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总体设计
1
作者 姜梅 张茂帆 寇峻瑜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齿轨交通是一种在传统轮轨系统走行结构中增加齿轮-齿轨传动系统的创新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大坡度线路适应性问题,提高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轨道交通选线的灵活性,充分满足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需求,应用前景广泛。为满足齿... 齿轨交通是一种在传统轮轨系统走行结构中增加齿轮-齿轨传动系统的创新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大坡度线路适应性问题,提高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轨道交通选线的灵活性,充分满足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需求,应用前景广泛。为满足齿轨交通系统商业应用前的车辆性能及关键工程技术验证,建设一条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最大坡度达120‰。通过详细介绍该试验线的建设情况、试验列车概况、试验需求分析、总平面设计,以及轨道、路基、工艺、供变电、附属试验设施等主要工程内容,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山地齿轨交通 试验线 总体设计 动态试验
下载PDF
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瑀萱 邓科 +3 位作者 李想 谭碧舸 马春驰 李天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为解决山地轨道交通隧道在BIM建模中存在的隧道线路偏差大、隧道构件复杂繁多、属性添加效率低以及呈现效果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Dynamo+Excel及EVS软件的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结合隧道线性工程特点,对Revit内置D... 为解决山地轨道交通隧道在BIM建模中存在的隧道线路偏差大、隧道构件复杂繁多、属性添加效率低以及呈现效果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Dynamo+Excel及EVS软件的山地轨道交通隧道Geo-BIM建模方法。结合隧道线性工程特点,对Revit内置Dynamo插件二次开发,实现隧道快速精准的参数化建模和批量定义属性参数。提出基于EVS软件建立隧道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方法,制定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的实现方式和标准流程,结合隧道BIM模型全面实现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可视化。依托施家山隧道项目,基于Cesium框架实现了BIM模型、GIS地表和地质体三维模型的集成,实现三维可视化模型与模型属性、数据信息等可交互式操作。实践表明,Geo-BIM建模方法可以快速地对隧道BIM模型及其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建模,通过集成后的模型信息之间能够表现出很好的交互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轨道交通 交通隧道 BIM模型 三维地质体模型 交互式操作
下载PDF
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研究
3
作者 杨阳 李芾 +3 位作者 魏德豪 鄢红英 徐银光 张茂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6,共7页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 齿轨交通系统通过车辆齿轮与地面齿条啮合驱动,突破了轮轨之间的黏着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是山区环境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山地齿轨交通系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齿轨车辆尚未形成谱系化的技术标准。齿轨车辆与轮轨车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山地齿轨旅游车辆特殊性及顶层指标,分析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特点,结合国内山地齿轨旅游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提出车辆在大坡度运行能力、大坡度与缓坡贯通能力、轴重、观光性能等方面的特殊性需求。研究米轨及标准轨在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适应性,分析轨距对车辆结构、限界以及轨道结构的影响,明确在运量较小的线路中应优先采用米轨形式。提出车宽分别为2.65,2.5 m以及2.3 m的三种谱系化车辆技术指标体系,明确车辆外形尺寸及载客量,提出运能在486~7320人/h范围的列车编组形式。分析齿轨线路特点,提出齿轨旅游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指标应介于高速铁路车辆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山地旅游轨道交通 车辆 轨距 轴重 载客量
下载PDF
基于ISM-MICMAC模型的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单双线组合选用条件分析
4
作者 李博艺 刘澜 +2 位作者 苗沁 石义博 齐援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受地形和环保影响,交通不便成为限制山地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全地形运行、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加快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改善山地交通条件,助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避免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 受地形和环保影响,交通不便成为限制山地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全地形运行、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加快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改善山地交通条件,助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避免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过大、投资过高、运能虚糜,提出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单双线组合方案,考虑到线路方案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客流需求、运营经济、地质环境3个维度,建立14个影响因素集,利用ISM模型构建6阶层次结构模型,梳理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MICMAC方法,计算其驱动力和依赖性的大小并绘制出象限图,研究结果能够为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单双线组合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轨道交通 单双线组合 选用条件 ISM-MICMAC
下载PDF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列车引起环境振动实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干灵锋 杨芳乙 +2 位作者 李力克 石国兵 王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0,287,共7页
对作为典型山地城市的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和10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所引起周围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将测得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线路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主要频率分布区域基本一致,... 对作为典型山地城市的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和10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所引起周围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将测得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线路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主要频率分布区域基本一致,1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52 Hz附近,9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25 Hz附近,10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37 Hz附近;随着距离的增加,高频振动衰减速度大于低频振动;高架段列车所引起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总体趋势是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振动在近场衰减较快,在距离桥梁中心线15 m范围外,振动衰减逐渐平缓,9号线在距离中心线12 m位置出现一定程度的振动放大现象,10号线在距离中心线25 m位置出现振动放大的现象,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衰减趋势有所不同;不同线路高架段引起振动大小存在较大差异,1号线振动源强为74.9 dB,9号线振动源强为53.6 dB,10号线振动源强为59.3 dB,1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大于10号线,由于车速较低且采取了梯形轨枕减振措施,9号线引起的振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 高架段 现场测试
下载PDF
山地(齿轨)轨道交通牵引齿轮-齿轨啮合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6
作者 陈志辉 杨吉忠 +3 位作者 宫垂玉 舒睿洪 高永吉 赵玉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7-162,共6页
牵引齿轮齿轨作用系统是齿轨列车在大坡度地段运行时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动态啮合状态将对齿轨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有较大影响。围绕国内首条齿轨列车试验线工程,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及齿轮传动动力学理论,以Strub齿轨结构为研究对象,进一步... 牵引齿轮齿轨作用系统是齿轨列车在大坡度地段运行时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动态啮合状态将对齿轨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有较大影响。围绕国内首条齿轨列车试验线工程,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及齿轮传动动力学理论,以Strub齿轨结构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建立了具有35个自由度的车辆-齿轨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美国五级谱为不平顺激励输入,重点探究了坡度、运行速度对齿轨啮合力及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齿形及实际啮合中心距下的齿轨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坡度下齿轨动力特性随着速度的提升逐渐恶化,坡度越大则动力响应越明显;斜齿作用下的齿轨动力响应小于直齿系统,啮合力及接触压力分别降低33.51%与38.97%;牵引齿轮与齿轨间的实际啮合中心距越小,则动力响应越大,最大增幅约为2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轨道交通 齿轨 车轨耦合 啮合状态 动力特性
原文传递
快速轨道交通隧道压力波控制及通风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富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7期75-82,共8页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实车测试等多种手段,研究并提出适用于140~160km/h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乘客舒适度标准、列车密封性指标、区间隧道净空面积、车站轨行区隧道净空面积、隧道洞口缓压措施、区间设备设施承压要...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实车测试等多种手段,研究并提出适用于140~160km/h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乘客舒适度标准、列车密封性指标、区间隧道净空面积、车站轨行区隧道净空面积、隧道洞口缓压措施、区间设备设施承压要求等隧道压力波控制的关键技术措施。此外,对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区间隧道通风制式、轨行区排热系统优化、隧道风机配置、长大山岭隧道通风防灾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实践探索。文章给出的相应技术建议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隧道压力波 隧道通风 山岭隧道
下载PDF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TOD效能评价——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8
作者 李继珍 彭震宇 王英 《城乡规划》 2023年第5期77-85,共9页
TOD发展模式赋予城市轨道交通更多功能,从而赋能城市高水平发展,优化空间格局。文章试图在“3D”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评价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TOD效能的指标体系。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融合使用传统数据和新数据,采用机器... TOD发展模式赋予城市轨道交通更多功能,从而赋能城市高水平发展,优化空间格局。文章试图在“3D”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评价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TOD效能的指标体系。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融合使用传统数据和新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密度、多样性、设计和效益四个维度进行基础评价,再从综合排序分析和综合聚类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OD效能较高的站点集中分布在内环以内,多位于城市核心区的成熟商业中心和商务集聚区附近;因多样性和设计维度的指标对聚类模型的贡献度不高,基于密度和效益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将站点分为三种类型:“高密度—高效益”“中密度—中效益”“低密度—低效益”。未来,研究应获取更广泛的数据资源,纳入更多的评价指标,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站点 TOD效能 重庆中心城区
下载PDF
新型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车辆概念设计
9
作者 李艳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充分实现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交旅融合”,山地旅游交通车辆系统需紧密结合山地旅游交通特殊的运营环境及工程条件开展个性化定制,开展全新的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车辆概念研究。文中从线路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客流适应性3大方面开展了... 为充分实现山地旅游轨道交通的“交旅融合”,山地旅游交通车辆系统需紧密结合山地旅游交通特殊的运营环境及工程条件开展个性化定制,开展全新的山地旅游轨道交通车辆概念研究。文中从线路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客流适应性3大方面开展了车辆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为适应山地旅游线路条件,车辆宜选用米轨轨距,轴距在2.3~2.8 m为宜,定距在11~13 m为宜;为控制山地旅游交通工程体量,车辆宽度宜控制在2.4~2.5 m,双线线间距在3.3~3.4 m为宜,轴重不宜大于12 t;为满足山地旅游客流乘坐需求,车长宜20 m左右,车辆启动加速度设计在0.4~0.6 m/s^(2)为宜。研究结果可为山地旅游交通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轨道交通 车辆概念设计 线路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 客流适应性 技术安全性
下载PDF
山地轨道交通齿轨扣件系统研究
10
作者 吴玥 张晟 +5 位作者 肖俊恒 杨吉忠 刘长溪 陈志辉 陈晨 蔡世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62,共5页
针对山区山地轨道交通爬坡坡度大、地段展线设计施工困难等特点,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安全性好、易于施工调整且具有较大纵向阻力的齿轨扣件系统。该扣件通过摩擦力提供齿轨纵向阻力,无须在齿轨轨腰处打孔,便于齿轨的安装调整。该扣件可... 针对山区山地轨道交通爬坡坡度大、地段展线设计施工困难等特点,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安全性好、易于施工调整且具有较大纵向阻力的齿轨扣件系统。该扣件通过摩擦力提供齿轨纵向阻力,无须在齿轨轨腰处打孔,便于齿轨的安装调整。该扣件可使齿轨左右位置调整量达到±10 mm的连续无极调整;同时齿轨高低位置调整量为-7~+15 mm,填补了无孔式齿轨扣件的技术空白。对山地轨道交通齿轨扣件进行了试制及组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组齿轨扣件最大可实现29.6 kN的纵向阻力,满足山地轨道交通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轨道 齿轨 试验研究 扣件系统 纵向阻力
下载PDF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医疗设施可达性与供需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莹 顾韩 +1 位作者 赖小红 乔雪松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0-608,共9页
2021年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要打造建设在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圈,因此研究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医疗设施可达性和供需匹配度将为山地城市医疗设施布局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撑。将重庆市医疗设施分为3个层级,各级医疗设施选择与之... 2021年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要打造建设在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圈,因此研究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医疗设施可达性和供需匹配度将为山地城市医疗设施布局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撑。将重庆市医疗设施分为3个层级,各级医疗设施选择与之符合的出行方式,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时间为服务半径,以街镇为基本单元,分析重庆市中心城区各街镇的医疗设施可达性和供需匹配度。结果表明:(1)可达性高值区分布特点与重庆山地地形的空间体系相符。综合可达性较强的街镇中65%都聚集在中部城区。可达性服务低值区位于东、西城区的新城区中。(2)山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对医疗设施可达性值影响较大。医疗设施可达性较强的街镇85%沿轨道线分布。(3)市级医疗设施可达性高值区呈双核空间分布,区级医疗设施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但依旧以中部城区为发展重心。街道级高值区分布的连续性最强。(4)重庆市中心城区160个街镇中,大部分街镇医疗资源处于“双低”的供需平衡状态,但新旧城区供需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区 医疗设施 可达性 轨道交通 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山地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点及实践——以贵阳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兰 赵亮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2,81,共6页
山地组团城市受到山体、丘陵、河谷等自然条件制约,其城市形态、路网结构及交通特征与平原城市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以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针对山地组团型城市特征,对线网规划常规使用的面线点要素层次... 山地组团城市受到山体、丘陵、河谷等自然条件制约,其城市形态、路网结构及交通特征与平原城市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以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针对山地组团型城市特征,对线网规划常规使用的面线点要素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并分析总结山地组团城市在线网规划阶段的规划要点,为后续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研究分析,提出山地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面”的分析中应重点对关键交通截面的轨道供需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根据需求并结合网络形态提出轨道供给方案;在“线”的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和利用竖向关系进行线路规划,增加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在“点”的分析中提出站点布设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并做好与周边用地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组团型城市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规划要点 交通截面需求
下载PDF
山区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优化分析
13
作者 黄松 冉军 刘远明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4期78-83,111,112,共8页
为确保既有运营铁路的运营安全,研究山区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方法及施工参数优化十分必要。通过施工方案比选,建立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3D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铁路路基、隧道围岩的沉降规律、围岩应力的演化规律... 为确保既有运营铁路的运营安全,研究山区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方法及施工参数优化十分必要。通过施工方案比选,建立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3D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铁路路基、隧道围岩的沉降规律、围岩应力的演化规律、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工况方案的对比分析,选择优化施工方案。结果表明,按优化方案施工,区间隧道施工既保证既有铁路安全运营,又能提高施工效率。这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山区 区间隧道 下穿既有铁路 施工 悬臂掘进机
下载PDF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传治 张学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6,21,共3页
介绍了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及地质特征,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1号线工程为依托,结合山地地质地貌特点,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原则与技术条件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不同之处,... 介绍了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及地质特征,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1号线工程为依托,结合山地地质地貌特点,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原则与技术条件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山地城市线路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 线路选线
下载PDF
基于山地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浩 周天星 陈仕列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8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山地城市存在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交通通道有限、道路蜿蜒曲折、坡度大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应用与平原城市有较多不同之处。本文在研究山地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和发展轨道交通的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 山地城市存在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交通通道有限、道路蜿蜒曲折、坡度大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应用与平原城市有较多不同之处。本文在研究山地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和发展轨道交通的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平衡功能,提出了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原则和组团间骨架线网+组团内辅助线网主次分明的线网构架发展模式,为我国众多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 出行特征 系统制式 线网形态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晓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4,共7页
山区旅游轨道交通的备选制式较多,选择合理的交通制式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山区旅游轨道交通设计理念,对比分析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常见的制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法构建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恩施旅游观光铁路项目中应... 山区旅游轨道交通的备选制式较多,选择合理的交通制式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山区旅游轨道交通设计理念,对比分析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常见的制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法构建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恩施旅游观光铁路项目中应用。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实际应用中应从技术性能、环境适应性、与景观的和谐性、乘坐体验性以及工程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山区旅游轨道交通制式选择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旅游轨道交通 层次分析法 制式选择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中小型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比选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毅 余浩伟 姜梅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第1期94-99,共6页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制式比选是项目建设初期的重点。文章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审批政策风险、技术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建设及运营成本、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对中小型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比选研究...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制式比选是项目建设初期的重点。文章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审批政策风险、技术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建设及运营成本、预留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对中小型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比选研究。从运量、自然条件角度考虑,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3种制式均可供选择,但受审批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有轨电车仍是确保建设顺利推进的唯一选择。随着审批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小型化的跨座式单轨及悬挂式单轨将充分发挥其在适应特殊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为中小型山地城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全新的制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山地城市 制式比选 有轨电车 悬挂式单轨 跨座式单轨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模式研究
18
作者 程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建设工程日渐增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逐次深化分析,得出外部条件允许时采用隧道外灭火模式更为经济可行的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建设工程日渐增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的特点,从不同消防模式的优缺点、可行性入手,逐次深化分析,得出外部条件允许时采用隧道外灭火模式更为经济可行的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山岭隧道消防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郊线 山岭隧道 消防模式
下载PDF
山地城市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钟异莹 陈坚 唐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91,共5页
在阐述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概念、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城市形态多样、城市交通可靠性相对较差等特点,结合两者的特性,从地形条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其他条件4个方面研究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山地城... 在阐述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概念、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城市形态多样、城市交通可靠性相对较差等特点,结合两者的特性,从地形条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其他条件4个方面研究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山地城市应用的可行性。结论表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山地城市理论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前景,但仍然需要解决其行车速度低、运行里程短、载客能力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悬挂式单轨 山地城市 适应性
下载PDF
贺兰山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及交通制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明胜 何彦君 +1 位作者 路军富 朱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推动世界级葡萄酒基地及相关旅游产业发展,联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级景区及地质公园多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具有独特体验的轨道交通旅游。因此,根据贺兰山区域背景和功能定位,对其东麓全线景区的线... 为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廊道,推动世界级葡萄酒基地及相关旅游产业发展,联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级景区及地质公园多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具有独特体验的轨道交通旅游。因此,根据贺兰山区域背景和功能定位,对其东麓全线景区的线路设计进行初步研究,对多种交通制式的优缺点及造价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论如下:推荐设计线路起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南侧,规划道路南侧,经葡萄酒小镇、拜寺口、苏峪口至岩画景区西南侧设终点站,线路全长20.3 km,设站6座;从工程投资和后期运营的可持续角度考虑,线路宜采用综合技术指标较低的旅游小火车制式;结合葡萄酒文化和贺兰山异域风光,健全了西部文化的轨道交通旅游产品并树立了全线旅游品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旅游 轨道交通 线路规划 交通制式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