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
1
作者 周学儒 黄文亮 丁琦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冠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根据多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 目的 观察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冠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根据多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与非心肌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CTA特征,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TA特征对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为中重度比例、病变长度与高危斑块比例高于非心肌缺血组(P<0.05),两组患者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及钙化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中重度狭窄、病变长度及高危斑块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8、0.777及0.597,采用3项指标联合(并联)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A U 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 CCTA检查中冠腺狭窄程度、病变长度、高危斑块是评估心肌缺血的主要特征因子,三者联合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其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建议临床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冠脉狭窄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无创左室压力应变曲线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赵盈洁 何芙蓉 +7 位作者 何玮 过伟锋 赵士海 葛振一 姚志锋 陈海燕 潘翠珍 舒先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11-419,共9页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ation,FFR)为金标准,采用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PSL)评价心肌做功相关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前...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ation,FFR)为金标准,采用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PSL)评价心肌做功相关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53例临床疑似CAD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FFR测量。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FFR≤0.8,24例)和非心肌缺血组(FFR>0.8,29例)。采用PSL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左室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效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无效功(global wasted work,GW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整体正向功(global positive work,GPW)及整体收缩期有效功(global systolic constructive work,GSCW)等心肌做功参数值,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心肌做功参数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8、16和12节段水平,与非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GWI、GCW、GPW、GSCW均降低(P<0.001)。ROC曲线显示,GWI、GCW、GPW、GSCW在18节段水平AUC分别为0.803(95%CI 0.679~0.927)、0.807(95%CI 0.687~0.928)、0.822(95%CI 0.708~0.936)、0.819(95%CI 0.703~0.935)。其中,GWI最佳截断值为1676.3 mmHg%,预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0.8%、86.2%和79.2%;GCW最佳截断值为1999.4mmHg%,预测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2.8%和79.2%。结论采用PSL分析心肌做功对CAD心肌缺血人群有较好的筛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压力应变环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唐强 马西元 +5 位作者 刘欣欣 尹侠 赵耀伟 李宇婷 孟享泓 李宏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1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8~10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各12只。再利用离体灌流系统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8~10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各12只。再利用离体灌流系统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只进行平衡灌注3 h,模型组与电针预处理组大鼠平衡灌注20 min后,缺血40 min,再灌注2 h,造模前将电针预处理组用电针干预3周。取心肌组织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PINK1与Parkin表达。结果模型组CK、CK-MB、LDH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预处理组CK、CK-MB、LDH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纤维多断裂、变性、坏死,且排列松散、不规则。电针预处理组心肌组织结构基本完整,胞间轻度水肿,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坏死灶减轻。模型组线粒体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P62、PINK1、Park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预处理组线粒体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PINK1、Parkin水平高于模型组,P62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调控PINK1、Parkin蛋白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从铁死亡探讨中医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左建月 宋朝功 +3 位作者 麻京豫 兰瑞 赵鲜 包凯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R)损伤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后,但由于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出现进行性加重,临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铁死亡(ferroptosis)与MI/R损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R)损伤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后,但由于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出现进行性加重,临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铁死亡(ferroptosis)与MI/R损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铁死亡是一种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由于氧化还原失衡引起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大量积累。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其活性成分通过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等致病因素抑制铁死亡作用于MI/R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中医药调节铁死亡作为切入点可能是未来防治MI/R损伤的新方向,本文综述铁死亡参与MI/R损伤各病理环节中的作用,探讨相关中医药干预MI/R损伤中的铁死亡研究现状,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中医药防治MI/R损伤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中医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疗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祝星 鱼运寿 +1 位作者 李仁君 董小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344,共2页
为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将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后葛根素组的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 为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将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后葛根素组的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心率、收缩压有所下降但不明显 (P >0 .0 5 ) ,室性期前收缩有明显减少 (P <0 .0 5 )。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认为葛根素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缺血总负荷
下载PDF
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梦 胡玲 +2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汪克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内关加心俞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用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针刺3d后,双极电极记录各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微透析液中NE和DA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频率与幅值均明显升高,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及电针内关加心俞组的脊髓背根神经细束电活动均明显下降,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比较,电针内关加心俞组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调明显,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心俞、内关穴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协调保护效应,其可能作用机制与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俞 神经节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心肌缺血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观察及敏感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颖 杨智昉 +3 位作者 王巍 李慈珍 刘远谋 王红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5-980,共6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时和治疗前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并分析HRV各参数的敏感性。方法采集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心电图,进行短时程HRV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即时和治疗前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并分析HRV各参数的敏感性。方法采集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及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心电图,进行短时程HRV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患者除心率减慢外,其他HRV参数均显著增高,其中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相邻RR(N-N)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 of delta NN)、相邻RR(N-N)间期差值>50 ms个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NN50)和poincare散点图短轴参数SD1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8、2.7、7.5和3.1倍。用垂体后叶素诱发动物产生急性心肌缺血后,HRV的变化也呈类似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的HRV各参数减小,其中SDNN和SD of delta NN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D1则明显减小(P<0.01)。结论 AMI时HRV参数显著增大,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HRV参数较正常人减小。用HRV判断自主神经活动变化时,SD1优于其他HRV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黏附分子1及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健 梁卓 +2 位作者 霍煜 姚天明 韩雅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药物组(10只)。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通过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松开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药物组(10只)。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通过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松开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2h)。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药物组大鼠在模型建立前5天开始每天给予丹红注射液2mL/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各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2h采血离心取上清采用ELA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ICAM-1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ICAM-1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ICAM-1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黏附分子1(ICAM-1)及炎症因子水平,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ICAM-1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参附药对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智 孙大中 +4 位作者 鲁雨博 唐亚楠 吕莹 张大方 郭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配伍对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组(注射组)、参附注射液口服组(口服组)、参附汤高剂量组(高剂量... 目的观察参附配伍对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组(注射组)、参附注射液口服组(口服组)、参附汤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参附汤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以寒凝加药物干预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血瘀证动物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动物全血黏度、血细胞参数[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配宽度(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配宽度(PDW)]、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血细胞参数及血液黏度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药物加寒凝成功造成血瘀模型。2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心电ST振幅偏移减少,低、中、高切值显著降低,MCV、RDW-CV、MPV值显著降低,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口服组的PDW值、血沉显著降低(P<0.05);注射组、口服组和高剂量组的潜伏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注射组比较,低剂量组ST振幅、全血黏度、血细胞参数(MCV、RDW-CV、MPV值)、血液沉降率和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口服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其药效相当。3血液流变学和行为学指标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寒凝血瘀动物的血流变性和认知能力存在相关性。结论参附配伍可改善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性状,同时提高血瘀动物的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参附汤 寒凝血瘀 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小檗碱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永孝 谭月华 盛宝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小檗碱(Ber)1~4 mg·kg^(-1)iv,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Ber 4 mg·kg^1 iv对大鼠心肌缺血所致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升高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有明显的阻止作用,这可能有助于其抗缺血性心... 小檗碱(Ber)1~4 mg·kg^(-1)iv,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Ber 4 mg·kg^1 iv对大鼠心肌缺血所致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升高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有明显的阻止作用,这可能有助于其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Ber 30 μmol·L^1抑制缺氧引起豚鼠离体心肌细胞APD和ERP的缩短.并使缺氧心肌细胞APA,OS和V_(max)进一步降低,这可能是Ber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杏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瑛 陈灵 +1 位作者 刘莉 刘鹏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 评价杏丁联合用药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6 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杏丁每日2 5mL ,静脉输注,1 5d为1个疗程。对照组... 目的 评价杏丁联合用药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6 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杏丁每日2 5mL ,静脉输注,1 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试验前后临床情况、活动平板试验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消耗量减少(P <0 .0 1 ) ;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总工作量明显增加。结论 杏丁注射液能够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肌缺血状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注射液 稳定型 心绞痛 心肌缺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益气化瘀方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凯旋 安辉 +2 位作者 缪灿铭 黄国强 刁建新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1期1936-1938,198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Fas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2 h...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Fas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2 h组(缺血-再灌注2 h)、模型4 h组(缺血-再灌注4 h组)、通心络2 h组(缺血-再灌注2 h)、通心络4 h组(缺血-再灌注4 h)、益气化瘀方2 h组(缺血-再灌注2 h)、益气化瘀方4 h组(缺血-再灌注4 h)。造模前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结果益气化瘀方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Bcl-2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Caspase-3、fas、P5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凋亡 益气化瘀方 Bcl-2蛋白 BAX蛋白 CASPASE-3蛋白 FAS蛋白 P53蛋白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国建 孙福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83-485,共3页
虽然已有多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用来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不同阶段,但还缺乏一种在心肌坏死前识别心肌缺血的生化标记物,这种标记物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心肌坏死的过程。缺血... 虽然已有多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用来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不同阶段,但还缺乏一种在心肌坏死前识别心肌缺血的生化标记物,这种标记物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心肌坏死的过程。缺血标记物的临床研究很有挑战性,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合适研究人群的选择、最佳判定值的制定、诊断试验的有效进行、心脏特异性的缺乏以及没有针对心肌缺血可参考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沙棘总黄酮和广枣总黄酮对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蛋白质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玉梅 刘凤鸣 +3 位作者 覃建民 徐继辉 应康 张长在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沙棘总黄酮(TFH)和广枣总黄酮(TF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了经TFH和TFC处理后的缺血心肌组织和未经处理的的对照组缺血心肌组织中的蛋白质谱... 目的:探讨比较沙棘总黄酮(TFH)和广枣总黄酮(TF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了经TFH和TFC处理后的缺血心肌组织和未经处理的的对照组缺血心肌组织中的蛋白质谱。用PHSII-C型蛋白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的缺血心肌组织相比,经TFH处理后的缺血心肌组织3种芯片共捕获6个存在有差异的蛋白质峰,其中有1个呈高表达,有5个呈低表达;经TFC处理后的缺血心肌组织3种芯片共捕获7个存在有差异的蛋白质峰,其中有2个呈高表达,有5个呈低表达;TFH和TFC比较,各蛋白质表达峰的强度有所差别。结论:TFH和TFC均可从蛋白质水平进行调节从而产生抗心肌缺血作用,但它们所影响的蛋白种类、数量及作用机制均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总黄酮 广枣总黄酮 心肌缺血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健心康对实验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探讨
15
作者 马红 高广猷 李传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5,273,共4页
本研究用垂体后叶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以及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心肌梗塞模型在整体和离体水平对健心康抗心肌缺血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健心康对麻醉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心康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 本研究用垂体后叶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以及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心肌梗塞模型在整体和离体水平对健心康抗心肌缺血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健心康对麻醉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心康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能够保护心肌 SOD 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损害,增加血浆 PGI_2/TXA_2比值,改善心肌脂肪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心康 冠脉结扎 心肌缺血 离体心脏 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3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分析
16
作者 杨朝宽 高恩民 +4 位作者 徐文静 王光公 黄新 候淑彦 沈为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1期62-65,共4页
应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DCG)对3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24h监测,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273次,分析结果表明:①SMI是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例中有244例发生SMI,占总例数的... 应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DCG)对3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24h监测,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1273次,分析结果表明:①SMI是老年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300例中有244例发生SMI,占总例数的81.3%;SMI1273次占发生心肌缺血总次数的78.5%;②SMI的发生82.1%与日常活动有关,并且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规律,以上午6~12时为发生高峰;③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亦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老年人
下载PDF
冠心病康复监测的研究
17
作者 许茵 郑洁皎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9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围绕如何开展安全而有效的冠心病康复工作,首先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状况有客观的监测和评估,旨能正确指导适应的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动态心图( D C G) 和核素心肌显像(201 T L)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心肌缺血和无症... 目的:围绕如何开展安全而有效的冠心病康复工作,首先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状况有客观的监测和评估,旨能正确指导适应的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动态心图( D C G) 和核素心肌显像(201 T L)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D C G组检出心肌缺血变化者阳性率占77 .2 % ,201 T L心肌显像组检出心肌缺血变化阳性率高达92.4% 。结论:根据检测冠心病病人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现象,尤以60 岁以上患者明显。因此在拟定康复训练计划前,正确设计适宜病人个体特点的运动项目及其强度,对病人进行无创伤性的康复监测,以明确心肌缺血变化。从而开展安全而有效的冠心病康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康复训练
下载PDF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and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on ra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18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8-169,共2页
Aim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SM) and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DO) are both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 that hav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Here, we further examin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M and DO on r... Aim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SM) and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DO) are both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 that hav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Here, we further examin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M and DO on ra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SM and DO also were elucidated. Methods DO was divided into aqueous extract of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DOW) and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oil (DOO).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ized to seven groups: sham group, model group, treatment groups inclu- ding SM (10 g · kg^-1), DOW (5 g · kg^-1), DOO (0.5 ml · kg^-1), SM + DOW (10 g · kg^-1 + 5 g · kg^-1), SM + DOO ( 10 g · kg^-1 + 0. 5 ml · kg^-1).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homologous drug for 7 days and then subjec- ted to 30 rain of ischemia followed by 180 rain of reperfusion.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heart rate were moni- tored and recorded continuously. At the end of reperfusio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serum levels of creatine kinase-MB (CK-MB)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Hearts were harvested to assess heart- body rate, infarct size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as well. Maximum and minimum effective points were deter- mined by measuring indicators associate with myocardial injury at different time-points of reperfusion (Smin, 15min, 30min, 45rain, 60min, 120min, 180min).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SM and SM + DOO were carried out by detect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alondialdehyde (MD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and interleukin 6 (IL-6).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SM and DO can ameliorate cardiac function respectively, and this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by their combinations. Among all the combi- nations, SM + DOO showed predominant potential to improve ECG and heart rate, reduce heart-body rate (28.5% + 1.4% , P 〈 0.01 vs model) and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 20.96% + 1.61% , P 〈 0.01 vs model, P 〈 0.05 vs SM) , attenuate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 decrease the levels of CK-MB and LDH (P 〈 0.01 vs model, P 〈 0.05 vs SM). The maximum effective points of SM and SM + DOO were 15min and 30rain respectively, and the minimum effective points of them were 180rain. In reducing serum level of MDA, TNF-alpha, IL-6 and increasing SOD activ- ity, SM + DOO was similar to SM.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SM + DOO have combined effects that are highly effective than single pretreatment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e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SM and DO were likely through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and thus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medicine for both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words: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SalviamiltiorrhizaBunge Lignumdalbergiaeodoriferae th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themaximum and minimum effective points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