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程德君 仲照希 原富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 目的探讨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5例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美金刚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精神状态、心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其中,血清神经因子包括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精神状态;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PSP-CHN)评估心理社会功能;采用汤旦林生活质量量表(TDL-QOLA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55%和84.21%,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GDNF、TNF-α、IL-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SP-CHN、TDL-QO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金刚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青少年难治性强迫症疗效确切,可调节神经因子、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电刺激 青少年 难治性强迫症 神经因子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2
作者 刘医农 谢春平 焦英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分析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精神症状、记忆、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和神经因子;治疗8周后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67%),P<0.05。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2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adult memory scale,WMS-RC)、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2组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延长,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记忆及认知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可能与其调节血清神经因子的表达有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加减 氯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电针 神经因子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记忆功能
下载PDF
铜砭刮痧配合中药熏蒸应用于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丹 王侠 +1 位作者 王会敏 杨佳佳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铜砭刮痧配合中药熏蒸的效果及其对面部神经肌电图、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83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中药... 目的分析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铜砭刮痧配合中药熏蒸的效果及其对面部神经肌电图、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83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中药熏蒸,观察组42例增加铜砭刮痧。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面部神经肌电图、神经因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眼裂闭合(0.85±0.32)分、鼻唇沟变浅(0.72±0.29)分、口角歪斜(0.81±0.30)分、额纹消失(0.77±0.29)分,均低于对照组(1.37±0.43)分、(1.17±0.38)分、(1.32±0.41)分、(1.29±0.35)分(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上唇方肌运动潜伏期(1.94±0.45)ms、眼轮匝肌运动潜伏期(1.02±0.28)ms、额肌运动潜伏期(1.15±0.31)ms、口轮匝肌运动潜伏期(1.82±0.54)ms,均低于对照组(2.71±0.53)ms、(1.63±0.39)ms、(1.68±0.42)ms、(2.43±0.60)ms(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上唇方肌M波波幅(1.87±0.47)ms、眼轮匝肌M波波幅(1.42±0.41)ms、额肌M波波幅(0.59±0.19)ms、口轮匝肌M波波幅(1.55±0.42)ms,均高于对照组(1.43±0.43)ms、(1.03±0.32)ms、(0.45±0.16)ms、(1.09±0.34)ms(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17.36±3.17)μg/m 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5.92±1.25)μg/m L,均高于对照组(14.89±2.64)μg/m L、(4.68±1.02)μg/m L(P<0.001)。结论铜砭刮痧配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减轻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及神经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砭刮痧 中药熏蒸 周围性面瘫 恢复期 面部神经肌电图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英霞 周世玲 +1 位作者 程飞 王诗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derived neurofactor,BDNF)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ACI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derived neurofactor,BDNF)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ACI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加曲班治疗,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意识状况;比较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BDNF和脑血管储备能力;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DNF和脑血管储备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加曲班治疗ACI有良好的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BDNF和血液流变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阿加曲班 急性脑梗死 血清脑源性神经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谭龙泽 罗伟 +2 位作者 王跑球 刘春雷 黄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究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运... 目的 探究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45例给予联合益肾通督针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神经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中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动作、适应性评分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督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可通过益肾健脾、通督疏经之功,以及调节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有效提高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促进神经认知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益肾通督针刺法 认知功能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基于莱温守恒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霍艳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莱温守恒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莱... 目的探讨基于莱温守恒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莱温守恒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神经因子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的ADL、Fugl-Meyer(上、下肢)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100β、NSE、MBP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基于莱温守恒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的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莱温守恒理论 肢体功能 自理能力 神经功能 神经因子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患儿脑电图、认知功能和血清神经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刘幸 王敏 +2 位作者 张蕾 王婉娟 刘晓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381-385,共5页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患儿脑电图、认知功能和血清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组(丙戊酸钠治疗)和联合组(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治疗),各5...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患儿脑电图、认知功能和血清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药组(丙戊酸钠治疗)和联合组(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治疗),各52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脑电图、认知功能、血清神经因子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及每次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EEG显示痫样放电率、总异常亦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单药组的71.15%(P<0.05);两组治疗后WISC-CR量表VIQ、PIQ和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联合组升高幅度更大,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NSE和S-100β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单药组、NSE和S-100β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脑部异常放电,改善认知功能,调节血清神经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奥卡西平 疗效 脑电图 认知功能 血清神经因子
原文传递
Impact of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erum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eech disorders
8
作者 Li Sun Kai Xiao +1 位作者 Xiao-Yan Shen Shu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0期1742-1749,共8页
BACKGROUND Speech disorders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Traditional treatments such as speech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requently demonstrate limited effectiveness and p... BACKGROUND Speech disorders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Traditional treatments such as speech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requently demonstrate limited effectiveness and patient compliance.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non-invasive treatment to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However,its effectiveness in enhancing language functions and serum neurofactor levels in individuals with speech disorders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ES in conjunction with standard therapies on serum neurotrophic factor levels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eech disorders.METHODS In a controlled study spanning from March 2019 to November 2021,81 patients with speech disorder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40)receiving standard speech stimul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and an observation group(n=41)receiving additional TES.The study assessed serum levels of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and nerve growth factor(NGF),as well as evaluations of motor function,language function,and development quotient scores.RESULTS After 3 wk of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levels of CNTF,GDNF,BDNF,and NGF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Moreover,improvements were noted in motor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language skills,physical abilities,and overall development quotient scores.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displayed superior perfor CONCLUSIO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concluded that TE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speech and psych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evels of neurokines in the blood and enhance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eech disorders.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romising avenue for integrating TES into standard treatment methods for speech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erum neurofactor levels Developmental level Language features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郑达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经侧裂...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术后观察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神经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25±4.49)min,短于对照组的(109.96±5.31)min,血肿清除率为(91.25±3.63)%,高于对照组的(80.42±2.57)%,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10.38±1.24)μg/mL,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为(3.24±0.40)pg/mL,S-100β蛋白为(0.08±0.0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21±1.59)μg/mL、(4.01±0.59)pg/mL、(0.21±0.03)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经侧裂入路手术可清除HICH患者血肿,降低神经因子水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神经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