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phase Flow Originating from the Muzzle of Submerged Parallel Guns
1
作者 Dongxiao Zhang Lin Lu +3 位作者 Xiaobin Qi Xuepu Yan Cisong Gao Yanxiao Hu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10期2707-2728,共22页
A two-dimensional model,employing a dynamic mesh technology,is used to simulate numerically the transient multiphaseflowfield produced by two submerged parallel guns.After a grid refinement study ensuring grid inde-pende... A two-dimensional model,employing a dynamic mesh technology,is used to simulate numerically the transient multiphaseflowfield produced by two submerged parallel guns.After a grid refinement study ensuring grid inde-pendence,five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to assess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occurring in proximity to the gun muzzl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flow interference is enabled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allel barrels is relatively small;accordingly,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vapor cavity becomes more com-plex.By means of the Q criterion for vorticity detection,it is shown that cavitation causes the generation of vortic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vapor cavity can result in an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vorticity for a certain distance of the barrels.In particular,the evolution of the vapor cavity can hinder the expansion of the gas and force it toflow outward,while an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vorticity can lead to a gas jetflowing outward and rotating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erged parallel launch cavity evo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muzzle flow fields
下载PDF
运载火箭并联级间分离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2
作者 徐雅涵 陈亮 +1 位作者 宋国莲 蔡巧言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3期28-36,共9页
基于间接预测法对并联两级运载火箭的级间分离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获得了并联两体分离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气动力将有利于提高两级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气动力矩对一级的姿态影响小,但会使二级产生较大的俯仰角与攻角。为了改善二级... 基于间接预测法对并联两级运载火箭的级间分离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获得了并联两体分离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气动力将有利于提高两级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气动力矩对一级的姿态影响小,但会使二级产生较大的俯仰角与攻角。为了改善二级的姿态,基于分离的特性规律提出了分离优化措施,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二级的姿态更加稳定、优化措施有效。最后分析了单一偏差因素、多偏差因素组合对分离运动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了并联级间分离轨迹和姿态的包络范围,以此来评估分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级间分离 并联分离 多体分离动力学 偏差因素 蒙特卡洛仿真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并行调度的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快速计算技术
3
作者 刘朝阳 王虹森 +2 位作者 张晶莹 于宁 亓俊卿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8期150-152,共3页
为了保证运载火箭飞行轨迹计算软件对各类点位组合的适应性,需要对所有可能的点位组合进行全覆盖性测试,点位组合数量以亿次计,计算量巨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并行调度的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快速计算技术,采用“1+N”的分布式并行... 为了保证运载火箭飞行轨迹计算软件对各类点位组合的适应性,需要对所有可能的点位组合进行全覆盖性测试,点位组合数量以亿次计,计算量巨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并行调度的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快速计算技术,采用“1+N”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架构完成分布式并行计算调度平台设计与实现。通过计算验证,提出的基于分布式并行调度的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快速计算技术使得点位测试过程中计算机资源使用率接近100%,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将原有年量级的计算工作缩减至几天内完成,并且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分布式并行 快速计算
下载PDF
超高速发射实验及其数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柏劲松 华劲松 +3 位作者 唐蜜 胡建波 戴诚达 谭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采用多介质流体高精度欧拉并行计算程序HVL-MFPPM,对Sandia实验室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进行的两个超高速发射实验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前者给出的二级飞片前界面速度历史与VISAR实验测试和HVL-CT... 采用多介质流体高精度欧拉并行计算程序HVL-MFPPM,对Sandia实验室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进行的两个超高速发射实验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前者给出的二级飞片前界面速度历史与VISAR实验测试和HVL-CTH程序计算结果一致,后者给出二级飞片稳定时的速度和飞行姿态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同时还给出了128个和216个CPU计算的界面形状。为进一步获得更高二级飞片速度的实验装置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数值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发射 并行计算 多介质流体 高精度计算方法
下载PDF
含运动边界的并联发射膛口流场数值模拟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曲普 薄玉成 方举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8-160,共3页
对三管并联发射产生的含高速运动弹丸的膛口射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其数学物理模型,采用AUSM格式求解三维N-S方程,弹丸采用大位移运动边界的动网格技术处理,湍流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得到了含高速运动弹丸的膛口射流的结... 对三管并联发射产生的含高速运动弹丸的膛口射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其数学物理模型,采用AUSM格式求解三维N-S方程,弹丸采用大位移运动边界的动网格技术处理,湍流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得到了含高速运动弹丸的膛口射流的结构和流动参数,预测了膛口射流与弹丸出膛口后的相互耦合作用。结果可为多管发射武器系统射击精度的预测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发射 动网格 膛口射流
下载PDF
多管火炮武器发射膛口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曲普 薄玉成 方举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2,共4页
针对新型多管火炮发射产生的膛口流场与冲击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膛口流场数学物理模型,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及Spalart-Allmaras模型,并采用Roe格式的差分方法.计算得到了多管火炮膛口流场的结构和流动参数.由计算结果可知... 针对新型多管火炮发射产生的膛口流场与冲击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膛口流场数学物理模型,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及Spalart-Allmaras模型,并采用Roe格式的差分方法.计算得到了多管火炮膛口流场的结构和流动参数.由计算结果可知,多管火炮发射时各身管产生的膛口流场会相互影响和叠加,形成的流场中激波系更为复杂,气流对弹丸产生的非对称作用对弹丸飞行姿态的影响也更为显著.计算结果可为多管发射武器系统结构设计与射击精度预测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火炮 并联发射 膛口射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航天器发射多任务并行调度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学军 邢立宁 陈英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38-1444,共7页
航天器发射高频度常态化和航天产品可靠度的增加,客观上要求航天器发射采用并行调度模式以提高发射资源利用率。针对工序迭代可能引发的航天器发射系统死锁,构建了死锁预测和损失评价机制,建立了最小化任务时间和最小化加权滞后时间综... 航天器发射高频度常态化和航天产品可靠度的增加,客观上要求航天器发射采用并行调度模式以提高发射资源利用率。针对工序迭代可能引发的航天器发射系统死锁,构建了死锁预测和损失评价机制,建立了最小化任务时间和最小化加权滞后时间综合的目标函数,设计了多任务并行调度模型,开发了多类agent协同工作的优化算法,并使用调度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模型和算法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射任务中得到初步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发射 并行调度模型 多类agent算法 随机迭代 死锁
下载PDF
一种新型7台火箭发动机并联推力传递结构方案 被引量:7
8
作者 范瑞祥 姚瑞娟 +2 位作者 朱振涛 曾杜娟 董曼红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0-634,共5页
针对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第一级并联安装7台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传递结构轻质化设计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贮箱箱底与壳段结构联合传力的新型、高效率推力传递结构方案。结果表明:贮箱箱底与壳段联合传力方案推力传递效率较... 针对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第一级并联安装7台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传递结构轻质化设计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贮箱箱底与壳段结构联合传力的新型、高效率推力传递结构方案。结果表明:贮箱箱底与壳段联合传力方案推力传递效率较传统的壳体传力方案提升了30%;通过全尺寸结构样机制造及7台发动机推力载荷静力试验,验证了新型推力传递结构制造与承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运载火箭 七机并联 推力传递 轻质结构
下载PDF
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分级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树微 李静琳 +1 位作者 陈曦 陈万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0,共9页
为了解决固体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过程中学科耦合性强、计算复杂、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多级固体运载火箭的几何外形、质量、气动、推进、弹道/制导等学科模型,将多级运载火箭分成若干个子级火箭,并通过级间飞行状态连续性条件连接到一... 为了解决固体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过程中学科耦合性强、计算复杂、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多级固体运载火箭的几何外形、质量、气动、推进、弹道/制导等学科模型,将多级运载火箭分成若干个子级火箭,并通过级间飞行状态连续性条件连接到一起,形成系统级和子系统级的框架。设计了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2种子系统的优化流程,以起飞总重最小为目标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结果显示,这2种分级优化的方法与多学科可行(MDF)方法相比能减小优化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得到更好的优化结果,从而验证了分级优化方法在多级固体运载火箭MDO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 固体运载火箭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 分级 并行 串行
原文传递
分体式激光扩束系统平行度测量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磊 郭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9-795,共7页
为精确测量强激光发射系统中高功率激光经分体式扩束系统后光束的传输方向,设计了一种新型分体式扩束系统输出光平行度测量装置。根据高功率激光分体式扩束系统及红外激光的特点,该装置采用高分辨率红外CCD作为监测成像设备。采用轻质... 为精确测量强激光发射系统中高功率激光经分体式扩束系统后光束的传输方向,设计了一种新型分体式扩束系统输出光平行度测量装置。根据高功率激光分体式扩束系统及红外激光的特点,该装置采用高分辨率红外CCD作为监测成像设备。采用轻质高刚度的优质铝合金对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切换部件搭载在高精度线性位移平台上。基于高分辨率CCD和精密线性位移平台,该装置可较好地完成动态和静态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平行度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优于2.0″;装置设计合理,实用,可为扩束系统的装调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系统 分体式扩束系统 平行度测量装置 装调
下载PDF
金属热防护系统瞬态热分析的并联一维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道奎 段静波 雷勇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瞬态热分析的并联一维模型。根据热防护系统的结构特点划分了多条热流通路,将各热流通路离散化后给出了单条通路瞬态传热的隐式差分格式,采用热平衡法推导了串、并联两种类型公共节点的局部控制方... 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瞬态热分析的并联一维模型。根据热防护系统的结构特点划分了多条热流通路,将各热流通路离散化后给出了单条通路瞬态传热的隐式差分格式,采用热平衡法推导了串、并联两种类型公共节点的局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传热问题中常见边界条件的统一表达式,最终形成了总体控制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热防护系统瞬态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并联一维模型可以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热防护系统的传热过程,对于热防护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金属热防护系统 并联一维模型 瞬态传热分析 温度场
下载PDF
新形势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永亮 任克亮 +1 位作者 马旭轮 张基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7期60-63,共4页
分析了国内外舰载发射装置发展的基本概况,得到了国内在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垂直发射装置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对舰艇的适装性,安全性不能满足多弹种、大载弹量的需求;不能满足对中远程导弹发射的需要;协同作战能... 分析了国内外舰载发射装置发展的基本概况,得到了国内在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垂直发射装置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对舰艇的适装性,安全性不能满足多弹种、大载弹量的需求;不能满足对中远程导弹发射的需要;协同作战能力不足;电磁弹射型垂直发射装置在舰艇上的应用还是空白;贮弹量小,远洋作战补给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外围化、通用化、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并型化垂直发射装置,并对电磁弹射型和中远程垂直发射装置作了阐述。指出了新形势下多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适装新型舰艇的发展概况,适应了舰艇在未来作战新需求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垂直发射装置 通用化 并行化 电磁弹射 中远程垂直发射装置
下载PDF
并行计算在垂直发射火箭弹转弯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小丽 林德福 陈国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火箭弹垂直发射转弯过程是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为解决巨型规模的最优弹道解算问题,研究了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建立了最优弹道的并行求解模型,研制了专用仿真软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的参数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最优控制弹道问题具... 火箭弹垂直发射转弯过程是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为解决巨型规模的最优弹道解算问题,研究了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建立了最优弹道的并行求解模型,研制了专用仿真软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的参数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最优控制弹道问题具有极好的并行性,分布式并行计算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问题的求解时间随并行机节点数的增加而成比例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发射 并行计算 弹道优化
下载PDF
水下并联超空泡射弹外弹道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玉晶 李强 +1 位作者 王辰 蔡涛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9,33,共8页
为获取水下并联发射超空泡射弹的弹道特性,基于重叠网格技术、RANS方程、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k-ε湍流模型,对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同步发射与异步发射工况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弹丸间距与发射时间间隔,对比分析了... 为获取水下并联发射超空泡射弹的弹道特性,基于重叠网格技术、RANS方程、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和k-ε湍流模型,对超空泡射弹的水下同步发射与异步发射工况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弹丸间距与发射时间间隔,对比分析了并联超空泡射弹水下运动的流场特性与弹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下同步发射,弹丸内侧空泡发展受到抑制,弹丸在不对称的水动力作用下向外侧偏转,当弹丸间距增加至4D以上时,两弹丸之间几乎无干扰;对于异步发射的先发弹丸,随着发射时间间隔的增加,其弹道偏移量先增大后减小;对于异步发射的后发弹丸,随着发射时间间隔的增加,侧空泡扩张的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并有过度膨胀的趋势,时间间隔越大,速度衰减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 水下外弹道 并联发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全天域激光发射光轴平行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旭阳 高云国 +1 位作者 于萍 薛向尧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在全天域范围内检测发射系统的光轴平行度,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并设计了检测结构。该方法利用系统上安装的可见光探测器实现检测,而且检测结构带入的误差可以通过标定测量被确定并剔除,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首先介绍了检测原理、检... 为在全天域范围内检测发射系统的光轴平行度,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并设计了检测结构。该方法利用系统上安装的可见光探测器实现检测,而且检测结构带入的误差可以通过标定测量被确定并剔除,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首先介绍了检测原理、检测结构及装调;然后利用矢量旋转与坐标变换方法,分析了反射镜角度变化与结构带入误差的关系;最后进行了自重变形实验,确定了检测时结构在不同位置的变形,完成了平行度检测试验,剔除结构带入误差并最终确定了系统平行度。结果表明:检测结果与真值的偏差在2″以内,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系统 光轴平行度 快速检测 全天域检测
下载PDF
多匝串联并列轨道炮U形电枢接触界面熔蚀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彦昌 吕庆敖 +3 位作者 雷彬 向红军 陈建伟 苑希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1-2091,共11页
针对一种多匝串联并列轨道炮U形电枢与轨道接触界面的熔蚀问题,通过电磁-结构-热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对不同电流峰值、不同过盈量的膛内电枢速度、界面接触压力、界面温度等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开展了相关验证试验,得到了接触界面熔蚀规律... 针对一种多匝串联并列轨道炮U形电枢与轨道接触界面的熔蚀问题,通过电磁-结构-热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对不同电流峰值、不同过盈量的膛内电枢速度、界面接触压力、界面温度等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开展了相关验证试验,得到了接触界面熔蚀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发射过程中电枢与轨道间的接触压力随电流波动而变化;接触压力越大,摩擦热功率越大,而接触电阻的焦耳热功率越小;合理设计电枢过盈量参数,可进一步改善滑动接触界面的环境温度;由于滑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磨损,电枢接触面熔蚀区域从初始接触区域逐渐向尾部转移,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并列轨道炮 电磁发射 接触界面 熔蚀规律 接触压力 焦耳热 摩擦热
下载PDF
应用于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工况的IGBT并联均流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谞 谭大力 +1 位作者 王擎宇 腾腾 《电子测试》 2020年第5期101-103,90,共4页
本文对应用于电磁发射系统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工况的开关器件并联均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概述了目前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的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其次,针对电磁发射系统的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工况特点,总结分析了影响IGBT并联... 本文对应用于电磁发射系统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工况的开关器件并联均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概述了目前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的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其次,针对电磁发射系统的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工况特点,总结分析了影响IGBT并联均流的关键影响因素。接着,对比分析了目前改善均流效果的被动方法和主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未来IGBT模块并联应用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IGBT 电磁发射系统 大容量高能量密度 改善均流方法
下载PDF
并联挂架发射控制系统研究
18
作者 邓雪杰 张媛媛 《测控技术》 CSCD 2018年第B11期449-452,共4页
对并联挂架发射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需求提出实施方法并进行架构设计。并联挂架发射控制系统采用配置飞机武器总线的远程终端和运载悬挂物总线的总线控制器方式,实现了两枚武器的控制和投放。
关键词 并联挂架 需求 发射控制系统 总线
下载PDF
航空火箭发射器平行度测试方法研究
19
作者 姬存国 周俊 《科技视界》 2020年第15期81-82,共2页
根据航空火箭发射器通用规范中明确的发射管平行度设计标准,通过对某型火箭发射器的结构布局进行分析,设计发射管平行度测试方法,为同类产品的维护修理和安全使用提供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火箭发射器 发射管 平行度
下载PDF
末子级并联贮箱均衡输送对入轨精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帆 张晓东 +2 位作者 刘昶 毛承元 胡峥 《上海航天》 2016年第B05期60-65,共6页
对液体运载火箭末子级并联贮箱推进剂输送不均衡量影响卫星入轨精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均衡输送模型和星箭分离齿轮啮合模型,给出了质心横移计算公式。分析发现质心横移会因出现横向控制力矩而导致轨道倾角产生偏差,并对用弹簧分离实现... 对液体运载火箭末子级并联贮箱推进剂输送不均衡量影响卫星入轨精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均衡输送模型和星箭分离齿轮啮合模型,给出了质心横移计算公式。分析发现质心横移会因出现横向控制力矩而导致轨道倾角产生偏差,并对用弹簧分离实现的星箭分离形成干扰力矩而影响分离精度。以新一代运载火箭末子级为例,计算了不同膜片翻转压力偏差的输送不均衡量、质心横移量和卫星入轨精度偏差。结果发现:为满足卫星入轨精度,需控制金属膜片翻转压力偏差小于0.015MPa。翻转试验结果验证了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运载火箭 末子级 并联贮箱 均衡输送 质心横移 入轨精度 分离姿态 金属膜片 翻转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