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蹊部的形态结构基础及其与疼痛产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声宇 钱玲玲 秦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0,共2页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和资料搜集的方法 ,研究了鼠蹊部的形态结构特征 ,用“四点、两缘、两隙”加以描述。并对其在运动中产生疼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中由肌肉主动发力所完成的动作、肌肉被动拉长的动作、韧带牵拉等动作都会使鼠蹊...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和资料搜集的方法 ,研究了鼠蹊部的形态结构特征 ,用“四点、两缘、两隙”加以描述。并对其在运动中产生疼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中由肌肉主动发力所完成的动作、肌肉被动拉长的动作、韧带牵拉等动作都会使鼠蹊部的结构受到牵拉产生疼痛。为临床认识鼠蹊部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蹊部 疼痛 末端病 运动损伤
下载PDF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丽琴 赵元红 +3 位作者 闫慧霞 冀永红 郜玉珍 张丽玉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点滴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点滴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点滴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AMI患者静脉点滴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患者34%,中度疼痛患者47%,重度疼痛患者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点滴FDP结束时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的局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1 6-二磷酸果糖 局部疼痛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中医“头痛”与“头疼”辨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克刚 付高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6-1518,1520,共4页
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与西医对其理解存在差异。中医领域中,"头痛"与"头疼"的使用较为混乱,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查阅《阴阳十一脉灸经》至《中医内科学》的大量医籍,从病名由来、发病部位、起病特点、病... 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与西医对其理解存在差异。中医领域中,"头痛"与"头疼"的使用较为混乱,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查阅《阴阳十一脉灸经》至《中医内科学》的大量医籍,从病名由来、发病部位、起病特点、病名演变4方面进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头痛"作为病名使用,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期已经较为成熟;中医"头痛"的内涵较广,包含西医的"头痛"和"面痛";头痛起病特点各异,伴随症状多样,对于一些特殊的头痛临床当引起重视;"痛"和"疼"有不同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从"头痛"到"头疼"有其特定历史演变过程,"头痛"更适合作为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头疼 部位 临床表现 疾病名称
下载PDF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β内啡肽、血浆p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永 王祖龙 +2 位作者 孙自学 门波 申保庆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浆中β内啡肽、血浆p物质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临床诊断、辨证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本研究共观察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102例,脱落4例,入组患者98例。按中医辨证证...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浆中β内啡肽、血浆p物质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临床诊断、辨证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本研究共观察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102例,脱落4例,入组患者98例。按中医辨证证候分为湿热下注组32例,瘀血阻络组34例,湿热瘀阻组32例。另选择35例正常中青年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并对中医证型与血浆中β内啡肽、血浆p物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血浆中血浆p物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瘀血阻络组[(1 337.84±170.81)pg/ml]、湿热瘀阻组[(1 210.01±162.27)pg/ml]和湿热下注组[(1 135.76±166.45)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4.99±113.09)pg/ml](P均<0.01);3组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下注组[(212.70±29.49)pg/ml]、湿热瘀阻组[(180.81±20.20)pg/ml]和瘀血阻络组[(157.99±24.01)pg/m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74.73±27.64)pg/ml](P均<0.01)。结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浆p物质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炎症反应;血浆中β内啡肽、血浆p物质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分型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湿热下注 瘀血阻络 湿热瘀阻 Β内啡肽 血浆P物质
原文传递
脾咳“咳则右胁下痛”新解 被引量:3
5
作者 董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99-101,104,共4页
历代对《素问·咳论》脾咳"咳则右胁下痛"注解主要有三种:王冰、高士宗、张介宾等认为脾气主(在)右;马莳、张志聪等认为脾居于右;姚止庵认为脾病及肺,肺治于右;无论从脏之所在实位还是从天地气交,或从后天卦象方位相应等... 历代对《素问·咳论》脾咳"咳则右胁下痛"注解主要有三种:王冰、高士宗、张介宾等认为脾气主(在)右;马莳、张志聪等认为脾居于右;姚止庵认为脾病及肺,肺治于右;无论从脏之所在实位还是从天地气交,或从后天卦象方位相应等解释脾咳其痛在右实有牵强。《黄帝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尤其是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内经》以四时五脏阴阳为代表的医学模型就是用"易"的象数思维创建的;既然《周易》是观天地、类万物、言大道,中医自然也在其中。从医易角度分析脾咳,"右胁下痛"应为脾病及胆,与现代医学基本吻合;以实体解剖来看亦是胆居于右胁下,故其位痛,应之;"阴阴引肩背"乃经络所过,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应是神经之属,为放射痛;"动则咳剧"是虚虚实实之象。脾咳右胁下痛为脾病及胆;"阴阴引肩背"是经络所过,亦可说是神经之属,疼痛为放射性;因虚虚实实之理,故有"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咳 咳则右胁下痛 素问 咳论 姚止庵 脾病及肺 肺治于右 王冰 脾气主(在)右 马莳 脾居于右 八卦 脾病及胆 易经 经络所过 实体解剖 放射性疼痛
原文传递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离愁”兼论“诗穷而后工”
6
作者 于世刚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7期14-19,共6页
文章第一部分从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出发分析文学上的离愁,认为离愁与婴儿时期的依恋有关,离愁的本质是恐惧和痛苦,其主观体验与表现形式都是以悲伤为主。第二部分讨论文学上的一种现象:"诗穷而后工",说明"诗穷而后工... 文章第一部分从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出发分析文学上的离愁,认为离愁与婴儿时期的依恋有关,离愁的本质是恐惧和痛苦,其主观体验与表现形式都是以悲伤为主。第二部分讨论文学上的一种现象:"诗穷而后工",说明"诗穷而后工"这种文学理念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1)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存在着心境一致性现象,它是指个体倾向于记忆与当前的心情具有一致性的信息;(2)人类的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负性情绪需要启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愁 依恋 恐惧 痛苦 悲伤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远隔疼痛部位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胜利 王晖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4期134-135,共2页
分析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远隔部位疼痛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诊断并不困难,但很多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主诉无或仅有轻微的胸腰段疼痛症状,对于这种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直接行MRI检查对患... 分析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远隔部位疼痛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诊断并不困难,但很多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主诉无或仅有轻微的胸腰段疼痛症状,对于这种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直接行MRI检查对患者来说显然不容易接受,笔者就这类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做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远隔部位 疼痛机制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腹痛部位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志宇 谢丽花 +2 位作者 姜丹 崔桦 赖铭裕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入院时腹痛部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全年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收集腹痛部位、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41例,...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入院时腹痛部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全年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收集腹痛部位、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41例,中度重症44例,重症9例,胆源性胰腺炎38例。65例患者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中上腹、左上腹,单独或伴有右上腹痛者9例,病因均为胆源性,脐区2例、右下腹1例及无痛患者2例,病因均为特发性,全腹痛者15例,各组病因学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全腹痛组与非全腹痛组比较多存在腹膜炎(P<0.001),病情更严重(P=0.002)。结论:入院时的疼痛部位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提示作用,有右上腹痛者提示为胆源性,其余非典型疼痛部位或无痛提示为特发性,而全腹痛者病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痛部位 病因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王鸿谟望色诊治胸痹临床经验
9
作者 马赟 杜正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0-813,共4页
望色诊病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之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王鸿谟教授致力于望色诊病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在《黄帝内经》颜面脏腑分部诊察的基础上,创立了颜面整体-自然标志分区-中心坐标定点三级色部定位法,通过察颜观色以知五脏症结。文章从... 望色诊病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之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王鸿谟教授致力于望色诊病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在《黄帝内经》颜面脏腑分部诊察的基础上,创立了颜面整体-自然标志分区-中心坐标定点三级色部定位法,通过察颜观色以知五脏症结。文章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介绍王鸿谟教授所创之中医心系色部定位及色诊要点,结合临床实例从中医胸痹入手,探讨中医色诊的临床应用,并作为望诊的一部分,与其他诊法四诊合参,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鸿谟 中医诊断学 色诊 胸痹 望诊 三级色部定位法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扁鹊神针对应刺法与临床运用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育豪 胡幼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4-896,共3页
古典针灸流派与董氏奇穴、飞经走气派、华佗派并列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以注重运用传统理论与灵活配穴著称。该派以孙培荣、周左宇为代表人物,在台湾影响甚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是该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旨在介绍台湾古典针灸流派的扁鹊... 古典针灸流派与董氏奇穴、飞经走气派、华佗派并列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以注重运用传统理论与灵活配穴著称。该派以孙培荣、周左宇为代表人物,在台湾影响甚巨。扁鹊神针对应刺法是该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旨在介绍台湾古典针灸流派的扁鹊神针对应刺法及其源流,并详尽说明扁鹊神针穴位对应法和部位对应法两种不同方法的应用,同时阐述其取穴精少简易、镇痛及时、对症治疗、重视切诊、有利急症等特点,另外参照实际病例举例论证,并提出针灸治疗急症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神针对应刺法 痛症 巨刺法 上病下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