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as revealed by earthquake activity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忠淮 汪素云 高阿甲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0年第5期507-515,共9页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ibetan) are studied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Evidence of earthquake activity shows that junctures between blocks...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ibetan) are studied based on earthquake data. Evidence of earthquake activity shows that junctures between blocks in this area consist of complicated deformation zones. Between the Gansu-Qinghai block and Alxa block there is a broad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zone, which turns essentially to be a network-like deformation region to the southeast. The Liupanshan region, where the Gansu-Qinghai block contacts the Ordos block, is suffering from NE-SW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Ordos and Alxa block is a shear zone with sections of variable trend.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marginal region of the Ordos is under NNW-SSE extensi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northeastward squeezing of the plateau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Ordos block, as well as the south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plateau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 movement earthquake
下载PDF
Lateral variation of Pn velocity beneath northeastern marginal region of Qinghai- Xizang plateau
2
作者 许忠淮 汪素云 裴顺平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1期26-33,共8页
Pn arrival time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bulletins of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in China. These data are tomographically inverted to map the lateral variation and anisotropy of Pn velocity in... Pn arrival time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bulletins of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seismological network in China. These data are tomographically inverted to map the lateral variation and anisotropy of Pn velocity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al region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e average Pn velocity in this region is 8.09 km/s, being a littl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for whole China. Higher velocity is found in tectonically stable Qaidam basin, while lower velocity is seen in and around tectonically active Shanxi graben. The region where the 1920 Haiyuan great earth-quake occurred shows a slightly low Pn velocity. A noticeable result is that, differing from the tectonically com-pressive Tianshan region, where Pn velocity is low, the Qilianshan region, where the Neotectonic deformation is also primarily compressive, shows high Pn velocity. In the uppermost mantle beneath the Ordos plateau Pn veloc-ity is inhomogeneous, varying from higher velocity in southwestern part to lower one in northeastern part.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possible movement of the Ordos block, as there are strong earthquakes all around the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 tomography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下载PD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and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民都 吕太乙 +1 位作者 张元生 阮爱国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0年第6期687-697,718,共12页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the shape of Moho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 studied. Based on artificial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s well as geologica...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the shape of Moho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 studied. Based on artificial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s well as geological data. 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geotectonic subdivis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deep and large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 presented; (2)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Moho are obtained mainly based on artificial seismic sounding data; (3) There exists well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faults and some features of the Moho, which suggests that such complex crustal structure might be the preparation environment of stro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geological structure artificial seismic sounding crustal structure Mo?
下载PDF
Cu-Ni-PGES MINERALIZATION OF MELANOCRATIC ROCKS IN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 HKT
4
作者 Cao Zhimin 1, Luo Yaonan 2, Li Youguo 1, Song Xieyan 1, Chen Cuihua 1, Yang Zhusheng 2, He Hong 2 2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engdu 610081,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15-415,共1页
The Panxi Rift Zone is a famous metallogenic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Continental rifting developed in Hercynian period (P 2, 260~250Ma) accompany with a series of basic\|ultrabasic rocks. Various in lithologies,... The Panxi Rift Zone is a famous metallogenic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 Continental rifting developed in Hercynian period (P 2, 260~250Ma) accompany with a series of basic\|ultrabasic rocks. Various in lithologies, such as layered intrusions (V\|Ti\|Fe formation), small\|sized mafic\|ultramafic bodies (stocks) and large\|scale basalt (Emeishan Basalt) are constituted of a complete melanocratic rock system.Most of Cu\|Ni\|PGE sulfide deposits are related to small\|sized ultramafic rock bodies. It is a perfect possibility for them to be an affinity of basic eruptive lava and for the neck facies. But in ① Panzhihua\|Center Yunnan Province, the Gaojiacun, also Jinbaoshan, as large stratiform basic\|ultrabasic complex used to be thought that is older one intruded to basement rocks in Precambrian. However, new evidences suggest it is similar with the small\|sized ultramafic rock bodies containing Cu\|Ni\|PGE, and also the both are affinity of the Emeishan Basalt; ② Miyi district, Cu\|Pt mineralization was discovered in the Xinjie bedded basic complex, and in where ophitic olivine\|pyroxenite\|peridotite facies are exactly Pt\|bearing layers; ③ Longzhoushan district, we have recently researched basic\|ultrabasic clusters which intruded into fracture zones, and Cu\|Ni\|Pt, Pd mineralization developed at the salbands.Generally, the basalt is poor in PGE and rich in Cu. It is suggested as the result of PGE dispersion\|concentration processing in the melanocratic rock system when rifting happ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PGEs MINERALIZATION Province melanocratic ROCKS em eishan basalt basic\|ultrabasic complex SOUTHEAST margin the qinghai xizang(Tibet) plateau HKT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ate Mesozoic-Cenozoic Ruo'ergai Basin,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5
作者 Yuxiu Zhang,Chengshan Wang,Meng He,Chao Ma,Xinsheng Niu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Tibetan Plateau Ge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5-275,共1页
The Middle Triassic Ladinian-Upper Triassic Norian series in the Mesozoic-Cenozoic Ruo’ergai basin of Songpan area is characterized of large thick shallow marine-deep marine fine grained clastic.The strata are region... The Middle Triassic Ladinian-Upper Triassic Norian series in the Mesozoic-Cenozoic Ruo’ergai basin of Songpan area is characterized of large thick shallow marine-deep marine fine grained clastic.The strata are regionally unconformable between each adjacent two of the Middle-Late Triassic fine grained clastic,the Jurassic coal-containing clastic,the Cretaceous-Paleogene variegated coarse cla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northeastern margin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Moho反射波噪声干涉方法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成像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小军 吴庆举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67-181,共15页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台阵噪声干涉技术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Moho面PmP反射波,利用已有的区域三维地壳速度模型,采用沉积层校正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地壳初始模型,进而对噪声互相关函数进行...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台阵噪声干涉技术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Moho面PmP反射波,利用已有的区域三维地壳速度模型,采用沉积层校正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地壳初始模型,进而对噪声互相关函数进行基准面校正,然后采用共中心点叠加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不同块体地壳厚度差异显著,沿青藏高原北东向的扩展方向,地壳厚度逐渐变薄.祁连造山带中、西段地壳厚度约55~65 km,西秦岭造山带地壳厚度从西至东从53 km左右减小至42 km上下,阿拉善块体地壳厚度约50 km,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地壳厚度约40~45 km.六盘山断裂、海原断裂与天景山断裂附近呈现局部的地壳增厚,并且出现脉冲状Moho面反射震相,表明断裂带附近可能存在速度跃变较大的Moho面结构.祁连山北缘断裂出现叠置的反射震相,推测下地壳的逆冲形成了此类Moho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噪声干涉技术 Moho面反射波 基准面校正 地壳厚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清水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7
作者 王阳 周小虎 +2 位作者 史小辉 黄琪 刘禄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9-595,共17页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汇聚的影响,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其构造变形不断向北东扩展、挤出,造就了清水河流域及其周缘独特的构造地貌格局。通过对清水河流域构造地貌的研究,可以揭示新生代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汇聚的影响,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其构造变形不断向北东扩展、挤出,造就了清水河流域及其周缘独特的构造地貌格局。通过对清水河流域构造地貌的研究,可以揭示新生代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和地貌演化过程。本文基于30 m分辨率DEM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对清水河流域地貌参数进行提取,精确计算了22条子流域的河长坡降指标(SL)及Hack剖面、面积-高程积分(HI)、流域不对称度(AF)以及盆地延伸率(Re)这4种地貌形态指数,定量获取了清水河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再结合4个参数求得各子流域的相对活动构造指数(Iat),对研究区的相对构造活动性程度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SL值分布在70.1~353.9之间,表明整个流域内构造活动性存在区域差异且整体活动变形程度较高;(2)受海原断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影响,研究区西岸流域HI和AF指数的平均值大于东岸,Re指数的平均值小于东岸,表明西岸构造活动性大于东岸;(3)研究区相对活动构造指数(Iat)处于第一、二级的面积达到80%,主要分布在西岸,表明整个流域的构造活动性强烈,且展现由东向西活动性逐渐增强的趋势。同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综合评估流域构造活动状态,并据此对河流发育阶段以及构造运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新生代 DEM 构造地貌 相对活动性
下载PDF
青海化隆县独特的峡谷丹山地貌景观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心兰 张绪教 +7 位作者 李俊磊 王一凡 张向格 袁晓宁 王凯雅 王重歌 刘江 侯恩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4,共12页
“峡谷丹山”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地貌组合,不仅具有非常高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青海省化隆县拉木峡为黄河一级支流,发育典型的角度不整合和丹霞地貌,因而成为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形成演化研究的良好区... “峡谷丹山”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地貌组合,不仅具有非常高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青海省化隆县拉木峡为黄河一级支流,发育典型的角度不整合和丹霞地貌,因而成为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形成演化研究的良好区域。以该地貌组合类型的形态特征、成因机制及形成年代研究为目标,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等方法,对组成峡谷的岩石及地层、构造背景开展研究,系统总结与分析拉木峡地貌景观的形成动力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其对青藏高原隆升及黄河演化的指示意义。拉木峡由约900 Ma前的新元古代化隆岩群片麻岩及角度不整合于其上的约54 Ma前的新生代古近纪西宁群红色砂砾岩层组成。约8 Ma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丹霞地貌雏形开始形成。自1.1 Ma黄河贯通化隆盆地后,受拉木峡流水强烈侵蚀下切和重力崩塌的持续作用,发育“峡谷丹山”地貌组合景观。峡谷险峻幽深、丹霞栩栩如生,成为极具典型性、独特性和稀有性的国家级地质遗迹,对青藏高原隆升、黄河形成演化和新生代气候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丹霞地貌 峡谷 化隆岩群 黄河流域 化隆县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采用新方法计算b值评估中长期地震危险性——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
9
作者 呼楠 韩鹏 王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64-67,共4页
1研究背景。古登堡-里克特(G-R)关系描述了地震活动震级-频度关系(Gutenberg&Richter,1944;Utsu,1965)。随后,通过一系列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学研究表明(Scholz,1968;Geobel et al,2013;Amitrano,2003;Scholz,2015;Wu,2018),G-R关系... 1研究背景。古登堡-里克特(G-R)关系描述了地震活动震级-频度关系(Gutenberg&Richter,1944;Utsu,1965)。随后,通过一系列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学研究表明(Scholz,1968;Geobel et al,2013;Amitrano,2003;Scholz,2015;Wu,2018),G-R关系中b值与地壳应力存在反比关系,即较低的b值代表区域应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b值的降低代表区域应力的升高。因此,b值作为应力水平的示踪剂对于评估该地区地震危险性具有指示意义。随后,b值被广泛的应用到天然地震和诱发地震的研究中(Wyss et al,2000;Schorlemmer etal,2005;Nandanetal,2017;Nanjoetal,2019;Petruccellietal,2019;Finzietal,2020),相关研究表明,大震通常发生在低b值区域(Kulhanek et al,2005;EI-Isa et al,2014;Shcherbakov et al,2019),并且大震前在震源区范围内b值会表现出随时间的降低,反映了震前应力水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B值 预测效能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龙首山晚新生代多阶段构造隆升的盆地记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迪 陈鹏 +2 位作者 李荣西 吴小力 刘晓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59-3774,共16页
龙首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其盆山演化过程和断裂带扩展模式的恢复对揭示青藏高原新生代北东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龙首山南北两麓3个新近系沉积剖面的构造特征和5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LA-ICP-MS... 龙首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其盆山演化过程和断裂带扩展模式的恢复对揭示青藏高原新生代北东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龙首山南北两麓3个新近系沉积剖面的构造特征和5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LA-ICP-MS年龄结果,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龙首山地区晚新生代的盆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龙首山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14Ma,龙首山南缘断裂带活化,阿拉善地块南缘沿此断裂逆冲于张掖盆地之上,张掖盆地开始接收阿拉善地块的物源;(2)~5Ma,龙首山南缘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开始发育,使龙首山南侧山麓白垩系开始剥露并为张掖盆地提供物源,同时,龙首山北缘断裂带活化并导致潮水盆地发生挠曲沉降,接收龙首山的物源;(3)5~2.5Ma,龙首山北缘断裂带的次级断裂开始发育,导致龙首山北麓白垩系开始剥露并为潮水盆地提供物源。通过对龙首山周缘盆地沉积相和物源开展分析,本研究反演了龙首山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断裂带活动和山体隆升过程,表明在14~2.5Ma,随着龙首山南缘断裂、北缘断裂的活化和次级断裂的发育,龙首山经历了3次强烈的隆升,这对揭示青藏高原北东向的扩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龙首山 晚新生代 锆石U-PB 盆山演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欣怡 杨富强 +10 位作者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贺万鹏 周晓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和校正随机率(MST),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的主导构建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5、15和23 a群落与Climax群落之间的DNCI分别为-22.6169、-21.7507和-8.2594,都远小于0,表明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作用是扩散过程;2)5 a-Climax组和23 a-Climax组的MST值均高于50%阈值线,这表明随机性过程在两组群落构建中均占支配地位;对于15 a-Climax组,15 a的MST值为0.6664,Climax的MST值等于0.4927,说明15 a植物群落构建以随机性为主,而Climax群落构建以确定性为主;由于15 a的MST值远高于50%,而Climax的MST值较接近于50%的阈值,也可说明15 a-Climax组群落构建仍以随机性为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随机扩散主导了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构建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下载PDF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揭示的祁连造山带莫霍面深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国炜 熊小松 +4 位作者 高锐 陈宣华 李英康 王冠 任海东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距南侧的喜马拉雅碰撞带前缘1500 km,以一个宽阔的(东西长约1000 km,南北宽200~400 km)、NW走向的造山带的形式被夹持于北侧的河西走廊盆地与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之间,西侧被NEE走向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距南侧的喜马拉雅碰撞带前缘1500 km,以一个宽阔的(东西长约1000 km,南北宽200~400 km)、NW走向的造山带的形式被夹持于北侧的河西走廊盆地与南侧的柴达木盆地之间,西侧被NEE走向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所截切,北缘以青藏高原北缘断裂带,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和祁连山东缘断裂带与河西走廊盆地相邻,南东方向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东缘与鄂尔多斯地块相邻.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边缘造山和地壳变形的重要过程.对其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扩展,理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大陆内部构造作用的关键手段.自1980年代以来,前人在研究区实施了多条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以揭示祁连造山带及周缘的地壳深部结构.本文通过对这些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收集汇总和梳理分析,以探讨祁连造山带不同区段下方莫霍面起伏及深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祁连造山带莫霍面埋深整体自西向东变浅,最深的莫霍面位于北祁连造山带内的哈拉湖附近;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本文推测莫霍面深度的起伏及变化状态揭示了祁连造山带由西向东不同的地壳缩短方式,其中西段最深的莫霍面可能由大陆俯冲的“底垫作用”所引起;中段的壳内低速体和低阻体反映了该区上下地壳解耦变形,地壳的持续缩短主要靠变形解耦面以上发育的大型逆冲断裂带调节;而莫霍面深度最浅的东段累积应力则主要靠左行走滑的海原断裂和壳内发育的逆冲断裂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带 青藏高原东北缘 莫霍面深度 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动衰减模型及其在地震影响场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韶鹏 卢育霞 +4 位作者 石玉成 田秀丰 贺海浪 刘北 李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1-309,共9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分布密集、构造变形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建立更符合该地区地震动特征的地震动衰减模型,能够在本地区震害防治和震后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构造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强震数据库,...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分布密集、构造变形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建立更符合该地区地震动特征的地震动衰减模型,能够在本地区震害防治和震后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构造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强震数据库,构建考虑断层类型、近断层效应及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区域性地震动衰减模型,运用随机效应回归法计算出模型系数;结合国内强震动记录通过残差分析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并比较与NGA模型的差异;最后,运用震动图快速生成系统产出2022年门源Mw6.6地震理论烈度图并与现场调查烈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NGA模型的预测偏差与场地条件和距离关系不大,而主要与震级相关,预测偏差随震级增大而明显增大;残差分析显示本文模型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震记录更接近;基于震动图快速生成系统产出的理论烈度图与现场调查结果比较接近,运用地震动衰减模型可有效提高台网稀疏地区强震Shakemap和地震影响场的预测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衰减模型 门源地震 场地效应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高原寒区地表土壤冻融作用的空间参数化表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会然 许冲 +2 位作者 张万昌 易亚宁 肖子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59-1874,共16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寒区季节冻土环境变化对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陆地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十分剧烈。摸清季节冻土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对开展寒区自然科学研究、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寒区季节冻土环境变化对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陆地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十分剧烈。摸清季节冻土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对开展寒区自然科学研究、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冻土遥感技术和冻土物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前冻土研究成果在区域尺度下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领域中的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针对冻土研究成果在应用中的短板,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高山峡谷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重点解决地表土壤冻融循环及其水热传输过程的系统性表达,建立了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冻土区的空间全分布式的冻土水热耦合过程数值模型,分析了研究区2010—2020年的冻土系统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表土壤冻融作用的空间参数化表征方法,提出冻融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损伤系数。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季节冻土随气温升高变化剧烈,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季节冻土除了周期性冻融循环外,总体呈退化趋势,为冻融作用下岩土体结构抗剪强度的变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最后,利用土体抗剪强度损伤系数,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角度揭示了地表土壤冻融作用对冻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土体抗剪强度损伤系数可以有效刻画地表季节冻土水热过程及其冻融作用特征,为冻融灾害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寒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冻土系统动态演化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季节冻土 冻融作用 土体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ALOS AW3D30高程模型和EIGEN-6C4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
15
作者 张国庆 梁伟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利用EGM96全球重力场模型对ALOS AW3D30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系统进行转换,结合实测GNSS数据,分析ALOS AW3D30模型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精度.利用实测重力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自由空气异常,并与EGIEN-6C4自由空气异常模型... 利用EGM96全球重力场模型对ALOS AW3D30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系统进行转换,结合实测GNSS数据,分析ALOS AW3D30模型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精度.利用实测重力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自由空气异常,并与EGIEN-6C4自由空气异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ALOS AW3D30模型与264个GNSS测点的差异标准差为3.4 m,该地区ALOS AW3D30精度优于4 m;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整体呈负值,局部为正值,变化范围为-177×10^(-5)~166×10^(-5)m·s^(-2),实测重力异常与模型结果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存在局部差异;EIGEN-6C4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变化范围为-163×10^(-5)~142×10^(-5)m·s^(-2),实测结果与模型结果差异为-119×10^(5)~63×10^(-5)m·s^(-2),平均值为-20×10^(-5)m·s^(-2),差异标准差为29×10^(-5)m·s^(-2),实测结果与模型结果差异较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真实地球重力场应该通过实测获得.最后,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实测重力异常与EGIEN-6C4重力异常模型,利用消去-恢复法,将实测重力异常与模型结果进行融合,提高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尤其是祁连山东缘、海原断裂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异常精度,可以为区域重力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S AW3D30 EIGEN-6 C4 GNSS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异常
下载PDF
“格萨尔”活态史诗的多模态文本流变与传播——以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为中心
16
作者 孙婧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38,154,共7页
《格萨尔》史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它通过史诗说唱的方式引入民族的空间想象和文化认同,形塑了地理空间之于文化创制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格萨尔”活态史诗。在多模态视域中,“格... 《格萨尔》史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它通过史诗说唱的方式引入民族的空间想象和文化认同,形塑了地理空间之于文化创制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格萨尔”活态史诗。在多模态视域中,“格萨尔”史诗传统是包纳视觉、听觉和视听模态的一个文化整体,并在文本形态上呈现出多模态融合的样态。这些文本在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族群范围内的分布、流传和变迁,确证了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对“格萨尔”遗产形成的文化交流交融互鉴。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格萨尔”遗产多模态文本历时性和共时性传播事实的研究,以及多重文本在时空延展中形成对史诗叙事的语义重构,分析“格萨尔”人文地理艺术生成和传播的场效应,不仅能够呈现史诗与媒介的关系问题,还有助于揭示“格萨尔”史诗在文化复兴与民族区域文化协同保护中的普遍意义,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河谷及民族走廊地段 “格萨尔”史诗 多模态文本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壳上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57
17
作者 郭飚 刘启元 +3 位作者 陈九辉 赵大鹏 李顺成 赖院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0-797,共8页
根据横跨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和区域地震台网的走时数据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该地区 4 0 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呈明显... 根据横跨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和区域地震台网的走时数据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该地区 4 0 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这种不均匀性体现在不同块体之间 ,同时也存在于块体内部 ;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P波平均速度低 ,而鄂尔多斯地块的P波平均速度高 ,这与两个地块的地质构造活动特征相吻合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上地幔存在宽约 2 0 0km的过渡带 ,该过渡带在地表的界限在兰州—海原之间 ,在上地幔表现为向东 4 5°左右的倾斜条带 ,基本结构特征表现为高速与低速物质的混杂 ;青藏高原内部的柴达木地块平均速度偏低 ,而祁连地块的上地幔的平均速度偏高 ,两者相差约 8% ;在泽库、兰州和海原地区的上地幔顶部有明显的低速体侵入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台 走时数据 地幔 P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冰雹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康凤琴 张强 +2 位作者 渠永兴 冀兰芝 郭学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5-742,共8页
以青藏高原东北侧及毗邻地区诱发冰雹灾害的东移短小切变线天气过程为研究背景,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分档模式,用MM5V3中尺度气象模式提供冰雹云模拟研究所需的环境大气状况,模拟研究了冰雹形成和增长的微物理过程。... 以青藏高原东北侧及毗邻地区诱发冰雹灾害的东移短小切变线天气过程为研究背景,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分档模式,用MM5V3中尺度气象模式提供冰雹云模拟研究所需的环境大气状况,模拟研究了冰雹形成和增长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模式再现了当时冰雹、大风及暴雨的实况;中尺度水分和动力条件是冰雹形成和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们决定了冰雹云的强度和冰雹的大小;冰雹形成和增长过程中的微物理过程决定了冰雹云的消亡,冰雹在空中形成的潜热释放延长了降雹的时间;云中冰雹发生、增长的主要区域和云内上升气流配合良好,是防雹消雹的主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微物理过程 中尺度 青藏高原 大气物理 冰雹灾害 潜热释放 东北 重要因素 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来自SKS、PKS和SKKS震相分裂的证据 被引量:62
19
作者 王琼 高原 +1 位作者 石玉涛 吴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2-905,共14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区域台网4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资料,通过PKS、SKS和SKKS震相的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取了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得到该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分布图像,并结合GPS速度场和地壳剪切波各向异性分析青藏...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区域台网4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记录资料,通过PKS、SKS和SKKS震相的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取了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得到该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分布图像,并结合GPS速度场和地壳剪切波各向异性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形成机制及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分析结果认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侧,各向异性快波偏振呈NWW—SEE方向,与断裂带走向有一定夹角,与塔里木盆地向柴达木盆地俯冲方向一致,说明该地区上地幔物质变形主要受古构造运动的影响,属于"化石"各向异性.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区,XKS快波偏振呈NW—SE方向,一致性较好,与区域断层走向方向相同;由区域小震的地壳剪切波分裂分析得到的地壳剪切波快波偏振在该区域呈NE-SW方向,与相对于稳定欧亚大陆GPS运动速率一致,地壳和地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异表明壳幔变形可能有不同的形变机制.在陇中盆地及其周缘,由于处于活跃青藏地块与稳定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过渡带,相对于其他区域具有更加复杂的构造背景,地壳快波偏振和地幔快波偏振总体上呈NWW—SEE方向,说明壳幔变形机制可能相同;但不同台站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离散性,推测是由于受局部构造特征差异性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上地幔 地壳 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 被引量:24
20
作者 崔笃信 王庆良 +2 位作者 胡亚轩 王文萍 梁伟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0-1499,共10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本文通过处理分析该地区1999~2007年多期GPS观测数据、1972~2000年水准测量数据和1992年及2007年相对重力测量资料,获得了该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 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壳-幔耦合机理,本文通过处理分析该地区1999~2007年多期GPS观测数据、1972~2000年水准测量数据和1992年及2007年相对重力测量资料,获得了该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较长时间段的垂直形变场和相对重力变化场.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西部的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西部以北东向地壳缩短运动为主,而东部以顺时针旋转为主;东部以地壳隆升为主,速率在2.1 mm/a左右,而西部隆升的速率小于1 mm/a;相对重力变化则表现为在整体增大的背景下东部升高速率较大,平均为9.0×10^(-8)m·s^(-2)·a^(-1) ,而西部较小,平均值为3.1×10^(-8)m·s^(-2)·a^(-1).我们还发现,地壳不同变形形式的转换不是渐变的,而是发生在较窄的一个转换带内,这个转换带的整体走向为NEE,北部位于金昌与武威之间,中部在祁连山东部、门源以西,南部位于德令哈以东青海湖以西.最后结合前寒武纪构造格架、重力均衡异常资料和地震SKS分裂结果对形成这种运动态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岩石圈物质侧向流动、岩石圈结构及壳-幔耦合方式差异可能是导致东部与西部岩石圈变形差异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岩石圈变形 GPS速度场 变形机制 地震SKS分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