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治理技术
1
作者 李海燕 夏茂哲 +6 位作者 张锟 张波 孙怀凤 赵国东 韩俊飞 刘功杰 贺恩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9,共13页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法初步圈定矿山径流带区域;进一步通过钻探、跨孔CT和示踪联通试验等精准查找到矿山Y01特大涌水点岩溶管道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实施了矿山涌水治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表明:(1)针对复杂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高流速的涌水特征,提出并实施了“非连续帷幕截流+关键通道探查与封堵+止浆垫控流降速”的岩溶矿山涌水综合治理体系。依据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提出了非连续帷幕封堵裂隙型涌水区域的思想;对大流量岩溶管道型集中涌水设计采用止浆垫控流装置,通过控流能有效降低关键过水通道内水流速度,为注浆材料的有效留存沉积和工程的成功封堵提供了重要条件。(2)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是岩溶管道型涌水成功封堵的保证,关键孔是指直接揭露岩溶涌水管道或与涌水管道联通性极强并对注浆堵水起主要作用的钻孔。针对矿山Y01岩溶管道型特大涌水精准查找到2个关键孔,均在矿坑南部: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50 m的近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近孔”),另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150 m的远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远孔”)。现场采用近孔、远孔2个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近孔以粗骨料和自主研发的可控凝结新型材料进行注浆,远孔仅注水泥浆液;近孔粗骨料和新型材料既能降低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远孔浆液起到更好的留存沉积作用,又能作为封堵材料起到增强的功能,远孔因其离涌水点距离长、辐射范围广、浆液扩散充分而能确保封堵长度和效果。近孔、远孔协同配合同步注浆是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有效组合工艺。(3)涌水口止浆垫控流降速装置的合理有效调控,配合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的同步实施,进一步确保了注浆浆液的有效快速留存和沉积,是岩溶地区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创新性技术和方法。项目实施后,彻底封堵矿坑内集中涌水量达7.12万m^(3)/d的Y01特大涌水点,实现总减水量8.43万m3/d(含非连续帷幕注浆封堵),保证了矿山的正常安全开采,大幅降低了抽排水费用,同时保护了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矿山涌水灾害治理提供理论价值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涌水治理 关键通道 非连续帷幕 控流降速
下载PDF
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的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差异分析
2
作者 廖梦垚 罗娅 +3 位作者 余军林 王青 石春茂 徐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1,78,共9页
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的关系是识别下垫面与近地表大气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对维持能量良好循环与改善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区的自然背景与非喀斯特区有明显差异,陆地-大气间能量传输的规律在两类地区具有差异。基于近邻成对像... 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的关系是识别下垫面与近地表大气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对维持能量良好循环与改善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区的自然背景与非喀斯特区有明显差异,陆地-大气间能量传输的规律在两类地区具有差异。基于近邻成对像元选择,获取贵州西南紫云、望谟两县2000—2018年的地表温度和近地表气温,并对比分析它们在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就年平均状况而言,喀斯特区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的差异及其波动性比非喀斯特区大,陆地-大气之间能量传输的稳定性为非喀斯特区大于喀斯特区。②从季节状况看,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的差异在春、夏、秋三季为喀斯特区比非喀斯特区明显,冬季无明显差异;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差异的波动性在冬季为喀斯特区大于非喀斯特区;喀斯特区陆地-大气之间能量传输的稳定性在4个季节均大于非喀斯特区。③从各月看,喀斯特区地表温度与近地表气温差异在各月均比非喀斯特区明显,差异波动性在4月份大于非喀斯特区,其余月份基本一致;除去3月份和4月份,其余各月的非喀斯特区陆地-大气之间能量传输均比喀斯特区稳定。结果可为研究气候变化、解析地表环境模式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近地表气温 差异 喀斯特区 非喀斯特区
下载PDF
岩溶区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建设方案
3
作者 叶宇航 罗旭 +2 位作者 刘健美 徐文田 梁粤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75,共7页
[目的]为实现岩溶区下穿机场飞行区大直径盾构隧道不停航施工,需对不停航施工建设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3号下穿通道,分析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障碍物限制及道面区沉降控制要求,提出本工程道面区... [目的]为实现岩溶区下穿机场飞行区大直径盾构隧道不停航施工,需对不停航施工建设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3号下穿通道,分析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障碍物限制及道面区沉降控制要求,提出本工程道面区控制标准;结合岩溶区工程地质特点,提出浅埋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方案。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盾构穿越施工对机场跑道影响,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及结论]应尽量避免隧道底进入基岩,并满足隧道整体抗浮要求;应采取措施增大盾构隧道整体刚度,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机场运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穿越机场飞行区隧道设计主要考虑隧道施工期间道面区沉降对飞机安全运营的影响,故道面沉降控制标准按总沉降量不应大于30 mm且跑道差异沉降率不应大于1‰;根据数值分析结果,盾构穿越机场飞行区施工过程中,机场跑道沉降最大值为15.48 mm,最大差异沉降率为0.20‰,均满足机场跑道沉降限制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岩溶区 机场飞行区 不停航施工
下载PDF
黔西北贫困山区不同地貌形态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廖艳梅 尹林江 +4 位作者 兰安军 翟香 施厚军 张玉彪 钟九生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为揭示贫困山区不同地貌形态下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以毕节市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以2009年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 为揭示贫困山区不同地貌形态下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以毕节市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以2009年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类型均在地形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旱地、水田、园地、建设用地、道路、水域对低地形有一定的选择性,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则对高地形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类型在低地形区域分布更广。(2)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的地形梯度效应明显,2009年其随地形梯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2018年则表现为地形梯度越低,多样性越高。与非喀斯特区相比,喀斯特区的多样性在区间1、2、5高于非喀斯特区,区间3—4内则相反。(3)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地形梯度效应显著,均表现为地形梯度越高,土地利用程度越低。其存在的空间差异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地形分布指数 喀斯特区 非喀斯特区
下载PDF
溶岩与非溶岩地区隧道排水系统堵塞机理
5
作者 曹艳妮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
岩溶与非岩溶地区隧道排水系统频繁发生堵塞灾害。溶岩地区排水系统堵塞物质主要为白色碳酸钙(CaCO_(3)),而非溶岩地区排水系统堵塞物质为黑色土颗粒。以法国Meyssiez隧道排水系统堵塞灾害为依托,通过测试隧道围岩孔隙比e和地下水电导率... 岩溶与非岩溶地区隧道排水系统频繁发生堵塞灾害。溶岩地区排水系统堵塞物质主要为白色碳酸钙(CaCO_(3)),而非溶岩地区排水系统堵塞物质为黑色土颗粒。以法国Meyssiez隧道排水系统堵塞灾害为依托,通过测试隧道围岩孔隙比e和地下水电导率EC,分析了岩溶地区隧道排水系统的堵塞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溶岩地区排水系统堵塞主要由以下过程引起:(1)雨水入渗地下后,溶解了围岩内部的碳酸钙,形成Ca^(2+)和HCO_(3)^(-)离子;(2)含有Ca^(2+)和HCO_(3)^(-)离子的地下水通过排水孔流入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由于气温和气压等外部因素改变,Ca^(2+)和HCO_(3)^(-)离子反向沉积形成固态CaCO_(3)结晶,最终引发排水系统堵塞;(2)非溶岩地区隧道排水系统堵塞灾害由以下过程引起:(1)地下水流作用引发围岩内部细小土颗粒迁移流失;(2)流失的细小土颗粒通过排水孔进入隧道内部排水系统,而后逐步堆积,最终引发排水系统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岩与非溶岩地区 隧道排水系统堵塞 碳酸钙溶解 土颗粒迁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空间溢出效应
6
作者 郑朋飞 刘艳 +1 位作者 吴冉 覃文艺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81-89,共9页
探析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辨别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区域2009—2020年的生态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生态效率时... 探析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辨别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区域2009—2020年的生态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生态效率时序上呈现波浪式上升的阶段性特征;(2)生态效率整体上呈“西南部热中部冷”的空间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产业结构、科研水平等对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对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地方应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强区域战略合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玉米光合作用与锌含量和碳酸酐酶关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霄 刘再华 +1 位作者 曹建华 张云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玉米叶片光合作用与锌含量和碳酸酐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区施加有机肥的土壤有效锌和玉米叶片锌含量均高于非岩溶区,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玉米叶片的锌含量分别为47.85m g/kg和43.35 m g/...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玉米叶片光合作用与锌含量和碳酸酐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区施加有机肥的土壤有效锌和玉米叶片锌含量均高于非岩溶区,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玉米叶片的锌含量分别为47.85m g/kg和43.35 m g/kg;岩溶区玉米叶片的碳酸酐酶活性和光合作用也高于非岩溶区,岩溶区的碳酸酐酶活性平均为5.622U,非岩溶区的碳酸酐酶活性平均为3.485U;碳酸酐酶活性随玉米叶片的锌含量增加而提高,而玉米光合作用效率随碳酸酐酶活性增加而提高,反映了土壤锌含量对玉米叶片锌含量、碳酸酐酶活性和光合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作用 锌含量 碳酸酐酶 岩溶区 非岩溶区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莉 曹建华 +1 位作者 程阳 黄民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42-44,共3页
通过对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林地、灌草丛地、果园(人工柚子林和银杏林)等土壤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大都... 通过对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林地、灌草丛地、果园(人工柚子林和银杏林)等土壤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大都高于非岩溶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岩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林地>灌草丛地>柚子园>银杏园,而非岩溶区土壤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岩溶区 非岩溶区 有机质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岩溶区与非岩溶区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韦红群 曹建华 +3 位作者 梁建宏 蒋健波 覃星铭 黄雪蔓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岩溶区棕色石灰土与非岩溶区红壤对玉米秸秆有机物料降解过程中土壤pH值、秸秆降解率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降解期间,土壤pH值在前期有下降的趋势,后期慢慢回升;秸秆降解速度最快主要集中在降解的最...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岩溶区棕色石灰土与非岩溶区红壤对玉米秸秆有机物料降解过程中土壤pH值、秸秆降解率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降解期间,土壤pH值在前期有下降的趋势,后期慢慢回升;秸秆降解速度最快主要集中在降解的最初30d,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到98d基本达到平衡,降解速度大大减慢;过氧化氢酶的变化不明显,土壤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前期上升,中期下降,后期上升"的变化趋势。因素比较结果表明:除蛋白酶的活性是非岩溶区的大于岩溶区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岩溶区的大于非岩溶区;从降解率来看也是岩溶区的要稍高于非岩溶区。由此认为,秸秆在岩溶区土壤中的降解作用比非岩溶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PH值 降解率 岩溶区与非岩溶区 土壤酶
下载PDF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丽萍 陈洪松 +2 位作者 连晋姣 付智勇 王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8-1517,共10页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是确定植被生态系统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植被恢复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广西地区25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逐日资... 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是确定植被生态系统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植被恢复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广西地区25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逐日资料,计算了各站点的ET_0,在此基础上采用GIS的克里金插值、Spearman秩次相关法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ET_0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51年来广西各站点多年平均ET_0为1 138 mm×a^(-1);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喀斯特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年ET_0累积距平曲线均呈"N"型分布;20世纪70年代最高,90年代最低,21世纪以来年ET_0有所回升,但仍低于51年平均值。此外,喀斯特地区ET_0年际变化小于非喀斯特地区。日照时数、风速和平均温度是影响非喀斯特地区年ET_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而相对湿度则通过与其他气象因子的相互作用间接对喀斯特地区年ET_0的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在季节尺度上,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在各季节都是ET_0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与ET_0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在喀斯特地区冬、春两季对ET_0的间接作用系数为负,在非喀斯特地区并未发现这一现象。了解不同地区ET_0的变化趋势是植被生态需水定额计算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PENMAN-MONTEITH公式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气象因素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桂林毛村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果园土壤养分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宏岗 曹建华 潘根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研究了处于同一气候条件下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果园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壤pH值与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465,P<0.01),DOC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呈极显著正... 研究了处于同一气候条件下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果园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区土壤pH值与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465,P<0.01),DOC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47、0.574、0.444,P<0.01);非岩溶区DOC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187、0.191)。土壤溶解有机碳、土壤溶解有机氮(DON)与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量氮(MBN)的关系依土壤环境条件差异而不同。非岩溶区土壤的C/N较适宜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时空变化,导致土壤养分性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解有机碳 岩溶区 非岩溶区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岩溶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的两种拟合模型比较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中峰 黄玉清 +2 位作者 莫凌 尤业明 焦继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用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模型,对桂林岩溶区石山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拟合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数值均高于相应的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结果;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参数值大小和曲线变化趋势不符合实际情况;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结果更符合生理意义。红背山麻杆和九龙藤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耐荫性均强于圆叶乌桕和青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下载PDF
西南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雷清 苏维词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
文章针对西南山区的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安全发展的需要,以普定县和万州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2种典型喀斯特地区和4种非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西南山区农村经济... 文章针对西南山区的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安全发展的需要,以普定县和万州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2种典型喀斯特地区和4种非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西南山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农村循环经济 模式
下载PDF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关系的对比研究--以贵州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永罡 王世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通过测定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背景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土壤的含水量以及16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比较了不同背景区从退化生态到非退化生态过程中各样地之间,以及石漠化和土山样地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 通过测定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背景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土壤的含水量以及16种植物叶片的δ13C值,比较了不同背景区从退化生态到非退化生态过程中各样地之间,以及石漠化和土山样地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喀斯特背景区还是非喀斯特背景区从退化到非退化的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增大,植物叶片的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大,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就越低;而从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石漠化样地植物叶片δ13C值并不随坡位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而坡位自上而下土山样地植物叶片的δ13C值则表现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逐渐趋负。这些研究结果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δ13C值对不同生境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机制,其中石漠化样地上的植物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最迅速和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δ^13C值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喀斯特区 非喀斯特区
下载PDF
非岩溶区峡谷水库成库地质条件评价的量化指标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向春 裴晓东 +1 位作者 骆福英 滕杰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5年第4期38-40,共3页
通过对水库成库地质条件的分析,建立影响水库成库地质条件的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水库成库地质条件的量化指标体系,力求探讨水库成库地质条件数量化评价途径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水库成库地质条件判别规则和标准。
关键词 河谷指数 地下分水岭 封闭指数 隔水层 非岩溶区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林 孙荣国 +1 位作者 陈卓 李鹏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5期94-98,共5页
研究旨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区域地理特征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为今后贵州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与参考。通过分析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现有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在贵州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提出影响面源污染治理的... 研究旨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区域地理特征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为今后贵州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与参考。通过分析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现有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在贵州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提出影响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总结发现,贵州省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紧关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发展建设、环境卫生等及长江和珠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该研究得出,贵州受地理环境限制,天然耕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有限;现今工业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乡环保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口的增加已成为影响贵州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喀斯特区域 污染治理技术
下载PDF
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牧草养分动态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徐祥明 曹建华 +2 位作者 莫彬 李小方 覃灵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进行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牧草田间对比试验,测定植被在生长季内(6-8月)的养分动态变化,并结合N/P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岩溶区牧草的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节的6-8月,岩溶区4种牧草N、P养分浓度都具有显著的随月... 通过进行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牧草田间对比试验,测定植被在生长季内(6-8月)的养分动态变化,并结合N/P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岩溶区牧草的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节的6-8月,岩溶区4种牧草N、P养分浓度都具有显著的随月份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从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所测定的4种牧草养分结果来看,岩溶区牧草的N素平均值为22.79mg/g,非岩溶区牧草的N素略小于岩溶区,为22.15mg/g;岩溶区的P素平均值为6.03mg/g,非岩溶区牧草的P素小于岩溶区,为5.35mg/g。(2)无论是岩溶区还是非岩溶区,牧草的N/P与N的相关性最大,相当系数都大于0.6,与非岩溶区不同的是,岩溶区牧草的N/P与Ca的相关性也很大,而非岩溶区的则较小。(3)岩溶区牧草植物体Ca、Mg总含量分别是非岩溶区的2和1.5倍。不同种类的牧草对Ca、Mg的吸收和累积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中的类玉米其钙含量远远小于其它3种牧草的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非岩溶区 牧草 N/P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阿哈水库水环境中毒性物质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宇中 郭云 +2 位作者 杨成 王志康 谢太岭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22,共8页
评价阿哈水库中化学致癌物与非致癌物通过饮水途径对成年人和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为污染物治理和水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设置12个采样点,测定砷As、镉Cd、六价铬Cr^6+和汞Hg、铅pb、铜Cu、铁Fe、锰Mn、挥发酚、氰化物、... 评价阿哈水库中化学致癌物与非致癌物通过饮水途径对成年人和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为污染物治理和水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设置12个采样点,测定砷As、镉Cd、六价铬Cr^6+和汞Hg、铅pb、铜Cu、铁Fe、锰Mn、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氨氮NH3-N,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该水库中毒性物质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产生的健康总风险度在10-3数量级,达到评价标准中最高危险级别,其中儿童受到的健康风险最高,其次是成年男性,再次是成年女性;(2)化学致癌物的健康总风险及单项风险远高于非致癌物,风险度高出5~6个数量级;(3)化学致癌物中的Cr^6+健康风险度最高,风险比重高达99.8%,是主要健康风险贡献源;(4)4个采样断面对3类饮水人群造成的健康危害风险顺序一致,均是入库口2>入库口1>水厂取水口>库中心。Cr^6+是首要管控因子;入库口2的健康风险最高,其次是入库口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致癌物 非致癌物 健康风险评价 喀斯特地区 阿哈水库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旱作土壤—水系统中氮磷迁移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方 朱健 +1 位作者 罗海波 刘元生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6期47-50,77,共4页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旱地进行样地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旱地氮磷迁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种植不同种类作物的情况下,喀斯特山区旱地氮磷迁移量有明显差异,地表径流中NH4+-N和NO3--N浓度大小关系依次为蔬菜地>...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旱地进行样地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旱地氮磷迁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种植不同种类作物的情况下,喀斯特山区旱地氮磷迁移量有明显差异,地表径流中NH4+-N和NO3--N浓度大小关系依次为蔬菜地>玉米地>烤烟地,而PO4-3-P浓度为蔬菜地>烤烟地>玉米地,说明不同的作物类型和施肥方式会对旱地氮磷迁移产生明显影响。另外,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玉米的土壤渗透水中NH4+-N和NO3--N的平均浓度(12次取样平均值)之和分别是种植早熟禾、香根草、水芹菜及杨树土壤的1.9、2.4、3.2和4.6倍,而PO4-3-P的平均浓度则分别是它们的5.7、8.8、3.4和1.9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旱作作物种类,进行合理施肥及轮间作,有利于控制喀斯特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及保护地表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旱地 氮素 磷素 迁移量 贵州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分散供水与水质防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慧芳 谢世友 +1 位作者 王建锋 楚玉春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分散式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西南岩溶山区农村的人畜用水困难,但是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有感官性状明显、pH值呈碱性、主要离子浓度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等。为此,需从改进供水工程、采取化学净化措施、注意用水卫生、加强水资源监... 分散式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西南岩溶山区农村的人畜用水困难,但是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有感官性状明显、pH值呈碱性、主要离子浓度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等。为此,需从改进供水工程、采取化学净化措施、注意用水卫生、加强水资源监管等方面对水质进行保护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分散供水 水柜 饮水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