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HSPA6、GEM、FOS、RGS2、GADD45G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阿依努尔.玉苏普 胡尼其古丽.阿巴克 +2 位作者 其曼古丽.吐尔洪 吾热娅提.克维尔 依米提.热合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7-481,共5页
考察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40、80μg/mL)的PB3A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EM、GADD45G、HSPA6、RGS2及FOS基因mRNA表... 考察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40、80μg/mL)的PB3A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EM、GADD45G、HSPA6、RGS2及FOS基因mRNA表达量,各个基因的DMSO对照组与40、80μg/mLPB3A处理组的ΔCt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40μg/mLPB3A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HSPA6、GEM、FOS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差异倍数分别为0.12(HSPA6)、2.17(GEM)、2.1(FOS),反而GADD45G、RGS2基因ΔCt无显著变化(P>0.05);80μg/mLPB3A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HSPA6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其差异倍数为0.5,而其他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试验结果说明40μg/mLPB3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影响比较明显;PB3A可能通过上调HSPA6、GEM、FOS基因表达而影响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该研究结果为PB3A肿瘤治疗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3A 胃癌SGC-7901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S-8大孔树脂-C18柱联用分离牡丹籽壳中短叶松素及抗氧化研究
2
作者 张迎阳 邹林玲 +4 位作者 陈文涛 孙承骏 邹平 徐莹 满在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8,共7页
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和C18反相键合硅胶柱(C18柱)联合分离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用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牡丹籽壳粗黄酮(Mu Dan Ke Flavonoids,MDKF),得率最高为(10.54±0.13)%;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AB-8... 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和C18反相键合硅胶柱(C18柱)联合分离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用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牡丹籽壳粗黄酮(Mu Dan Ke Flavonoids,MDKF),得率最高为(10.54±0.13)%;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AB-8、S-8、DM301、HPD600、HPD100和D101)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发现S-8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析率最佳,分别为83.47%和84.46%;优化S-8大孔树脂分离MDKF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6 mg/mL,上样液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液流速1.5 mL/min,洗脱液体积100 mL;对经过C18柱分离后的组分进行LC-MS分析得到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分离前后抗氧化能力比较:C18纯化物>S-8大孔树脂纯化物>MDKF粗提物;分子对接实验表明,短叶松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有结合能力,过氧化氢酶的结合能力最强为-9.1 kcal/mol。实验表明,短叶松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食品、药品或化妆品等抗氧化剂的添加,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对牡丹籽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短叶松素 大孔树脂 C18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木塔力甫.艾买提 盛磊 +3 位作者 Abulizi Abudula 买热艳木.艾尔肯 祖丽比亚.司马义 依米提.热合曼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3,共5页
为探讨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PB3A、5-氟尿嘧啶(5-FU)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对HCT-116细胞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 为探讨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PB3A、5-氟尿嘧啶(5-FU)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对HCT-116细胞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特点,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PB3A对HCT-11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活性与5-FU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呈剂量依赖性。PB3A对HCT-1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obanksin-3-acetate HCT-116细胞株 MTT比色法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中国特有植物钟萼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忠武 何关福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6期483-484,共2页
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又名伯乐树,系钟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钟萼木属的稀有保护植物。该科仅此1属1种,为我国特有山。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500—1500 m 的山地林中... 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又名伯乐树,系钟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钟萼木属的稀有保护植物。该科仅此1属1种,为我国特有山。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500—1500 m 的山地林中。树皮有祛风活血作用。钟萼木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萼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蜂胶黄酮PB3A作用下结肠癌细胞株中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尼其古丽.阿巴克 玛依努尔.达吾提 +3 位作者 依米提.热合曼 阿依努尔.玉苏普 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买日江古丽.阿布力提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为结肠癌的治疗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检测蜂胶黄酮PB3A处理人类结肠癌SW48...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为结肠癌的治疗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检测蜂胶黄酮PB3A处理人类结肠癌SW480细胞后miRNA表达谱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水平,以此来验证miRNA芯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miRWalk、Micro T、miRanda等12个网上数据库预测这2条miRNAs的靶基因并进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mi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蜂胶黄酮PB3A干预24 h后结肠癌SW480细胞中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miRNA有267条,其中差异表达倍数达10倍及以上的miRNA有30条,28条为上调表达,2条下调表达;RT-qPCR实验结果显示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量趋势跟miRNA芯片结果一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靶基因预测发现miRNA-198有859个靶基因,miRNA-296-5p有906个靶基因;对这些可能被调控的靶基因进行Gene Class分析,结果显示miRNA-198和miRNA-296-5p的靶基因功能主要为转录因子、拷贝数变异、细胞分化、癌基因、蛋白激酶、组蛋白、转移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P<0.05)。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NA-198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肿瘤通路、Wnt信号通路、胞吞通路、Erb B信号通路、黏着斑通路、黑素生成通路等信号通路,而miRNA-296-5p靶基因在MAPK信号通路、胞吞通路、轴突导向通路、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出现聚集(P<0.05)。结论:蜂胶黄酮PB3A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的miRNA表达谱。PB3A作用下miRNA-198和miRNA-296-5p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PB3A抗结肠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3-乙酸脂 结肠癌SW480细胞 微小RNA-198 微小RNA-296-5p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分析蜂蜜中的黄酮类未知物 被引量:3
6
作者 牛之瑞 冯雷 +3 位作者 胡赠彬 谭建林 田浩 申玲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6210-6215,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on trap-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IT-TOF)定性分析蜂蜜中的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on trap-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IT-TOF)定性分析蜂蜜中的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推断该未知物可能是黄酮类物质,用质谱检测可知与其他干扰物质是否分离。在确定干扰物质与未知黄酮进行分离后,可以得到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子离子峰和三级质谱碎片,根据碎片离子,推导出了裂解途径,并使用分子式软件预测了未知黄酮类物质的分子式。结果综合实验结果,最后定性了蜂蜜中的未知黄酮类物质为"短叶松素",其分子式为C15H12O5。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将黄酮类未知物质与短叶松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离子对m/z 271.06>253.10和m/z 271.06>191.00及离子比率进行比对,确证定性结果是准确的。结论本实验为蜂蜜中黄酮类未知物定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 黄酮类未知物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中药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江洁怡 黄华靖 +4 位作者 肖观林 冯健英 胥爱丽 杨敏娟 毕晓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猫爪草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1 H⁃NMR和13 C⁃NMR等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猫爪草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1 H⁃NMR和13 C⁃NMR等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白杨素(2)、短叶松素(3)、短叶松素⁃3⁃乙酸酯(4)、高良姜素(5)、乔松素(6)、芦丁(7)、咖啡酸(8)、5⁃羟基麦芽酚(9)、丁基⁃2⁃甲酰基⁃5⁃丁氧甲基⁃1H⁃吡咯⁃1⁃丁酯(10)、4⁃[甲酰基⁃5⁃(羟甲基)⁃1H⁃吡咯⁃1⁃基]丁酸(11)、β⁃谷甾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猫爪草中分离得到,均为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黄酮类化合物 白杨素 短叶松素
原文传递
蜂胶的地理来源、植物来源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翠平 平舜 +1 位作者 黄帅 胡福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889-1892,共4页
目的综述蜂胶的来源、类型、化学组成以及与植物源相关性的研究,为蜂胶及其植物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蜂胶的来源、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蜂胶来源广泛,化学组成复杂,与... 目的综述蜂胶的来源、类型、化学组成以及与植物源相关性的研究,为蜂胶及其植物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蜂胶的来源、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蜂胶来源广泛,化学组成复杂,与植物源相关的特征性成分明显,可根据植物源对蜂胶进行分类。蜂胶是植物化学家良好的研究材料,带动了胶源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结论蜂胶与胶源植物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将极大地促进蜂胶及胶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植物源 松属素 短叶松素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蜂蜜炼制前后黄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淳 甘嘉荷 +5 位作者 宋志前 刘元艳 宁张弛 马新玲 舒一松 刘振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8-324,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辅料蜂蜜炼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变化。方法参考《中药药剂学》,对不同来源的6种蜂蜜进行炼制。供试品经固相萃取法富集黄酮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TQ-MS)法测定,Thermo Accucore RP-MS色谱柱(100 m... 目的研究中药辅料蜂蜜炼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变化。方法参考《中药药剂学》,对不同来源的6种蜂蜜进行炼制。供试品经固相萃取法富集黄酮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TQ-MS)法测定,Thermo Accucore RP-MS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3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分析。结果蜂蜜中共检测到12种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苷元、二氢黄酮苷元和异黄酮苷元。黄酮苷元有8种:槲皮素、桑黄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汉黄芩素、高良姜素和白杨素;二氢黄酮苷元有3种:短叶松素、柚皮素和乔松素;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不同蜜源蜂蜜所含黄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6个蜂蜜样品炼制后,都发现了蜂蜜中没有报道过的芦丁和芸香柚皮苷,12种检测到的蜂蜜黄酮类成分在炼制后其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椴树蜜的槲皮素、桑黄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汉黄芩素、乔松素和白杨素量均有增加,短叶松素、柚皮素和高良姜素量没增加反而还有下降的;洋槐蜜中除芹菜素量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槲皮素和桑黄素增加的较为明显;百花蜜和枣花蜜12种黄酮类成分量均显著增加。结论炼制可造成蜂蜜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炼制 黄酮 HPLC-TQ-MS 芦丁 芸香柚皮苷 槲皮素 桑黄素 木犀草素 山柰酚 芹菜素 汉黄芩素 高良姜素 白杨素 短叶松素 柚皮素 乔松素 染料木素
原文传递
甘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彪 万传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2-hydroxy-3-methylbut-3-enyl)-4′,5,7-trihydroxy-dihydroflavanone(1)、乔松素(2)、sigmoidin B(3)、licoflavanone(4)、6-异戊烯基柚皮素(5)、短叶松素(6)、高良姜素(7)、染料木素(8)、红车轴草素(9)、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0)、芦丁(11)、α,α′-dihydro-3,5,3′-trihydroxy-4′-methoxy-5′-isopentenyl-stilbene(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羟甘草黄烷酮;化合物3、6、7和9是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羟甘草黄烷酮 短叶松素 高良姜素 红车轴草素
原文传递
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启海 梁枫 +1 位作者 张梦雨 左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4-1400,共7页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mL^-1)和PB3A组(2.5、5、10、20、40、80μg·mL...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mL^-1)和PB3A组(2.5、5、10、20、40、80μg·mL^-1)。以倒置显微镜观察PB3A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yclinB1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B3A在5~80μg·mL^-1范围内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P<0.01),且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B3A 10、20、40μg·mL^-1组EDU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G0/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P<0.01),G2/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P<0.01);PB3A 20、40μg·mL^-1组均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下调Bcl-2、CyclinB1蛋白的表达(P<0.01),对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PB3A能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和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3-乙酸酯 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 增殖 凋亡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启海 张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0,共7页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的增殖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灭活分枝杆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并原代培...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的增殖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灭活分枝杆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并原代培养AIA-FLSs。PB3A作用于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LPS诱导AIA-FLSs后,以PB3A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RT-qPCR法检测细胞IL-1β、iNOS、MCP-1、MM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MP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40μg·mL^(-1)的PB3A对AIA-FLS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B3A 5、10、20μg·mL^(-1)组的AIA-FLSs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0.01);10、20μg·mL^(-1)PB3A均能明显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P<0.01)。与LPS组比较,10、20μg·mL^(-1)PB3A能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量(P<0.01),下调细胞IL-1β、iNOS、MCP-1、MMP3 mRNA表达及MMP3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PB3A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AIA-FLSs的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通过下调TNF-α、IL-1β、IL-6、iNOS、MCP-1及MMP3的表达来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3-乙酸酯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增殖 凋亡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人宫颈癌SiHa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艾百拉.热合曼 +2 位作者 胡尼其古丽.阿巴克 阿依努尔.玉苏甫 依米提.热合曼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881-2886,共6页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宫颈癌Si Ha细胞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B3A作用不同时间对Si Ha和HT29细胞的生长所...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宫颈癌Si Ha细胞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B3A作用不同时间对Si Ha和HT29细胞的生长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生长抑制率和IC50值;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B3A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B3A可显著抑制Si Ha和HT29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各时间段Si Ha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HT2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B3A干预组细胞出现悬浮的细胞碎片、细胞体缩小、变圆、皱缩;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B3A能够促进Si Ha和HT29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PB3A(40μg·m L^(-1))诱导Si H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高于HT29细胞。结论:PB3A对Si Ha和HT29细胞均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其对Si Ha细胞的作用高于对HT29细胞的作用,可能与细胞本身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 宫颈癌SiHa细胞 大肠癌HT29细胞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