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ng a satellite-ba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by shipboard survey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1
作者 YANG Guang HE Hailun +2 位作者 WANG Yuan HAN Xiqiu WANG Yej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52-58,共7页
A summer-time shipboard meteorological survey is described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Shipboard observations are used to evaluate a satellite-ba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then find the main factors th... A summer-time shipboard meteorological survey is described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Shipboard observations are used to evaluate a satellite-ba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then fi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rrors. Two satellite data, the first is remote sensing product of a microwave, which is a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Microwave Imager(TMI), and the second is merged data from the microwave and infrared satellite as well as drifter observations, which is Operat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Analysis(OSTI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aily mean SST of merged data has much lower bias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microwave products. Therefore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necessary of the merging infrared and drifter SST with a microwave satellit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ST. Furthermor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n SST error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which include a wind speed, an air temperature, a relative humidity, an air pressure, and a visi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d speed has the lar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TMI SST error. However, the air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OSTIA SST error. Meanwhile,the relative humidity shows the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SST error for the OSTIA pro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board surve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Microwave Imager Operat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Analysis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 on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tropical Indian Ocean SST anomalies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海波 吴其冈 吴泽鹏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3-47,共15页
Based on the Had ISST1 and NCEP datasets,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o event(CP-EL)and eastern Pacific El Ni?o event(EP-EL)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ies of the Tropical I... Based on the Had ISST1 and NCEP datasets,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o event(CP-EL)and eastern Pacific El Ni?o event(EP-EL)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ies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Considering the remote ef fect of Indian Ocean warming,we also discussed the anticyclone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outh China precipitation and East Asian climate.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El Ni?o developing year of EP-EL,cold SST anomalies appear and intensify in the east of tropical Indian Ocean.At the end of that autumn,all the cold SST anomaly events lead to the Indian Ocean Dipole(IOD)events.Basin uniform warm SST anomalies exist in the Indian Ocean in the whole summer of EL decaying year for both CP-and EP-ELs.However,considering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more significant warm SST anomalies only appear in the North Indian Ocean among the June and August of EP-EL decaying year.For further research,EP-EL accompany with Indian Ocean Basin Warming(EPI-EL)and CP El Ni?o accompany with Indian Ocean Basin Warming(CPI-EL)events are classified.With the remote ef fects of Indian Ocean SST anomalies,the EPI-and CPI-ELs contribute quite differently to the Northwest Pacific.For the EPI-EL developing year,large-scale warm SST anomalies arise in the North Indian Ocean in May,and persist to the autumn of the El Ni?o decaying year.However,for the CPI-EL,weak warm SST anomalies in the North Indian Ocean maintain to the El Ni?o decaying spring.Because of these different SST anomalies in the North Indian Ocean,distinct zonal SST gradient,atmospheric anticyclone and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emerge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in the El Ni?o decaying years.Specifically,the large-scale North Indian Ocean warm SST anomalies during the EPI-EL decaying years,can persist to summer and force anomalous updrafts and rainfall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The atmospheric heating caused by this precipitation anomaly emulates atmospheric Kelvin waves accompanied by low level easterly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As a result,a zonal SST gradient with a warm anomaly in the west and a cold anomaly in the east of Northwest Pacific is generated locally.Furthermore,the atmospheric anticyclone and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are strengthened again in the decaying summer of EPI-EL.Af fected by the local WindEvaporation-SST(WES)positive feedback,the suppressed East Asian summer rainfall then persists to the late autumn during EPI-EL decaying year,which is much longer than that of CPI-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EL CPI-EL indian ocean SST anomalies zonal SST gradient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northwest Pacific anticyclone anomaly East Asian Summer rainfall
下载PDF
Contrasting Impacts of South and North Tropical Indian Oc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n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 被引量:1
3
作者 HU Kai-M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5年第6期327-332,共6页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nd model simulations,the author find that the North Indian Ocean(NIO)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ies can trigger an eastward atmospheric Kelvin wave propagating into the equatorial west...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nd model simulations,the author find that the North Indian Ocean(NIO)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ies can trigger an eastward atmospheric Kelvin wave propagating into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inducing an anomalous anticyclone over the subtropical Northwest Pacific(NWP)and resulting in prominent summer climate anomalies in the East Asia-Northwest Pacific(EANWP)region.However,the response of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s and atmospheric Kelvin waves to the South Indian Ocean(SIO)SST anomalies is weak;as a result,the impact of the SIO SST anomalies on the EANWP summer climate is weak.The contrasting impacts of NIO and SIO SST anomalies on the EANWP summer climate is possibly due to the different mean state of SSTs in the two regions.In summer,the climatological SSTs in the NIO are higher than in the SIO,leading to a stronger response of atmospheric convection to the NIO SST anomalies than to the SIO SST anomalies.Thus,compared with the SIO SST anomalies,the NIO SST anomalies can lead to stronger tropospheric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and atmospheric Kelvin waves to affect the EANWP summer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 ocean northwest Pacific ANTICYCLONE East As
下载PDF
洋中脊弯折带的构造-岩浆耦合作用:西北印度洋中脊火山锥及断层分布的约束
4
作者 党牛 余星 +4 位作者 韩喜球 吴招才 邱中炎 王叶剑 李洪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5-2224,共10页
洋中脊作为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岩浆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同时也存在中心式喷发火山锥。本文基于西北印度洋中脊大洋24航次的船载多波束地形数据,选择具有特殊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的北部弯折带作为研究靶区,应用定量地貌学方法分... 洋中脊作为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岩浆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同时也存在中心式喷发火山锥。本文基于西北印度洋中脊大洋24航次的船载多波束地形数据,选择具有特殊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的北部弯折带作为研究靶区,应用定量地貌学方法分析火山锥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布,探索区域火山作用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火山锥沿洋脊纵向上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浆供应量,但段内其横向上的分布不仅与岩浆供应量有关,还决定于火山锥岩浆通道的形成。火山锥的分布与断层分布密切相关,断层分布密集,易于火山锥通道的形成。弯折带的洋脊段除了受扩张力外,还受到北东方向的应力作用,使弯折带南翼发育有更密集的断层,更高的火山锥密度。该应力效应的产生与非洲板块的北东向推移、印度板块的逆时针旋转以及弯折带效应本身有关。火山锥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布,对于理解洋中脊区域构造演化以及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锥 分布特征 构造-岩浆背景 定量地貌学 西北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灯光罩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
5
作者 叶思齐 陆化杰 +2 位作者 张弼强 赵懋林 倪振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8-1267,共10页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丰度,掌握鸢乌贼资源分布与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用广义加性模型(GAM),...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丰度,掌握鸢乌贼资源分布与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用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时空因子及海洋环境因子对2015~2021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CPUE进行标准化研究,并评价各因子对CPUE的影响。GLM模型结果显示,6个变量对CPUE影响显著,依次为年份(Year)、月份(Month)、经度(lon)、纬度(lat)、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 a);依次加入六个显著变量构建GAM模型,并通过对不同GAM模型的AIC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包含6个变量的GAM模型AIC值最小且模型最优,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37.80%。研究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高CPUE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期间,13°N~20°N、58°E~66°E、SST为26.0~29.0°C、chl a为0.07~0.73 mg/m^(3)的海域内。整体而言,基于GLM模型和GAM模型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灯光罩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鸢乌贼资源的丰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西北印度洋 灯光罩网渔业 CPUE标准化 广义线性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印度洋海温信号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组合降尺度预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朱晓炜 李清泉 +4 位作者 孙银川 王璠 王岱 高睿娜 刘颖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2)预测产品,引入印度洋海温信号,采用组合降尺度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1991—2017年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回报技巧较BCC-CPSv2预测技巧显著提高...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2)预测产品,引入印度洋海温信号,采用组合降尺度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1991—2017年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回报技巧较BCC-CPSv2预测技巧显著提高,空间相关系数由0.42提高到0.75,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最多下降达80%。预测模型对降水空间分布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很好地回报了典型年份(1987年和2010年)夏季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通过抓住气象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组合降尺度方法可以修正动力模式产品的预测误差,为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温 西北地区东部 夏季降水 组合降尺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江南5月降水与热带印-太海温及对流的联系
7
作者 郭浩康 李春 石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本文将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降水、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大气环流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 Office Hadl... 本文将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降水、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大气环流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海表面温度等资料,对江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以及对流异常的可能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偏涝年通常伴随有自年前秋季开始发展的热带印度洋暖SSTA,5月同期对流层850 hPa在热带东印度洋至中国南海一带出现东风异常,同时热带印度洋上空对流活动旺盛,通过Hadley环流增强了在西北太平洋的下沉气流,共同增强了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Northwest Pacific anomaly anticyclone,WNPAC),促进了水汽向江南地区输送。热带印度洋中东部的冷SSTA自偏旱年前的冬季开始不断发展,在5月同期的热带印度洋异常冷洋面上空表现为对流抑制,与偏涝年相反的异常Hadley环流促使副高减弱东退,撤出南海,不利于水汽向江南地区输送。除热带印度洋外,热带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地区的SSTA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异常与WNPAC和江南5月降水异常在一些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较热带印度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5月降水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热带印度洋 海表面温度异常 异常对流
下载PDF
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及生长特性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化杰 何静茹 +4 位作者 陈静 崔红 欧玉哲 赵懋林 陈新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4-525,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包括头盖和脊突两部分,日龄生长纹以明暗交替的方式呈周期性生长,2019年角质颚生长纹间隔及宽度都较小,色素沉积更浅,纹路异常现象较多。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2019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但2020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2019年雄性个体除下脊突长LCL (lower crest length)与日龄的关系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幂函数表示,2020年雄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线性函数表示。除2020年雄性个体6项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AGR (absolute growth rate)和瞬时相对生长率IRGR(instantaneousrelativegrowthrate)随日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外,其余的AGR和IGRG均随日龄增加呈明显的倒“U”型趋势。不同气候年间生长率达到峰值时的日龄区间不同,2020年各特征参数AGR均高于2019年。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角质颚微结构存在差异,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的生长方程和生长率在不同气候年间也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角质颚 微结构 个体生长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业生物学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化杰 何静茹 +2 位作者 王洪浩 陈炫妤 陈新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7-835,共9页
文章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896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对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年间雌性个体胴长... 文章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896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对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年间雌性个体胴长分别为129—347和284—582 mm,优势胴长组分别为171—220和481—530 mm;雄性个体胴长分别为138—273和94—235 mm,优势胴长组均为171—220 mm;2019年胴长及优势胴长均大于2020年,其中雌性个体差异最大。不同气候年间鸢乌贼体重与胴长的关系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除2020年雄性样本胴长与体重的关系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胴长与体重的关系均最适用幂函数表示。两年间样本的雌雄性别比分别为1.5﹕1和1.3﹕1,性腺成熟度组成也不相同,雌性个体2019年多处于未成熟阶段(Ⅰ期和Ⅱ期),2020年则多处于成熟阶段(Ⅲ期和Ⅳ期);雄性个体2019年多处于未成熟阶段(Ⅱ期)和成熟阶段(Ⅲ期),2020年多处于成熟阶段(Ⅲ期和Ⅳ期)。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个体日龄组成和孵化群体也不相同,两年间雌性个体日龄分别为97—263d和148—267d,优势日龄组分别为171—200d和231—260d,孵化日期分别为6—12月和5—10月,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7—8月;雄性个体日龄分别为131—253d和133—221d,优势日龄组均为171—200d,孵化日期分别为8—12月和9—12月,高峰期为9—11月和10—11月。研究得出,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厄尔尼诺 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10
作者 陆化杰 赵懋林 +3 位作者 武孝慈 王洪浩 何静茹 陈新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9,共10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经常被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资源评估等。根据2019年3—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260对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结合日龄,对西...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经常被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资源评估等。根据2019年3—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260对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结合日龄,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外部形态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上颚喙部截面有明显的生长纹,头盖区的生长纹较为清晰。协方差分析表明,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相对尺寸与日龄间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差异。赤池信息准则(AIC)显示,除上头盖长(UHL)外,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均以线性函数关系为最适,而UHL与日龄的关系则以对数函数为最适。所有特征参数的相对尺寸均随日龄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6项外形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整体呈减小趋势,其中,上侧臂长(ULWL)和下翼长(LWL)的绝对生长率在181~210 d处达到峰值,而上脊突长(UCL)、UHL、下侧臂长(LLWL)和下脊突长(LCL)的绝对生长率在211~240 d处达到峰值,所有参数的相对生长率均在181~210 d处达到峰值。本研究为后续利用角质颚研究鸢乌贼的年龄生长、群体划分和生活史等渔业生物学奠定基础,为科学开发该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角质颚 微结构 生长率 西北印度洋
原文传递
基于GAM模型西北印度洋鸢乌贼CPUE标准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弼强 陆化杰 +2 位作者 赵懋林 孙天姿 郭瑞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65,共7页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资源,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2016~2020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CPUE进行了标准化。结果显示,月份...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资源,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2016~2020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CPUE进行了标准化。结果显示,月份、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经度和纬度对CPUE呈显著性影响,通过对不同GAM模型的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比较,由月份、SST、SSH、经度和纬度5个因子构成的GAM模型为最优CPUE标准化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40.3%。研究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高CPUE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海域范围为16°~19°N、60°~65°E,SST为25~28°C、SSH为0.2~0.4 m的海域内。整体而言,标准化CPUE低于名义CPUE,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CPUE标准化 GAM模型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形态特性研究
12
作者 陈静 陆化杰 +2 位作者 王芮 欧玉哲 陈新军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3-632,共10页
为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内壳的形态特性,利用2019年9—11月中国灯光罩网作业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594尾鸢乌贼样本,通过内壳结构研究生长特性及不同性别间生长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壳长(gladius lengt... 为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内壳的形态特性,利用2019年9—11月中国灯光罩网作业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594尾鸢乌贼样本,通过内壳结构研究生长特性及不同性别间生长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壳长(gladius length,GL)、翼长(vanes length,VL)、尾锥长(cones length,CL)、尾锥宽(greatest width of cones,GWC)和叶轴最大宽度(greatest width of proostracum,GWP)可作为描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外形变化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除VL外所有特征参数与胴长(mantel length,ML)的生长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所有特征参数与体重(body weight,BW)的生长关系也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根据方程拟合与AIC(Akaike s Information Criterion)比较,内壳的参数与胴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线性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表示。由于内壳参数测量相对于胴长测量误差小更准确,因此内壳参数可用于鸢乌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比不同头足类内壳结构与胴体的函数关系的差异,可用内壳参数作为种群划分的参考,也为利用内壳结构研究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资源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鸢乌贼 内壳 生长参数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印度洋海盆模对南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对称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雨欣 袁潮霞 李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9-1603,共15页
副热带高压对于我国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它的形成受到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但其中的影响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利用1980-202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印度洋海盆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l,IOBM)异常偏强对于太平洋副... 副热带高压对于我国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它的形成受到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但其中的影响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利用1980-202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印度洋海盆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l,IOBM)异常偏强对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然后从能量角度分析IOBM引起南北半球太平洋海域副热带高压不对称性的物理机制;最后利用GFDL AM2.1模式进行模拟验证。为了说明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副热带高压的独立作用,对ENSO信号进行了滤除。结果表明:(1)夏季的印度洋暖海温暖异常会激发东传的Kelvin波,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低层出现反气旋异常,使西太副高较常年偏强,我国南海到菲律宾东部降水偏少;冬季IOBM正位相时,澳洲地区东风异常,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有大范围的降水负异常。印度洋海盆模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对称结构的影响在环流和降水场上均有体现。(2)根据能量诊断结果发现IOBM正位相时,夏季西北太平洋低层季风风场辐合区与扰动动能增长区相重合,有利于该地反气旋异常发展,从而使得副高偏强;冬季澳洲地区季风的风场辐合区与扰动动能增长区不能很好地配合,没有明显的反气旋异常。(3)利用数值模式模拟得到的结果能够验证沿赤道对称的印度洋海温异常在西太平洋地区引起的反气旋性环流和降水异常,无论位置还是强度都表现出极强的不对称性。因此,印度洋海盆模(IOBM)对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半球非对称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进而对东亚及澳洲地区降水的异常分布产生影响,这为印度洋海盆模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盆模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KELVIN波 中国降水异常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卧蚕-1热液喷口偏顶蛤贝壳的超微结构和矿物组成
14
作者 万煌旭 刘吉强 +6 位作者 韩喜球 梁金龙 周亚东 范维佳 王叶剑 邱中炎 孟凡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97-3503,共7页
洋中脊硫化物热液区的贻贝类生物壳体是热液喷口周围生态环境信息的潜在记录者。然而目前对组成其壳体的矿物分布特征、超微结构和成因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国科考人员2017年利用载人深潜器首次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获得了贻贝等... 洋中脊硫化物热液区的贻贝类生物壳体是热液喷口周围生态环境信息的潜在记录者。然而目前对组成其壳体的矿物分布特征、超微结构和成因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国科考人员2017年利用载人深潜器首次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获得了贻贝等生物样品,是研究这一科学问题的理想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了该热液区印度洋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的壳体天然断面形貌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印度洋深海偏顶蛤壳体的纵向生长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方解石棱柱层、过渡层、文石板片层和肌棱柱层。在棱柱层中,呈纤维状的棱柱体c轴截面出现不规则状,方解石棱柱体垂直a轴截面的宽度约为818~960 nm,与文石层呈近45°斜交,且方解石棱柱体出现交错现象;过渡层形状极不规则,延续了棱柱层的生长取向,但整体显示从棱柱状到文石板片状过渡的趋势;文石层总厚度约为205~1260 nm,具有片状结构。在卧蚕-1热液喷口深海偏顶蛤壳体的文石层中,同一区域的文石板片厚度相同,不同区域的板片厚度存在差异。肌棱柱层具有简单的棱柱状超微结构,棱柱层和珍珠层(文石板片层)均覆盖在肌棱柱层上。光谱学分析显示深海偏顶蛤壳体珍珠层和棱柱层矿物分别为结晶度相对略高的无机成因文石和生物成因方解石。该研究分析的深海偏顶蛤壳体形貌、矿物成分及成因,可为研究热液区软体动物壳体形成机制与生物诱导成矿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超微结构 矿物组成 偏顶蛤 卧蚕1号热液喷口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北印度洋涡旋时空分布及大气响应
15
作者 夏琼 陈泽楷 +1 位作者 李高聪 刘大召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基于多数据集研究西北印度洋涡旋的统计分布规律及其大气响应。【方法】通过高度计数据以及漂流浮标数据对西北印度洋从1993-2012年以来中尺度涡旋进行探测识别及统计分析。【结果】用高度计数据共探测到84551个中尺度涡旋,其... 【目的】基于多数据集研究西北印度洋涡旋的统计分布规律及其大气响应。【方法】通过高度计数据以及漂流浮标数据对西北印度洋从1993-2012年以来中尺度涡旋进行探测识别及统计分析。【结果】用高度计数据共探测到84551个中尺度涡旋,其中气旋涡44120个,反气旋涡40431个。其数量大概是海洋浮标探测到的涡旋数量的20倍,且涡旋大小、涡旋生命时长均比海洋漂流浮标探测到的要大。由高度计探测到的中尺度涡旋没有明显季节以及年度变化趋势,但由海洋漂流浮标探测到的中尺度以及次中尺度涡旋则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另外,通过比对探测到的涡旋与其上空大气场发现,反气旋涡上空对应正的风应力旋度异常,气旋涡上空对应负的风应力旋度异常。【结论】西北印度洋的次中尺度涡旋应该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反气旋涡使上空风速加快,而气旋涡则使上空风速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旋 次中尺度涡旋 大气响应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MEDIUM-RANGE OSCILLATION AND TELECONNE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YSTEM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SOUTH INDIAN OCEANS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士松 汤明敏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89年第5期571-581,共11页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50 day oscillations of certain circulation systems in low latitudes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 seasons.The teleconnection between the variations of the Mas...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50 day oscillations of certain circulation systems in low latitudes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 seasons.The teleconnection between the variations of the Mascarene high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high and its physical mechanism are studied.How the Mas- carene hig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of both hemisphere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MEDIUM-RANGE OSCILLATION AND TELECONNE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YSTEMS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SOUTH indian oceanS
下载PDF
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杨晓明 陈新军 +1 位作者 周应祺 田思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9-675,共7页
2003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对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渔场进行生产性探捕调查,发现在16°N、61°E附近海域存在中心渔场,平均日产达5t以上,但渔场10d后迅速消失。本文结合本次调查生产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这一渔场进行了分析。渔场... 2003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对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渔场进行生产性探捕调查,发现在16°N、61°E附近海域存在中心渔场,平均日产达5t以上,但渔场10d后迅速消失。本文结合本次调查生产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这一渔场进行了分析。渔场形成内在动力在于上升流的存在,它使深海缺氧、营养丰富的海水上涌到表层,上升流影响区域SST低,表层藻类的繁盛,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值高。溶解氧缺乏,驱使鸢乌贼朝溶解氧比较丰富的区域即向SST高值和Chl-a低值的区域聚集,但鸢乌贼也有朝食物丰富区域即Chl-a高和SST低值区域觅食习性。鱼群易集中在SST梯度较大且Chl-a梯度较大的狭长区域。同时,当该海域附近上升流发生后,低压扰动有利于较大的SST梯度及Chl-a梯度的出现和维持,渔场海洋环境复杂,鱼群迅速聚集,形成中心渔场;而当低压扰动消失,风速增大,风向单一,渔场海洋环境单一均匀,鱼群会很快分散,中心渔场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渔场 上升流 海洋遥感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建立与模块开发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胜龙 周为峰 +2 位作者 伍玉梅 崔雪森 张衡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6-672,共7页
根据1990—2003年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历史环境数据,应用环境因子叠加方法,构建了西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用于金枪鱼渔场预报。分析得出各月适宜海表温度、叶绿... 根据1990—2003年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海表温度、叶绿素-a历史环境数据,应用环境因子叠加方法,构建了西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用于金枪鱼渔场预报。分析得出各月适宜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范围和历史高产区空间位置;导入实时海表温度、叶绿素-a等遥感栅格数据,分别提取适宜海表温度、适宜叶绿素-a浓度和历史高产区的空间栅格数据集,最后在空间上对3种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并取交集。交集所指空间区域即为大眼金枪鱼潜在渔场位置。通过精度检验,表明该模型渔场预报精度为60.5%。并以VC++6.0工具为开发平台,对此模型进行了设计开发,实现了模块预报西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叠加 渔场预报 大眼金枪鱼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采用耳石研究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 被引量:38
19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孵化日期为2004年1—11月,几乎为全年性,但存在两个峰值:3—5月和9—10月,分别占总体的57.8%和14.4%。根据孵化日期可将鸢乌贼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产卵群体。两产卵群体胴长与年龄符合线性方程,而体重与年龄符合指数方程模式。各胴长组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存在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耳石 年龄和生长 印度洋西北海域
下载PDF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角质颚长度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渔船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103个鸢乌贼角质颚和60枚耳石样本,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鸢乌贼胴长、体重和日龄建立了关系。结果显示,角质颚长度与胴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体重呈极...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渔船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103个鸢乌贼角质颚和60枚耳石样本,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鸢乌贼胴长、体重和日龄建立了关系。结果显示,角质颚长度与胴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体重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角质颚各部长度随着鸢乌贼日龄增加逐步增大,上、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较快,喙部和翼部生长较慢;上颚头盖和脊突较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快;上颚翼部呈幂函数生长,上、下颚其余各部均呈线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颚 耳石 鸢乌贼 印度洋西北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