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xicity Determination of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Causing Anthracnose of Watermelon in Hainan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Wen-jing FAN Hong-yan +1 位作者 HE Fan WANG Yun-qi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Objective] This paper was aime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et Mont.) Arx, and accomplish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the test of fungicides. [Method]The pathogen was iso... [Objective] This paper was aime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et Mont.) Arx, and accomplish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the test of fungicides. [Method]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the infected leaves of watermelon collected from greenhouse in Hainan Provinc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 orbiculare and indoor toxicity of fungicides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mycelium grew fastest on the medium with leaf extract of watermelon.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mycelial growth and spore germination was 28 and 30 ℃, and the optimum pH was 7-9 and 6-8, respectively. The continuous darkness condition was most suitable for mycelial growth. The lethal temperature of spore was 55 ℃ water bath for 10 min in water bath. The suitable carbon sources were maltose, L-arabinose and glucose, and the suitable nitrogen sources were yeast extract, beef extract and peptone. In the indoor toxicity determination, 32.5% Benzoic azoxystrobin SC, 50% Dichlorotetrakis WP and 10% Difenoconazole WG showed better inhibition effects against the mycelial growth of C. orbiculare, with the EC50 values of 0.018 0, 0.060 2 and 0.471 5 μg/ml,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watermelon anthracnose in watermelon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MELON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et Mont.) Arx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ungicides Indoor toxicity determination China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星 张汀 +2 位作者 杨文香 董立 刘大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经黄瓜霜霉病孢子囊萌发抑制试验明确,芽孢杆菌菌株Z-X-3、Z-X-10对黄瓜霜霉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离体叶片法和温室防病试验表明,两菌株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保护效果分别达46.42%、41.55%;治疗效果分别达46.30%、44.44... 经黄瓜霜霉病孢子囊萌发抑制试验明确,芽孢杆菌菌株Z-X-3、Z-X-10对黄瓜霜霉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离体叶片法和温室防病试验表明,两菌株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保护效果分别达46.42%、41.55%;治疗效果分别达46.30%、44.44%,高于农药克霜氰的31.81%、3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黄瓜 霜霉病 防治效果 孢子囊 萌发抑制试验 离体叶片法 温室防病试验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冬虫夏草和阔孢虫草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云武 陈永久 +3 位作者 沈发荣 杨跃雄 杨大荣 张亚平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来自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和丽江玉龙雪山的6个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来自德钦地区三个地方的8个阔孢虫草C.crassisporaZang,YangetLi以及来自云南昆明的一个蛹虫草C.militari...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来自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和丽江玉龙雪山的6个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来自德钦地区三个地方的8个阔孢虫草C.crassisporaZang,YangetLi以及来自云南昆明的一个蛹虫草C.militaris(Vuill)Fr.进行分析。18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冬虫夏草/阔孢虫草与蛹虫草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冬虫夏草与阔孢虫草之间的遗传差异较为明显。在同种虫草个体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小,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说明云南虫草的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将来自不同地方的冬虫夏草及阔孢虫草分别聚在一起,提示RAPD标记在虫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虫草属的遗传分化、起源和系统演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阔孢虫草 RAPD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32
4
作者 沙月霞 王国珍 +2 位作者 樊仲庆 张毅 张新宁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3-809,共7页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随即将测定结果采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酿酒葡萄抗性反应谱系图上,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为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在鲜食葡萄谱系图上,第1类为六月紫等7个抗性稍强品种;第2类是新华1号和巨峰;第3类是稍感品种,由奥古斯特等6个品种组成;第4类为力扎马特等4个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品种 霜霉病 抗病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辽宁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舒怡 王辉 +3 位作者 刘丽 关天舒 李柏宏 刘长远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34-36,共3页
以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url.&de Toni]为监测对象,对辽宁省5个葡萄主栽地区的霜霉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其中2016年该病害成灾严重。针对葡萄霜霉病流行特点,结... 以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url.&de Toni]为监测对象,对辽宁省5个葡萄主栽地区的霜霉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其中2016年该病害成灾严重。针对葡萄霜霉病流行特点,结合病害监测情况,分析了未来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趋势和防控对策,为该病的流行预测及防治决策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url.&de Toni] 病害流行 发生趋势 防控对策
下载PDF
拮抗细菌P78对黄瓜疫病及丝瓜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林璧润 谢双大 +3 位作者 杨丽梅 冼海辉 周小毛 姚汝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本试验从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广州等地区采集土样228个,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细菌菌株426个,在温室黄瓜苗期直接人工接种疫病菌进行测定,筛选出对黄瓜疫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P78。其摇瓶发酵液在温室内人工接种条... 本试验从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广州等地区采集土样228个,用常规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细菌菌株426个,在温室黄瓜苗期直接人工接种疫病菌进行测定,筛选出对黄瓜疫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P78。其摇瓶发酵液在温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防治黄瓜疫病效果平均达95.2%;在田间小区中,P78有效物质可防治丝瓜霜霉病,初提物稀释20倍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4%。该菌株是分泌活性物质起作用的,其活性物质可耐高温和酸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黄瓜疫病 丝瓜霜霉病
下载PDF
自繁第1代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飞 张德利 +2 位作者 曾纬 尹定华 陈仕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78-2979,共2页
目的明确冬虫夏草寄主贡嘎蝠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自繁第1代的种性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室内常规的饲养方式来研究自繁第1代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蛹期约40 d,羽化高峰为18:30~19:30,雌雄性比约为1∶3.2;成虫交配高峰约为20... 目的明确冬虫夏草寄主贡嘎蝠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自繁第1代的种性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室内常规的饲养方式来研究自繁第1代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蛹期约40 d,羽化高峰为18:30~19:30,雌雄性比约为1∶3.2;成虫交配高峰约为20:00,成虫期约20 d,个体寿命6~8 d;产卵量平均418粒,卵100粒重为27.00 mg。幼虫历期约800~1 000 d,幼虫具有多食性和一定的耐寒性。结论贡嘎蝠蛾自繁第1代与父本和母本的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贡嘎蝠蛾 自繁第1代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油茶黑胶粉虱及扁座壳孢对其自然控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学友 邱君志 +2 位作者 蔡守平 丁珌 熊瑜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介绍了油茶黑胶粉虱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及其病原微生物扁座壳孢的形态特征、发生情况和应用前景。在福建省清流县调查结果表明,扁座壳孢对油茶黑胶粉虱的林间自然感染率为32.8%~86.9%,自然控制作用较强。在油茶害虫的生物防治... 介绍了油茶黑胶粉虱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及其病原微生物扁座壳孢的形态特征、发生情况和应用前景。在福建省清流县调查结果表明,扁座壳孢对油茶黑胶粉虱的林间自然感染率为32.8%~86.9%,自然控制作用较强。在油茶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可利用自然带菌枝叶移挂法进行引种或通过人工培养制成菌剂来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黑胶粉虱 扁座壳孢 发生规律 油茶 虫生真菌
下载PDF
6株土壤链霉菌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振华 凌金锋 曾会才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35-37,55,共4页
测定了从海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6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LA5、BM9、BM10、BM11、BM19和BW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香蕉果实接种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eleyetCurtis)vonArx]0h(指接种后立... 测定了从海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6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LA5、BM9、BM10、BM11、BM19和BW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香蕉果实接种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eleyetCurtis)vonArx]0h(指接种后立即浸果处理)和24h后,用6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浸果。结果表明,这6株放线菌活菌及其无菌发酵液对香蕉炭疽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0h后蘸果处理中,LA5菌株的防效最好,达80.0%,与50%多菌灵800倍液的防效相当;接种24h后蘸果处理中以BW菌株防效最好,达75.0%,显著高于50%多菌灵500倍液的防效(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香蕉炭疽病 采后保鲜 防效
下载PDF
康定虫草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祖紃 陈健 +2 位作者 余虹 赵志鸿 宋会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四川康定虫草的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翅面色斑多变异,可区分成“黑白斑”和“黄毛斑”两大色斑型。经交配试验和成虫形态特征(触角、口器、翅脉、前足、雌雄外生殖器和鳞片的超微结构等)的观察,证明为同一种,...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四川康定虫草的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翅面色斑多变异,可区分成“黑白斑”和“黄毛斑”两大色斑型。经交配试验和成虫形态特征(触角、口器、翅脉、前足、雌雄外生殖器和鳞片的超微结构等)的观察,证明为同一种,经鉴定是斜脉蝠蛾(Hepialus oblifurcus Chu et W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斜脉蝠蛾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病株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黎明 郑永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标测定以及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黄瓜霜霉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均匀分布,病叶间互相排斥,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聚集分布现象,即为田间中心病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N=t2/D2(0.5610/m+2... 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标测定以及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黄瓜霜霉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均匀分布,病叶间互相排斥,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聚集分布现象,即为田间中心病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N=t2/D2(0.5610/m+2.4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下载PDF
一株产酶真菌扁座壳孢菌形态学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12
作者 蔡金华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4期14-17,共4页
座壳孢(Aschersonia Montagne)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其侵染害虫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是重要毒力因子。本文通过分析子座形态及分生孢子、侧丝等数据,确定菌株WYSD-16为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为进一步开发研究... 座壳孢(Aschersonia Montagne)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其侵染害虫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是重要毒力因子。本文通过分析子座形态及分生孢子、侧丝等数据,确定菌株WYSD-16为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该菌株,对其产蛋白酶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佳产酶培养基:40g/L的麦芽糖,20g/L的蛋白胨,4×10-4mol/L Mg2+,400mg/L的VB6,p H值6.0;最佳产酶条件为:接菌量8ml,装液量150ml/250ml,菌龄5d,培养时间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壳孢 扁座壳孢 蛋白酶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烟草根黑腐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品种抗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窦彦霞 李兰 +2 位作者 彭雄 肖崇刚 周常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烟草根黑腐病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引起,主要为害烟株的根部,可使根部组织呈特异性黑色坏死而导致烟苗死亡或地上部分生长不良。该病是世界性的烟草病害,在各产烟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 烟草根黑腐病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引起,主要为害烟株的根部,可使根部组织呈特异性黑色坏死而导致烟苗死亡或地上部分生长不良。该病是世界性的烟草病害,在各产烟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普遍发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云南等地。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局部地区为害加重,已上升为烟草主要病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腐病菌 致病力分化 抗性差异 草根 品种 烟草病害 根串珠霉 生长不良
原文传递
扁座壳孢Jos009胞外代谢产物15α,22-二羟何帕烷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天培 潘洁茹 +2 位作者 张鸿声 关雄 邱君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8-880,共3页
为了解座壳孢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活性追踪从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Jos009的发酵液中分离胞外代谢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纯物质,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结构解析,并以滤纸片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 为了解座壳孢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活性追踪从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Jos009的发酵液中分离胞外代谢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纯物质,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结构解析,并以滤纸片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将分离化合物鉴定为15α,22-二羟何帕烷;对6种病原细菌和10种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测定显示,该化合物对供试真菌无活性,而对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和粘质赛氏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有一定抑制作用,MIC值为500 mg mL-1,是扁座壳孢前期胞外代谢产物对这两种菌MIC值的13倍.研究表明扁座壳孢胞外代谢产物除15α,22-二羟何帕烷外还含有其它抗菌物质(化合物或肽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座壳孢 15α 22-二羟何帕烷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戴氏虫草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康帅 罗晖明 +1 位作者 郑健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研究采集样品及大量冬虫夏草和戴氏虫草标本的基础上,对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发现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在外观性...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鉴别特征,完善药材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在研究采集样品及大量冬虫夏草和戴氏虫草标本的基础上,对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发现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在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与戴氏虫草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比较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菌 非正品 戴氏虫草 戴氏虫草菌 性状 显微
原文传递
杭州产中药材蝉花原植物大蝉草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文元 刘晓光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1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文报道了对杭州地区采集的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 Shing)的形态、寄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蝉草与已报道的小蝉草(C. sobolifera (Hill) Berk. et Br.)是无关的两个种。杭州地区分布较多的是大蝉草,其无性型是蝉花。
关键词 大蝉草 小蝉草 蝉花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莎 康帅 +2 位作者 齐景梁 高必兴 郑玉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以冬虫夏草和4种伪制品实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照相机和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子座与虫体结合方式、虫体色泽和腹足等性状特征,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及CCD数码成像系统观察记录...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以冬虫夏草和4种伪制品实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照相机和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子座与虫体结合方式、虫体色泽和腹足等性状特征,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及CCD数码成像系统观察记录子座横切面、虫体体壁和腹足趾部等显微鉴别特征,并通过图像列表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冬虫夏草与其4种伪制品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与其伪制品——戴氏虫草加工品可通过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差异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伪制品 戴氏虫草 性状鉴定 显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