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bile and stabile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in surface horizons of mountain soils–relationships with vegetation and altitude 被引量:1
1
作者 bojko oskar kabala cezary +3 位作者 mendyk Lukasz markiewicz maciej pagacz-kostrzewa magdalena glina bartlomie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2期2391-2405,共15页
Global and local climate changes could disturb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stocks in forest soil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characterize the st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Global and local climate changes could disturb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stocks in forest soil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characterize the st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 fractions in forest ecosystems. This study had two aims:(1)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ltitude and vegetation on the content of labile and stabile form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mountain soils; and(2)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properti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on the SOC pools under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Karkonosze Mountains(SW Poland, Central Europe). The content of the most labile fraction of carbon(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decreases with altitude, but the content of fulvic acids(FA), clearly increases in the zone above 1000 m asl, while the stabile fraction(humins, nonhydrolyzing carb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A higher contribution of stabile forms was found in soils under coniferous forests(Norway spruce), while a smaller-under deciduous forests(European beech) and on grasslands. The expected climate change and the ongoing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zone above1000 m asl may lead to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stable humus fraction(mainly of a non-hydrolyzing carb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SOC pools, even if humus ac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lower maturity and greater mobility favorable to soil podzolization.In the lower zone(below 1000 m asl), a decrease in the most stable humus forms can be expected,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of DOC contribution,which will result in a reduction in SOC pools. Overall,the expected prevailing(spatial) effect is a decreasing contribution of the most stable humus fractions,which will be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SOC pools in medium-high mountains of temperate zone of Central Eur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organic matter Humus fraction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Organic carbon pools VEGETATION Climate mountain soils
原文传递
大别山对一次冷涡对流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郑淋淋 张申䶮 +5 位作者 邱学兴 陶玮 王悦 邵立瑛 谢菲 柳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1-2019,共19页
2017年5月14日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冷涡对流过程,造成短时强降水、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冷涡对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剧烈、预报难度大,同时受地形作用,影响因子复杂,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本文采用集合卡曼滤波技术同化雷达径... 2017年5月14日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冷涡对流过程,造成短时强降水、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冷涡对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剧烈、预报难度大,同时受地形作用,影响因子复杂,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本文采用集合卡曼滤波技术同化雷达径向风、雷达反演风、GPS水汽、探空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模拟此次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并采用敏感性试验研究太阳辐射和大别山的作用。观测和数值试验表明,此次过程是冷涡对流在南压过程中,冷池遇到大别山地形,在大别山触发对流,大别山对流南移加强并与冷涡对流组织成短对流线。试验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冷涡对流和大别山对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地形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加强作用影响大别山对流发生发展。此次过程大别山局地对流分别在三处生成(称为A、B和C),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子略有差异。大别山北坡、距离冷涡对流最近的局地对流A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冷池和太阳辐射,地形是次要因子,地形通过加强冷池抬升和加强太阳辐射的加热效应影响对流发展。距离冷涡对流较远的对流B和C生成时间接近,主要影响因子是太阳辐射,地形是次要因子。大别山对流和冷涡对流组织成对流线是两个冷池作用的过程,大别山对流冷池和冷涡对流冷池中间形成的辐合区相当于在二者之间建立一个“连接桥”,使西部的大别山对流向东发展,同时二者之间的对流得到加强,将东部的冷涡对流和西部的大别山对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短对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冷池 上坡风 对流线
下载PDF
秦岭北麓两次下山雷暴不同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小婷 赵强 +1 位作者 高宇星 肖贻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2-945,共14页
2018年7月26日和29日,秦岭北麓雷暴下山形成阵风锋并均在关中平原造成强对流天气,雷暴下山后强度、移动速度以及影响范围差异大,预报难度大。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这两次过程(分别简称为7·26过程和7·29过程)... 2018年7月26日和29日,秦岭北麓雷暴下山形成阵风锋并均在关中平原造成强对流天气,雷暴下山后强度、移动速度以及影响范围差异大,预报难度大。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这两次过程(分别简称为7·26过程和7·29过程)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7·26过程雷暴组织化程度高、生命史长、冷池小时最大变温为16℃,产生大范围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7·29过程以孤立普通单体的生消为主,冷池小时最大变温为8℃,仅造成秦岭沿山局地短时强降水。7·26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中低层暖平流发展使不稳定能量增长,关中平原上升运动及北山地形抬升为雷暴移入后发展加强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7·29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南侧,关中平原以下沉运动为主,不利于雷暴移入后进一步发展加强。7·26过程阵风锋移动方向与边界层风向相反,又与风暴承载层平均风向相同,有利于对流垂直发展,对流发展过程中低层垂直风切变逐步增大,与冷池强度保持同步增长;7·29过程阵风锋移动方向和边界层风向相同,低层辐合弱,整个过程中0~3 km风矢量差始终不足5 m·s^(-1),不利于对流组织化发展。特殊地形对冷池的移动方向及强度产生了影响:7·26过程强的西南出流使冷池呈东北—西南狭长带状沿平原南边界向东北推进,冷池势力集中,移速快,强的辐合触发新对流发展;7·29过程冷池在黄土台塬地形过渡区扩散传播,东南风和西南风出流使对流分裂,冷池强度减弱,不利于新对流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 冷池 垂直风切变 秦岭地形
下载PDF
广阳坝河段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欢 王丽 +4 位作者 杨胜发 孙章 胡江 闫路遥 童思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87,96,共4页
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分析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方案实施前后相应河段水深、流场的变化,讨论生境修复方案对鱼类产卵场、栖息地、越冬活动及航道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实施后,试验范围段缓... 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分析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方案实施前后相应河段水深、流场的变化,讨论生境修复方案对鱼类产卵场、栖息地、越冬活动及航道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实施后,试验范围段缓流区的面积大幅增加,且在丁坝群之间形成了局部缓流,有利于鱼类的产卵与栖息;方案的实施对河段航道内船舶通行未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浅滩—深潭 山区河流 仿自然生境 丁坝
原文传递
诱发四川冕宁“6.26”山洪灾害的突发性暴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博宇 谌芸 +3 位作者 孙继松 陈涛 陈朝平 胡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基于多源观测、再分析和对流可分辨模式预报资料,运用物理量诊断、标准化异常、相似过程比较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四川冕宁突发性暴雨过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该过程是一次伴有多条带状γ中尺度对流系统、“列车效应... 基于多源观测、再分析和对流可分辨模式预报资料,运用物理量诊断、标准化异常、相似过程比较等方法,分析了2020年6月26日四川冕宁突发性暴雨过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该过程是一次伴有多条带状γ中尺度对流系统、“列车效应”产生极端小时雨量的局地突发性暴雨过程,其对流回波质心较低,对流云团具有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云团特征;(2)冕宁北部的对流冷池出流与较强的谷地偏南气流相遇形成的辐合抬升构成了对流的触发机制;(3)川西南低空偏南气流具有阶段性增强特征并提供了持续的暖湿空气输送,其在过程初期与下山冷池的相互作用及后期与盆地西部南下冷空气的汇合,使对流反复在冕宁站西侧和南侧初生,并在下游形成“列车效应”;(4)对比历史相似过程,环境大气的对流有效位能等物理量具有更显著的异常和异常持续性;(5)川西南北部的高海拔地形对延缓冷空气进入安宁河谷和维持河谷内的不稳定层结有显著作用,并且该区域地形强迫抬升形成了河谷上游地区潜在的对流触发条件。最后给出了此次暴雨过程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突发性暴雨 列车效应 冷池 水汽输送带 地形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贺兰山岩画检测识别
6
作者 路梦瑶 李春树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4,共6页
针对贺兰山岩画传统检测识别方法存在受人力影响大、特征提取难和检测识别准确率低等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Faster R-CNN的贺兰山岩画检测与识别方法。上述方法基于残差网络结构,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和空间金字塔池化将多层次、多尺... 针对贺兰山岩画传统检测识别方法存在受人力影响大、特征提取难和检测识别准确率低等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Faster R-CNN的贺兰山岩画检测与识别方法。上述方法基于残差网络结构,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和空间金字塔池化将多层次、多尺度特征进行融合,丰富了特征图的语义信息,提升了特征图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方法对贺兰山岩画检测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84.7%,相比改进之前提高了3.3%,能够有效准确的识别贺兰山岩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岩画 更快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金字塔网络 空间金字塔池化 目标检测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持酸性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磷转化过程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建会 邹晓明 杨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94-2300,共7页
热带和亚热带酸性土壤磷矿物的沉淀通常被认为会限制土壤有效磷的供应.选择以西双版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探讨两类森林维持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磷转化过程.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 热带和亚热带酸性土壤磷矿物的沉淀通常被认为会限制土壤有效磷的供应.选择以西双版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探讨两类森林维持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磷转化过程.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腐殖质厚、而西双版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腐殖质几乎不存在.两地均显示土壤有效磷库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西双版纳表层矿质土(0~10 cm)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库大于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库,且微生物对磷的固定占有效磷来源(磷矿物的溶解和有机磷的矿化)的比例为74%,高于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63%.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土壤有效磷库大于西双版纳,其土壤有效磷库可能更多的依赖于覆盖于其上的腐殖质分解后向下的磷输入.与两地的矿质土相比,哀牢山腐殖质具有高的磷净溶解率、总有机磷矿化速率和磷微生物固定速率.结果表明,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通过微生物固定来避免土壤磷矿物的沉淀和保持土壤磷的有效供应;而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固定外,地表腐殖质层的存在也帮助避免土壤磷矿物的沉淀而保持土壤有效磷的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生物地球化学 磷库 磷矿化 磷微生物固定 哀牢山 西双版纳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9
8
作者 吴仲民 李意德 +4 位作者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04.696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8t·hm-2.更新林的C素库总量为258.996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150.203t·hm-2,土壤有机C储量为105.803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9t·hm-2.皆伐可使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而天然更新又可使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快地恢复.皆伐后经过26年的天然更新,森林C素库只恢复到原来的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素库 热带山地雨林 皆伐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大巴山山前带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双建 周雁 +1 位作者 高波 孙冬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4,103-104,共6页
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大巴山山前带由于构造变形较为强烈,地表地震地质情况复杂,给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带来诸多困难,目前该区勘探程度还较低。为预测其油气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组合、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油... 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大巴山山前带由于构造变形较为强烈,地表地震地质情况复杂,给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带来诸多困难,目前该区勘探程度还较低。为预测其油气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组合、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发现其原始成藏条件优越,存在3套成藏组合和多种类型的勘探目的层。古油藏解剖结果表明,山前带二、三叠系油气主力烃源岩为上二叠统,油气成藏分为3个阶段:①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开始变形,形成宽缓背斜,形成古油藏;②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进一步变形,圈闭构造定型,部分古油藏裂解,形成油气藏;③古近纪喜山运动对先期构造进行了强烈的改造,造成古油气藏的调整与破坏。综合评价该区构造变形样式、储层分布和油气显示特征后认为:南大巴山西北部镇巴断裂至铁溪—巫溪隐伏断裂是油气勘探有利区,应以二叠系长兴组和三叠系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勘探为主展开工作;东南部鸡鸣寺断裂至铁溪—巫溪断裂为二、三叠系出露区,应以落实寒武系膏盐岩下伏地层的保存条件为主进行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巴山山前带 油气藏形成 二叠纪—三叠纪 古油藏 油气源对比 构造特征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的发育及其稳定河床的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江 王兆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7,共7页
山区河流的河床经常呈现阶梯—深潭地貌。本文对阶梯—深潭的发育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阶梯—深潭系统的发育是冲积河道适应水流条件在垂向进行自动调整的结果。对河床床面结构随水流强度改变而变化的研究证明阶梯—深潭增大水流阻力... 山区河流的河床经常呈现阶梯—深潭地貌。本文对阶梯—深潭的发育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阶梯—深潭系统的发育是冲积河道适应水流条件在垂向进行自动调整的结果。对河床床面结构随水流强度改变而变化的研究证明阶梯—深潭增大水流阻力,使不同粒径的床沙承受不同的剪切力,因而对稳定河床有着显著的作用。文章还根据对水流剪切力和泥沙起动拖曳力的对比验证了这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阶梯一深潭 河床稳定 冲刷 冲积 河道
下载PDF
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地表沥青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代寒松 刘树根 +4 位作者 孙玮 韩克猷 罗志立 谢志良 黄耀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氧化沥青;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属典型的热裂解沥青。表明两区下组合古油藏后期分别经历了隆升氧化降解、深埋裂解+隆升暴露两个全然不同的过程。通过对天井山泥盆系沥青、寒武系沥青脉以及米仓山灯影组古油藏的详细剖析后,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古油藏的发育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规模大的特点。结合研究区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前缘地区下组合可能存在较好的保存条件,因此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古油藏 震旦系 龙门山 米仓山
下载PDF
人工阶梯-深潭破坏案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3 位作者 张晨笛 余国安 张康 漆力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0-828,共9页
通过2006—2010年4个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的治理山区河流案例,总结其治理效果和最终破坏原因。以单个阶梯为分析对象,给出其受力表达式,建立单个阶梯-深潭的简化稳定性模型,进而分析来流量和冲刷角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单个阶梯的... 通过2006—2010年4个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的治理山区河流案例,总结其治理效果和最终破坏原因。以单个阶梯为分析对象,给出其受力表达式,建立单个阶梯-深潭的简化稳定性模型,进而分析来流量和冲刷角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单个阶梯的稳定性取决于关键石块粒径、河道坡降、流量和冲刷角。洪水期的洪峰流量和阶梯下游冲刷是阶梯破坏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流量增加和冲刷角越大,阶梯越易发生破坏。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在洪水期的稳定性是其发挥长期治理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阶梯-深潭系统 山区河流 阶梯稳定性 洪水流量 冲刷
下载PDF
碰撞作用下单个阶梯-深潭稳定性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晨笛 李志威 王兆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5-715,共11页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广泛分布的控制性河床结构,泥沙输移过程中大颗粒碰撞阶梯关键石块,使其发生位移,强烈影响阶梯-深潭的稳定性。以单个阶梯-深潭的关键石块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碰撞对阶梯-深潭的影响,量化来沙中大颗粒碰撞作用...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广泛分布的控制性河床结构,泥沙输移过程中大颗粒碰撞阶梯关键石块,使其发生位移,强烈影响阶梯-深潭的稳定性。以单个阶梯-深潭的关键石块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碰撞对阶梯-深潭的影响,量化来沙中大颗粒碰撞作用并改进稳定性理论模型,利用新模型分析阶梯-深潭的临界条件和破坏机制。来沙颗粒对关键石块的碰撞作用受自身粒径、运动速度和阶梯下游冲刷程度影响且皆为正相关关系。颗粒撞击减小阶梯失稳临界流量,且参与碰撞的石块粒径越大,减小作用越明显。当η>0.55时(η=D1/D,D1为碰撞石块粒径,D为关键石块粒径),临界流量下降幅度达到50%以上,表明来沙中卵石漂石对阶梯-深潭稳定性发挥主要影响。山区河流发生低频率洪水或滑坡泥石流,向下游河道输运大粒径石块并与阶梯碰撞,显著增大转动合力矩并降低失稳临界流量,使得单个阶梯-深潭更易达到临界条件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阶梯-深潭 稳定性 碰撞 临界流量
下载PDF
解读“一池三山”——兼论传统空间文化品质与时代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芳 张凌 田朝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从空间视觉艺术出发,解读了中国传统园林独特空间格局——"一池三山"从神化传说到园林艺术,从艺术空间到防御建构体系,从防御心理到民族空间文化直至民族性格的内在演化关系。揭示了西方空间文化的掠夺性哲学本质,提出中华民... 从空间视觉艺术出发,解读了中国传统园林独特空间格局——"一池三山"从神化传说到园林艺术,从艺术空间到防御建构体系,从防御心理到民族空间文化直至民族性格的内在演化关系。揭示了西方空间文化的掠夺性哲学本质,提出中华民族时空文化与自然共存、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哲学观,是与风景园林事业的时代责任相一致的优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一池三山 时空艺术 建构体系 空间文化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N、P养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希娟 杨成德 +1 位作者 陈秀蓉 张德罡 《草原与草坪》 CAS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N、P养分在土壤和植被中含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两种养分的总含量分布规律为沼泽草地型(ZZ)嵩草草地型(SC)〉珠芽蓼-嵩草草地型(Z+S)〉禾草草地型(HC...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N、P养分在土壤和植被中含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两种养分的总含量分布规律为沼泽草地型(ZZ)嵩草草地型(SC)〉珠芽蓼-嵩草草地型(Z+S)〉禾草草地型(HC),两种养分储量分别为N497.04kg/hm^2,P31.71kg/hm^2;生物量与养分储量分布规律一致;(2)东祁连山高寒草地±0~20cm土壤中,N、P储量分别为43.03t/hm^2和2.72t/hm^2;(3)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库是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储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养分库
下载PDF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碳汇功能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赵海珍 王德艺 +1 位作者 张景兰 冯学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及其群落生态学研究课题组的实测资料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碳汇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总固碳量为16 7.6× 10 4 t,其单位面积... 利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及其群落生态学研究课题组的实测资料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碳汇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总固碳量为16 7.6× 10 4 t,其单位面积固碳量针叶林 >阔叶林 ,而且在同一森林内 ,林木 >枯落物 >林下植物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年净固碳量为 4.3× 10 4 t,其单位面积年净固碳量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总固碳量的经济效益为 5 .5 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功能 森林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固碳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汉代园林景观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瑞瑜 弓弼 +1 位作者 周文强 何红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44-2346,共3页
汉代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两汉时期苑囿的游赏功能逐渐强化,体象天地的宫苑格局更加突出,崇楼伟阁以象仙居的造园风格表明汉代皇家园林深受皇权思想的影响... 汉代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两汉时期苑囿的游赏功能逐渐强化,体象天地的宫苑格局更加突出,崇楼伟阁以象仙居的造园风格表明汉代皇家园林深受皇权思想的影响。以叠山、理水、动植物景观及建筑营造等造园手法的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汉代园林的景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园林 一池三山 景观特征
下载PDF
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哲 王兆印 李志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0,共6页
针对山区河流中自然形成的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归纳总结阶梯-深潭系统及台阶式溢洪道已有消能研究成果,从总流能量守恒方程出发,分析阶梯-深潭系统消能机理及消能率影响因素。认为台阶式溢洪道与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 针对山区河流中自然形成的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归纳总结阶梯-深潭系统及台阶式溢洪道已有消能研究成果,从总流能量守恒方程出发,分析阶梯-深潭系统消能机理及消能率影响因素。认为台阶式溢洪道与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方式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研究表明,在不同流量情况下,阶梯-深潭系统消能方式有显著区别,消能率存在较大差异;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的影响因素有坡降、糙率、粒径、阶梯高度和上游来流量,其中阶梯高度、坡降、糙率和粒径与消能率成正比,上游来流量与消能率成反比。认为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结合大量野外调查数据,研究阶梯-深潭系统的几何特征,测量阶梯-深潭系统流场,进而得到水流能量的传递和耗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统 山区河流 水流能量 消能 综述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成山成盆成藏动力学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树根 徐国盛 +3 位作者 李巨初 李国蓉 罗志立 赵锡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9-566,共8页
造山带动力学、沉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藏动力学均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作者分析了三种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认为:(1)大陆动力学作用过程决定了造山带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的作用过程;(2)造山带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性... 造山带动力学、沉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藏动力学均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作者分析了三种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认为:(1)大陆动力学作用过程决定了造山带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的作用过程;(2)造山带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性质决定了油气藏动力学的作用机制。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是由从东向西的深部多级俯冲潜滑而引起的浅部由西向东的多层次推覆而形成的,并且其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均有两个传递系统。高异常古压是上三叠统天然气运移的动力,是控制天然气运聚与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且古压的演化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的成藏。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天然气藏是上三叠统与侏罗系之间流体的跨层流动形成的。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和演化产生的挤压环境和使川西前陆盆地的被动沉降作用控制了天然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的成藏作用。60Ma以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整体抬升和剥蚀作用决定了裂缝系统的发育和上三叠统气藏的调整及侏罗系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川西前陆盆地 龙门山 天然气成藏过程 流体跨层流动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世祥 汤良杰 +5 位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黄仁春 程胜辉 李儒峰 陈梅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特征,揭示该带的成藏条件和天然气富集特征。提出了米仓山演化模式,认为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圈闭发育,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保存条件是成藏关键。其中,二叠系为主要烃源岩,二叠系生屑灰岩和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主要储集层,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膏盐岩层为主要盖层。并且,冲断带构造演化的时序性表现为由西向东变形强度、缩短量变小,变形时间变晚,同时前陆盆地的不同构造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目的层系、圈闭幅度、类型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成藏条件 构造演化 米仓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