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 with Vasculature by Intraoperative Carbon Nanoparticl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uanchang Yin Bi Song Xiaoyan Wang 《Yangtze Medicine》 2021年第2期79-89,共11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to identify parathyroid glands with vasculature during thyroid surgery. <strong>Material and methods:</stro... <strong>Background:</strong>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to identify parathyroid glands with vasculature during thyroid surgery. <strong>Material and methods:</strong> Totally 42 patients with various thyroid diseas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of carbon nanoparticle injection used in thyroidectomy. Another 42 patients without receiving carbon nanoparticle inj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cases underwent total or subtotal bilateral thyroidectomy. Before the ligation of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poles of the thyriod lobes, 0.1 mL of a carbon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two poles. Important tissues such as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rathyroid gland with blood supply and the inferior thyroid artery were identified and protected. <strong>Results:</strong> The parathyroid glands with vasculature were not stained and thus remained the primary color in all cases, while abnormal thyroid tissues were stained black. After 5 minutes, thyroid lobes were injected with the carbon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and the original color of parathyroid glands was unchanged. Even the parathyroids with blood supply can be identified and protected. The number of parathyroid glands for autotransplantation was one in the test group and six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one day after the thyroid surgery, hypocalcemia became detectable in four patients of the test group and in five of the control group. Twenty-four instances of hypoparathyroidism occurred at 1 day after surg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en instances in the test group. <strong>Conclusion:</strong> Intraoperatvie carbon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inje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echnique for guiding thyroid surgery. The carbon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ntifying the vasculatural parathyroid glands, while protecting the physiologic function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during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particle Suspension (CNPs) parathyroid gland (PTG) THYROIDECTOMY HYPOparathyroidISM
下载PDF
CD28/B7-MEDIATED COSTIMULATION IS REQUIRED FOR PARATHYROID GLAND ALLOGRAFT REJECTION IN RATS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毅 朱预 +2 位作者 陈力真 王树蕙 何小东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8-162,共5页
INTRODUCTIONAlorecognitionofTcelduringalograftrejectionrequirestwosignaltransduction.TheinteractionbetwenC... INTRODUCTIONAlorecognitionofTcelduringalograftrejectionrequirestwosignaltransduction.TheinteractionbetwenCD3/TCRcomplexo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B7 T细胞 免疫反应 抗原 同种异体移植 排斥反应
下载PDF
PARATHYROID GLAND ALLOTRANSPLANTATION IN RATS USING A NUDE MOUSE INTERIM HOST SYSTEM
3
作者 何晓东 朱预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1-42,共2页
Donor rat parathyroid gland(PTG)was first transplanted into the nude mouse interim hostsystem.After 100 days the PTG was re-transplanted into eligible recipients.The resultsshow that mean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 ra... Donor rat parathyroid gland(PTG)was first transplanted into the nude mouse interim hostsystem.After 100 days the PTG was re-transplanted into eligible recipients.The resultsshow that mean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 rats may be remarkably prolo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thyroid gland mean SURVIVAL TIME ALLO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联合半量自体移植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吴二斌 段宏罡 +1 位作者 李彬彬 陈鹏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清扫时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联合半量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09月至2023年01月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清扫术的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不同甲状旁腺处理方式分为原位保留组(n=58例)、原位...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清扫时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联合半量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09月至2023年01月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清扫术的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不同甲状旁腺处理方式分为原位保留组(n=58例)、原位保留联合半量移植组(联合组)(n=27例)及全移植组(n=43例),对于三组间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及全移植组术后PTH减低比例明显低于原位保留组(P<0.05);术后第7天时,联合组PTH减低比例(7.4%)低于全移植组(27.9%)(χ^(2)=4.356,P=0.037);联合组同全移植组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比例(分别为0%和2.3%)明显低于原位保留组(12.1%)(χ^(2)=6.282,P=0.043);术后30天时联合组及全移植组低钙发生率(分别为3.7%和7%)明显低于原位保留组(27.6%)(χ^(2)=12.310,P=0.002)。结论:对于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术中无法判断血供或血供可疑障碍时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联合半量自体移植作为双保险的方案优势明显;其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恢复速度快,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比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甲状腺切除 甲状旁腺 自体移植
下载PDF
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施杲旸 王莹 +2 位作者 陆辉 杭菁 辅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采用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术中通过纳米碳负显影技术保护甲状旁腺,对照组术中根据经验避免甲状旁腺损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以及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误切发生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0.96±20.6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2.40±1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钙和PTH水平分别为(2.31±0.10)mmol/L、(21.55±5.33)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3±0.11)mmol/L,(13.55±4.6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目为(7.96±1.44)个,多于对照组[(6.52±1.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误切发生率为4.00%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技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对维持血清钙和PTH水平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并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误切的发生率,同时降低复发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和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纳米碳负显影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红外荧光显像技术联合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识别甲状旁腺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王云生 王兴越 +2 位作者 薛金才 田尤新 刘勤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联合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识别甲状旁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 目的探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联合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识别甲状旁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或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对照组常规应用纳米炭识别甲状旁腺完成手术,观察组应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联合纳米炭识别甲状旁腺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1 d,观察组的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辅助识别甲状旁腺,联合纳米炭负显影可弥补纳米炭不能使甲状旁腺与脂肪、胸腺等未黑染组织相区别的不足,从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荧光显像技术 纳米炭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维生素D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及肌肉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静 吴继云 徐燕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继...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对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磷代谢、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OH)_(2)D_(3)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1,25(OH)_(2)D_(3)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图特征,检测钙磷水平、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25OHD)、1,25(OH)_(2)D_(3)水平,以及24 h尿钙、尿磷水平,测量两组患者的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超声图像显示甲状腺左叶下极背侧低回声病灶,动脉期呈均匀高增强,治疗后,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增强,呈“空洞”表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钙水平分别为(2.06±0.11)mmol/L、(2.21±0.12)mmol/L,高于治疗前(1.92±0.02)mmol/L、(1.93±0.03)mmol/L,血磷水平分别为(0.92±0.11)mmol/L、(1.11±0.07)mmol/L,低于治疗前(1.24±0.02)mmol/L、(1.25±0.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9、12.399、15.677、10.069,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钙、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7、7.982,P<0.05);两组治疗后血PTH、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TH、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5、12.605,P<0.05);两组治疗后血25OHD、1,25(OH)_(2)D_(3)及24 h的UC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24 h的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25OHD、1,25(OH)_(2)D_(3)及24 h的UCa高于对照组,24 h的U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63、5.269、45.086、3.387,P<0.05);两组治疗后L1~4、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腰椎L1~4、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44、2.355,P<0.05);两组治疗后骨骼肌握力、步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骨骼肌握力、步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1、3.093,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腺体出现钙化,超声表现为不同形状强回声。B超引导下甲状旁腺内注射1,25(OH)_(2)D_(3)可减少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甲状旁腺 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钙磷代谢
下载PDF
The Role of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and Sestamibi Scintigraphy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 Review of Literature
8
作者 Daniel Margain Rodrigo Arrangoiz +10 位作者 Adrian Legaspi Vanitha Vasudevan Amit Sastry Frank De La Cruz Jeronimo Garcialopez De Llano Jennifer Fernandez Loisani Galindo Noah Llaneras Matthew Farrell Gonzalo Fernandez-Christlieb Fernando Corde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2年第2期91-105,共15页
Backgroun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ease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ypercalcemia. Since routine laboratory testing,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has increased fro... Backgroun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ease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hypercalcemia. Since routine laboratory testing,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has increased from 0.1% to 0.4% worldwide. The only curative treatment is parathyroidectomy. Nowadays,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studies have become standard befor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first stage imaging methods are cervical ultrasonography (US) and/or Sestamibi scintigraphy.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accuracy of US and Sestamibi for detection of hyperfunctioning parathyroid adenomas pre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pHPT from our medical institution. Result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a prospectively kept database that included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the confirmed diagnosis of pHPT clinically and biochemically. The average age was 57.8 years old. Preoperative US and surgery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a sensitivity of 51%. Preoperative Sestamibi and surgery findings were compared resulting in a sensitivity of 71%. Both imaging methods combined, resulted in a sensitivity of 80%.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HPT, Sestamibi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localizing parathyroid pathology preoperatively, but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can be high. US tends to have a wider range explained by the operator-dependent factor. The combination of US and Sestamibi reduces the rate of false negatives, as reported i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It is important to mention that these studies cannot be used as a confirmatory test for this disease. It should only be used as an adjunct to help plan the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thyroid glands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arathyroid Adenoma parathyroid Hyperplasia parathyroidECTOMY Cervical Ultrasound Sestamibi Scintigraphy Limited Neck Exploration
下载PDF
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永哲 李华志 +2 位作者 许臣 佟凡 崔宏力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总结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普通外科由同一手术团队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完成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喉返神经损伤、... 目的 总结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普通外科由同一手术团队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完成的8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发生喉返神经损伤3例(3.4%),均于3~5个月后恢复正常;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围术期发生甲状旁腺损伤7例(7.8%),其中1例出现低钙血症,4个月后恢复正常;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可快速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有效避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下载PDF
纳米碳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宁 罗雁 +3 位作者 张建伟 王娟 曹海莉 王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0期8-10,32,共4页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均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均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试验组在腺体内注射纳米碳,对照组不注射。记录并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试验组下位甲状旁腺有效保护、自体移植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上位甲状旁腺全部原位保留。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转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有利于彻底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检出率,提高离体组织中甲状旁腺的寻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纳米碳 甲状腺微小癌 中央区淋巴结 甲状旁腺
下载PDF
术前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炭在cN 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鹏 包钰铃 +2 位作者 罗永标 梁全琨 许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8期784-788,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cN 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治性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的影响及评估其在甲状旁腺功能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cN 0期甲状腺乳头...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cN 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治性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效果的影响及评估其在甲状旁腺功能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cN 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于术前1 d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0.2 ml,对照组不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进一步将观察组分为开放观察组(26例)、腔镜观察组(26例),同样将对照组分为开放对照组(26例)、腔镜对照组(26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检出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及甲状旁腺误切率等。结果104例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甲状旁腺误切14例(13.46%),观察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数量及阳性淋巴结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腔镜观察组较腔镜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cN 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性手术中可提高淋巴结检出数量,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保护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 手术方式 功能保护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全切术术后HD、CRRT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12
作者 王彦江 王海琳 +4 位作者 袁心柱 费微 杨晓英 谢席胜 冯胜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25-2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全切(TP)+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AT)后血液透析(HD)、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效果。方法60例行TP+A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按照术后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血透组和... 目的对比观察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全切(TP)+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AT)后血液透析(HD)、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效果。方法60例行TP+A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按照术后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血透组和肾替组各30例,血透组患者术后第1天给予HD治疗,采用无肝素抗凝模式;肾替组患者术后第1天给予CRRT治疗,采用枸橼酸抗凝模式。比较两组单室Kt/V(spKt/V)、尿素下降率(URR)、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结果与肾替组比较,血透组spKt/V、URR升高(P均<0.05)。血透组和肾替组均无手术切口部位出血;与肾替组比较,血透组透析管路总凝血率高(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血钙、血磷、iPTH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对于TP+AP术后的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施行CRRT后管路凝血发生率低,但小分子量毒素清除方面较差;HD在清除小分子量毒素方面能力更强,但是有一定的管路凝血发生率,但很少出现因严重凝血而发生的HD中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尿毒症并发症 尿毒症 血液透析疗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甲状旁腺全切术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观察
13
作者 林庆军 杜丽 +2 位作者 林燕晖 林燕纯 陈业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11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TT...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中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与经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11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TT术中实施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对照组TT术中采用常规集束状结扎甲状腺腺叶后切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量,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28天时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钙离子(calci-um ion,Ca^(2+)),分别于术前、术后第6个月时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ollagen specific sequence,β-CTX),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DTC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3、7、28天时两组血清PTH、Ca^(2+)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7、28天时观察组血清PTH、Ca^(2+)水平高(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血清PINP、β-CTX水平比较,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2/52)、16.98%(9/53),二者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例数分别为2、4例,二者比较,P>0.05。结论 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在DTC患者TT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PTH、Ca^(2+)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被膜解剖术 喉返神经显露方法 环甲隙 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 甲状旁腺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膜解剖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丹 王占龙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47-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电刀(即单极电凝)行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双... 目的探讨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电刀(即单极电凝)行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双极电凝行膜解剖手术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日引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1周的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5.35±3.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36.53±5.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42.14±3.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8.42±5.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1日引流量(31.16±4.68)mL与对照组(32.56±4.79)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5/30)低于对照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膜解剖技术进行甲状腺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解剖技术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喉返神经 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技术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下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檀谊洪 张永泉 +2 位作者 陈晓意 王昆 曾昭游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CND)中,采用甲状腺下动脉(ITA)解剖技术来保护下甲状旁腺(IPGs)功能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实施CCND手术65例患者(双侧9例、单侧56例),共解剖74侧ITA来寻找和保护IPGs,记录术中寻找IPGs的数目、解...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CND)中,采用甲状腺下动脉(ITA)解剖技术来保护下甲状旁腺(IPGs)功能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实施CCND手术65例患者(双侧9例、单侧56例),共解剖74侧ITA来寻找和保护IPGs,记录术中寻找IPGs的数目、解剖ITA情况、保留IPGs之后的血供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本组解剖ITA寻找到IPGs的比例为85.1%(63/74);可肉眼识别的为56.8%(42/74)IPGs,可见明显的ITA的Ⅰ级和Ⅱ级分支血管供血,ITA发出走向胸腺舌的Ⅱ级分支有42.0%(31/74);原位保留IPGs的成功率为59.5%(44/74);有12.3%(8/65)的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解剖ITA的方法有助于在CCND术中寻找到IPGs,可有效保护其完好的血供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甲状腺下动脉
下载PDF
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天琦 张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3-1066,共4页
手术切除仍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制定最优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至关重要的。纳米碳作为新一代显影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示踪淋巴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有较多的研... 手术切除仍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制定最优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至关重要的。纳米碳作为新一代显影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示踪淋巴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应用价值尚未得到明确肯定。本文对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优化手术治疗策略提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纳米碳 甲状旁腺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坤 郝晓飞 +2 位作者 董洁 李红阳 孙新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 目的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及血清PTH检测。以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和血清PTH单一及联合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结果9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者56例,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者34例。血清PTH检测结果显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清PTH显著高于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处理,显示血清PTH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76,标准误0.051,95%CI:0.677~0.875,最佳截断值136.92 pg/mL,敏感度0.789,特异度0.754。^(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判为阳性57例,阴性33例,^(99)Tc^(m)-MIBI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敏感度为0.893,特异度0.794,准确率0.856,阳性预测值0.877,阴性预测值0.818,Kappa值0.691。^(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联合血清PTH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灵敏度为0.964,特异度0.912,准确率0.944,阳性预测值0.947,阴性预测值0.939,Kappa值0.881。结论^(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及血清PTH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二者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素 双时相延迟显像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红外荧光显像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云生 薛金才 +3 位作者 王兴越 董方 田尤新 刘勤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48-4551,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在甲状癌根治手术中识别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头颈外科2021年6月-2022年3月137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或)侧颈淋巴结清扫根治术。通过肉眼识别... 目的:探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在甲状癌根治手术中识别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头颈外科2021年6月-2022年3月137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或)侧颈淋巴结清扫根治术。通过肉眼识别和红外荧光显像仪探测进行辨识甲状旁腺,分析两种识别方法的检出率、准确率。结果:137例患者共确定检出甲状旁腺491枚,对照组肉眼识别出462枚,检出率94.1%,准确率98.1%(462/471);观察组使用红外荧光显像仪探测辨识484枚,检出率98.6%,准确率97.8%(484/495)。观察组使用红外荧光显像仪检出率明显高于肉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6,P<0.01);两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旁腺的检出率,更好帮助术者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根治术 甲状旁腺 红外荧光显像
下载PDF
NIRAF技术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及对术后甲状旁腺保护和甲状旁腺激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王旭 王换芳 +3 位作者 赵风志 陈永利 高晓明 陈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76-482,共7页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像(NIRAF)技术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及对术后甲状旁腺保护和甲状旁腺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27例...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像(NIRAF)技术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及对术后甲状旁腺保护和甲状旁腺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27例;年龄39~51岁,平均年龄45.23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105例,滤泡性腺瘤17例;单侧切除术46例,双侧切除术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甲状腺癌手术,研究组患者在NIRAF技术辅助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识别率、围术期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甲状腺功能、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等参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感染、发音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研究组患者术后低血钙和PTH减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2.95%vs 44.26%,6.56%vs 19.67%。P=0.013、0.032)。术后7 d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提高,两组患者CD3^(+)CD8^(+)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3.83±4.59 vs 40.23±3.78,1.93±0.21 vs 1.73±0.13。P=0.000、0.000),研究组患者CD3^(+)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2.61±2.31 vs 23.81±2.62。P=0.008)。术后7 d两组患者血钙和PTH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钙和PTH明显高于对照组(2.26±0.18 vs 2.15±0.25,36.98±5.16 vs 27.28±4.99。P=0.000、0.000)。研究组患者甲状腺被膜解剖前检出率为5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19%(P=0.000);研究组患者甲状旁腺总检出率和总体准确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IRAF技术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组织,可有效提高甲状腺被膜解剖前检出率,减小血钙和PTH减退幅度,增强术后甲状旁腺保护,改善免疫机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自体荧光显像技术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临床疗效 甲状旁腺激素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研究概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琪玥 单静怡 +1 位作者 朱凌宇 顾贤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304-308,共5页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和/或喉返神经受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甲状腺癌术后焦虑、抑郁及失眠等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治疗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和/或喉返神经受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甲状腺癌术后焦虑、抑郁及失眠等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治疗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中药种类多且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药物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各医家的经验用药缺乏循证依据,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康复指导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各种临床经验缺乏客观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今后,应加强与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和/或喉返神经受损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 甲状腺癌术后焦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