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复氧对培养仔鼠心肌细胞NRF1和mtTFA表达的影响与L-carnitine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谢燕 朱光旭 +2 位作者 江海洪 周舟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 探讨培养仔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能量代谢损伤的机制及L 肉毒碱 (L carnitine )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原代培养仔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细胞内ATP、ADP、AMP含量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核... 目的 探讨培养仔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能量代谢损伤的机制及L 肉毒碱 (L carnitine )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原代培养仔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细胞内ATP、ADP、AMP含量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核呼吸因子 (Nuclearrespiratoryfactor1 ,NRF1 )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factorA ,mtTFA)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 2 4h复氧 0、2、4、8h ,心肌细胞ATP、ADP含量均明显下降。与单纯缺氧复氧组比较 ,L carnitine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ATP含量明显提升 ;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 2 4h ,NRF1和mtTFAmRNA明显降低 ,复氧 2、4、8h进一步降低。L carnitine预处理使缺氧 2 4h复氧 4h的心肌细胞NRF1和mtTFAmRNA表达分别提升 1 5 %和 2 0 %。结论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能量代谢明显降低 ,其损伤可能与NRF1和mtTFAmRNA表达下调有关 ;L carnitine对培养仔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能量代谢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L carnitine从转录调控水平改善了缺氧复氧过程中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能量代谢 NRF1 mttfa L-肉毒碱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mtTFA、COXⅠ、COXⅣ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文 陆松敏 +4 位作者 方传勤 刘建仓 柏干荣 程凤 王正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简称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mtTFA基因以及核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COX Ⅳ和线粒体编码COXⅠ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探讨在缺血缺氧性损害中核转录因子mtTFA对线粒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观察休克...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简称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mtTFA基因以及核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COX Ⅳ和线粒体编码COXⅠ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探讨在缺血缺氧性损害中核转录因子mtTFA对线粒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观察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mtTFA、COXⅠ和COXⅣ基因mRNA量的改变。结果休克早期mtTFA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至休克4 h有所增强,到休克5 h下降到休克前水平;休克1 h大鼠肠上皮细胞COXI mRNA表达开始增加,3 h达高峰,后又降低,到休克5 h显著低于休克前水平。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基因编码COXⅣmRNA休克3 h略有增高,休克4 h后开始下降,至休克晚期低于休克前水平。结论 mtTFA mRNA表达变化在休克时发生较晚,且升高幅度较小,说明休克时该基因对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敏感性较低。休克时COX Ⅰ mRNA比COX Ⅳ mRNA上调速度快,维持时间长,说明休克早期线粒体基因表达的改变在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mttfa基因 COX I基因 COX IV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探究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及PGC-1α、NRF-1、mtTFA mRNA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诗瑶 张艳 孔繁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22-26,共5页
目的旨在基于“心脑肾轴”理论通过该实验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及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0只健康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大鼠,作为空... 目的旨在基于“心脑肾轴”理论通过该实验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及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0只健康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经结扎法配以节食、力竭式游泳以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以及模型对照组。中药组(9.2 g·kg^(-1)·d^(-1))、西药组(1.5 mg·kg^(-1)·d^(-1)),灌胃予以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的去离子水,对每组大鼠行灌胃处理,每日1次。予以灌胃处理28 d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ATP、ADP、NT-proBNP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衰模型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的ATP浓度明显下降,ADP、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ATP表达升高,ADP、NT-proBNP表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衰模型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的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组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组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的ATP、ADP、NT-proBNP浓度以及PGC-1α、NRF-1、mtTF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使得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PGC-1α、NRF-1、mtTFA mRNA的表达上调,促进PGC-1α、NRF-1、mtTFA蛋白含量增加,从而增加线粒体的生成和ATP产能,改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以此来改善和纠正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肾轴”理论 补肾活血方 慢性心衰 能量代谢 PGC-1Α NRF-1 mttfa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复方对mtTFA在慢性心衰大鼠血清中表达上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秋梅 张艳 王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2-1454,I0009,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mt TFA在心力衰竭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节食等方法造成慢性心衰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共4组,均以...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mt TFA在心力衰竭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节食等方法造成慢性心衰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共4组,均以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8 d。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 TF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高能磷酸盐(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余各组大鼠ATP及mt TFA水平显著降低(P<0.01),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ATP及mt TFA明显升高(P<0.01),BNP含量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血清中ATP,mt TFA及BN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显著降低心衰大鼠BNP的含量水平,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促进mt TFA生成,可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复方 慢性心衰 MT TFA ATP BNP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浆mtTF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路轶晴 陈书影 郭文怡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t TFA)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7例冠心病和19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mt TFA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浆mt TFA水平与冠... 目的定量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t TFA)的含量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87例冠心病和19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mt TFA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浆mt TFA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mt T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mt TFA含量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mt TFA含量分别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血浆mt TFA含量与冠心病患者TG、LDL-C、AIP以及病变程度显著正相关(均P<0.05)。用血浆mt TFA含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0(95%可信区间为0.721-0.849)。以血浆mt TFA含量≥2.26μg/L为截断点,用血浆mt TFA含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79.2%。结论血浆mt TFA含量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显著相关,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监测及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 冠状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微波辐照对大鼠脑海马和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及mtTF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燕 江海洪 +3 位作者 龚茜芬 张广斌 余建华 余争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后大鼠脑海马、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病理变化与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factorA(mtTFA)mRNA表达 ,探讨mtTFA在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电镜观察大鼠脑海马与皮层神经细...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后大鼠脑海马、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病理变化与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factorA(mtTFA)mRNA表达 ,探讨mtTFA在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电镜观察大鼠脑海马与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病理结构 ,应用RT PCR检测mtTFAmRNA表达。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3mW cm2 微波辐照后即刻及 3、2 4h ,脑海马与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 ,mtTFA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 30mW cm2 微波辐照后即刻及 3、2 4h ,可见脑海马、皮层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偶见嵴排列紊乱、嵴稀疏、断裂等病理现象 ;脑海马与皮层mtTFA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辐照后即刻及 3、2 4h与对照组相比 ,海马mtTFA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 6 7.0 0 %、80 .0 0 %、30 .0 0 % ,皮层mtTFA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 133.0 0 %、86 .0 0 %、2 33.0 0 % ;并且微波急性辐照后脑海马与皮层相应组比较 ,mtTFAmRNA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小剂量 3mW cm2 微波辐照对海马和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不明显 ,3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后神经细胞线粒体已发生结构功能改变 ,皮质损伤较海马重 ;mtTFA对线粒体能量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大鼠 脑海马皮层 神经细胞 线粒体 超微结构 mttfa MRNA表达 靶器官
原文传递
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皮质神经细胞PGC-1和mtTF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涛 章军建 +1 位作者 王丽 金晓晴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47-84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mttfa 皮质神经细胞 MRNA表达 大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组织NRF-1和mtTF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贝贝 刘贵鹏 赵晓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呼吸因子1(NRF-1)与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RF-1与mtTFA蛋白在4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选择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 目的:探讨核呼吸因子1(NRF-1)与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RF-1与mtTFA蛋白在4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选择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RF-1和mtTF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到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再到子宫内膜癌组织,其表达阳性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64,P=0.000 1;χ2=33.372,P=0.000 1。NRF-1和mt-TF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明显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tTFA与NRF-1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06,P=0.004。结论:NRF-1和mtTFA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NRF-1 mttfa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mtTFA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红 杨敏 +6 位作者 陈智勇 陈平 管茶香 向旭东 蔡珊 陈燕 房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3-843,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超过4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约10%。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失衡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疾病的发展。最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超过4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约10%。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失衡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疾病的发展。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凋亡在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过程可由线粒体转录因子(mtTFA)调控,表观遗传学参与了慢阻肺的基因调节与修饰。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mtTFA在慢阻肺合并肺鳞癌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甲基化状态,并与无慢阻肺的肺鳞癌患者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患者 甲基化状态 mttfa 抗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凋亡 抗蛋白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SO_2和BaP复合暴露诱导小鼠肺线粒体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国华 武美琼 桑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96-3501,共6页
采用C57BL6小鼠作为模型,SO2(7mg/m3)动式吸入染毒28d,每天染毒6h;SO2熏气开始后的第1~5d,腹腔注射Ba P(40mg/kg b.w.),一天一次.吸入染毒结束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小鼠肺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 采用C57BL6小鼠作为模型,SO2(7mg/m3)动式吸入染毒28d,每天染毒6h;SO2熏气开始后的第1~5d,腹腔注射Ba P(40mg/kg b.w.),一天一次.吸入染毒结束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小鼠肺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细胞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4以及核转录因子PGC1-α、NRF1、mtTFA的mRNA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述三种线粒体调控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在SO2和BaP复合暴露后,小鼠肺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氧化磷酸化复合体COX活性和亚基CO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调控基因NRF1和mtTFA的mRNA和蛋白水平也显著下调.提示小鼠在SO2和BaP复合暴露后,可能通过降低肺中NRF1表达,影响其对mtTFA的调控,进一步抑制相关基因组的转录和翻译,最终可能导致小鼠肺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引发肺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BAP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线粒体膜电位 CO4 NRF1 mttfa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华 李岩 +1 位作者 孙威 王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816-818,共3页
目的: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间在我科所做的胃癌手术66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mtTF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mtTFA... 目的: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间在我科所做的胃癌手术66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mtTF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mtTFA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tTF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正常胃组织到胃癌组织其表达有上升趋势。mtTFA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tTFA的表达异常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贵鹏 李贝贝 +1 位作者 王爽 周灵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3-47,共5页
目的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基因及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tTFA mRNA的表达进行检... 目的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基因及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tTFA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tTF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tTF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从正常内膜组织到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再到子宫内膜癌组织其表达有上升趋势。mtTFA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mtTF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tTFA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因其与ER受体相关,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线粒体转录因子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莹 常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9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n=40)、2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n=40)及安静对照组(n=10),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6、12及24小时取材,应...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肌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9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n=40)、2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n=40)及安静对照组(n=10),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6、12及24小时取材,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大鼠心肌mtTF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一次力竭和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各部位mtTFA表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一次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室间隔、右心室mtTFA含量在运动后12小时达到最低(P<0.01),左心室mtTFA含量在运动后24小时达到最低;反复力竭运动后,室间隔、右心室mtTFA含量在运动后12小时达到最低(P<0.01),而左心室mtTFA含量在运动后6小时达到最低。结论:一次力竭运动和反复力竭运动可导致mtTFA表达明显降低,直接影响心肌纤维线粒体的氧化能力和能量产生,可能是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和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导因素和重要机制之一。此外,上述改变在运动后24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也提示急性大强度运动后心肌mtTFA的改变是可恢复性的,有别于病理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心肌微损伤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原文传递
黄柳菇多糖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佳宸 赵弘官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探讨黄柳菇多糖的抗疲劳作用,以不同剂量的黄柳菇多糖对小鼠灌胃30 d,测定小鼠前后体质量变化及末次力竭运动时间,同时检测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肝组织中肝糖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 为探讨黄柳菇多糖的抗疲劳作用,以不同剂量的黄柳菇多糖对小鼠灌胃30 d,测定小鼠前后体质量变化及末次力竭运动时间,同时检测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肝组织中肝糖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骨骼肌组织中PGC-1α、mtTF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黄柳菇多糖各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BLA、BUN及MDA含量,提高肝组织中肝糖原、GSH-Px、SOD水平,同时还可促进骨骼肌PGC-1α、mtTFA蛋白的表达(P<0.05)。说明黄柳菇多糖可改善小鼠力竭后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具有明显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GC-1α、mtTFA蛋白,激活PGC-1α/NRF-1/mtTF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菇多糖 抗运动性疲劳 作用机制 PGC-1Α mttfa
下载PDF
肺癌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戴纪刚 肖颖彬 +2 位作者 闵家新 张国强 张在永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55-285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等方法 ,对肺癌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mtTFA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mtTFA mRNA的平均表达量(mtTFA/β-actin)为3.029±1.177,而相应的正常肺...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等方法 ,对肺癌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mtTFA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mtTFA mRNA的平均表达量(mtTFA/β-actin)为3.029±1.177,而相应的正常肺组织平均表达量为2.917±0.963,前者虽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结论肺癌中mtTFA等线粒体DNA(mtDNA)转录、复制的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与mtDNA拷贝数的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肺癌 拷贝数 线粒体转录因子A
下载PDF
花绒寄甲5个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序列与时空表达分析
16
作者 张正青 李孟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8,共11页
【目的】对花绒寄甲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揭示花绒寄甲生殖生理活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花绒寄甲转录组文库和线粒体基因组中筛选出PGC1-α、NRF1、mtTFA、COXⅠ和ATP6基因,对其开放阅读框不完整序列进行5... 【目的】对花绒寄甲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揭示花绒寄甲生殖生理活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花绒寄甲转录组文库和线粒体基因组中筛选出PGC1-α、NRF1、mtTFA、COXⅠ和ATP6基因,对其开放阅读框不完整序列进行5′RACE克隆扩增,对拥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直接进行PCR扩增。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析5个线粒体合成基因在花绒寄甲成虫不同组织、不同虫态和不同虫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核基因编码序列3条(PGC1-α、NRF1和mtTFA)和线粒体基因编码序列2条(ATP6和COXⅠ)。花绒寄甲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其中mtTFA和NRF1与鞘翅目昆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相应序列的同源性高达80%以上。花绒寄甲5个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和虫态特异性,其在花绒寄甲精巢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同时,各基因在1龄幼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幼虫期,在蛹中的表达量最小。花绒寄甲成虫羽化20个月后,各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虫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30个月达到最大值。【结论】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普遍存在于花绒寄甲不同组织、虫态及虫龄中,但表达量有较大差异。核基因编码的PGC1-α、NRF1和mtTFA表达量高的组织、虫态和虫龄中,相应的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ATP6的表达量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线粒体基因组 细胞核基因组 定量表达 线粒体合成
下载PDF
以miRNA为基础的RNA干扰线粒体相关基因TFAM和POLG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凤斌 李建福 +1 位作者 陈晓芳 汤苏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52-955,共4页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干扰线粒体相关基因TFAM和POLG,为研究线粒体和干细胞提供资料。方法选取线粒体相关因子TFAM和POLG,分别设计三条干扰序列,构建以miRNA为基础的RNA干扰病毒载体。在293FT细胞中包装病毒液,并转染原代成...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干扰线粒体相关基因TFAM和POLG,为研究线粒体和干细胞提供资料。方法选取线粒体相关因子TFAM和POLG,分别设计三条干扰序列,构建以miRNA为基础的RNA干扰病毒载体。在293FT细胞中包装病毒液,并转染原代成纤维细胞,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果两个基因的1号序列都能有效干扰相应基因表达,POLG下调了75%,而TFAM下调了8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miRNA为基础的干扰病毒载体成功干扰了TFAM和POLG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慢病毒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特异性聚合酶G
原文传递
二氧化硫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国华 霍雅俊 桑楠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4-1078,共5页
采用Wistar大鼠作为模型进行整体动物动式吸入染毒,在大鼠吸入不同浓度SO2(0、7、14、28 mg·m-3,7 d,6 h·d-1)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由线粒体DNA(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ATP合酶的几种亚基及调控线粒... 采用Wistar大鼠作为模型进行整体动物动式吸入染毒,在大鼠吸入不同浓度SO2(0、7、14、28 mg·m-3,7 d,6 h·d-1)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由线粒体DNA(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ATP合酶的几种亚基及调控线粒体呼吸链组分的核转录因子PGC-1α、NRF-1和mtTFA的mRNA水平.结果发现,SO2染毒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大鼠心肌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3种亚基(CO1、CO2、CO3)和ATP合酶两种亚基(ATP6&8)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调控基因PGC-1α、NRF1和mtTFA的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提示大鼠吸入SO2后,可能通过降低心肌中PGC-1α表达,影响其与NRF1结合及对mtTFA调控,进一步抑制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最终可能使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心衰等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ATP合酶 PGC-1Α NRFI mttfa
原文传递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热孜婉古丽·吾布力 祖木热来提·安尼瓦尔 韩莉莉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103-0104,共2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 A(mtTFA)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7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卵巢良性包块组织,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mtTFA m RNA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良性包块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 A(mtTFA)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76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卵巢良性包块组织,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mtTFA m RNA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卵巢良性包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tTFA m 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RT-PCR 实验结果显示,mt TFA m RNA 在卵巢良性包块、不同期别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表达逐渐增高,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mt TFA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包块,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晚期上皮性卵癌组织mt TFA m RNA表达高于早期上皮性卵巢组织,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mt TFA m RNA 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 <0.05),与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结论: mt TFA 的表达异常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反映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 上皮性卵巢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鸡肌肉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荣霞 袁陶燕 +5 位作者 赵婉秋 赖淑静 唐军旺 杜雪 傅衍 牛冬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368,共5页
本研究用白藜芦醇处理鸡骨骼肌卫星细胞,探究其对肌肉代谢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中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type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 本研究用白藜芦醇处理鸡骨骼肌卫星细胞,探究其对肌肉代谢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中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type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和鸢尾素(irisin)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白藜芦醇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12,24,24和6h;表明白藜芦醇对肌肉因子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暗示其对鸡肌肉发育和代谢具调节作用。该研究为探讨禽类肌肉发育与代谢机制及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骨骼肌卫星细胞 SIRT1 PGC-1Α mttfa iri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