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low-plasticity organic soil treated with nano-calcium carbonate 被引量:1
1
作者 Govindarajan Kannan Brendan C.O’Kelly Evangelin Ramani Sujatha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500-509,共10页
Soil stabilization using nanomaterials i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although,to date,its investigation has mostly been laboratory-based and therefore requires extensive study for transfer to practical field ap-plicati... Soil stabilization using nanomaterials i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although,to date,its investigation has mostly been laboratory-based and therefore requires extensive study for transfer to practical field ap-plications.The present study advocates nano-calcium carbonate(NCC)material,a relatively unexplored nanomaterial additive,for stabilization of low-plasticity fine-grained soil having moderate organic content.The plasticity index,compaction,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compres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0.2%,0.4%,0.6%and 0.8%NCC-treated soil,and untreated soil(as control),were determined,including investigations of the effect of up to 90-d curing on the UCS and permeability properties.In terms of UCS improvement,0.4%NCC addition was identified as the optimum dosage,mobilizing a UCS at 90-d curing of almost twice that for the untreated soil.For treated soil,particle aggregation arising from NCC addition initially produced an increase i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but its magnitude decreased for increased curing owing to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gel formation,although still remaining higher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soil for all dosages and curing periods investigated.Compression index decreased for all NCC-treated soil investigated.SEM micro-graph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gel patches along with particle aggregation.X-ray diffraction(XRD)resul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hydration products,such as CSH.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UCS are initially attributed to void filling and then because of CSH gel formation with increased c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ilt Calcium carbonate nano-calcium carbonate(NCC)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 Soil stabiliza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foaming injection molding of polypropylene/nano-calcium carbonate composites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被引量:5
2
作者 Zhenhao Xi Jie Chen +2 位作者 Tao Liu Ling Zhao Lih-Sheng Tur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0-189,共10页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of neat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nano-calcium carbonate composites(i PP/nano-CaCO_3) was performed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s the physical blo...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of neat 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 an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nano-calcium carbonate composites(i PP/nano-CaCO_3) was performed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s the physical blowing agent. The influences of filler content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of i PP and i PP/nano-CaCO_3 microcellular samples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bubble size of the microcellular samples could be effectively decreased while the cell density increased for i PP/nano-CaCO_3 composites, especially at high CO_2 concentration and back pressure, low mold temperature and injection speed, and high filler content. Then Moldex 3D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ed ScCO_2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data for i PP and i PP/nano-Ca CO_3 composites respectively. For neat i PP, the simulated bubble siz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center section of tensile bar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However, for i PP/nano-CaCO_3 composites, the correction factor for nucleation activation energy F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nucleation rate f_0 were obtained by nonlinear regression on the experimental bubble siz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 The parameters F and f_0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for i PP/nano-CaCO_3 composites by Moldex 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Isotactic polypropylene/nano-calcium carbonate Cell morphology Nucleation activation energy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环保型改性纳米碳酸钙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维安 李国真 +4 位作者 贾江鸿 张金昭 江琳 余婷 苏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纳米碳酸钙在钻井液中具有降滤失及封堵作用、且环保,但分散性差、易团聚,导致效果不理想。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再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将抗温、抗盐单体接枝到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降滤失剂SDNPJ-2,... 纳米碳酸钙在钻井液中具有降滤失及封堵作用、且环保,但分散性差、易团聚,导致效果不理想。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再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将抗温、抗盐单体接枝到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得到改性纳米碳酸钙降滤失剂SDNPJ-2,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同时对比评价其综合性能,通过对膨润土基浆粒径、zeta电位分析,滤饼扫描电镜(SEM)分析,考察SDNPJ-2在黏土颗粒上的吸附特征,研究改性纳米碳酸钙降滤失剂在水基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机制。结果表明:SDNPJ-2可抗230℃高温;1%SDNPJ-2可分别使4%膨润土基浆、25%盐水基浆、10%CaCl_(2)基浆150℃/(16 h)老化后的API滤失量降低70%、89%和85%,可抗氯化钠250000 mg/L、抗氯化钙100000 mg/L,降滤失效果优于国外同类目前最优产品Driscal D;生化需氧量(BOD_(5))为558 mg/L、BOD_(5)/COD(化学需氧量)达22.6%,可生物降解;SDNPJ-2通过酰胺基团吸附于黏土表面、改善其分散性,优化体系粒径级配、通过物理堆积有效封堵滤饼和地层孔隙,两方面协同达到优良的降滤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降滤失剂 钻井液 耐温耐盐
下载PDF
玉米肽螯合钙纳米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分析
4
作者 焦岩 崔璐麟 +4 位作者 常影 刘晓兰 赵向宇 张凯策 林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30,共9页
为了探明玉米肽与钙离子螯合纳米粒的结构与特性,以小分子玉米肽(CPT)为钙离子螯合载体,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玉米肽纳米螯合钙(CPT-Ca)复合纳米粒,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肽螯合钙(CPT-Ca)的最... 为了探明玉米肽与钙离子螯合纳米粒的结构与特性,以小分子玉米肽(CPT)为钙离子螯合载体,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玉米肽纳米螯合钙(CPT-Ca)复合纳米粒,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肽螯合钙(CPT-Ca)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玉米肽与氯化钙质量比40∶1,pH 7.0,螯合时间为60 min,温度为50℃,此条件下肽钙螯合率为(81.20±3.55)%。该螯合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96.0±8.0)nm,多分散系数为0.043,Zeta电位为(-22.6±0.7)mV,具有良好的纳米粒子微观结构特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吸收光谱(UV)和X射线衍射图谱(XRD)显示,玉米肽上的氨基与羧基提供结合位点以配位键方式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新的肽-钙螯合物;抗氧化实验表明,螯合钙具有较好的羟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自由基能力。玉米肽螯合钙纳米粒对于改善钙离子的结构分布和体内外传递吸收,开发新型玉米肽功能食品与钙离子补充剂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纳米螯合钙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合成过程中聚羧酸共聚物用量对纳米C-S-H晶核成核及其早强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唐芮枫 崔素萍 +2 位作者 杨飞华 王肇嘉 王子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28-3136,3202,共10页
纳米水化硅酸钙/聚羧酸共聚物(C-S-H/PCE)晶核悬浮液是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早强剂,可以通过晶种成核作用,缩短水泥水化诱导期,促进水泥早期强度的发展。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LS)、电子透射显微镜(TEM)、有机碳分析仪(TOC)及热重测试(T... 纳米水化硅酸钙/聚羧酸共聚物(C-S-H/PCE)晶核悬浮液是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早强剂,可以通过晶种成核作用,缩短水泥水化诱导期,促进水泥早期强度的发展。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LS)、电子透射显微镜(TEM)、有机碳分析仪(TOC)及热重测试(TGA)研究了合成过程中PCE用量对纳米C-S-H/PCE晶粒尺寸、形貌及PCE实际结合量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用量PCE制备的纳米C-S-H/PCE晶核对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流动性及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E用量占纳米C-S-H/PCE晶核悬浮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0%时,纳米C-S-H/PCE晶核平均粒径随着PCE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团聚情况改善,呈现清晰的锡箔状形貌;当PCE用量增加到10.0%时,纳米C-S-H/PCE晶核粒径和形貌变化不大。TOC和TGA测试表明PCE用量为5.0%时,其在C-S-H上基本达到饱和吸附量。过量的PCE会降低纳米C-S-H/PCE晶核对水泥水化放热和早期强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核 水化硅酸钙 聚羧酸减水剂 早期强度 水泥水化 吸附
下载PDF
纳米CaCO_(3)颗粒对润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王宇 张斌 +2 位作者 张向军 胡志红 王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3,共6页
在锂基基础脂中添加纳米碳酸钙添加剂并添加一定量的基础油,制备2种润滑脂,其中一种仅添加基础油,另一种同时添加基础油和纳米碳酸钙。对2种润滑脂进行分散性、滴点、锥入度、氧化诱导期、表观黏度等理化性能测试,并通过摩擦试验研究2... 在锂基基础脂中添加纳米碳酸钙添加剂并添加一定量的基础油,制备2种润滑脂,其中一种仅添加基础油,另一种同时添加基础油和纳米碳酸钙。对2种润滑脂进行分散性、滴点、锥入度、氧化诱导期、表观黏度等理化性能测试,并通过摩擦试验研究2种润滑脂的摩擦学特性,探究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在皂基中的分布尺寸基本小于1μm,绝大部分颗粒尺寸处于150~300 nm之间;在锂基基础脂中加入基础油及纳米碳酸钙添加剂后,润滑脂滴点、锥入度变化不大,而氧化性能下降;2种润滑脂与基础脂相比触变性基本一致,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并未破坏润滑脂网状结构的强度,未改变润滑脂的稳定性;在200 N载荷和温度50℃下,含纳米碳酸钙润滑脂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抗磨性能,而当温度为100℃时,纳米CaCO_(3)的加入可能会造成摩擦副磨损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纳米碳酸钙 理化性能 摩擦性能
下载PDF
氯盐侵蚀作用下纳米碳酸钙对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陆逸辉 孙丛涛 +2 位作者 孙明 张余果 刘俊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考虑氯盐侵蚀时间和纳米碳酸钙(NC)的影响,研究了氯盐侵蚀作用下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结果表明: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和结合氯离子含量均逐渐增加,掺入NC能够进一步提高海砂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含量;随... 考虑氯盐侵蚀时间和纳米碳酸钙(NC)的影响,研究了氯盐侵蚀作用下海砂混凝土结合氯离子性能。结果表明: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和结合氯离子含量均逐渐增加,掺入NC能够进一步提高海砂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含量;随氯盐侵蚀时间增加,海砂混凝土中Friedel's盐和水化硅酸钙(C-S-H)含量及C-S-H中钙硅物质的量比(Ca/Si比)逐渐提高;氯盐侵蚀14 d,掺NC海砂混凝土中Friedel's盐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掺1%NC使Friedel's盐含量减少最明显;海砂混凝土中掺入NC越多,C-S-H含量及C-S-H中Ca/Si比增大越明显,这有助于海砂混凝土中物理吸附氯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混凝土 结合氯离子性能 Friedel's盐 水化硅酸钙(C-S-H) 纳米碳酸钙(NC)
下载PDF
钙源粒度对低导热钙长石陶瓷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袁航 占华生 +6 位作者 罗华明 王涵宇 刘景溢 钱坤 邓通 胡思铭 黄朝晖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18,共5页
为制备性能良好的低导热多孔钙长石耐火材料,以石英砂细粉为硅源,Al(OH)_(3)为铝源,选取石灰石细粉(平均粒径为1110.3 nm)、4种不同粒度的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分别为653.1、564.4、362.2和313.5 nm)作为钙源,分别在1100、1200、1300和1... 为制备性能良好的低导热多孔钙长石耐火材料,以石英砂细粉为硅源,Al(OH)_(3)为铝源,选取石灰石细粉(平均粒径为1110.3 nm)、4种不同粒度的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分别为653.1、564.4、362.2和313.5 nm)作为钙源,分别在1100、1200、1300和1400℃保温3 h,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钙长石陶瓷,研究了热处理温度、钙源对钙长石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钙源(石灰石和纳米碳酸钙)对合成的钙长石试样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但纳米碳酸钙可明显降低生成钙长石相所需温度;随着钙源平均粒径从653.1 nm降低到313.5 nm,钙长石陶瓷由颗粒状向片层状和板柱状转变;试样的显气孔率在18.0%左右,体积密度在1.40 g·cm^(-3)左右,两者受影响不大;随着钙源粒度的减小,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由15.3 MPa提升至19.3 MPa,热导率由1.893 W·m^(-1)·K^(-1)降低至1.633 W·m^(-1)·K^(-1),使用纳米碳酸钙可以降低钙长石陶瓷的热导率,为制备低导热陶瓷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高温固相法 钙长石 低热导率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对脱醇型RTV-1硅橡胶“返粗”的影响
9
作者 梁力戈 石有帅 +4 位作者 陆武邦 杨爱梅 周菊英 张安将 朱勇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通过实验模拟了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 (RTV-1 )硅橡胶的“返粗”现象,采用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等对“返粗”硅橡胶进行分析,探究了纳米碳酸钙对硅橡胶“返粗”的影响。结果表明,“返粗”脱醇型RTV-1... 通过实验模拟了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 (RTV-1 )硅橡胶的“返粗”现象,采用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等对“返粗”硅橡胶进行分析,探究了纳米碳酸钙对硅橡胶“返粗”的影响。结果表明,“返粗”脱醇型RTV-1硅橡胶的起粒部分存在镁元素富集的现象,其以脂肪酸镁的形式存在。甲醇是硅橡胶“返粗”的主因,缺少甲醇无法发生“返粗”,而脂肪酸镁具有加快甲醇富集的作用,会导致“返粗”更快出现和更严重。脂肪酸镁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中形成,纳米碳酸钙悬浮液液相中镁离子含量越高,其形成的脂肪酸镁越多,硅橡胶“返粗”现象越严重。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中常见的脂肪酸对应的镁盐均可以加快“返粗”现象的出现,且“返粗”的程度与脂肪酸镁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有关,其在甲醇中的溶解度越高,对应的“返粗”情况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醇型 硅橡胶 返粗 起粒 纳米碳酸钙 甲醇 脂肪酸镁
下载PDF
立方形纳米碳酸钙改性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
10
作者 许富芸 王琦 +3 位作者 童张法 陈小鹏 覃玲意 廖丹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3,共10页
纳米碳酸钙作为添加剂可以提升油墨的光泽、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立方形纳米碳酸钙(CNCC)为原料,硬脂酸钠(SS)和棕榈酸(PA)为复合改性剂(SS/PA),采用湿法制备了油墨用改性纳米碳酸钙(SS/PA/CNCC)。考察了SS/PA复配... 纳米碳酸钙作为添加剂可以提升油墨的光泽、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立方形纳米碳酸钙(CNCC)为原料,硬脂酸钠(SS)和棕榈酸(PA)为复合改性剂(SS/PA),采用湿法制备了油墨用改性纳米碳酸钙(SS/PA/CNCC)。考察了SS/PA复配比例、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SS/PA/CNCC性能的影响,当SS/PA复配比例为1∶1、质量分数为3%、反应温度为70℃时,SS/PA/CNCC平均粒径为60 nm、吸油值为35 g/100 g,满足油墨填料使用要求。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热失重(TG)分析等表征手段,对SS/PA改性纳米碳酸钙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征。上述SS/PA/CNCC应用在油墨中,当SS/PA/CNCC在油墨中添加9份时,油墨细度为12.5μm、流动度为32 mm、光泽度为64.5 GU,所制备的油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微纳米材料 油墨 硬脂酸钠 棕榈酸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沸石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
11
作者 柳富杰 黄释慧 潘莉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方法:以沸石(ZL)为支撑骨架,通过共沉淀法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并用于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利用X-衍射(XRD)... 目的:探讨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方法:以沸石(ZL)为支撑骨架,通过共沉淀法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并用于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利用X-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的沸石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研究CaCO_(3)@ZL对酚酸的吸附特性。结果:改性过程成功地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出CaCO_(3)@ZL。CaCO_(3)@ZL相对于未改性的ZL对酚酸的吸附量提高了40.34%,在600 min达到吸附平衡;CaCO_(3)@ZL对酚酸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经过5次再生后CaCO_(3)@ZL对酚酸仍可以保持初次吸附量的80.39%。结论:CaCO_(3)@ZL对模拟蔗汁的吸附过程速率主要为多分子层吸附和化学吸附控制,CaCO_(3)@ZL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用于蔗汁中酚酸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纳米碳酸钙 共沉淀法 吸附 酚酸 蔗汁
下载PDF
多种晶型纳米碳酸钙制备及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裕兴 张金才 程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通用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纳米碳酸钙晶型的多样性,导致其在不同领域具备不同的应用潜力。因此,对不同晶型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生长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通用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纳米碳酸钙晶型的多样性,导致其在不同领域具备不同的应用潜力。因此,对不同晶型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生长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有目标地制备特定晶型产品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首先概述了纳米碳酸钙结构,并总结了两种常见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机理;其次重点阐述了晶型控制剂和制备工艺对纳米碳酸钙晶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两种反应器能够增强溶液间微观混合效果,从而大幅提高整体反应效率;最后综述了纳米碳酸钙结晶过程同时受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共同控制。通过研究这两个结晶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在机理,最终实现晶型和形貌的精确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晶型调控 形成机理 晶型控制剂
下载PDF
低温碳化法制备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13
作者 邢佳斌 李威 +3 位作者 贾松岩 马亚丽 李雪 郑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2,共9页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低温碳化法制备了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通过XRD、SEM、TEM等对纳米碳酸钙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浆料比、碳化温度、CO_(2)通气速率、陈化时间、晶型控制剂对纳米碳酸钙粒径和分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碳... 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低温碳化法制备了高分散性纳米碳酸钙。通过XRD、SEM、TEM等对纳米碳酸钙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浆料比、碳化温度、CO_(2)通气速率、陈化时间、晶型控制剂对纳米碳酸钙粒径和分散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料比为5%,碳化温度为15℃,CO_(2)通气速率为200 mL/min,陈化时间2 h,并选用ZnCl_(2)为添加剂。在此条件下,制得晶粒尺寸为25~35 nm、分布均匀的立方体状纳米碳酸钙。结合Materials Studio对纳米碳酸钙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的(104)和(116)2个晶面具有热力学稳定性,最终会成为顽强显露的晶面,促使生成立方体型纳米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纳米碳酸钙 低温碳化法 晶体生长 生长机理 晶型控制剂
下载PDF
沉淀硫酸钡对有机硅密封胶的影响
14
作者 陈浩英 曹阳杰 +2 位作者 何艺文 屈哲辉 何宗业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油等为原料,沉淀硫酸钡和纳米碳酸钙等为填料,添加适量的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脱酮肟型有机硅密封胶。主要考察了沉淀硫酸钡对有机硅密封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挤出性和外观的影... 本文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油等为原料,沉淀硫酸钡和纳米碳酸钙等为填料,添加适量的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脱酮肟型有机硅密封胶。主要考察了沉淀硫酸钡对有机硅密封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模量、挤出性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淀硫酸钡在密封胶中添加量增多,制备的密封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但挤出性明显提高;当沉淀硫酸钡在填料中的质量分数为25%时,有机硅密封胶的外观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胶 沉淀硫酸钡 有机硅 纳米碳酸钙
下载PDF
基于外掺纳米水化硅酸钙的免蒸养CRTSⅢ型轨道板混凝土性能研究
15
作者 胡建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在混凝土中外掺质量分数1.0%的纳米水化硅酸钙并采用保温养护方式,采用温度测试仪、万能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测试,对比蒸汽养护和保温养护两种养护方式下CRTSⅢ型轨道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微观形貌,探讨免蒸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混凝土中外掺质量分数1.0%的纳米水化硅酸钙并采用保温养护方式,采用温度测试仪、万能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测试,对比蒸汽养护和保温养护两种养护方式下CRTSⅢ型轨道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微观形貌,探讨免蒸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保温养护方式,入模温度25℃,16 h龄期时保温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到45 MPa的脱模强度要求;与蒸汽养护混凝土相比,保温养护混凝土56 d电通量和56 d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15.6%和15.8%,且水化产物更加致密,微裂缝明显减少;经受300次冻融循环时,与蒸汽养护混凝土相比,28、56 d龄期保温养护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提高7.8%和3.1%。综合来看,保温养护混凝土各方面性能均比蒸汽养护混凝土更优异,可在工程中尝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轨道板混凝土 纳米水化硅酸钙 蒸汽养护 保温养护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下载PDF
有机硅密封胶用纳米碳酸钙的电阻率研究
16
作者 田伟 吴佳伟 +1 位作者 李华 汪丽红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通过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NCC),考察了原料产地、晶形控制剂、表面处理剂种类及用量、工艺水质等对纳米钙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剂种类及用量对纳米钙电阻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原料产地次之,晶型控制剂和工艺水质影响较小... 通过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NCC),考察了原料产地、晶形控制剂、表面处理剂种类及用量、工艺水质等对纳米钙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剂种类及用量对纳米钙电阻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原料产地次之,晶型控制剂和工艺水质影响较小。这是因为纳米钙颗粒吸附或夹杂的离子种类及浓度是影响纳米钙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影响机理是:在电场作用下,由工艺引入的Na+、OH-通过纳米钙颗粒间形成的毛细管定向迁移和输送,发生贯通材料基体的离子隧穿,较高的浓度和摩尔电导率加剧了纳米钙电阻率的衰减;由原料引入Mg^(2+)、Fe^(2+)、Ca^(2+)以及CO_(3)^(2-)等离子浓度低,难以发生离子隧穿,只能溶解于微量自由水形成分布稀疏的“盐池”,依靠相互连接而迁移导电,对电阻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密封胶 纳米碳酸钙 电阻率
原文传递
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应用
17
作者 田伟 童泽凡 陈春玉 《非金属矿》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球形纳米碳酸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流动性和反应活性,在新材料和大健康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其合成与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滞后。本文论述了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方法的... 球形纳米碳酸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流动性和反应活性,在新材料和大健康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其合成与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滞后。本文论述了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方法的技术优势和发展瓶颈。最后,总结球形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改性增韧、新材料制备、靶向医药担载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 纳米碳酸钙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纳米CaCO_(3)与碳粉低热固固耦合原位制备纳米CaO和CO
18
作者 陆子煊 叶献民 +2 位作者 蔡正宇 张冰姿 唐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8-6223,共6页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同时实现纳米CaO再生和CO_(2)原位转化为CO,使纳米CaCO_(3)分解温度下降46℃,分解速率提高约50%,再生的多孔纳米CaO粒径小而均匀,可再次捕集CO_(2)实现钙循环利用,由CO_(2)转化的CO可应用于工业合成气。纳米CaCO_(3)和碳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性高、运输便捷等优点,该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在低成本前提下具有提高CO_(2)捕集和利用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低热固固耦合 钙循环技术 纳米CaO再生 CO_(2)原位转化CO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铝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洋洋 张群力 +2 位作者 赵庆新 吴凯 常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130,共9页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形成过程,归纳了AH_(3)的一般性特征,对比了化工中AH_(3)与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异同点,具体分析了各类因素对AH_(3)微纳结构及含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AH_(3)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铝凝胶 形成过程 微纳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加工助剂对PVC电缆料国标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20
作者 刘琦 江瀚川 但思源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51-53,100,共4页
本研究以不同的用量梯度将不同的加工助剂(氯化石蜡、纳米碳酸钙、氯化聚乙烯)添加至PVC电缆料体系并制备了PVC电缆料样品。使用多项测试表征方法研究上述助剂对PVC电缆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外观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 本研究以不同的用量梯度将不同的加工助剂(氯化石蜡、纳米碳酸钙、氯化聚乙烯)添加至PVC电缆料体系并制备了PVC电缆料样品。使用多项测试表征方法研究上述助剂对PVC电缆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外观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3份的氯化石蜡添加量使得热稳定时间降低了52.9%,低温冲击-断裂根数由19根下降到8根,氧指数由28提升至29.1;引入10份纳米碳酸钙低温冲击-断裂根数便由5根下降至3根,拉伸强度增加了15.5%,产品外观明显得到改善,同时产品加工性能得到提升;氯化聚乙烯由5份到10份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断裂数量由15根下降到10根,低温冲击-断裂数量下降了33%,抗冲击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石蜡 纳米碳酸钙 氯化聚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