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directional energy-controlled piezoelectric shunt damping technology and its vibration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1
作者 Yipeng Wu Quan Yuan +5 位作者 Kaibin Ren Xin Shen Hui Shen Adrien Badel Hongli Ji Jinhao Q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s》 EI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Piezoelectric material-based semi-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may effectively suppress vibration amplitude without any external power supply,or even harvest electrical energy.This bidirectional electrical energy ... Piezoelectric material-based semi-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may effectively suppress vibration amplitude without any external power supply,or even harvest electrical energy.This bidirectional electrical energy control phenomenon is theoretically introduced and validated in this paper.A flyback transformer-based switching piezoelectric shunt circuit that can extract energy from or inject energy into piezoelectric elements is proposed.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controlled ener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vibration attenuation are therefore derived for a classical electromechanical cantilever beam.Theoretical predictions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vibration attenuation can be tuned from−5 to−25 dB under the given electrical quality factor of the circuit and figure of merit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structure,and the consumed power is in the range of−13 to 25 mW,which is a goo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lf-sensing,self-adapting,and self-powered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control piezoelectric shunt damping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原文传递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Optimal PZT Vibration Absorber Placement on Composite Structures
2
作者 Suresh Venna Yueh-Jaw Lin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termine the electric potential that would be generated in the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using finite element piezoelectric analysis to determine optimal locations for damp...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termine the electric potential that would be generated in the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using finite element piezoelectric analysis to determine optimal locations for damping of the first mode. Optimal placement of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for passive vibration control application of a cantilever composite plate is investigated. Finite element piezoelectric mod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Models based on placing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s at five different loc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and incorporating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are built. Modal analysis is used to find the electric potential developed in the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The location that yields the highest amount of electric potential would naturally be the best location for the vibration absorber. First bending mode of the cantilever composite plate is aimed for damping.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verified with an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the composite plate with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bsorber firmly attached to the plate on the most effective location. A good agreement is found between th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 a resistive shunt circuit is designed for the passive damping of the first mode and attached to the vibration absorber in which the electric potential developed would be dissipated as heat to obtain passive vibration compensation. The experiment also demonstrates that a damping of 6 percent is obtained in the first mode of vibration and a great amount of damping is achiev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mode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MODAL Analysis vibration ABSORBER damping SHUNT circuit
下载PDF
框架薄壁类结构压电分流阻尼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宁 周嘉明 +2 位作者 董龙雷 刘建 赵建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1-109,146,共10页
以四边固支铝合金板(框架薄壁类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首先,开展扫频激励下单压电片单模态减振试验,电路最优参数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吻合,同时发现电路最优参数可在一个区间内取值,... 以四边固支铝合金板(框架薄壁类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首先,开展扫频激励下单压电片单模态减振试验,电路最优参数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吻合,同时发现电路最优参数可在一个区间内取值,而不需要与理论计算值保持绝对一致,表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然后,基于阻塞电路开展了扫频激励下多模态减振试验,通过多个压电片实现了20~2 000 Hz内振动能量下降20.2%的减振效果,同时在一些主要模态频率处峰值控制效果可达63%,试验充分验证了多压电片多模态减振的可行性;最后,在噪声载荷激励下开展了多模态电路减振试验,在20~2 000 Hz内铝合金板三个位置处加速度响应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9.1%,18.2%,15.3%,在648 Hz处峰值分别下降了34.1%,33.3%,31.0%。试验结果表明,多模态电路在实际工程载荷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减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多模态振动控制 阻塞电路 噪声激励 薄壁结构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悬臂振动控制方法
4
作者 郝子元 张巧寿 +4 位作者 秦朝红 张忠 高博 任方 侯传涛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3年第3期53-57,共5页
针对航天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大尺寸、高柔性结构存在的振动自由衰减速度慢的问题,为了防止振动对飞行器结构的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设计了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结构减振方法。在对压电片电... 针对航天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大尺寸、高柔性结构存在的振动自由衰减速度慢的问题,为了防止振动对飞行器结构的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设计了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结构减振方法。在对压电片电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路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用阻抗分析法对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采用浮地模拟电感实现了电路中所需的大电感。针对典型悬臂梁结构,采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减振效果,并搭建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压电分流电路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压电片 分流阻尼 多模态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含压电分流阻尼整体叶盘机电耦合有限元建模与减振性能分析
5
作者 谌佳 孙伟 徐昆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99-4710,共12页
为了抑制整体叶盘的有害振动,提出了一种在叶片上均布压电分流阻尼片的减振方法。首先,在建模过程中,用压电片-叶盘基体复合单元来模拟压电片与基体之间的机电耦合,进一步将连接电阻分流减振效果等效为贴敷具有频率依赖性的黏弹性阻尼... 为了抑制整体叶盘的有害振动,提出了一种在叶片上均布压电分流阻尼片的减振方法。首先,在建模过程中,用压电片-叶盘基体复合单元来模拟压电片与基体之间的机电耦合,进一步将连接电阻分流减振效果等效为贴敷具有频率依赖性的黏弹性阻尼引起的效果,并将电阻分流电路以复刚度的形式引入整体叶盘有限元模型,以简化整体叶盘为对象,创建了含压电分流阻尼整体叶盘机电耦合有限元模型;第二,基于创建的动力学模型及搭建的实验系统,分析压电分流阻尼的减振效果;第三,以等间隔分布4个压电分流阻尼片的整体叶盘结构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所创建的复合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基于创建的模型,重点分析了连接的电阻及压电片贴敷位置对整体叶盘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电分流阻尼对整体叶盘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对于电阻分流电路,存在一个最优电阻可以使减振效果最好,例如对于2阶次激励,在每个压电片连接14 kΩ分流电阻时减振效果较好;压电片贴敷在叶片根部对减振效果最佳,相比开路状态,连通分流电路后振动响应降低了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电路 整体叶盘 机电耦合 有限元建模 减振分析
下载PDF
泵喷推进器压电复合材料导管及定子结构的振动控制
6
作者 李志欣 郑智伟 黄修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泵喷推进器导管及定子表面的分布式脉动压力通过导管和定子传递激励艇体振动的过程中,在导管和定子结构模态处会产生动力放大效应。为对该动力放大效应进行控制,提出内嵌压电片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导管及定子结构,通过引入串联电... 泵喷推进器导管及定子表面的分布式脉动压力通过导管和定子传递激励艇体振动的过程中,在导管和定子结构模态处会产生动力放大效应。为对该动力放大效应进行控制,提出内嵌压电片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导管及定子结构,通过引入串联电阻-电感(Resistance-Inductance,RL)分流电路、负电容压电分流电路对导管和定子结构模态处的振动响应进行控制,以有效降低通过导管和定子传递至艇体的传递力。建立复合材料导管及定子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结构-压电分流电路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得结构的固有频率、位移频响、最优控制分流电路参数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导管及定子结构第一、第二、第六、第八阶模态是振动传递动力放大效应显著的主要模态;串联RL压电分流电路可对主要模态的动力放大进行有效抑制,相应模态的传递力幅值分别降低6.35 dB、1.7 dB、0.4 dB和2.68 dB;相比于串联RL压电分流电路,串联负电容压电分流电路在相应模态的振动控制效果分别增加2.93 dB、2.70 dB、0.70 dB、1.37 dB;并联负电容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控制效果分别增加2.90 dB、2.40 dB、0.60 dB、1.3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泵喷推进器 复合材料导管和定子 压电分流电路 负电容 振动控制
下载PDF
An approach to determination of shunt circuits parameters for damping vibrations 被引量:1
7
作者 V.P.Matveenko N.A.Iurlova +2 位作者 D.A.Oshmarin N.V.Sevodina M.A.Iurl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 SCIE EI 2018年第2期135-149,I0005,共16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natural vibrations of a deformable structure containing elements made of piezomaterials.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are connected through electrodes to an external electric circuit,w...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natural vibrations of a deformable structure containing elements made of piezomaterials.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are connected through electrodes to an external electric circuit,which consists of resistive,inductive and capacitive elements.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the parameters of external electric circuits are searched for to allow optimal passive control of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s.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s complex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ies,the real part of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circular eigenfrequency of vibrations and the imaginary part corresponds to its damping rate(damping ratio).The analysis of behaviour of the imaginary parts of complex eigenfrequencies in the space of external circuit parameters allows one to damp given modes of structure vibration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using a cantilever-clamped plate and a shell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a semi-cylinder connected to series resonant RL circ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oelasticity piezoelectric element shunt circuits damping natural vibrations numerical modeling
下载PDF
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建军 李其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403,共15页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点和研究进展,在讨论了以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为基础的各种具有可控特性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包括半主动的和主动-被动杂交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之后,说明了这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建议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电路 压电阻尼 可控特性 减振技术 振动控制 压电材料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系统中压电元件形状与布局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凯翔 杨智春 +1 位作者 孙浩 张玲凌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6,189,共5页
根据压电方程和材料力学方程推导出机电耦合情况下压电元件表面电荷计算公式,以此为优化目标,对压电分流阻尼抑振系统中的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在考虑了压电元件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影响下,采用ANASYS的APDL语言对... 根据压电方程和材料力学方程推导出机电耦合情况下压电元件表面电荷计算公式,以此为优化目标,对压电分流阻尼抑振系统中的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在考虑了压电元件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影响下,采用ANASYS的APDL语言对四边固支弹性薄铝板进行参数化建模,根据压电元件的模态应变来计算电荷数量。使用拓扑优化方法得到对应于各阶模态的压电元件最优形状,并针对采用单片和多片压电元件的情况,进行了对应于结构各阶振型的布局优化。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一四边固支薄板的振动响应抑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分流电路闭合后第1阶和第5阶模态响应的幅值分别降低了52.9%与62.6%,验证了压电元件形状和位置/布局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 形状优化 布局优化 阻尼抑振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控制悬臂梁振动的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智春 孙浩 崔海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3,共4页
采用阻抗分析技术,根据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和RLC电路的电学阻抗特性,详细推导了RLC串联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机械阻抗特性,研究了作单模态振动的悬臂梁在粘贴压电片后形成的压电悬臂梁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特性。借助于调谐质量阻尼减... 采用阻抗分析技术,根据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和RLC电路的电学阻抗特性,详细推导了RLC串联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机械阻抗特性,研究了作单模态振动的悬臂梁在粘贴压电片后形成的压电悬臂梁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特性。借助于调谐质量阻尼减振理论,进行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参数优化分析,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参数优化前后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悬臂梁振动的被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振动控制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分析模型和基本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建军 姚建尧 李其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7-223,共7页
首先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分析模型的一般表达式。然后,分别研究了具有电阻型、电感型、电阻-电感并联型和电阻-电感串联型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减振问题的分析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幅频特性的数值仿... 首先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分析模型的一般表达式。然后,分别研究了具有电阻型、电感型、电阻-电感并联型和电阻-电感串联型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减振问题的分析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幅频特性的数值仿真,讨论了它们的基本特性及电学和机械参数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等问题。最后给出结论以及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尼 HAMILTON原理 分支电路 分析模型 基本特性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支阻尼的多模态电路被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莹 卜雄洙 庞俊恒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该文对基于压电阻尼技术的结构多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上对其能量转换技术,即压电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原理及其优化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以根部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悬臂梁结构为例,设计了相应的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并对... 该文对基于压电阻尼技术的结构多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上对其能量转换技术,即压电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原理及其优化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以根部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悬臂梁结构为例,设计了相应的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并对该结构的一阶和二阶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对2个振动模态同时进行衰减,减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控制 压电分支阻尼 阻塞电流电路 悬臂梁
下载PDF
连续梁的压电分流阻尼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宁 张景绘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8-402,510,共5页
建立具有压电分流阻尼的连续梁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各种不同分支电路构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并推导出对应于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电器元件最优参数表达式。对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减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R并联... 建立具有压电分流阻尼的连续梁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各种不同分支电路构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并推导出对应于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电器元件最优参数表达式。对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减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R并联和LR串联分支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幅值,并具有相同的减振效果。在LR-C并联分支电路中,通过附加一个电容,可以减小最优设计时所需的电感值,但是减振效果降低。本文为连续梁的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分支电路 传递函数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极点配置参数优化的压电分流阻尼抑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浩 杨智春 于哲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从结构的力平衡方程、压电元件的电荷平衡方程出发,结合压电分流电路的电压平衡关系,建立了包含RL串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机电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以系统自由振动响应的衰减系数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采用极点配... 从结构的力平衡方程、压电元件的电荷平衡方程出发,结合压电分流电路的电压平衡关系,建立了包含RL串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机电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以系统自由振动响应的衰减系数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采用极点配置参数优化方法对传递函数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求解出压电分流电路中电感元件和电阻元件的优化值。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一柔性悬臂梁结构的振动响应抑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验证了用极点配置参数优化法进行压电分流阻尼振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抑制 压电分流电路 极点配置 参数优化
下载PDF
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古成中 吴新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用于齿轮被动减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系统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和压电分流阻尼的减振特性,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一种全新的齿轮被动减振方法—压电-粘弹性材料杂交阻尼减振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为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减振 摩擦耗能器 粘弹性耗能器 压电分流阻尼 杂交阻尼
下载PDF
精密机械结构的自适应压电分流阻尼抑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智春 孙浩 +2 位作者 李凯翔 武丹 王臻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5-428,432,共5页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分流电路构型和各元件阻抗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将此电路应用于典型精密机械结构——硬盘驱动器磁头驱动臂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结构的前3阶稳态响应传递函数的幅值分别降低了8.15 dB、12.06 dB和2.1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多模态振动抑制 自适应 硬盘驱动器
下载PDF
基于压电网络的四边固支板多阶共振抑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琳 李俊 易凯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83-1993,共11页
利用四边固支板横向自由振动的精确解作为模态坐标,在模态空间求解了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对压电网络板在模拟单点激励下谐响应行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控制其各阶共振的压电网络电路元件最优电学参数.电感电阻并... 利用四边固支板横向自由振动的精确解作为模态坐标,在模态空间求解了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对压电网络板在模拟单点激励下谐响应行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控制其各阶共振的压电网络电路元件最优电学参数.电感电阻并联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与四边简支压电网络板不同,其具有多个局部最优电学参数.通过分析这些最优参数对其他阶共振的影响,发现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具有多阶共振抑制效果,与电阻相比,该效果对电感更加敏感.电感电阻并联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可以实现比电阻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更好的单模态振动抑制效果,但同时其多模态振动抑制效果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固支板 压电陶瓷 电路网络 振动抑制 最优参数
原文传递
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频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军 姚建尧 李其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首先通过定义具有一般特性的无量纲电阻抗 ,推导出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频域特性描述的一般表达式。然后 ,由该一般表达式分别得到了相应于电阻型、电感型、电阻 /电感并联型和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频响表达式... 首先通过定义具有一般特性的无量纲电阻抗 ,推导出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频域特性描述的一般表达式。然后 ,由该一般表达式分别得到了相应于电阻型、电感型、电阻 /电感并联型和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频响表达式。最后 ,进行了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频响特性的数值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电路 压电阻尼系统 频域分析方法 振动控制 压电材料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控制悬臂梁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智春 崔海涛 孙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28,共3页
采用压电分流阻尼原理,对根部粘贴压电陶瓷片的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设计了一个由电容、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等效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分流电路设计中的超大电感器问题。根据测试得到的带压电分流电路悬臂梁的闭... 采用压电分流阻尼原理,对根部粘贴压电陶瓷片的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设计了一个由电容、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等效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分流电路设计中的超大电感器问题。根据测试得到的带压电分流电路悬臂梁的闭路和开路自然频率,确定出了压电分流电路的最优参数,对悬臂梁的瞬态振动和单频简谐激励下的稳态振动控制实验表明了压电分流阻尼被动控制结构振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振动控制 分流电路 悬臂梁
下载PDF
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式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亚丽 张奇志 熊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研究了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的控制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主动电感使得分支电路的谐振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调节,以适应激励频率的变化。给出了系统的模型及控制算法,并... 研究了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的控制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主动电感使得分支电路的谐振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调节,以适应激励频率的变化。给出了系统的模型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仿真及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结构振动,并且其鲁棒性明显好于F ilter-x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压电智能结构 分支电路 主动-被动混合控制 振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