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钙素(OC)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活性调节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尧 于明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骨钙素(osteocalcin,OC)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非胶原骨基质蛋白,在骨骼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羧化不全骨钙素(uncarboxylated osteocalcin,ucOC)可以促进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 骨钙素(osteocalcin,OC)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非胶原骨基质蛋白,在骨骼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羧化不全骨钙素(uncarboxylated osteocalcin,ucOC)可以促进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骨钙素含量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体脂含量呈负相关。这些研究确立了骨钙素调节糖代谢的重要作用,对其机制的了解将为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oc) 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 羧化骨钙素(coc) 糖代谢
下载PDF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郑锦畅 陈建庭 +2 位作者 裴卫卫 查丁胜 庞广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7-202,180,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振动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钙磷乘积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星 赵锦程 +2 位作者 范冬梅 刘俊茹 尹福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8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分为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和代谢综合征组(MS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糖化血...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分为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和代谢综合征组(MS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骨密度(BMD)。结果MS组的P1NP、OC明显低于非MS组(P<0.001),CTX明显高于非MS组(P<0.001)。MS组股骨干、全髋、L1、L2、L3、L4的BMD值高于非MS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MS组中,OC与P1NP正相关(r=0.415,P<0.001),与CTX(r=-0.282,P=0.002)、BMI(r=-0.361,P<0.001)、HbA1c(r=-0.473,P<0.001)、WC(r=-0.304,P=0.001)成负相关;P1NP与CTX(r=-0.251,P=0.005)、BMI(r=-0.297,P=0.001)、HbA1c(r=-0.268,P=0.003)、WC(r=-0.266,P=0.003)负相关;CTX与BMI(r=0.230,P=0.011)、HbA1c(r=0.394,P<0.001)、WC(R=0.199,P=0.029)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S组中BMI和HbA1c是骨代谢指标OC、P1NP和CTX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状态下随BMI增加骨量增加,与骨代谢指标变化趋势不一致,BMI和HbA1c是影响骨代谢指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男性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MS) 骨钙素(oc)
下载PDF
1,25(OH)_2D_3对培养人牙乳头细胞Calbindin-D28K表达和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景杰 牛忠英 +1 位作者 张旻 郭红延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研究 1,2 5 (OH) 2 D3 对培养人牙乳头细胞Calbindin -D2 8K(CaB)表达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 10 -8mol/L 1,2 5 (OH) 2 D3 矿化液处理长期培养的第 2 8天细胞 2 4h ,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CaB表达和碱性磷酸酶 (ALP... 目的 :研究 1,2 5 (OH) 2 D3 对培养人牙乳头细胞Calbindin -D2 8K(CaB)表达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 10 -8mol/L 1,2 5 (OH) 2 D3 矿化液处理长期培养的第 2 8天细胞 2 4h ,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CaB表达和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蛋白 (OC)的变化。同位素示踪方法观察 1,2 5 (OH) 2 D3 对胞外基质4 5Ca2 + 的影响。结果 :加入1,2 5 (OH) 2 D3 后ALP活性约为对照组的 4倍 ;OC含量约为对照组的 1.5倍。CaB在培养 2 8d牙乳头细胞及其胞外基质中表达 ,而在培养 14d牙乳头细胞中CaB免疫反应阴性。 1,2 5 (OH) 2 D3 可加强CaB表达 ,并使胞外基质对4 5Ca2 + 摄取量增加 1.5倍。结论 :1,2 5 (OH) 2 D3 有促进人牙乳头细胞矿化作用 ,表现在不仅能刺激OC、ALP的活性 ,而且可刺激具有分化表型的牙乳头细胞中CaB的合成 ,增加基质对Ca2 + 的摄取。证实促进牙乳头细胞的钙转导是CaB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之一 ,推测CaB被“俘获”在基质中时有诱导Ca2 + 聚集和直接贮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人牙乳头细胞 CALBINDIN-D28K 碱性磷酸酶 骨钙蛋白
下载PDF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锦畅 陈建庭 裴卫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OP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1次/隔天,30min/次...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OP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1次/隔天,30min/次,连续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开始前3天、试验后第1、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钙磷乘积(〔Ca〕×〔P〕)的变化。结果第3个月,复合振动组的ALP、OC、TRAP、〔Ca〕×〔P〕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44·6%、-9·4%、1·7%、7·5%,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2·8%、-13·3%、3·6%、4·7%,P值分别为0·108、0·788、0·606、0·171。结论复合振动仪治疗OP对骨代谢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骨代谢的绝对值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振动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钙磷乘积
下载PDF
藏族青少年骨碱性磷酸酶与骨钙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 王红梅 +2 位作者 温友峰 许德顺 席焕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西藏拉萨与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和骨钙素(OC)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选取拉萨和那曲地区12~18岁健康藏族青少年共1458人,测定身高及血清BAP的活性及OC的含量。结果拉萨男性血清BAP、OC在13~14岁均出... 目的探讨西藏拉萨与那曲地区藏族青少年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和骨钙素(OC)的特点及其差异。方法选取拉萨和那曲地区12~18岁健康藏族青少年共1458人,测定身高及血清BAP的活性及OC的含量。结果拉萨男性血清BAP、OC在13~14岁均出现高峰;女性12岁时值最高。而那曲地区男女性血清BAP、OC水平在大部分年龄组明显低于拉萨男女性(P〈0.05)。男性BAP、OC出现高峰的年龄提前1年。2组随年龄增大,血清BAP、OC值均明显下降(P〈0.05)。但拉萨女性在16岁以后,那曲男性16岁以后、女性15岁以后,各年龄组血清BAP、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P、OC水平均与身高密切相关(r=0.42。0.41,P〈0.01)。结论拉萨与那曲藏族青少年男女血清BAP和OC水平均与年龄、性别呈显著相关。但那曲地区青少年BAP和OC水平均低于拉萨地区青少年,且高峰期提前,高水平持续时间短,可能是该地区身高较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碱性磷酸酶(BAP) 骨钙素(oc) 藏族 青少年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染铅幼年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裴丹 郑德宇 +1 位作者 单伟 秦书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染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只和铅染毒组(230 mg/L的醋酸铅灌胃)23只,40 d后各组取3只大鼠测血铅和骨铅,将已染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铅对照组、3个α-硫辛酸治疗组[30、60、10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染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只和铅染毒组(230 mg/L的醋酸铅灌胃)23只,40 d后各组取3只大鼠测血铅和骨铅,将已染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铅对照组、3个α-硫辛酸治疗组[30、60、100 mg/(kg.d)]每组5只。α-硫辛酸治疗80 d后处死动物,测定血铅、骨铅,骨钙素放免分析法测含量,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法检测表达。结果①各α-硫辛酸治疗组大鼠血铅、骨铅水平均低于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α-硫辛酸100 mg治疗组大鼠骨钙素含量、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减轻铅对骨代谢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氯化钴诱导低氧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江 周萌 +1 位作者 刘利民 沈惠良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钴诱导低氧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SD大鼠,制作左胫骨干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术后连续注射氯化钴(10 mg/kg、ip、qd)7 d。骨折后7 d、14 d、28 d、42 d取材,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We... 目的探讨氯化钴诱导低氧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SD大鼠,制作左胫骨干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术后连续注射氯化钴(10 mg/kg、ip、qd)7 d。骨折后7 d、14 d、28 d、42 d取材,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痂组织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成骨性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表达情况,分析氯化钴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术后42 d X线片显示实验组骨折基本愈合,对照组仍可见模糊的骨折线,14 d、28 d、42 d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骨折后7 d的HIF-1α阳性细胞百分率最高,后逐渐下降,但各时间组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形成水平在骨折后第7天时最高,并持续高表达至第14天,以后逐渐下降;OC表达趋势与之一致。结论在大鼠骨折模型中,氯化钴能显著提高HIF-1α在骨痂组织的含量,同时增加OC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 骨愈合 低氧诱导因子 骨钙素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因子对大鼠牙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征 刘洪臣 +1 位作者 鄂玲玲 王东胜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bFGF+IGF1、TGFβ1+BMP4、bFGF+IGF1+TGFβ1+BMP4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牙乳头细胞(rDPCs)增殖、分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组合因子。方法:分离培养、鉴定rDPCs,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和酶动力学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合因子刺激后的第1/... 目的:探讨bFGF+IGF1、TGFβ1+BMP4、bFGF+IGF1+TGFβ1+BMP4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牙乳头细胞(rDPCs)增殖、分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组合因子。方法:分离培养、鉴定rDPCs,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和酶动力学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合因子刺激后的第1/4/7/10/14天rDPCs的增殖活性、细胞内总蛋白合成量、碱性磷酸酶(ALP)的分泌水平,应用罗式诊断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内钙、磷浓度和骨钙素含量。结果:组①bFGF(10ng/mL)+IGF1(100ng/mL)在P4d能最显著地促进rDPCs的增殖、分化与矿化,并在P10d能显著地升高细胞外液的钙离子、磷离子浓度;组②TGFβ1(5ng/mL)+BMP4(10ng/mL)在P4d能最大程度地促进rDPCs的分化、矿化并显著促进细胞外液骨钙素的分泌合成,且在P7d能最显著地促进rDPCs内总蛋白的合成(P<0.05)。结论:bFGF+IGF1、TGFβ1+BMP4两组因子均可促进rDPCs的增殖活性和分化潜能,为体外牙齿再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大鼠牙乳头细胞 骨钙素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41
10
作者 张萌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等,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至今,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检测标准;为此,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分别整理、凝炼成一篇为各位同仁可读、可用、可参考的文字材料。期待通过"共识"为推动临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的提高,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的参考范围,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规范诊断、规范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评价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尿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骨保护素
下载PDF
骨转换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雨轩 刘晓燕 +1 位作者 高宇 孙志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69例患者,未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69例患者,未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骨转换标志物。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羧基末端胶原交联肽(CTX)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钙素(O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X、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C是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骨转换标记物CTX、OC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关,二者有望成为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及骨代谢变化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骨转换标志物 羧基末端胶原交联肽(CTX) 骨钙素(oc)
下载PDF
氢气减弱脂多糖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能力的抑制
12
作者 刘红卫 袁昌青 +2 位作者 于新波 吉秋霞 隋爱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7-800,共4页
目的:研究氢气(H_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PDLCs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LPS(100 ng/ml)刺激组及成骨诱导+H,(3%)+LPS(100 ng/ml)组培养3... 目的:研究氢气(H_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PDLCs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LPS(100 ng/ml)刺激组及成骨诱导+H,(3%)+LPS(100 ng/ml)组培养3周后行茜素红(ARS)染色,另取上述各组处理培养7 d的细胞提取RNA进行RT^DCR检测比较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的表达差异。结果:hPDLCs成骨、成脂诱导后具有定向分化能力。钙化物含量LPS刺激组少于成骨诱导组(P<0.01);H_2+LPS处理组多于LPS刺激组(P<0.05)。LPS刺激组细胞ALP表达降低(P<0.001),OC表达降低(P<0.001);与LPS刺激组相比H_2+LPS处理组细胞ALP表达增高(P<0.05),OC表达增高(P<0.05)。结论:高浓度P.g-LPS能够抑制hPDLC的成骨能力,而氢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P.g-LPS对hPDLC成骨能力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 PDLCs) 成骨能力 P.g-LPS 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下载PDF
老年腰痛患者血氧饱和度与骨钙素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兰儒贤 吴源旻 +3 位作者 马俊明 许金海 莫文 张冲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痛患者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与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腰痛患者137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81例。检测血气分析和骨代谢四项,包括25-羟基维生素D、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pr... 目的探讨老年腰痛患者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与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腰痛患者137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81例。检测血气分析和骨代谢四项,包括25-羟基维生素D、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propeptideoftypeIprocollagen,PINP)、OC与和β-I型胶原C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结果 137例老年患者的SpO_2分为正常组(≥95%)和对照组(<95%),2组间O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的年龄、SpO_2与OC呈负相关,且SpO_2对OC的影响(b′=-0.404)大于年龄对OC的影响(b′=-0.331。女性患者的SpO+2与OC呈负相关(b′=-0.327),但年龄对OC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79~89岁患者SpO_2与OC存在负相关,男性(r=-0.527,P<0.05)、女性(r=-0.311,P<o.05)。结论低氧状态下OC较高,因此改善老年人的呼吸状态,可能是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氧饱和度 骨钙素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聪颖 潘俊宏 +1 位作者 文松 周里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3-738,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内分泌科T2D患者共37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或≥45岁的男性,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80...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内分泌科T2D患者共37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或≥45岁的男性,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80人。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HbA1c、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降解产物(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指标]。并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进行组间比较:A组HbA1c<7.5%,B组HbA1c 7.5~8.9%,C组HbA1c≥9.0%,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HbA1c与骨代谢指标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T2D患者HbA1c的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25-羟基维生素D、β-CTX、C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M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P<0.001;男性:P=0.048)。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HbA1c与N-MID呈负相关(女性:r=-0.302;P<0.001;男性:r=-0.207,P=0.004),与其他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调整年龄及BMI后,N-MID仍为HbA1c的影响因素(女性:β=-0.321,P<0.001;男性:β=-0.339,P<0.001)。结论在绝经后女性及中老年男性T2D患者中,血清N-MID与HbA1c呈负相关,因而血清N-MID高水平可能有助于T2D患者血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骨代谢 骨钙素(oc) 中老年
下载PDF
高糖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bfα-1和OC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泽君 黄颂敏 +3 位作者 樊文星 唐万欣 刘芳 邱红渝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4-788,共5页
目的研究高糖在刺激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分化过程中对相关骨基质蛋白如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和骨钙素(OC)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高糖在诱导血管钙化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VSMC,分为正常糖浓度组(5 mmo... 目的研究高糖在刺激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分化过程中对相关骨基质蛋白如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和骨钙素(OC)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高糖在诱导血管钙化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VSMC,分为正常糖浓度组(5 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 D-葡萄糖)和甘露醇组(5mmol/L D-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各组VSMC的钙沉积指标;茜素红染色了解各组VSMC钙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bfα-1和OC的mRMA水平和蛋白表达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结果与正常糖浓度和甘露醇对照组相比较,高糖组VSMC钙沉积和钙化染色均明显增强,cbfα-1和OC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α-SMA蛋白表达下降(P<0.05),均呈时间依赖性。高糖刺激后VSMC的ALP的活性比对照组增加了近2倍。结论高糖介导的平滑肌细胞钙化可能与高糖促进VSMC分泌骨基质蛋白cbfα-1和OC水平增加有关;高糖在促进VSMC钙化同时,使VSMC的α-SMA表达水平降低,促进其向成骨样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高糖 核心结合因子α-1 骨钙素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媛媛 李天艺 +3 位作者 焦文君 吴聪 李素军 李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水平与老年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61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CAS)73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CIMT增厚)52例及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IMT正常)34例。比较各组OC等水平。结果 CAS...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水平与老年T2DM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61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CAS)73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CIMT增厚)52例及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IMT正常)34例。比较各组OC等水平。结果 CAS组OC水平低于CIMT增厚组及CIMT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C与HbA1c及高血压水平呈负相关(r=-0.454、-0.067,P=0.006、0.036)。结论OS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CAS程度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钙素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骨代谢情况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星 赵锦程 +3 位作者 李璐璐 刘博伟 尹福在 张明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0期3969-3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骨代谢的情况。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按年龄分为50-59岁组(A组)、60-69岁组(B组)、70-80岁组(C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骨代谢的情况。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3人,按年龄分为50-59岁组(A组)、60-69岁组(B组)、70-80岁组(C组),测定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L-c)、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骨密度(BMD)。结果:C组的OC、P1NP低于A组、B组,CTX高于A组、B组,C组的病程长于A组、B组,B组的病程长于A组,B、C组股骨颈的BMD值低于A组,C组L4的BMD值高于A、B组,P均<0.05。3组的HbA1c、BMI、股骨干、全髋、L1、L2、L3的BM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糖尿病病程(r=0.284,P<0.001)、BMI成正相关(r=0.193,P=0.007);OC与P1NP正相关(r=0.465,P<0.001),与CTX(r=-0.312,P=0.002)、糖尿病病程(r=-0.264,P<0.001)、BMI(r=-0.425,P<0.001)负相关;P1NP与CTX(r=-0.341,P<0.001)、糖尿病病程(r=-0.206,P=0.004)、BMI(r=-0.468,P<0.001)负相关;CTX与糖尿病病程(r=0.171,P=0.017)、BMI(r=0.443,P<0.001)正相关。结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代谢指标与BMI、糖尿病病程相关,与年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男性 2型糖尿病 年龄 骨钙素(oc) 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
原文传递
儿童钙代谢相关激素与Ⅰ型胶原及骨钙素基因多态性关系的分析
18
作者 巴月 杨跃进 +3 位作者 耿振新 程学敏 刘洁 崔留欣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钙代谢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河南省某地8~12岁中国汉族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和降钙素(CT);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COL1A2 PvuⅡ、RsaⅠ和OC HindⅢ基因多...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钙代谢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河南省某地8~12岁中国汉族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和降钙素(CT);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COL1A2 PvuⅡ、RsaⅠ和OC HindⅢ基因多态性。结果携带RR基因型的儿童血清Ca和CT浓度均值分别为2.75mmol/L和206.42ng/ml,均高于rr基因型儿童的2.36mmol/L和170.15ng/ml(分别P<0.05)。血清OC浓度在COL1A2 RsaⅠ各基因型未见差异(P>0.05),也未发现COL1A2 PvuⅡ及OC HindⅢ基因型与儿童血清Ca、CT及OC浓度相关。结论 COL1A2 RsaⅠ多态性可能对儿童血清钙及降钙素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1A2基因多态性 oc基因多态性 骨钙素 降钙素
原文传递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上颌尖牙龈沟液IL-8和骨钙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卓文杰 郑栋 +1 位作者 戴杰 阮方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5-87,89,共4页
目的观察埋伏阻生上颌尖牙GCF中IL-8和OCN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口腔正畸牵引治疗者60例,对GCF中IL-8和OPN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畸治疗第0 h、1 h、24 h、48 h、7 d、14 d、30 d GCF中IL-8浓度分别为(58.47&... 目的观察埋伏阻生上颌尖牙GCF中IL-8和OCN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口腔正畸牵引治疗者60例,对GCF中IL-8和OPN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畸治疗第0 h、1 h、24 h、48 h、7 d、14 d、30 d GCF中IL-8浓度分别为(58.47±20.78)ng/ml、(88.63±22.36)ng/ml、(118.63±41.37)ng/ml、(180.33±51.74)ng/ml、(91.46±25.24)ng/ml、(69.45±32.32)ng/ml、(62.32±27.13)ng/ml,治疗后第1 h、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畸治疗第0 h、1 h、24 h、48 h、7 d、14 d、30 d GCF中OCN浓度分别为(279.35±179.78)ng/ml、(388.63±172.34)ng/ml、(469.26±157.57)ng/ml、(558.64±154.86)ng/ml、(411.49±145.24)ng/ml、(389.47±132.32)ng/ml、(262.32±127.13)ng/ml,治疗后第24 h、48 h、7 d、14 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 d后IL-8和OCN基本回复至基线水平(P>0.05);GCF中IL-8水平与OCN呈正相关(r=0.857,P<0.01)。结论 GCF中IL-8和OCN能反映牙周炎症和正畸牙修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阻生 龈沟液 白介素-8 骨钙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