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y Original Proofs of Two Famous Problems: “Are There Any Odd Perfect Numbers?” (Unsolved until to Date) and “Fermat’s Last Theorem: A New Proof of Theorem (Less than One and a Half Pages) and Its Generaliz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Demetrius Chr. Poulkas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21年第11期891-928,共38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very original and relatively brief or very brief proofs about of two famous problems: 1) Are there any odd perfect numbers? and 2) “Fermat’s last theorem: A new proof of theorem and its general... This article presents very original and relatively brief or very brief proofs about of two famous problems: 1) Are there any odd perfect numbers? and 2) “Fermat’s last theorem: A new proof of theorem and its generalization”. They are achieved with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his is why these proofs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any mathematician or anyone who knows basic mathematics. Note that, in both problems, proof by contradiction was used as a method of proof. The first of the two problems to date has not been resolved. Its proof is completely original and was not based on the work of other researchers. On the contrary, it was based on a simple observation that all natural divisors of a positive integer appear in pairs. The aim of the first work is to solve one of the unsolved, for many years, problems of the mathematics which belong to the field of number theory. I believe that if the present proof is recognized by the mathematical community, it may signal a different way of solving unsolved problems. For the second problem, it is very important the fact that it is generalized to an arbitrarily large number of variables. This generalization is essentially a new theorem in the field of the number theory. To the classical problem, two solutions are given, which are presented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in which they were achieved. <em>Note that the second solution is very short and does not exceed one and a half pages</em>. This leads me to believe that Fermat, as a great mathematician was not lying and that he had probably solved the problem, as he stated in his historic its letter, with a correspondingly brief solution. <em>To win the bet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ermat was telling truth or lying, go immediately to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before the General Conclusion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ct numbers Odd perfect numbers Fermat’s Last Theorem Generalization of the Fermat’s Last Theorem Prime number Problems Millennium Problems
下载PDF
A Result on Multiply Perfect Number
2
作者 程林凤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3期265-269,共5页
Let n be a positive integer satisfying n >1; ω(n) denotes the number of distinct prime factors of n ; σ(n) denotes the sum of the positive divisors of n . If σ(n)=2n then n is said to be a perfect number and if ... Let n be a positive integer satisfying n >1; ω(n) denotes the number of distinct prime factors of n ; σ(n) denotes the sum of the positive divisors of n . If σ(n)=2n then n is said to be a perfect number and if σ(n)=kn(k≥3) then n is said to be a multiply perfect number.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Euler theorem and Fermat theorem, we discuss the result of σ(n)=ω(n)n and prove that only n=2 3·3·5, 2 5·3·7, 2 5·3 3·5·7 satisfies σ(n)= ω(n) n(ω(n)≥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y perfect number Euler theorem divisible
下载PDF
Some Results of a Certain Odd Perfect Numb er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Si-bao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1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Define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prime factors of an odd perfect number n asω(n). We prove that if n is an odd perfect number which is relatively prime to 3 and 5 and7, then ω(n) ≥ 107. And using this result, we... Define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prime factors of an odd perfect number n asω(n). We prove that if n is an odd perfect number which is relatively prime to 3 and 5 and7, then ω(n) ≥ 107. And using this result, we give a conclusion that the third largest prime factor of such an odd perfect number exceeds 1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 perfect numbers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prime factors the thirdlargest prime factor
下载PDF
有关奇亏完全数的一些刻画
4
作者 张四保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为探讨具有5个相异素因数的奇亏完全数的存在性问题,通过奇亏完全数的定义以及初等方法研究了具有5个相异素因数的奇正整数n是否是奇亏完全数的问题,给出3类具有5个相异素因数的奇正整数n不是奇亏完全数的几个结论.
关键词 亏完全数 奇亏完全数 存在性 数论函数
下载PDF
有关奇完全数不存在性的若干刻画
5
作者 张四保 姜莲霞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完全数是数论研究中的一个既重要又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是否存在无穷多个偶完全数以及是否存在奇完全数依然是未解决的问题.为讨论奇完全数的存在性问题,讨论了4p+1形式的奇正整数n=π^(α)q^(2α)_(1)1q^(2α)_(2)2…q^(2α)_(k)k在... 完全数是数论研究中的一个既重要又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是否存在无穷多个偶完全数以及是否存在奇完全数依然是未解决的问题.为讨论奇完全数的存在性问题,讨论了4p+1形式的奇正整数n=π^(α)q^(2α)_(1)1q^(2α)_(2)2…q^(2α)_(k)k在σ(πα)≡6(mod8)条件下是否是奇完全数的问题,利用初等方法,给出了此时n不是完全数的若干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数 奇完全数 存在性 刻画
下载PDF
一类特殊的near-perfect数(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 廖群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06-911,共6页
设正整数α≥2,p_1,p_2为奇质数且p_1<p_2.利用初等的方法和技巧,证明了不存在形如2^(α-1) p_1~2p_2~2的以d∈{1,p_1~2,p_2~2,p_1p_2,p_1p_2~2,p_1~2p_2}为冗余因子的near-perfect数,并给出存在形如2^(α-1) p_1~2p_2~2的以d∈{p_1,... 设正整数α≥2,p_1,p_2为奇质数且p_1<p_2.利用初等的方法和技巧,证明了不存在形如2^(α-1) p_1~2p_2~2的以d∈{1,p_1~2,p_2~2,p_1p_2,p_1p_2~2,p_1~2p_2}为冗余因子的near-perfect数,并给出存在形如2^(α-1) p_1~2p_2~2的以d∈{p_1,p_2}为冗余因子的near-perfect数的一个等价刻画.进而,给定正整数k≥2,通过推广near-perfect数的定义至k弱near-perfect数,证明了当k≥3时,不存在形如2^(α-1) p_1~2p_2~2的以d∈{p_1~2,p_2~2}为冗余因子的k弱near-perfect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ct near-perfect 冗余因子 k弱near-perfect
下载PDF
关于几类特殊的near-perfect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 廖群英 +1 位作者 赵博 李翼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499,共3页
设α为正整数,p1、p2均为奇质数且p1<p2.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形如2α-1p2k11p2k22(k1,k2∈N+)的near-perfect数的一些性质.特别地,证明了不存在形如2α-1p21p22且以p21p22为冗余因子的near-perfect数,并由此给出包含多个... 设α为正整数,p1、p2均为奇质数且p1<p2.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形如2α-1p2k11p2k22(k1,k2∈N+)的near-perfect数的一些性质.特别地,证明了不存在形如2α-1p21p22且以p21p22为冗余因子的near-perfect数,并由此给出包含多个奇质因子的near-perfect数的一种构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数 near-perfect 冗余因子
下载PDF
特殊图的完美双罗马控制数
8
作者 张宁 叶淼林 谢欣宇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基于双罗马控制理论,Ayotunde于2020年首次提出了完美双罗马控制的定义,并建立了双罗马控制数和完美双罗马控制数间的联系。本文利用双罗马控制数和完美双罗马控制数间的大小关系,首先确定了强积图P_(2)■P_(n)、P_(3)■P_(n)、格子图P_... 基于双罗马控制理论,Ayotunde于2020年首次提出了完美双罗马控制的定义,并建立了双罗马控制数和完美双罗马控制数间的联系。本文利用双罗马控制数和完美双罗马控制数间的大小关系,首先确定了强积图P_(2)■P_(n)、P_(3)■P_(n)、格子图P_(2)□P_(n)以及完全图的刺图完美双罗马控制数,然后在给定叶子点与支撑点数的条件下,运用归纳假设以改进树的完美双罗马控制数的上界,拓展和完善了完美双罗马控制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积图 格子图 完全图的刺图 完美双罗马控制 完美双罗马控制数
下载PDF
形如2^(α-1)p_1p_2p_3的near-perfect数
9
作者 冯迁 廖群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设α是正整数且α≥2,p_1、p_2、p_3是不同的奇素数.利用初等数论的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形如n=2^(α-1)p_1p_2p_3的near-perfect数的一种判别方法,以及从已知near-perfect数中构造新near-perfect数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perfect near-perfect 冗余因子
下载PDF
一类near-perfect数的性质
10
作者 张聪 崔兰 李颖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23-25,共3页
设p_1,p_2,…,p_k为相异的奇素数,n_1,n_2,…,n_k均为偶数.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数论的相关方法,讨论了形如2~αp_1^(n1)p_2^(n2)…p_k^(nk)的near-perfect数的一些性质.作为推论,获得了形如2~αp_1~2p_2~2的near-perfect数的冗余因... 设p_1,p_2,…,p_k为相异的奇素数,n_1,n_2,…,n_k均为偶数.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数论的相关方法,讨论了形如2~αp_1^(n1)p_2^(n2)…p_k^(nk)的near-perfect数的一些性质.作为推论,获得了形如2~αp_1~2p_2~2的near-perfect数的冗余因子d的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数 near-perfect 冗余因子 约数和函数 标准分解式
下载PDF
繁星树线图的完美匹配数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银珠 陈海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称一棵树T为繁星,如果它可以通过在星形树的悬挂点上添加一些悬挂边得到.给定两个正整数k和l满足k+l为偶数,令T_(k,l)表示由星形树S_(1,k)添加l条悬挂边而得到的所有繁星的集合.对任意的繁星T∈_(k,l),本文首先得到了其线图完美匹配数M(... 称一棵树T为繁星,如果它可以通过在星形树的悬挂点上添加一些悬挂边得到.给定两个正整数k和l满足k+l为偶数,令T_(k,l)表示由星形树S_(1,k)添加l条悬挂边而得到的所有繁星的集合.对任意的繁星T∈_(k,l),本文首先得到了其线图完美匹配数M(L(T))的表达式,然后通过引进一些变换,确定了M(L(T)),T∈_(k,l)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匹配数 线图 繁星
下载PDF
基于加权二分图的K均值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伟杰 王勇 周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4-1111,共8页
针对传统K均值算法无法精确预设初始聚类中心数目的问题,提出基于加权二分图的K均值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设计等比例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原始大数据集中产生小数据集集合并从中产生聚类中心点点集,提高应对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用聚类中心... 针对传统K均值算法无法精确预设初始聚类中心数目的问题,提出基于加权二分图的K均值最佳聚类数确定算法。设计等比例随机采样的方式,从原始大数据集中产生小数据集集合并从中产生聚类中心点点集,提高应对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用聚类中心点点集形成二分图,针对聚类算法特性改进其赋权函数;设计评价数,改进Kuhn-Munkres算法,将其用于求取二分图的最大权完美匹配,确定最佳聚类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其它6种对比算法,所提算法有更高的准确性,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更强的处理大规模数据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 初始聚类中心 随机采样 二分图 Kuhn-Munkres算法 最佳聚类数 完美匹配
下载PDF
有关奇亏完全数的若干结论
13
作者 张四保 姜莲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4,共11页
若正整数n满足σ(n)=2n-d,则称n为亏度为d的亏完全数,其中d为n的正因数.亏度为d的亏完全数备受数论研究者的关注.该文讨论了具有6个相异奇素因数的正整数n是否是亏完全数的问题,并基于初等方法给出了其一些性质刻画.
关键词 因子和函数 奇亏完全数 存在性 性质刻画
下载PDF
溯源维特鲁威人的本义
14
作者 李钢 李杨洋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维特鲁威建筑论的核心是“建筑人体摹仿论”。遵从技艺创制的摹仿论,他构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人体,以之作为建筑创制所摹仿的原本。以希腊化时代的“知识统一论”来溯源理想人体的本义,人的形象寓意人神同形的理性灵魂、人体比例的本质... 维特鲁威建筑论的核心是“建筑人体摹仿论”。遵从技艺创制的摹仿论,他构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人体,以之作为建筑创制所摹仿的原本。以希腊化时代的“知识统一论”来溯源理想人体的本义,人的形象寓意人神同形的理性灵魂、人体比例的本质属性在于完美数及其可推演的关系、四肢展开的圆方外形指涉宇宙秩序。而体现建筑本质属性的均衡比例,也因摹仿而具有与理想人体“同一”的属性。以此为基础,并依照时代的科学论,维特鲁威创建了古典科学意义上的建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鲁威人 理性灵魂 完美数 宇宙秩序
下载PDF
包含完全数的非线性Euler函数方程的解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璐 高丽 郭梦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6-189,共4页
在Euler函数φ(n)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整数分解的方法讨论了对任意的正整数m,n,非线性方程φ(mn)=aφ(m)+bφ(n)+c(c为完全数且ab=c)当c=6时方程的正整数解。
关键词 Euler函数φ(n) 非线性方程 整数分解 完全数 整数解
下载PDF
一个关于自然数数码平方和的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可富 王明强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45-46,共2页
数组4 ,16 ,37 ,58 ,89 ,145 ,42 ,20 ,前一个的各位数码平方和等于相邻后一个数,最后一个数的各位数码平方和等于第一个数且证明了对任何给定自然数n ,若其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 A( n)1 , A( n)... 数组4 ,16 ,37 ,58 ,89 ,145 ,42 ,20 ,前一个的各位数码平方和等于相邻后一个数,最后一个数的各位数码平方和等于第一个数且证明了对任何给定自然数n ,若其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 A( n)1 , A( n)1 的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 A( n)2 ,…, A( n)k-1 的各位数码平方之和记为 A( n)k ,…,构成一个数列{ A( n)k } ,则一定存在k0 ,使当k ≥k0 时,或者 A( n)k = 1 或者 Ank 与4 ,16 ,37 ,58 ,89 ,145 ,42 ,20 之中某个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数 完满数 可交往数 自然数 数码
下载PDF
形如1/2(7^(2^n)+1)的孤立数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四保 吕明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讨论形如1/2(7^(2^n)+1)的数,证明了)Sn=1/2(7^(2^n)+1)的数都是孤立数,其中n是任意的正整数.
关键词 完全数 亲和数 孤立数
下载PDF
关于亲和数的一个注记(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忠华 于秀源 《数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整数序列(2n)2n+1的某些性质,利用费玛数和数论函数的某些性质,获得了验证此类整数是否是亲和数和完全数的方法,既不与其他正整数构成亲和数对也不是完全数.
关键词 亲和数 完全数 费马数
下载PDF
关于函数σ(n)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易 沈忠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2个不相同的正整数m和n,如果满足σ(m)=σ(n)=m+n,则称之为一对亲和数,这里(σn)=∑d|nd.给出了Sn=62n+1不与任何正整数构成亲和数对的结论,即方程σ(Sn)=σ(x)=Sn+x不存在正整数解.
关键词 亲和数 完全数 方程 正整数解
下载PDF
一类奇完全数的相异素因子个数(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四保 邓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8-550,共3页
奇完全数的存在性问题是一个著名的数论难题.研究了不被3整除的奇完全数相异素因子个数,证明:如果n是奇完全数,则ω(n)≥16,其中ω(n)表示为奇完全数n相异素因子的个数.
关键词 完全数 奇完全数 约数和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