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被引量:8
1
作者 陆大明 陆振良 +1 位作者 徐雪平 张振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1939-1940,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锤状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2例锤状指的患者采用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12个月,11例患者于术后6周左右复查X线片均未见骨锚松动、脱落;术后8周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自如。结论使用Anchor钉... 目的 探讨治疗锤状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2例锤状指的患者采用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12个月,11例患者于术后6周左右复查X线片均未见骨锚松动、脱落;术后8周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自如。结论使用Anchor钉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具有操作简单、肌腱修复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 锤状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Anchor钉在肩关节脱位并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圣康 罗斌 +4 位作者 熊为 查琨 刘家国 张劲松 赵猛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8期571-572,共2页
目的探讨Anchor钉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13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肩袖损伤患者行经三角肌一胸大肌入路显露骨折端,以Anchor钉行Krackow缝合方法结合钛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随... 目的探讨Anchor钉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13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肩袖损伤患者行经三角肌一胸大肌入路显露骨折端,以Anchor钉行Krackow缝合方法结合钛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随访评价其肩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上肢肌力、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11例,良2例。结论Anchor钉结合钛钉修复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肩袖损伤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骨折 肩袖损伤 anchor KRACKOW缝合法
原文传递
微型带线锚钉修复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李延涛 张成 刘茂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带线锚钉修复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并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3例全部成功实施手术,切口一... 目的探讨微型带线锚钉修复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并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3例全部成功实施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平均(15.31±5.75)个月,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5.23±1.30)分、(0.69±0.75)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P<0.001)。术前、末次随访时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分别为(42.85±9.98)°、(98.85±5.41)°,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P<0.00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例,良5例。结论微型带线锚钉修复闭合性单纯掌板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手指活动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带线锚钉 掌板 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膝后内小切口联合关节镜下高强线双SMC结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唐金山 俞淮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膝后内小切口联合关节镜下高强线双SMC结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PCL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固定组(锚钉固定,n=30)和高强线固定组(高强线双SMC结固定,n=30)。记录2组随访情况。比较... 目的分析膝后内小切口联合关节镜下高强线双SMC结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PCL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固定组(锚钉固定,n=30)和高强线固定组(高强线双SMC结固定,n=30)。记录2组随访情况。比较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5~22.5个月,平均(13.50±7.49)个月,未有失访患者。2组均有4例患者抽屉试验弱阳性,但无伸膝受限情况。2组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线固定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1.27±0.87)周、(53.73±4.67)min,短于锚钉固定组的(12.35±1.03)周、(64.06±5.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后内小切口联合关节镜下高强线双SMC结固定或锚钉固定治疗PCL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均较好,但高强线双SMC结固定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操作难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内小切口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锚钉固定
下载PDF
微型骨锚在急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义群 于维 +3 位作者 王振兴 苑生 杨光 张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目的:采用微型骨锚修复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观察术后疗效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例15指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微型骨锚植入重建断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的方法... 目的:采用微型骨锚修复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观察术后疗效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例15指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微型骨锚植入重建断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2周拆除石膏,进行保护性功能练习,复查患者患指侧方应力试验及关节活动度(ROM),观察指体有无肿胀、畸形和疼痛,x线有无骨锚松动、脱落,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为10.7个月。所有患者指间关节被动活动稳定、无疼痛,关节ROM70°~110°,平均91°;Dargan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33%。结论:采用微型骨锚治疗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的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指间关节 微型骨锚 侧副韧带
下载PDF
一种新的锤状指分型与相应治疗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冬 庄永青 +2 位作者 傅小宽 付强 方锡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4-496,共3页
目的分析目前锤状指的各种临床分型,提出不同的分型观点,并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方法在以往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临床分型,并在术前根据不同分型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从2009年2月一2013年12月,对58例锤... 目的分析目前锤状指的各种临床分型,提出不同的分型观点,并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方法在以往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临床分型,并在术前根据不同分型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从2009年2月一2013年12月,对58例锤状指畸形的病人进行治疗,其中保守治疗20例,成功6例,另14例二期行手术治疗。52例手术病人根据新的临床分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其中微型锚钉固定36例,可抽出钢丝固定4例,单枚螺钉固定3例,直接缝合6例,关节融合3例。结果术后随访4—30个月,按照Patel的疗效评价体系,其中优28例,良21例,中6例,差3例,优良率84.4%,疗效满意。结论根据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即可确定锤状指的临床分型,并明确手术方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临床病例证实新的分型具有可行性,且临床评价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分型 相应治疗 微型锚钉
原文传递
微型骨锚钉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撕脱伤 被引量:12
7
作者 汤样华 李浩阳 +3 位作者 曾林如 岳振双 徐灿达 任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 目的:观察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伤的效果。方法:将43例48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闭合性撕脱性损伤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2例25指)和对照组(21例23指),治疗组采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型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8.3个月,按Saetta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周、6周手指关节肿胀消退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线结排斥反应及关节不稳。未见锚钉松动、脱落。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钉技术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在缓解术后关节肿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钉 中药 外洗疗法 侧副韧带 指损伤
下载PDF
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冬月 海涌 +2 位作者 刘玉增 关立 孟祥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09,共7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参数及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型钛板法后路...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法与锚定法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颈椎矢状面参数及平衡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型钛板法后路单开门组(A组),共29例;锚定法后路单开门组(B组),共3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时,颈椎X线侧位片上C2椎体矢状面垂直轴线至C7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2-7 SVA)、C2与C7椎体后缘切线夹角(C2-7 Cobb角)、T1椎体上缘连线与水平线的交角(T1 Slope)。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病程、颈痛VAS、JOA评分、NDI评分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颈痛VAS、N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时,颈椎NDI评分A组优于B组(P<0.05),其他指标均相似(P>0.05)。在影像学参数上,术后两组C2-7 SVA和T1 Slope均增加,C2-7 Cobb角均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的C2-7 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影像学参数C2-7 SVA差值与临床指标NDI评分差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两种术式术后颈椎都有前倾,但微型钛板法术后患者的颈椎矢状面平衡优于锚定法,其颈椎功能状态亦优于锚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法 锚定法 颈椎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微型骨锚和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宫福良 姜长明 +4 位作者 李杰 范钦波 姜勇 夏洪刚 范继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骨锚和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用传统抽出钢丝法,另一组选用微型骨锚法,并对两者的优缺点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随访2~11个月,平均4.2个月,骨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研究微型骨锚和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用传统抽出钢丝法,另一组选用微型骨锚法,并对两者的优缺点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随访2~11个月,平均4.2个月,骨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参加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中均较传统抽出钢丝法理想,但住院费用较高。结论微型骨锚是治疗伸肌腱止点的良好材料,技术操作简单,效果肯定,术后护理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肌腱止点 微型骨锚 抽出钢丝法
下载PDF
微型钛板与锚定法颈椎单开门治疗颈椎病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温世锋 郭东明 +3 位作者 徐中和 肖文德 李菊根 尹庆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0-352,354,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应用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5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内固定技术分为微型钛板固定技术(A组)26例和锚定法固定技术(B组)29例。...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应用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5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内固定技术分为微型钛板固定技术(A组)26例和锚定法固定技术(B组)29例。通过比较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而影像学结果则通过比较X线颈椎曲度变化值和MRI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进行评估。结果其中50例获得随访6~42个月,平均(27.1±9.9)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颈椎曲度变化值、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变化值等方面,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颈椎单开门内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但微型钛板固定技术获得更好的影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微型钛板 锚定法
原文传递
可吸收微型骨锚在腱性锤状指损伤治疗中的重建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牛晓锋 肖良宝 +2 位作者 曾海燕 易建华 胡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Mitek微型骨锚在修复腱性锤状指损伤中的疗效.并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5月治疗的22例腱性锤状指损伤,均采用可吸收Mitek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根据Watson-jones分型.Ⅱ型14... 目的观察可吸收Mitek微型骨锚在修复腱性锤状指损伤中的疗效.并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5月治疗的22例腱性锤状指损伤,均采用可吸收Mitek微型骨锚重建伸肌腱止点,根据Watson-jones分型.Ⅱ型14例,Ⅲ型8例。随访期间记录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平片检查结果、主观满意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并按照Crawford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伤指功能优18例,良3例,可1例。X线平片检查未见锚钉滑脱、局部骨质吸收。无皮肤溃疡或坏死、组织排斥反应、畸形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Mitek微型骨锚是修复腱性锤状指损伤的可靠方法.手术简便.并发症较少.作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骨锚 终末腱 锤状指
下载PDF
改良微型骨锚钉结合克氏针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光哲 巨积辉 +2 位作者 王凯 张广亮 邓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骨锚钉结合克氏针重建指伸肌腱止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2014年收治的20例22指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改良骨锚钉结合克氏针的方法重建伸肌腱止点。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区无皮肤坏死,无皮下缝线外露,无... 目的 探讨改良骨锚钉结合克氏针重建指伸肌腱止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2014年收治的20例22指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改良骨锚钉结合克氏针的方法重建伸肌腱止点。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区无皮肤坏死,无皮下缝线外露,无针道感染,术后X线片未见锚钉松动及脱落。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15指。良7指。结论改良微型骨锚钉结合克氏针用于修复拇手指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可靠,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伸肌腱 伸肌腱止点 微型骨锚钉 重建
下载PDF
微型骨锚钉与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治疗拇指锤状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春钢 王科杰 +2 位作者 胡浩良 陈宏 章伟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微型骨锚钉与经骨隧道加压缝合对伸肌腱止点撕脱的拇指锤状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拇指锤状指病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行锚钉固定术,35例行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术后全部患者均进行0.5~5年的随... 目的评价采用微型骨锚钉与经骨隧道加压缝合对伸肌腱止点撕脱的拇指锤状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拇指锤状指病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行锚钉固定术,35例行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术后全部患者均进行0.5~5年的随访,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价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型骨锚钉组中优17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0%,经骨隧道加压缝合组中优10例、良8例、可10例、差7例,优良率为5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5)。结论采用微型骨锚钉较经骨隧道加压缝合治疗拇指锤状指疗效更确实,采用微型骨锚钉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拇指锤状指,具有操作简单、肌腱修复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骨锚钉 锤状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复合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公式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付文光 杨志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2-747,共6页
预应力锚杆以抗拔力、截水帷幕及微型桩以抗剪强度共同提高了复合土钉墙的整体稳定性。叠加这些复合构件的抗力作用并对组合效果进行折减,是复合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目前最成熟有效的方法。验算公式的关键是土、土钉及各复合构件分项... 预应力锚杆以抗拔力、截水帷幕及微型桩以抗剪强度共同提高了复合土钉墙的整体稳定性。叠加这些复合构件的抗力作用并对组合效果进行折减,是复合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目前最成熟有效的方法。验算公式的关键是土、土钉及各复合构件分项抗力系数(抗力系数即构件抗力产生的抗滑力矩与土体下滑力矩之比)的折减系数。折减系数是经验数值,可按一定的假设条件从实际工程数据反算整理得出。对多个接近临界稳定状态基坑的分析研究及数百个基坑的验证结果表明:这些复合构件单独及共同与土钉墙作用时,折减系数存在着合理范围,分别为预应力锚杆0.5~0.7、截水帷幕0.3~0.5及微型桩0.1~0.3。此外,土体和土钉的分项抗力系数之和(不计其它构件作用)存在着合理下限,大致为0.86~0.97,如果在满足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同时满足此条件,复合土钉墙基坑位移一般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钉墙 整体稳定性 公式 预应力锚杆 截水帷幕 微型桩
原文传递
微型锚钉在腱性垂状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单国华 郭义彬 +1 位作者 王德财 陈山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77-478,共2页
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应用微型锚钉修复重建30例伸指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微型锚钉 指伸肌腱 垂状指
下载PDF
深基坑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印长俊 符珏 李建波 《工程勘察》 2014年第10期15-20,共6页
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目前主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其变形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依托湘潭市某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运用理论计算方法弹性支点... 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目前主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其变形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依托湘潭市某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运用理论计算方法弹性支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变形计算,同时对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工作,将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的变形特点,总结变形规律,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 变形 弹性支点法 基坑监测
原文传递
新建广大铁路某工点滑坡加固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钢 蒋楚生 《高速铁路技术》 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铁路、公路工程建设飞速发展,而在建设中,不可预见的不良地质地段影响工程建设的推进,同时也可能危及既有构筑物的安全。新建广大铁路建设工程滑坡对既有高速公路造成了重大安全影响,经及时采取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铁路、公路工程建设飞速发展,而在建设中,不可预见的不良地质地段影响工程建设的推进,同时也可能危及既有构筑物的安全。新建广大铁路建设工程滑坡对既有高速公路造成了重大安全影响,经及时采取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回填土反压应急措施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永久加固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将滑坡造成的危害及影响降低到最小。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应急措施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永久加固措施在实际的滑坡治理工程中进行了成功的运用,既保证了既有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也保证了新建工程的永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应急 滑坡治理 锚索
下载PDF
坡间挡土墙失稳加固实践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友葩 高永涛 +2 位作者 金爱兵 宋玉亮 许福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介绍 2 0 5国道高峪铺公铁立交桥失稳挡土墙的加固方法与效果。挡土墙采用“加筋喷射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杆联合加固”方法 ,边坡采用“微型抗滑锚固桩”加固方法。现场试验表明 ,在预应力锚杆锚固段长度计算中 ,注浆体与土体的结合力计算... 介绍 2 0 5国道高峪铺公铁立交桥失稳挡土墙的加固方法与效果。挡土墙采用“加筋喷射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杆联合加固”方法 ,边坡采用“微型抗滑锚固桩”加固方法。现场试验表明 ,在预应力锚杆锚固段长度计算中 ,注浆体与土体的结合力计算偏于保守 ,应适当增加注浆体的有效半径。在边坡加固中 ,首次采用“微型抗滑锚固桩”加固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坡间挡土墙 微型抗滑锚固桩 预应力锚杆 失稳
下载PDF
小型锚杆的施工与设计介绍
19
作者 段树金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68-73,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小型(土)锚杆的施工与设计方法。这是一种新型的土体加固法,具有易于施工、缩短工期、经济有效等优点。
关键词 小型锚杆 土体加固法 施工 设计 边坡
下载PDF
Haglund病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林如 汤样华 +1 位作者 徐灿达 俞光荣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背景:目前在Haglund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Haglund病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2.5岁... 背景:目前在Haglund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Haglund病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2.5岁。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足踝部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切口周围麻木。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5.8个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1~93分(平均83.6分)。其中优10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为86.7%。X线检查未见跟腱周围新生骨增生,MR提示跟腱愈合良好。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glund病 手术 锚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