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训练影响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Notch1、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力源 张业廷 +1 位作者 李垂坤 魏翠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13-4120,共8页
背景: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会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Notch1及Caspase-3能够调控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Notch1及Caspase-3是否介导了有氧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的过程还不清楚,目前... 背景: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会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Notch1及Caspase-3能够调控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表达。Notch1及Caspase-3是否介导了有氧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的过程还不清楚,目前缺乏长期有氧运动影响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中Notch1及Caspase-3表达的研究。目的:观察长期有氧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及其海马中Notch1及Caspase-3的表达,探讨Notch1及Caspase-3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野生型及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对照组、野生运动组、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症运动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不进行运动,运动组小鼠进行5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eal-time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差于野生组(P<0.05);运动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小鼠海马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对照组(P<0.05);阿尔茨海默症运动组小鼠海马Aβ_(1-42)、Tau、Notch1及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阿尔茨海默症对照组(P<0.05);③提示:长期有氧运动干预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这可能与有氧运动降低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海马Notch1、Caspase-3、Aβ_(1-42)及Tau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有氧运动 学习记忆能力 notch1 CASPASE-3
下载PDF
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王子睿 王昱杰 +3 位作者 周泽斌 邱军强 李伟眀 张庆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 研究旨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对hsp70的调控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检索获取了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胞内段(Notch1a/Notch1b intracellular domain,N1aICD/N1bICD)进行克隆并构建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用Western Blot和亚细胞定位检测N1aICD和N1bICD的表达。通过生信分析并克隆斑马鱼hsp70启动子序列,构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并在HEK293T中检测该报告基因的双荧光素酶活性。之后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notch1a和notch1b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GL3-hsp70-pro的活性变化,以此探究notch1a和notch1b对hsp70基因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载体pCMV-N1aICD和pCMV-N1bICD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pCMV-N1aICD和pCMV-N1bICD可正常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N1aICD和N1bICD蛋白表达在HEK293T的细胞核中;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pGL3-hsp70-pro报告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具有活性,是阴性对照质粒的3.7倍;在HEK293T细胞中pCMV-N1aICD和pCMV-N1bICD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显著增强pGL3-hsp70-pro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4.9倍和5.1倍。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notch1a和notch1b基因可显著增强hsp70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otch分子通过Hsp70进行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材料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a notch1b HSP7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细胞凋亡 斑马鱼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抗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3
作者 李晓菲 崔芳 +3 位作者 刘菲 张瑞 史敏 李永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小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Notch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LL组和Res组,其中Res组又进一步分为low-Res(L-Res)、middle-Res(M-Res)和high-Res(H-Res)3个浓度给药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形态,RT-q 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Notch1、Hes-1、c-Myc、mi R-19b和PTE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Myc、p-PTE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LL组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明显增多,脾脏及骨髓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弥漫性浸润,脾脏中Notch1、Hes-1、c-Myc、mi R-19b m RNA表达水平和Notch1、Hes-1、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PTEN m RNA及其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白藜芦醇处理后,H-Res组以上各项指标较T-ALL组均获得逆转。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小鼠T-ALL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信号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田蓟苷对大鼠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化及Notch1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
4
作者 李雅琪 马晓莉 +3 位作者 赵云丽 李静 袁勇 王新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81,共5页
目的 研究田蓟苷对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A7R5细胞建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蓟苷组、Notch1通路抑制... 目的 研究田蓟苷对A7R5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A7R5细胞建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蓟苷组、Notch1通路抑制剂组(DAPT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SM22α、α-SMA、Notch1、Hes1、Hes5、Jagged-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otch1、RBP-Jκ、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抑制A7R5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P<0.05,P<0.01),上调α-SMA mRNA表达(P<0.01);田蓟苷组和DAPT组下调Notch1通路相关基因Notch1、Hes-1、Hes-5和Jagged-1 mRNA表达(P<0.05,P<0.01);田蓟苷组下调Notch1、Hes-1、RBP-Jκ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田蓟苷通过抑制VSMCs的异常增殖、迁移、表型转化及调控Notch1信号通路,从而保护ox-LDL诱导的A7R5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 动脉粥样硬化 notch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调控Notch1/Hes-1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邢爽 赵伟 +2 位作者 刘丽 郭莹 郭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10)和造模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10)和造模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蓝莓花青素组(BA组)、DAPT组(Notch1通路抑制剂)和蓝莓花青素+DAPT组(BA+DAPT组),每组10只。BA组每天给予20 mg/kg的BA灌胃,DAPT组给予10μmol/L的DAPT干预,BA+DAPT组给予20 mg/kg的BA灌胃+10μmol/L的DAPT干预,NC组和DM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于末次给药24 h后,摘取大鼠眼球,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RGC计数;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量HO-1和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建模后,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空腹血糖(FBG)值均大于16.7 mmol/L;经BA干预治疗后,BA组和BA+DAPT组FBG含量明显降低,BA组低于BA+DAPT组(P<0.05)。ELISA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DM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含量升高,CAT和SOD含量降低(P<0.05);与DM组比较,BA组和BA+DAPT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水平下降,CAT和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NC组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DM组大鼠RGC层排列紊乱,内、外核层伴随有水肿,出现了空泡现象,视网膜厚度变薄;BA组大鼠视网膜层结构排列较整齐,水肿程度和视网膜厚度较DM组有一定的改善;B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较DM组有所改善,但视网膜厚度相比BA组还是较薄。RGC计数结果显示,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RGC数量分别为7.35±1.28、12.05±1.52、5.61±1.72、8.72±1.19,明显低于NC组的16.63±1.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05,P<0.05)。qRT-PCR结果表明,NC组、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水平分别为1.28±0.32、0.68±0.15、1.03±0.19、0.50±0.13和0.73±0.11,iNOS水平分别为0.48±0.08、1.17±0.21、0.89±0.17、1.35±0.15和1.1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192、35.843,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视网膜组织中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DM组比较,BA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DAPT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BA+DAPT组两蛋白表达低于B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26、54.709,P<0.05)。结论BA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增强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从而对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Hes-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青素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氧化损伤 notch1/Hes-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6
作者 罗仪山 刘震 +3 位作者 陈璐珊 陈平安 潘艺朝 李韶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存在≥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CCC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56例和CCC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44例,并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Notch1,VEGF水平与患者CCC的关系及Notch1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CCC良好组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相对表达量[(5.92±0.91)]、血清VEGF水平[(342.47±60.53)ng/L]显著高于CCC不良组[(4.82±0.92)、(273.75±61.44)ng/L]及对照组[(3.92±0.78)(257.32±52.6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良好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5);CCC不良组患者中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与血清VEGF水平均是SAP患者CCC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CCC形成良好相关,Notch1信号通路调控VEGF表达可能是影响患者CCC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5-Aza-CdR通过Notch1通路对小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7
作者 王报捷 苏丽晴 +4 位作者 张志勇 闫磊 王志广 包素雅 邵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5-Aza-CdR对Notch1通路影响及神经再生的影响,并通过小鼠主动回避行为实验来探讨5-Aza-CdR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6~8周龄SPF级ICR雄性小鼠分为两组,通过侧脑室注射(i.c.v)给一组小鼠注射5-Aza-CdR,另一组注射BS... 目的研究5-Aza-CdR对Notch1通路影响及神经再生的影响,并通过小鼠主动回避行为实验来探讨5-Aza-CdR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6~8周龄SPF级ICR雄性小鼠分为两组,通过侧脑室注射(i.c.v)给一组小鼠注射5-Aza-CdR,另一组注射BSA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 h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和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5-溴-2’-脱氧尿苷(BrdU)阳性细胞和海马DG中Notch1的表达;用MS-PCR检测Notch1甲基化变化;通过穿梭回避实验来评估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行为。结果注射5-Aza-CdR使海马Notch1通路活性增加并促进DG区神经细胞再生,降低Notch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小鼠主动回避行为能力得到提升。结论5-Aza-CdR对小鼠主动回避行为的影响可能与Notch1通路影响海马神经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ZA-CDR 神经发生 notch1 学习和记忆
下载PDF
基于OPG/RANKL及Notch1信号通路探讨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下骨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冯伦冬 黄卫 +1 位作者 李厚臣 杨晓倩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软骨下骨的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雌雄兔共50只(6个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软骨下骨的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雌雄兔共50只(6个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组。采用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法建立兔KOA模型。经6周实验干预后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软骨下骨形态结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OPG、RANKL及Notch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软骨下骨中OPG、RANKL及Notch1 mRN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温针灸组软骨表面相对光滑完整,结构较为清晰,软骨下骨处细胞分布较为整齐均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equesne MG评分、Mankin评分、RANKL mRNA、Notch1 mRNA、RANKL及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温针灸组Lequesne MG评分、Mankin评分、RANKL mRNA、Notch1 mRNA、RANKL及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OPG mRNA、OPG蛋白、OPG/RANKL及OPG/Notch1比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灸组Lequesne MG评分及Mankin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OPG蛋白、OPG/RANKL及OPG/Notch1水平均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可促进OPG表达,抑制RANKL及Notch1表达,通过调控OPG/RANKL及Notch1信号通路,减轻KOA兔软骨下骨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notch1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miR-34a-5p、Notch1/NF-κB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王玉坤 孙适然 +1 位作者 张津铖 程志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脾脏原位注射HCT-116人结肠癌细胞(细胞数约为1×107个/mL)法构建CLM模型。中药组在CLM造模完成2周后开始调脾安肠方(2 g/mL,每日0.2 mL)灌胃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期予等体积0.9%生理盐水灌胃。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肝转移灶Notch1、NF-κB p65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转移灶miR-34a-5p及Notch1、NF-κB p65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裸鼠镜下病理转移灶面积明显减小,核分裂像减少,提示调脾安肠方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的定植和迁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转移灶中miR-34a-5p含量显著降低(P<0.01),Notch1、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Notch1、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Notch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miR-34a-5p与Notch1 mRNA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2)=0.8845,P<0.05),Notch1与NF-κB p65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9291,P<0.01)。结论中药复方调脾安肠方能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癌基因miR-34a-5p靶向负性调节Notch1/NF-κB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 中药复方 调脾安肠方 MIR-34A notch1 核转录因子-κB p65 药理机制
下载PDF
LncRNA 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Notch1轴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0
作者 徐俐 胡珊珊 赵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i-NC组、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AS1、miR-449a和Notch1 mRNA的表达;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增殖;wound healing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Notch1、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9a和GNAS-AS1、Notch1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GNAS-AS1、Notch1 mRNA表达升高,miR-449a表达降低(P<0.05)。与Control组、si-NC组相比,si-GNAS-AS1组AGS细胞GNAS-AS1表达、OD_(490)值、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表达降低,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相比,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OD_(490)值、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表达升高(P<0.05),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GNAS-AS1靶向负调控miR-449a表达,miR-449a靶向负调控Notch1表达。结论沉默GNAS-AS1可能通过上调miR-449a来抑制Notch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NAS反义RNA1 miR-449a 缺刻基因1 胃癌 迁移 增殖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Notch1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11
作者 刘春丽 闫雨娟 +2 位作者 莫礼文 吴志杰 张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36-5641,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葛根素干预后破骨细胞的分化被抑制,Notch1、HES1、Jagged1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但Notch1信号通路对于葛根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Notch信号通路对葛根素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葛根素干预后破骨细胞的分化被抑制,Notch1、HES1、Jagged1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但Notch1信号通路对于葛根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Notch信号通路对葛根素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7组干预培养,空白对照组采用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培养,破骨细胞诱导组采用破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葛根素干预组在破骨诱导的同时加入50μmol/L葛根素培养,葛根素+Notch1 si RNA对照组、葛根素+Notch1 si RNA组、葛根素+Notch1过表达对照组、葛根素+Notch1过表达组分别采用Notch1 si RNA对照序列、Notch1 si RNA序列、Notch1过表达对照质粒、Notch1过表达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后,加入破骨诱导培养基和葛根素进行培养。培养7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大小,F-actin染色观察破骨细胞骨架形成情况,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标志物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葛根素干预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Notch1沉默会进一步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数量,Notch1过表达后破骨细胞生成数量明显增加;(2)F-actin染色显示:Raw264.7细胞经破骨诱导可以形成边界清晰的F-actin环,葛根素干预会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Notch1沉默会增强葛根素的抑制作用,而Notch1过表达则能减弱葛根素的抑制作用;(3)RT-PCR检测显示,葛根素可以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和c-Fos的m RNA表达,Notch1沉默后上述3个因子的m RNA表达进一步降低,Notch1过表达后上述3个因子的m RNA表达增加。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葛根素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RAW264.7细胞 notch1 过表达 沉默 破骨诱导 破骨细胞 牙周炎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通过Notch1调节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
12
作者 沈灵杰 秦超 刘合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209,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骨折组用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骨折模型,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维甲酸(70 mg/kg)灌胃+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OP性骨折模型。PRP组制备自体PRP凝胶溶液,注射至骨折断端之间,DAPT组经尾静脉注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给予PRP的同时,尾静脉注射DAPT。各组给药6周后,用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显微CT(Micro-CT)法检测股骨骨密度、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性碱性磷酸酶(BAP)、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痂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骨折组大鼠相比,OP性骨折模型大鼠骨痂形成较少,骨折愈合延迟,血清中成骨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骨体积、骨痂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均减少,成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少,破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多,Notch1及其介导的BMP、OPG促成骨形成蛋白被抑制,破骨形成相关蛋白RANKL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RP组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愈合、促进成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激活Notch1,并使其介导的成骨形成途径激活、破骨形成途径减弱(P<0.05)。DAPT可阻断PRP的上述作用。结论自体PRP促进OP性骨折大鼠骨量增加及骨折愈合的作用,可能与促进Notch1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骨质疏松症 骨折 notch1通路
下载PDF
Prox1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Retinoblastoma Cells via Targeting Notch1
13
作者 Hong-li ZHANG Na LI +2 位作者 Lin DONG Hong-xia MA Mo-chi Y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Objective Retinoblastoma(RB)is a prevalent type of eye cancer in youngsters.Prospero homeobox 1(Prox1)is a homeobox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and downstream target of the proneural gene that is relevant in lymphatic,h... Objective Retinoblastoma(RB)is a prevalent type of eye cancer in youngsters.Prospero homeobox 1(Prox1)is a homeobox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and downstream target of the proneural gene that is relevant in lymphatic,hepatocyte,pancreatic,heart,lens,retinal,and cancer cells.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rox1 in RB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Notch1 mechanism.Methods Human RB cell lines(SO-RB50 and Y79)and a primary 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ACBRI-181)were used in this study.The expression of Prox1 and Notch1 mRNA and protein in RB cells was detected using 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and Western blotting.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after Prox1 overexpression using the Cell Counting Kit-8 and the MTS assay.Drug-resistant cell lines(SO-RB50/vincristine)were generated and treated with Prox1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rox1 in drug resistance.We employed pcDNA-Notch1 to overexpress Notch1 to confirm the role of Notch1 in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Prox1.Finally,a xenograft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rox1 on RB in vivo.Results Prox1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RB cells.Overexpression of Prox1 effectively decreased RB cell growth while in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of drug-resistant cells to vincristine.Notch1 was involved in Prox1’s regulatory effects.Notch1 was identified as a target gene of Prox1,which was found to be upregulated in RB cells and repressed by increased Prox1 expression.When pcDNA-Notch1 was transfected,the effect of Prox1 overexpression on RB was removed.Furthermore,by downregulating Notch1,Prox1 overexpression slowed tumor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d vincristine sensitivity in vivo.Conclusion These data show that Prox1 decreased RB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by targeting Notch1,implying that Prox1 could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xl notch1 retinoblastoma cells PROLIFERATION drug resistance
下载PDF
基于Notch1/Hes1通路分析替莫唑胺对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14
作者 何成 付小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79-82,共4页
目的基于Notch1/Hes1通路探讨和分析替莫唑胺抑制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行肺癌干细胞A549(A549-... 目的基于Notch1/Hes1通路探讨和分析替莫唑胺抑制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行肺癌干细胞A549(A549-SCs)分离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549-CSCs,检测筛选肺癌干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筛选出的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进行处理,对比两组对肺癌干细胞活力抑制情况、对肺癌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A549-CSCs的细胞分化能力相关因子Sox2和Oct4的mRNA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癌干细胞mRNA及蛋白表达量、Notch1、Hes1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549-CSCs的细胞分化能力相关因子Sox2和Oct4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otch1/Hes1通路角度来看,替莫唑胺对于肺癌干细胞增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替莫唑胺主要是通过对肺癌干细胞Sox2、Oct4、mRNA蛋白表达产生抑制来实现上述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Hes1通路 替莫唑胺 肺癌 干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15
作者 方勇进 杜欢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 目的探讨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病理确诊L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OT1L及其催化产物H3K79me3的阳性表达率,qRT-PCR检测DOT1L和H3K79me3的mRNA相对表达量。选择人LSCC细胞系TU686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DOT1L和H3K79me3阳性表达率[(41.5±8.9)%vs.(18.3±3.6)%,t=56.963,P<0.001;(40.5±7.7)%vs.(10.2±2.3)%,t=96.635,P<0.001]以及mRNA表达量[(0.69±0.13)vs.(0.13±0.09),t=102.302,P<0.001;(0.42±0.19)vs.(0.09±0.03),t=85.659,P<0.001]均显著增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t=45.628,P<0.001),凋亡率降低(t=40.125,P<0.001),Notch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降低(t=22.524、30.263、45.629、27.859,P<0.001);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t=33.427,P<0.001),凋亡率增加(t=78.529,P<0.001),Notch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E-cadherin增加(t=19.864、23.524、28.957和33.426,P<0.001)。结论DOT1L在LSCC中高表达,影响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进而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EMT行为,DOT1L有望成为肿瘤靶向干预的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 notch1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H3K79me3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体孕期血清miR-22、Notch1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黄丽群 顾岚 +3 位作者 俞雪梅 于志雷 张琴 周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07-910,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体孕期血清miR-22、Notch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苏州吴江地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孕妇5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儿童的孕妇308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体孕期血清miR-22、Notch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苏州吴江地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孕妇5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儿童的孕妇308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环境暴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暴露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之间的潜在关系;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Pearson分析miR-22及Notch1表达及潜在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清miR-22低于对照组,Notch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22与Notch1呈负相关(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5 kg、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早中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症、喜吃烧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体重增加>15 kg、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早中期呼吸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症、喜吃烧烤、miR-22水平降低及Notch1升高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R-22及Notch1异常表达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孕期多种暴露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临床工作应积极指导孕期健康,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孕期 暴露因素 miR-22 notch1
下载PDF
异鼠李素通过下调Notch1通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17
作者 段仁鹏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是否通过下调Notch1的表达来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方法使用细胞毒性实验噻唑蓝(MTT)法检测评估HepG2细胞存活率,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水平。克隆形成实验反应不同异鼠李素... 目的探究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是否通过下调Notch1的表达来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方法使用细胞毒性实验噻唑蓝(MTT)法检测评估HepG2细胞存活率,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水平。克隆形成实验反应不同异鼠李素浓度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5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处理ISO后,HepG2细胞的存活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在ISO处理24 h后,HepG2细胞系中诱导了凋亡。ISO处理以及敲除Notch1蛋白后,上调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以及下调Bcl-2的表达。进一步实验发现,Notch1 siRNA可以增强ISO的抗肿瘤特性。结论ISO通过下调Notch1通路抑制肝细胞癌(HCC)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HEPG2细胞 notch1 凋亡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调节成骨因子影响腰椎间盘钙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明 王兴武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73-479,共7页
目的:探究Notch1信号通路调节成骨因子影响腰椎间盘钙化的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原代纤维环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诱导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 目的:探究Notch1信号通路调节成骨因子影响腰椎间盘钙化的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原代纤维环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诱导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钙化(分别为BMP-2组和b-FGF组),并设置对照组(正常培养基中培养)。随后进行细胞形态及细胞荧光鉴定、茜素红染色、ELISA检测、qRT-PCR实验,以确定诱导钙化的效果。再次进行细胞分组,分为对照组、钙化组(加入诱导因子BMP-2)、钙化+LPS组(加入诱导因子BMP-2和Notch1通路激活剂LPS)、钙化+DAPT组(加入诱导因子BMP-2和Notch1通路抑制剂DAPT),进行茜素红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成骨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MP-2、b-FGF、Notc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因子筛选结果表明BMP-2组和b-FGF组大鼠纤维环细胞矿化结节数目均明显增加,且BMP-2组效果更显著;同时E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诱导组细胞中BMP-2、b-FGF含量水平及BMP-2、b-FGF、Notch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探究Notch1信号通路影响腰椎间盘钙化机制结果表明:与钙化组相比,钙化+LPS组大鼠纤维环细胞矿化结节数目,细胞凋亡率,BMP-2、b-FGF含量水平,BMP-2、b-FGF、Notch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增加;而钙化+DAPT组大鼠纤维环细胞矿化结节数目,细胞凋亡率,BMP-2、b-FGF含量水平,BMP-2、b-FGF、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Notch1信号通路通过正向调控成骨因子含量促进腰椎间盘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信号通路 成骨因子 腰椎间盘钙化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激活Notch1/Twist1轴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晓蕾 朱立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0-2565,共6页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 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对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黄柏液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黄柏液L、M、H组)、红霉素软膏组,10只/组;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复方黄柏液L、M、H组分别给予2.5 ml、5 ml、10 ml复方黄柏液;红霉素软膏组使用棉签将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在创面;模型组和正常组不给予药物处理。在给药0 d、3 d、7 d和14 d时分别拍照记录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14 d时,通过HE、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一氧化氮(NO)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羟脯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给药7 d、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且给药14 d时大鼠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明显获得改善,大鼠创面胶原蛋白沉积也明显增加。给药14 d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NO、羟脯氨酸、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液L、M、H组和红霉素软膏组IL-1β、TNF-α、NO水平明显下降(P<0.05),羟脯氨酸、TGF-β水平及Notch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够通过激活Notch1/Twist1轴促进皮肤溃疡大鼠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notch1/Twist1轴 皮肤溃疡 伤口愈合
下载PDF
EGFR和Notch1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李念 杨晓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1(Notch1)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1(Notch1)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EGFR及Notch1的表达水平。比较EGFR和Notc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EGFR、Notch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EGFR与Notch1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Notc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Notch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otch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GFR、Notch1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29,P=0.002)。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EGFR和Notch1呈高表达,EGFR和Notch1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且EGFR和Notch1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神经源性基因Notch同源蛋白1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