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PVCR和改良TIO组合截骨矫形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效果
1
作者 王长峰 杨乐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69-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联合改良后路经椎间隙截骨术(TIO)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11-03至2020-01应用MU-PVCR联合改良TIO组合截骨矫形技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胸...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联合改良后路经椎间隙截骨术(TIO)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11-03至2020-01应用MU-PVCR联合改良TIO组合截骨矫形技术治疗的老年性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7例.比较术前、术后骶骨倾斜角(SS)、脊柱矢状轴(SVA)值、VAS评分、腰痛ODI评分、JOA评分、Cobb角及椎间高度等;观察是否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结果本组随访1.2~4.3年.末次随访VAS评分(2.6±0.5)较术前(6.9±1.8)显著改善(P<0.05);ODI评分(7.4%±2.8%)较术前(68.4%±9.8%)显著改善(P<0.05);JOA评分(24.6±3.18)较术前(13.08±3.81)显著增高(P<0.05).术前15例神经功能正常;2例Frankel分级D级,术后6个月后随访,恢复正常.3例发生PJK,时间是术后8~15个月;1例最远端两枚螺钉拔出,位移6 mm.末次随访胸腰椎后凸Cobb角(20.2°±4.4°)较术前(61.5°±10.5°)显著缩小(P<0.05),而椎间高度[(34.72±3.04)mm]较术前[(12.09±4.08)mm]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相比,胸腰椎后凸Cobb角和椎间高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MU-PVCR和改良TIO组合截骨矫形及长节段固定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简化,可取得满意的畸形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 后路经椎间隙截骨术
下载PDF
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杰 许小伟 +1 位作者 张晓越 卢宏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后路全椎...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组(传统手术组)和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组(改良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痛程度、矢状位垂直轴(SVA)、后凸Cobb角、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治疗后,改良手术组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SVA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PVCR治疗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辉 马雷 +4 位作者 丁文元 杨大龙 张迪 申勇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截骨部分椎体切除矫形术( PUVCR)治疗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1月-2013年5月29例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脊柱后凸畸...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截骨部分椎体切除矫形术( PUVCR)治疗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1月-2013年5月29例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接受PUVCR;对照组15例,接受后路全椎体切除术( PVCR)。观察组男6例,女8例,年龄(26.7±4.7)岁(17~33岁),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62.3°±7.6°;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24.3±3.8)岁(18~32岁),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58.3°±8.7°。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后凸矫正度( Cobb角法)、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缓解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术前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间比较,术后2周后凸Cobb角的矫正度、术后1年矫形丢失程度、术后1年神经功能恢复指标Oswestrg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对照组术中神经根损伤发生2例,观察组术中发生1例。两组病例术后1年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对于胸腰段先天性楔形椎引起的脊柱后凸畸形,改良PVCR可获得与PVCR同等的后凸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但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神经根损伤发生率更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路全椎体切除术 脊柱后凸 单侧截骨入路 手术时间 出血量 神经根损伤
原文传递
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两种截骨的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柳 潘玉林 刘春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侧部分椎体切除术(posterior unilateral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UVCR),与传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正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 [目的]比较后路单侧部分椎体切除术(posterior unilateral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UVCR),与传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正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9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82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PUVCR截骨,38例患者接受PSO截骨。[结果]PUVC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PSO组(P<0.05)。PUVCR组恢复下地行走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PSO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PUVCR组的VAS评分[(2.28±0.52)vs(3.53±0.68),P<0.05]和JOA评分[(31.57±2.47)vs(24.39±2.46),P<0.05]均显著优于PSO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PI和PT显著减少(P<0.05),而LL和SS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各矢状面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矫正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PUVCR截骨优于PSO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段骨折 后凸畸形 后路单侧部分椎体切除术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