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分别在家族性矮小、GHD、体质性等原因引起的矮小儿中最高,而低血钙率在3组矮小儿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矮小身材儿童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锌、铜、铁、钙缺乏,且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在不同病因中存在差异,故对矮小儿童要注意适当补充锌、铜、铁、钙等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身材 儿童 金属元素
下载PDF
下颌骨不同角度牵张成骨术矫正颜面不对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文煦 王涛 +2 位作者 高翔 宋锦璘 邓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使用不同角度的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矫正颜面不对称畸形。方法3名颜面不对称患者,均以不同角度行患侧下颌骨截骨术及牵张器植入术,平均牵张时间20d。牵张后,其中1名患者在牵张新骨上植入MEDPOR假体及行颏成形术,1名患者行后续正颌手术,... 目的使用不同角度的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矫正颜面不对称畸形。方法3名颜面不对称患者,均以不同角度行患侧下颌骨截骨术及牵张器植入术,平均牵张时间20d。牵张后,其中1名患者在牵张新骨上植入MEDPOR假体及行颏成形术,1名患者行后续正颌手术,第3名患者行后续正畸治疗。结果3名患者术后右上颌骨自动发生"旋转式生长"并配合正畸治疗,关闭牵张成骨形成的后牙开。1名患者行假体植入后,患侧颜面丰满度得到进一步改善,1名患者正颌手术后侧面型恢复正常,1名患者牵张成骨治疗后患侧下颌升支明显增长,偏面畸形得到矫正。结论不同角度牵张成骨能够按术前设计延长下颌骨的相应部位,从而矫正不同类型的偏面畸形。颌面部其余方向(矢状方向)上的畸形应在不对称畸形矫正完成后,再行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关节强直 半侧颜面发育不足 偏颌畸形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的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谭骛远 牛峰 +1 位作者 俞冰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I,IIa类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颅面结构的影像变化,为临床治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8月~2008年12月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组16例与正常面型组26例的头颅正侧位片的骨性结构6个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各测量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I,IIa类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颅面结构的影像变化,为临床治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8月~2008年12月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组16例与正常面型组26例的头颅正侧位片的骨性结构6个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各测量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组中前颅底平面与上齿槽座点交角(SNA)、前颅底平面与下齿槽座点交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交角(ANB)、两侧眶间距(L0-L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侧颧突间距(Zp-Zp),颏下点距面中线的距离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IIa类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中上下颌骨前后方向无明显畸形,眶部无受累,主要表现为上下颌骨垂直及水平方向、颧骨的发育不良及咬合平面的偏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 头影测量 颅颌面外科
下载PDF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志诚 王兴 +3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梁成 王晓霞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的各种正颌外科与其他手术方法组合,为提高治疗这种畸形的效果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根据1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的畸形程度,分别采用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角成形术和颏成... 目的探讨治疗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的各种正颌外科与其他手术方法组合,为提高治疗这种畸形的效果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根据11例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的畸形程度,分别采用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角成形术和颏成形术,其中有4例患者采用了腓骨肌皮瓣修复,3例患者采用了肩胛游离皮瓣修复,2例患者采用了腹部游离真皮脂肪瓣修复。并就该类患者颌面结构特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游离皮瓣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面部偏斜畸形及咬合关系得到明显改善,5例患者咬合平面完全摆正,仍有6例患者咬合平面角维持在1°~4°。无长期不良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明显复发,患者对治疗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结论①畸形同时具有骨性畸形和软组织畸形,根据畸形的不同类型运用相应的手术方案,配合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可获得咬合关系和容貌均满意的临床效果。②游离皮瓣的应用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证,使严重发育不全畸形得以较好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 正颌外科 游离皮瓣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身材矮小患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欣 史轶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人生长激素 ,其结构和氨基酸排序与人垂体激素雷同 ,本文评价其治疗特发性身体矮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 ,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综... 目的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为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人生长激素 ,其结构和氨基酸排序与人垂体激素雷同 ,本文评价其治疗特发性身体矮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 ,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尽管疗效研究组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改善特发性身材矮小患儿的最终身高 ,但临床上尚有争议 ,尤其是诊断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仍是尚待突破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特发性 重组人生长激素 身材矮小 疗效评价 患儿 诊断 雷同 国内外 突破
下载PDF
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琳 刘剑锋 +7 位作者 牛峰 俞冰 唐晓军 马静 胡金天 王梦 陈莹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口内入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的新方法。方法:2000年4月~2007年12月,对28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颧骨过小畸形,采用口内入路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进行整复治疗,扩展间隙中植入自体骨或珊瑚人工骨。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 目的:探讨一种口内入路矫正颧骨过小畸形的新方法。方法:2000年4月~2007年12月,对28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颧骨过小畸形,采用口内入路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进行整复治疗,扩展间隙中植入自体骨或珊瑚人工骨。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5年,重塑的颧骨颧弓形态自然,突度和宽度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颧骨L形截骨扩展术设计合理,并发症少,为整复颧骨过小畸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 颧骨截骨 扩展 半侧颜面短小
下载PDF
虚拟技术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敏娇 陈天天 +3 位作者 司家文 王旭东 沈国芳 于洪波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技术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牵引成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应用虚拟技术进行下颌支牵引成骨的设计模拟,三维打印牙支持式导板指导术中截骨线、牵引器放置。牵引器拆除后进行面部对称性及... 目的:探讨虚拟技术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牵引成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应用虚拟技术进行下颌支牵引成骨的设计模拟,三维打印牙支持式导板指导术中截骨线、牵引器放置。牵引器拆除后进行面部对称性及手术精确度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虚拟设计、数字化导板的三维打印、手术操作。对比术前设计与术后CT三维重建,显示术后颌骨形态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误差小于2 mm,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畸形得到显著改变。结论:虚拟技术可应用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治疗,通过模拟截骨,设计牵引器放置位置以及牵引方向,预测术后下颌骨形态,提高了手术精确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虚拟技术 下颌骨发育不足 牵引成骨
原文传递
个性化纯钛假体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全文 宋慧锋 +2 位作者 许明火 柳春明 柴家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备的个性化纯钛假体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效果。方法:采集4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CT图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患者头颅树脂模型,并进行精确数字化设计,将设计数据输入数控车床,制备...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备的个性化纯钛假体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效果。方法:采集4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CT图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患者头颅树脂模型,并进行精确数字化设计,将设计数据输入数控车床,制备出个性化纯钛假体,置入患者下颌骨预定的位置。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患者制备出个性化纯钛假体,假体置入下颌骨预定位置。术后4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1~4年,面部形态恢复满意。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备出的纯钛假体可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该方法具有设计精确,手术时间短,面部形态改善明显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造 个性化纯钛假体
下载PDF
特纳综合征合并1p36缺失综合征误诊为甲减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蒙绪标 李智明 +1 位作者 刘婷婷 闻智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61-1863,共3页
1例身材矮小、原发性闭经就诊的女性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5X核型,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扫描基因发现1p36缺如,并在多个染色体上基因有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女性第二性征缺如、原发闭经、直肠扩张、内生殖器缺如,伴... 1例身材矮小、原发性闭经就诊的女性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5X核型,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扫描基因发现1p36缺如,并在多个染色体上基因有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女性第二性征缺如、原发闭经、直肠扩张、内生殖器缺如,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一般等特征。容易被临床某一种表现而误诊,需要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45X核型 1p36缺如 身材矮小 第二性征缺如 甲减
下载PDF
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燕春 石嘉栋 +1 位作者 卞薇薇 谢惠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9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行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延长过程,...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9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行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延长过程,术后发生低钾血症1例、感染1例。结论应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时,应重视术前的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饮食指导和伤口护理,并做好延长器使用期间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面短小症 内置式颌骨延长器 护理
下载PDF
耳垂逆转位在低位耳垂型小耳畸形外耳再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恒赟 赵延勇 +6 位作者 蒋海越 杨庆华 何乐人 潘博 林琳 刘莹 韩景健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耳垂逆行转位法在低位耳垂型小耳畸形外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0例残耳位置较健侧明显低下的单侧小耳畸形患者,以扩张器法进行外耳再造,一期于残耳后乳突区植入50 m L肾形扩张器,术后1周拆线,并以每周... 目的探讨耳垂逆行转位法在低位耳垂型小耳畸形外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0例残耳位置较健侧明显低下的单侧小耳畸形患者,以扩张器法进行外耳再造,一期于残耳后乳突区植入50 m L肾形扩张器,术后1周拆线,并以每周3次的频率进行注水扩张,注水期约1个月。注水完成约1个月后,行二期耳再造术。于二期术中将残耳下缘切开,以残耳上部为蒂,逆行旋转,形成再造耳耳垂,切取残耳的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20例耳再造术后,再造耳耳垂血运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再造耳外形自然饱满,耳垂位置与健侧基本对称。结论对于一些严重半侧颜面短小症的患者,残耳位置较健侧明显低下,耳垂逆行转位法可有效矫正再造耳垂位置,使再造耳与健侧耳位置基本对称,形成良好的耳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垂逆转位 低位耳 小耳畸形 外耳再造 半侧颜面短小
下载PDF
矮身材儿童血清锌、铁、铜、钙、镁含量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华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血清锌、铁、铜、钙、镁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生长发育迟缓儿血清中锌、铁、铜、钙、镁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分析。[结果]矮小儿童组血清锌、铁、铜、钙、镁为(13.0±3.8)、(15.6± 6.2)... [目的]了解儿童血清锌、铁、铜、钙、镁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生长发育迟缓儿血清中锌、铁、铜、钙、镁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分析。[结果]矮小儿童组血清锌、铁、铜、钙、镁为(13.0±3.8)、(15.6± 6.2)、(18.0±4.2)、(2141.3±157.6)、(782.6±77.5)μmol/L,除血清铜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外,血清锌、铁、钙、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矮小儿童组血清锌、铁、钙低于正常值下限例数的百分率分别为47.1%、 27.5%、39.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矮小儿童组血清铜、血清镁低于正常下限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锌、铁、钙、镁的含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矮小儿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测及补充相应的宏量和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 矮小儿童 血清
下载PDF
半侧颜面短小症牵张成骨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学元 王旭东 沈国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半侧颜面短小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累及上下颌骨、颧骨、颞骨等多个颅颌面骨骼结构,同时伴有颜面软组织发育不全,常合并附耳、耳郭畸形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症,延长下颌骨,改善面部不... 半侧颜面短小症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的先天性颌面部畸形,临床表现多样,累及上下颌骨、颧骨、颞骨等多个颅颌面骨骼结构,同时伴有颜面软组织发育不全,常合并附耳、耳郭畸形等。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症,延长下颌骨,改善面部不对称畸形,疗效良好。该文就半侧颜面短小症牵张成骨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半侧颜面短小症 下颌骨
原文传递
矮小儿童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栋钢 雷培芸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6年第8期46-48,共3页
为通过分析矮小儿童血清生长激素(hGH)及微量元素水平,探讨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回顾性分析了176例矮小儿童空腹血清hGH及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水平,其中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而hGH采用hGH... 为通过分析矮小儿童血清生长激素(hGH)及微量元素水平,探讨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回顾性分析了176例矮小儿童空腹血清hGH及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水平,其中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而hGH采用hGH激发试验,并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表明,55.68%的矮小儿童伴有微量元素缺乏,其中血清钙、锌、镁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5),分别为(2 158.44±147.82)μmol/mL、(14.06±4.03)μmol/mL、(794.78±86.23)μmol/mL。提示矮小儿童应注重补充微量元素,均衡饮食,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材矮小儿童 微量元素 生长激素
下载PDF
牵张成骨对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颌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文辉 王旭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4-438,共5页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hemifacial microsomia,HM)的发生率为1/5000^[1]。又称为半侧小颜面畸形、Goldenhar综合征、第一和第二鳃弓综合征(the first and second arch syndrome)、眼-耳-脊柱发育不良(oculo-ariculo-vertebral spectru...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hemifacial microsomia,HM)的发生率为1/5000^[1]。又称为半侧小颜面畸形、Goldenhar综合征、第一和第二鳃弓综合征(the first and second arch syndrome)、眼-耳-脊柱发育不良(oculo-ariculo-vertebral spectrum)等^[2]。HM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进展性的、不对称性的颅面部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牵张成骨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 颌骨生长
下载PDF
矮身材儿童血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丽敏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血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我院儿保门诊53例矮身材儿童(矮身材组)及5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末梢静脉血中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并对其与儿童生长发... 目的探讨血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我院儿保门诊53例矮身材儿童(矮身材组)及5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末梢静脉血中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并对其与儿童生长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矮身材儿童血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锌、钙、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镉、铜、镁与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矮身材组血铅男童明显高于女童(P<0.05)。结论矮身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可能与高血铅,低血锌、钙、铁密切相关。儿童铅中毒防治和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降低儿童矮身材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身材儿童 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 血清 铅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