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l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magnetization vector for narrow space applications
1
作者 Yinguo Huang Shiyu Zhang +1 位作者 Le Gao Yelong Zheng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67-173,共7页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aser in the field of skin plastic surgery, micro laser galvanometer scanner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is field with its portability. However, the measurement method used to measure the...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aser in the field of skin plastic surgery, micro laser galvanometer scanner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is field with its portability. However, the measurement method used to measure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laser galvanometer in the narrow space of scanner with high precision remains to be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 angl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shapes of permanent magnets(PMs) on the measurement is studied by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aximum available space for the PMs is a 10 mm side cube. An angle measuring experimental device is set up, and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PMs which are the same as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ylindrical PM is more suitable than other PM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maximum nonlinearity error is 0.562%.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non-contact measurement, small moment of inertia, good dynamic response and no external excitation for the PMs, so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icro laser galvanometer sc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laser galvanometer scanner Deflection angle narrow space Shapes of permanent magnets Nonlinearity error
下载PDF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rigid-flexible coupling robot for narrow space manipulations
2
作者 Kuangda CHEN Huan ZHAO +4 位作者 Jiexin ZHANG Mei FENG Yiwei WANG Jinliang WANG Han D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25年第2期136-152,共17页
Narrow space manipulations are crucial for equipment maintenance,as they eliminate the need for disassembly,thus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Cable-driven flexible robots possess exceptional capabilities i... Narrow space manipulations are crucial for equipment maintenance,as they eliminate the need for disassembly,thus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Cable-driven flexible robots possess exceptional capabilities in maneuvering through narrow spaces,thanks to their interaction compliance and distal dexterity.However,their inherent low stiffness causes a decline in the location accuracy of the robot and could even lead to manipulation failure.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ype of rigid-flexible coupling robot,which increases the stiffness of the robot while ensuring the reachability within a narrow space.To achieve high-accuracy location in a narrow space,kinematic and control methods are proposed.Specifically,the robot forward kinematics are uniformly represented,and the closed-form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 is derived.Furthermore,in cases where the robot's structure fails to align with Pieper's solution,a two-stage search strategy is utilized to solve the inverse kinematics,resulting in a high success rate of 99.1%.Based on the proposed kinematics,a rigid-dominated control method is then proposed to facilitate localization and pose alignment of target objects in narrow spaces.The practical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obot has the capability of high accuracy control in narrow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ow space manipulati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 robot KINEMATICS rigid-dominated control
原文传递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after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3
作者 John Paul Lew Yan Ru Tan Yee Yian Ong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7年第11期357-363,共7页
A case of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occurring during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reported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e discuss clin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 narrow ... A case of brachial plexus neuropraxia occurring during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reported in a patient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e discuss clin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who are at risk of position-related injury of the brachial plexus during anaesthesia. Identifying high risk patients and proper positioning during anaesthesia are hallmarks of preventing such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CHIAL PLEXUS Injuries ANAESTHESIA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narrow Costoclavicular spac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Momentum-space crystal in narrow-line cooling of ^(87)Sr
4
作者 Jian-Xin Han Ben-Quan Lu +4 位作者 Mo-Juan Yin Ye-Bing Wang Qin-Fang Xu Xiao-Tong Lu Hong C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60-366,共7页
The discovery of the momentum space crystal based on the alkaline-earth atom ^(88)Sr in narrow-line cooling has paved the way to explore this novel physical phenomenon in other cold atom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mome... The discovery of the momentum space crystal based on the alkaline-earth atom ^(88)Sr in narrow-line cooling has paved the way to explore this novel physical phenomenon in other cold atom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momentum space crystal based on the fermions ^(87)Sr in narrow-line cooling of transition^1S_0–~3P_1 is demonstrated. We theoretically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formation principle of the narrow-line with that of broad-line cooling, and achieve the momentum space crystal in experiment. Beyond that we present a serie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s of those important parameters which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and size of the momentum space crystal. Correspondingly, we vary the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in experiment to observe the momentum space crystal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ly numerical calculations. These results and analyses provide a detailed supplementary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momentum space crystal. In addition, this work could also give a guideline on atomic manipulation by narrow-line coo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entum space CRYSTAL narrow-line COOLING STRONTIUM
原文传递
连续型狭窄空间辅助检测机器人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5
作者 唐术锋 袁炜 +3 位作者 王鑫 常宏 郭晓栋 火伟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拆解的问题,设计一种无需将航空发动机拆解便可实现检测功能的连续体狭窄空间辅助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驱动单元和检测通道搭建单元两部分构成。为了躲避狭窄空间内的障碍物,设计一种由球铰链连... 针对航空发动机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拆解的问题,设计一种无需将航空发动机拆解便可实现检测功能的连续体狭窄空间辅助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驱动单元和检测通道搭建单元两部分构成。为了躲避狭窄空间内的障碍物,设计一种由球铰链连接的连续体关节,连续体关节由顶端关节和后3段相同结构的关节串连而成,共有2个自由度。基于几何分析的方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研究驱动空间、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齐次变换的方法得到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运用蒙特卡洛算法得到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并绘制了机器人末端位置变化曲线和驱动线长度变化曲线。最后研制机器人原理样机,通过实验测试机器人的弯曲性能和通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在0°~110°进行不同程度的弯曲运动,能够在复杂狭窄的环境下躲避障碍物成功到达目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体机器人 狭窄空间 几何分析法 蒙特卡洛算法
下载PDF
混联式舱内装配调姿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刘毅 姚建涛 +2 位作者 郭禹彤 易旺民 赵永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为满足航天舱内设备自动化总装需求获得一种结构尺寸小、工作空间大、负载能力高、灵活度高的装配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PRR/PR(PRR)R机构的轻量化、高负载8自由度混联调姿机器人舱内装配系统。分析混联机器人位置映射关系、速度映射关系... 为满足航天舱内设备自动化总装需求获得一种结构尺寸小、工作空间大、负载能力高、灵活度高的装配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PRR/PR(PRR)R机构的轻量化、高负载8自由度混联调姿机器人舱内装配系统。分析混联机器人位置映射关系、速度映射关系、雅可比矩阵、加速度映射关系,建立混联装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得到各关节驱动力、驱动力矩与关节速度映射关系。进一步,建立混联机器人刚度模型,求解机构末端所受六维力后机构的变形程度。ADAMS和ANSYS仿真模型验证了机构运动学、动力、理论刚度模型。为狭长空间内大型设备装配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方案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机构 狭长空间 装配机器人 运动学 动力学 刚度
下载PDF
上海某高层修缮项目狭窄低净空公共空间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
7
作者 陆维艳 李金鹏 +5 位作者 贾世文 姜安庆 霍涛 宋志虹 张磊 杨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4,共7页
银星酒店二期修缮项目需要在酒店与上海影城之间的公共空间内扩建、新建钢结构连通通道和平台。公共空间为宽7.2m、部分区域净高仅4.4m的狭长半露天空间。地基紧邻两侧地下室,表层为深厚杂填土,内分布有密集市政管线和管井,同时存在原... 银星酒店二期修缮项目需要在酒店与上海影城之间的公共空间内扩建、新建钢结构连通通道和平台。公共空间为宽7.2m、部分区域净高仅4.4m的狭长半露天空间。地基紧邻两侧地下室,表层为深厚杂填土,内分布有密集市政管线和管井,同时存在原基坑围护桩及大量残留块状混凝土障碍物,给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多方面的挑战。经过方案对比,确定微型注浆钢管桩地基处理后的独立基础和高频免共振液压沉桩钢管桩基础作为本项目的地基基础形式。结合柱底反力,利用原有桩基和围护桩承载力并适当考虑土的固结作用引起的地基承载力提高,采用地基处理方式加固原有地基、新建独立基础和钢管桩基础等多种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障碍物探测、管线保护、桩基成孔和沉桩的施工方法。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配合,解决了本项目狭窄低净空公共空间内基础加固改造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加固 狭窄低净空空间施工 微型注浆钢管桩 地基处理 高频免共振液压振动沉桩
下载PDF
低净空狭窄空间大直径超长灌注桩试验研究
8
作者 梁永辉 刘青 +3 位作者 沈鸿辉 王卫东 章谊 曹巍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基于保护建筑改造托换的需求,针对狭窄空间低净空条件下灌注桩施工难题,提出了一种大直径超深灌注桩施工方法,并开展试桩试验。本施工方法利用智能化低净空钻机和低净空灌注桩架,分别进行钻孔和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操作,充分发挥两... 基于保护建筑改造托换的需求,针对狭窄空间低净空条件下灌注桩施工难题,提出了一种大直径超深灌注桩施工方法,并开展试桩试验。本施工方法利用智能化低净空钻机和低净空灌注桩架,分别进行钻孔和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操作,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施工效率。试桩结果表明,检测成孔质量和成孔质量合格,在试桩场地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保护建筑 狭窄空间 改造 钻孔灌注桩 试验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四柱液压平行升降犁式卸料器设计
9
作者 江显伟 《煤矿机械》 2025年第4期9-11,共3页
介绍了传统犁式卸料器的结构及存在问题。为解决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犁式卸料器在新增设卸料点处运输巷道高度空间狭小的卸料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四柱液压平行升降犁式卸料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狭小空间 四柱 平行升降 犁式卸料器
原文传递
天府站基坑肥槽回填技术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欧子文 郝帅 王宗琴 《地基处理》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选取最合理的基坑回填工艺,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站房不同部位基坑肥槽的空间特点、使用功能需求以及工程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本文阐述了铁路站房常规的基坑肥槽回填工艺以及天府站基坑肥槽回填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回填材料——... 为选取最合理的基坑回填工艺,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站房不同部位基坑肥槽的空间特点、使用功能需求以及工程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本文阐述了铁路站房常规的基坑肥槽回填工艺以及天府站基坑肥槽回填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回填材料——预拌流态固化土及其回填工艺。通过现场试验测定了预拌流态固化土的技术指标,表明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一种质量可控的、具有一定强度、流动性好、绿色环保的新型岩土工程材料,特别适用于狭窄空间的回填作业。天府站基坑肥槽的回填材料采用这种新型回填材料后,解决了该项目工程质量、工期及成本之间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肥槽回填 狭窄空间 预拌流态固化土 绿色环保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FRICP的部分重叠狭长点云配准算法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郭彪 贺喜 +2 位作者 武致宇 李权 赖毅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基于点云技术的三维狭长复杂空间数字模型逐渐成为狭长复杂空间工程监测的有力手段,受限于设备的工作方式,对于狭长复杂空间的扫描通常需要多点位、多角度、多批次进行,因此点云的配准是获得完整狭长复杂空间三维点云模型的关键技术。... 基于点云技术的三维狭长复杂空间数字模型逐渐成为狭长复杂空间工程监测的有力手段,受限于设备的工作方式,对于狭长复杂空间的扫描通常需要多点位、多角度、多批次进行,因此点云的配准是获得完整狭长复杂空间三维点云模型的关键技术。笔者基于FRICP(Fast and Robust 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针对狭长复杂空间点云数据的配准提出了一种有效且具有鲁棒性的算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合适的截面将狭长复杂空间点云一分为二,以去除非重叠区域;然后使用FRICP(Fast and Robust 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分别配准分段后的点云,取误差最小的变换;最后将变换应用到整个狭长复杂空间点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为狭长复杂空间多点位、多角度、多批次点云数据配准提出了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点云配准 主成分分析 狭长复杂空间
下载PDF
基于预存和扩散密钥的端到端无线通信窄带建链加密方法
12
作者 邓成 胡鑫 +1 位作者 余伟 胡强 《通信技术》 2025年第3期310-318,共9页
针对端到端无线通信建链缺乏安全保护,因窄带宽而无法套用常规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准备、自维护的建链加密方法。该方法以预存公钥全集、少许对称密钥为起点,辅以滚动、扩散以适应新增设备、带宽恶化等变化。最终,该方法利用端设备... 针对端到端无线通信建链缺乏安全保护,因窄带宽而无法套用常规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准备、自维护的建链加密方法。该方法以预存公钥全集、少许对称密钥为起点,辅以滚动、扩散以适应新增设备、带宽恶化等变化。最终,该方法利用端设备有限的密钥存储空间,实现了低成本、可扩展、自动化的窄带建链加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建链加密 窄带宽 预存密钥 存储空间
下载PDF
考虑数字化控制离散性的三电平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策略
13
作者 陈凯 温旭辉 +2 位作者 李文善 张剑 沈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7-2600,共14页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 永磁同步电机拖动大惯量飞轮充能过程,三电平变流器长时间处于低调制比状态,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会频繁出现窄脉冲,进而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功率器件损坏以及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离散性的窄脉冲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典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在低调制比区域的窄脉冲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序列优化的混合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实现了三电平变流器低调制比区域窄脉冲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抑制了窄脉冲、改善电流波形质量,也降低了三电平变流器开关动作次数,解决了电机起动瞬间中点电位失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电机控制 三电平变流器 低调制比 窄脉冲 中点电位平衡 虚拟空间矢量调制
下载PDF
多节链式倾转旋翼飞行器重构控制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续乔 来飞龙 赵昌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1531,共9页
多节链式旋翼飞行器具有构形可变换的特点,是应对运动空间变化的一种有效构形设计方式。受限于构形变化下电机共轴带来的横向转动力矩的缺失,多节链式旋翼飞行器的动态重构飞行具有无法达成的临界构形区间。为此,设计了具备横向倾转的... 多节链式旋翼飞行器具有构形可变换的特点,是应对运动空间变化的一种有效构形设计方式。受限于构形变化下电机共轴带来的横向转动力矩的缺失,多节链式旋翼飞行器的动态重构飞行具有无法达成的临界构形区间。为此,设计了具备横向倾转的链式旋翼机体结构,以单机臂为模块化结构基本单元,通过旋转关节实现水平向的构形变化,机臂中段配置倾转矢量关节,用以提供滚转力矩支撑。在机体运动学、动力学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引入虚拟控制量对控制分配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Moore-Penrose伪逆求解控制效率矩阵,面向全构形变换设计了基于全驱动控制的飞行控制律。对飞行器典型构形位姿控制的稳定性、构形变换控制的可行性进行实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飞行器各典型构形飞行状态下,姿态各轴向角度跟踪最大误差不超过0.05°,构形变换过程中,姿态各轴向角度跟踪误差不超出0.1°,2种情况下,位置偏差均能控制在1 mm以内,飞行器具备各构形下稳定飞行及构形变换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展动态重构及稳健飞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驱动控制 倾转旋翼 变结构 多节链式 动态重构 窄空间
原文传递
核电厂安全壳贯穿件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系统开发
15
作者 周路生 于毅 +3 位作者 刘呈超 陶今 张宝军 崔涛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通过分析国内某核电厂贯穿件焊缝现场检查条件,阐述国内外现有管道检测装置的不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管道贯穿件对接全焊透环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该焊缝手动检查不可达的问题,实现了贯穿件管道狭窄空间内检测装置的快速... 通过分析国内某核电厂贯穿件焊缝现场检查条件,阐述国内外现有管道检测装置的不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管道贯穿件对接全焊透环焊缝自动超声检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该焊缝手动检查不可达的问题,实现了贯穿件管道狭窄空间内检测装置的快速安装和定位,操作简单、高效。采用开发的检测系统应用于某核电厂贯穿件焊缝在役检查,结果表明检测系统满足现场检查要求,验证了技术开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壳 贯穿件焊缝 狭窄空间 超声检测系统
下载PDF
狭窄空间内矩形导体电流测量装置设计与优化
16
作者 沈悦 唐玥 +1 位作者 褚子扬 权硕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针对狭窄空间内矩形导体电流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尔元件椭圆阵列的电流测量装置,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相对最优的阵列分布,搭建实验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导体偏心状态下电流测量的有效性,同时分析... 针对狭窄空间内矩形导体电流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尔元件椭圆阵列的电流测量装置,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相对最优的阵列分布,搭建实验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导体偏心状态下电流测量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导体偏心状态下的电流测量偏心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椭圆阵列电流测量装置在行业允许的±1%误差限内,允许导线X轴偏心-4.1~4.1 mm,Y轴无限制;且与传统电流测量装置相比,重量减轻82.9%,安装占用面积减小72.4%,对狭窄空间的适用性更强,为新能源产品轻量化、小型化、持续降本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量 狭窄空间 矩形导体 椭圆阵列 霍尔元件
原文传递
面向狭长空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设计与建模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冬梅 刘湘龙 +3 位作者 于思淼 徐超 杨帆 曹雏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6-435,共10页
并联机器人因具有刚度大、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大和运动负荷小等优点,在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大部分并联机器人因支链呈空间对称分布,难以进入狭长空间工作。因此,针对狭长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结构... 并联机器人因具有刚度大、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大和运动负荷小等优点,在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大部分并联机器人因支链呈空间对称分布,难以进入狭长空间工作。因此,针对狭长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结构,该机构整体沿一条直线导轨方向布置,减少了垂直于导轨方向的宽度,使之易于放入狭窄的空间内,同时能拥有较大工作空间,并实现3个自由度上的平动运动。通过G-K公式计算机构自由度;验证了该并联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对平台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根据遗传算法分析其奇异性;通过解析法对机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为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进入狭长空间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三自由度 运动学 动力学 狭长空间
下载PDF
狭长受限空间火灾蔓延及烟气特性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喆 安伟光 +1 位作者 唐艳华 徐剑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狭长受限空间的火羽流及烟气层行为与常规建筑存在显著差异,其火源燃烧行为和烟气蔓延特性在热安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是实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建立了融合“虚拟-实体、... 狭长受限空间的火羽流及烟气层行为与常规建筑存在显著差异,其火源燃烧行为和烟气蔓延特性在热安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是实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建立了融合“虚拟-实体、科研-教学、理论-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方案。采用中尺寸实验平台进行火灾实验,按照实验设计、系统搭建、实验操作、教学结果来整体安排实体实验;通过Pyro Sim建立虚拟仿真场景、采用FDS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场模拟图记录实验教学结果,使学生感知火灾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实验展现了抽象理论知识的立体形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受限空间 火灾蔓延 烟气特性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三电平变频器窄脉冲抑制策略
19
作者 胡亮灯 郭城 +2 位作者 韩婧 楼徐杰 鲁斌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95-5504,I0009,共11页
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控制灵活性好等优点,在电力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该策略需要避免窄脉冲对器件安全运行的影响。为此首先给出三电平变频器无中性线控制下空间矢量调制原理及窄脉冲产生机理;其次,解析推导了窄脉冲... 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控制灵活性好等优点,在电力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但该策略需要避免窄脉冲对器件安全运行的影响。为此首先给出三电平变频器无中性线控制下空间矢量调制原理及窄脉冲产生机理;其次,解析推导了窄脉冲在输出电压的精确占比,并梳理了窄脉冲对输出电压谐波性能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时间长度调整的窄脉冲抑制策略,实现了在兼顾窄脉冲抑制及电容电压平衡下的七段式对称调制,降低了窄脉冲限制后对输出电压谐波的影响;最后,基于搭建的离线仿真模型和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文所提窄脉冲抑制策略的正确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脉冲抑制 三电平 空间矢量调制 电压谐波 电容电压平衡
原文传递
基于北斗信标辅助的PDR狭长空间定位方法
20
作者 王君纲 易卿武 +3 位作者 张光华 蔡明伟 张衡 黄璐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4-1250,共7页
针对在狭长空间下传统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方法易受传感器扰动与环境干扰,导致传感器数据存在误差累积无法实现行人位置精确估计的问题,结合室内走廊狭长空间典型场景下北斗伪卫星(Pseudosatellite,PL)的信... 针对在狭长空间下传统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方法易受传感器扰动与环境干扰,导致传感器数据存在误差累积无法实现行人位置精确估计的问题,结合室内走廊狭长空间典型场景下北斗伪卫星(Pseudosatellite,PL)的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信标辅助的PDR狭长空间定位方法。通过提取空间下确定性位置PL观测量数据特征,建立了数据特征与空间位置的指纹位置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北斗PL与PDR组合的拐点检测方法。以北斗信标节点为基础,结合PDR适用范围大与应用性强的特性,将方向信息组合到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完成设计。通过实测验证,与PDR定位方法相比,在室内狭长空间情况下组合系统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定位精度提高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空间 北斗伪卫星 行人航迹推算 卡尔曼滤波 室内信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