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REACTIVITY INDEX——PSEUDO ORBITAL INDEX
1
作者 Fu Jiang DING Liang Fu ZHANG Guang Nian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2期975-978,共4页
The concept of pseudo orbital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the interactions of all the orbitals and extends the applicable limit of Fukui's frontier orbitals. A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pseudo orbital reactivi... The concept of pseudo orbital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the interactions of all the orbitals and extends the applicable limit of Fukui's frontier orbitals. A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pseudo orbital reactivity indexes are probably able to explain more complicated phenomena in chemical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 A new REACTIVITY index PSEUDO ORBITAL index
下载PDF
基于一种土地利用变化新指标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大兴安岭林牧交错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景锋 张卫平 白云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是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构建新指标——土地利用转换度,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转换度刻画1990—202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的宏观特征,构建渔网提取土地利用...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是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构建新指标——土地利用转换度,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转换度刻画1990—202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的宏观特征,构建渔网提取土地利用转换度,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并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为林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研究发现:(1)1990—202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宏观格局变化不大,林地和草地是该区域的主要用地类型,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耕地主要分布于山地和草原交接的地区及河谷地带。(2)1990—2021年林地呈现增加趋势,草地逐年减少,耕地和建设用地缓慢增加。(3)草地、耕地和林地是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动的主要类型,以草地转出最多,主要转换为林地和耕地。(4)土地利用转换度有显著空间自相关,存在明显的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转换频繁区呈倒“C”字形,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部山区与草地过渡带,即海拔700~900 m的地带。(5)GWR分析发现坡度、气温变化、人均GDP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人均GDP增加会降低土地利用转换度,而其他因素增加会导致土地利用转换加速。(6)土地利用转换度是一种可靠的土地利用变化度量指标,能够将空间和时间融合反映土地利用状态的变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指标 林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WCI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明均仁 张石琦 +1 位作者 周莉媛 常爱敏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调研,从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和峰值传播力4个维度测算其微信传播力指数(WCI),再结合推文内容综合评价其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提出公共图... 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调研,从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和峰值传播力4个维度测算其微信传播力指数(WCI),再结合推文内容综合评价其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提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即重视推文质量,挖掘地域特色;丰富推文类型,拓宽互动渠道;注重头条建设,增强传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 微信传播力指数 新媒体
原文传递
A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of Gui-An New District
4
作者 GUO Lin JIAO Lu WU Yu-Mi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6年第3期246-256,共11页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sh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our country city water, strengthen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ransform urban development mode to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mode. In 201...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sh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our country city water, strengthen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ransform urban development mode to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mode. In 2015, the pilot city of sponge city's construction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with the push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pilot cities,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cess and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nation demonstration. Taking the aspects of sponge city project's management, runoff volume control into consideration, sponge city initially formed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index which i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Gui-An New Area's construction.What's mo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sponge city's deficiency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 also carry out the work that need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ge c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Gui-An new District
原文传递
基于新遥感生态指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以阜新市为例
5
作者 王婷 宋伟东 孙尚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气候灾害易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缺乏气候因素影响生态质量的研究,本研究引入气象因子并优化了生态因子的选择,更加综合全面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遥感生态指数(NRSEI),对各因子及多因子... 气候灾害易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缺乏气候因素影响生态质量的研究,本研究引入气象因子并优化了生态因子的选择,更加综合全面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遥感生态指数(NRSEI),对各因子及多因子交互分析。结果表明,NRSEI较RSEI各因子在第1主成分贡献率均值提升12.53%,并且NRSEI与各因子相关性为高度相关,3 a均值为0.853。分析了2013-2020年阜新市生态环境的变化特点和原因,并利用NRSEI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总体来看,2013-2020年阜新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好,对于阜新市与NRSEI相关性最高的单个因子是湿度因子,因此阜新市相关部门应注重对河流、湖泊和湿地的保护,减少建筑开发,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遥感生态指数 气候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雄安新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6
作者 廖要明 黄大鹏 肖风劲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系统分析雄安新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以为雄安新区未来规划、生态修复和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雄安新区及其所辖三县2001—2020年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植被指数与气温、降水数... 建设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系统分析雄安新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以为雄安新区未来规划、生态修复和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雄安新区及其所辖三县2001—2020年月、季、年不同时间尺度植被指数与气温、降水数据,通过算术平均法、最小二乘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雄安新区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01—2020年,雄安新区植被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前10年平均植被指数相对较小但年际波动大,后10年平均植被指数较大但年际波动相对较小。雄安新区植被指数除夏季有下降趋势外,其余三个季节均有上升趋势,其中春季上升趋势相对最为明显。雄安新区植被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但区域性差异明显,其中雄县相关性较差,安新相关性较好。春季和秋、冬季,植被指数与气温均呈正相关,其中春季相关系数相对最大;夏季平均气温与植被指数呈负相关,但与秋季植被指数呈正相关。雄安新区植被指数与年降水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夏季降水与夏季、秋季和冬季植被指数均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影响的滞后效应可达半年以上,但春季和秋、冬季降水量与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气温 降水 雄安新区
下载PDF
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7
作者 李响 武海潮 +1 位作者 王文雪 安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7,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在评价大规模新能源和电网相互作用复杂机理时存在的不足,建立一套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指标评价体系。首先,从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出发,贯穿“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构建包含接入水平、协调水平、...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在评价大规模新能源和电网相互作用复杂机理时存在的不足,建立一套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指标评价体系。首先,从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出发,贯穿“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构建包含接入水平、协调水平、适应水平以及承载水平4个维度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显性表达各个指标的统计或计算方式。其次,采用AHP-CRITIC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依据电网发展数据自身的客观属性,考虑数据离散程度以及皮尔逊相关系数,挖掘指标间的冲突性和变异性,以增强权重设置的科学性。最后,利用某城市新能源和电网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测算,通过对比分析说明所提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并依据指标灵敏度大小对电网薄弱环节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指标体系 皮尔逊相关系数 权重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8
作者 武爱彬 陈辅国 +3 位作者 赵艳霞 秦彦杰 沈会涛 刘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
[目的]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精准评估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 [目的]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精准评估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0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根据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特点,构建新型遥感生态指数(new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nRSEI),评估了河北坝上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并引入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结果](1)2000—2020年河北坝上地区nRSEI均值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总体表现为增加。研究区东侧生态环境质量较高,西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略低;(2)2000—2020年期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中改善的面积占比较高,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16%,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发生在研究区西部;恶化的面积占比为8.20%,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主要发生在研究区东部;(3)2000—2020年期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聚集以“高-高”和“低-低”为主:(4)2000—2020年,单因子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为自然因素中的温度、降水量和坡度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中距一级、三级道路距离、距县政府距离;2000年和2010年与距一级、三级道路距离、距县政府距离交互的组合交互作用值较高;2005年、2015年和2020年则是与降水量交互的组合交互作用值较高。[结论]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虽近年有所好转,但其仍处在生态脆弱地区,应重视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减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质量 新型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模型
下载PDF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露 初凌宇 +2 位作者 顾彬 刘玲 余木红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7期16-32,共17页
“十四五”规划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重要概念与论述,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而物流业作为五大基础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必然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 “十四五”规划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重要概念与论述,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而物流业作为五大基础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必然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熵值法以长江流域各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市)数据为例,结合“新质生产力”,从效率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带动性五个维度层面来构建三级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长江流域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定量的研究拓展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带动性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大,江苏省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同时,通过对两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三年对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物流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区域时空差异
10
作者 和军 房夕盟 《商学研究》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作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测度对区域差异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2020年面板数据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综合水平,并分析区域差距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总体水... 作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测度对区域差异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2020年面板数据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综合水平,并分析区域差距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培育与成熟阶段水平变化呈“稳定—上升”的波动趋势;东部与东北地区区域内变化趋势与全国变化趋势同步,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滞后效应;东部地区与其余三大区域间差距很大,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东部地区实力遥遥领先。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力与竞争力是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关键障碍因素,滞后效应导致各区域关键障碍因素存在异质性,跨区域合作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法 障碍度
下载PDF
基于强乘积运算下图的广义和连通度指标上下界
11
作者 李志豪 朱焱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对于图G,令E(G)表示G的边集,令V(G)表示G的点集,d_(G)(v)表示v的度。对于边e=uv,定义广义和连通度指标χ_(α)(e)=(d_(G)(u)+d_(G)(v))^(α),其中α为任一实数。本文先介绍了图的S,R,Q,T四种运算,然后给出了四种运算下的强乘积,并利用... 对于图G,令E(G)表示G的边集,令V(G)表示G的点集,d_(G)(v)表示v的度。对于边e=uv,定义广义和连通度指标χ_(α)(e)=(d_(G)(u)+d_(G)(v))^(α),其中α为任一实数。本文先介绍了图的S,R,Q,T四种运算,然后给出了四种运算下的强乘积,并利用最大度最小度确定了其四种图的广义和连通度指标的上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和连通度指标 强乘积 四种运算 F-和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度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孙丽伟 郭俊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1,共7页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7—2021年的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地区差异、敛散性和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7—2021年的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地区差异、敛散性和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区域间差异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σ收敛特征,全国及四大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β收敛特征,但收敛速度存在差异。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教育支出力度是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指标体系 地区差异 收敛性 障碍因子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3
作者 蒋林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工作指南和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依据,也是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目标。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在科学、全面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在全面、科学、充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基本... 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工作指南和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依据,也是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目标。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在科学、全面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在全面、科学、充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基本要素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具体指标及其观测点、评分标准、计分方法和指标权重,并进行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劳动素养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及监测框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炜 朱承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要引领与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现代化形式,也是科学突破、技术变革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实践结果。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演进逻辑来看,颠覆性创新的涌现及应用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重大跃...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要引领与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现代化形式,也是科学突破、技术变革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实践结果。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演进逻辑来看,颠覆性创新的涌现及应用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重大跃迁、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国家实力的兴衰和社会形态的更迭。基于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从发展潜力、发展能力、发展实力和发展动力等四个维度,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一步解析为原创性颠覆性基础研究的突破、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与变革以及科学-技术-产业的快速演化。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监测框架和指标体系。该体系可用于评价、对比和分析全国及各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监测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发展能力、发展实力和发展动力的动态轨迹,从而为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维度
15
作者 李树德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实施职称评定制度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指标有利于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指标体系构建的物质维度、精神维度和生态维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 实施职称评定制度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指标有利于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指标体系构建的物质维度、精神维度和生态维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称评定指标 价值维度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演进趋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怡冰 任沛阳 陈钰鑫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4期47-58,共12页
新质生产力的测算是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但当前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新质生产力是质和量的统一、能力和效率的统一、现实性和可比性的统一,依据生产力理论,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测算是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但当前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新质生产力是质和量的统一、能力和效率的统一、现实性和可比性的统一,依据生产力理论,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要素提升、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特征,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构成要素、实现途径、培育载体和支撑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技术、要素、数字、产业和环境五维度的指标体系,对中国30个省份2022—2022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发展格局和演进趋势。结果表明:30个省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增长较快,但区域差异、经济带差异、城市差异明显;要素生产力保持较高水平,数字生产力和创新生产力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力和产业生产力成为发展的短板。其中,从区域格局来看,东部高于30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低于30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从经济格局来看,长江经济带最高,其次是泛珠三角,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低于30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从城市格局来看,三大城市群从高到低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并且均高于30个省份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发展差异 生产力测度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作者 杜帮云 赵长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人们精神富有可衡量与可测度。根据时代新人使命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 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人们精神富有可衡量与可测度。根据时代新人使命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为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精神风貌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从不同维度设置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精神富有的内涵与表现等提炼出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需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发展完善其具体内容,同时对大学生精神富有状态进行动态跟踪,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精神富有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下载PDF
中国5G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及内容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昕莹 王小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基于5G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以2016-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20项5G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法分析政策演进,并构建5G产业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对政策内容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5G产业政... 基于5G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以2016-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20项5G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法分析政策演进,并构建5G产业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对政策内容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5G产业政策沿着“技术创新-数字基建-融合应用-安全发展”的路径演进。产业政策质量总体较高,政策功能较完善,公开透明且重点突出,但仍需从多个维度予以优化。PMC指数表明,技术创新类政策最高,融合应用类、数字基建类政策次之,安全发展类政策最低。建议树立新质生产力思维,以前沿技术创新引领,大规模建设未来移动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拓展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丰富安全发展类政策,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5G产业政策 新质生产力 PMC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测度评价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
19
作者 王天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4,共13页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 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子系统呈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的分布格局;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地区差异角度而言,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但未发生两极分化现象;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为地区间差异。从收敛性看,全国以及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新经济新动能条件β收敛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新动能 熵权TOPSIS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下载PDF
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解析
20
作者 张杨 高银宝 +2 位作者 喻冰洁 吴俐颖 张秋仪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以期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空间战略提供参考。分析显示:(1)直辖以来,重庆市整体人居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各区县差距逐渐缩小;(2)市域范围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特征,高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的主城区九区周边,低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前期渝东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优于渝东南地区,到后期渝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高于渝东北地区;(3)从五大发展指数上看,各项指标的整体水平都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Y”字形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未来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持续推广渝东北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乡村振兴,以及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新发展理念 时空特征 发展指数 重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