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ISMA声明的儿童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系统综述
1
作者 王依 李成媛 +1 位作者 毛元春 李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了解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时间的不同对儿童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的影响,为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ups等中... 目的了解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时间的不同对儿童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的影响,为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ups等中英文平台或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基于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声明条目清单,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儿童蛲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119篇文献,其中13篇文献纳入系统研究。在蛲虫病健康教育中,干预对象不区分感染、未感染的儿童,干预措施采取“健康教育干预+集体服药”的复合形式,干预时间间隔3个月,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结论开展蛲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措施实施时间3个因素的最优搭配,从而使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健康教育干预 儿童 系统综述
下载PDF
2012、2021年泉州市泉港区寄生虫病调查分析
2
作者 刘小敏 曾菊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2012年与2021年泉州市泉港区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对比得出10年以来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为之后制定寄生虫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泉州市泉港区在2012年和2021年检测的寄生虫病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年与2021年泉州... 目的探讨2012年与2021年泉州市泉港区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对比得出10年以来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为之后制定寄生虫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泉州市泉港区在2012年和2021年检测的寄生虫病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年与2021年泉州市泉港区寄生虫病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做出总结性报告。结果2012年共检查1007人,检出肠道寄生虫一种,为钩虫,总感染人数33例,感染率为3.28%;2021年共检查1016人,检出肠道寄生虫两种,一种为钩虫,一种为蛲虫,钩虫总感染数2例,感染率为0.20%;蛲虫总感染数1例,感染率为0.10%,总感染率为0.30%。2012年涂岭镇的感染率最高为13.13%,前黄镇次之为2.40%,后龙镇为0.51%,界山镇为0.51%;2021年界山镇感染1例钩虫,感染率为0.50%;涂岭镇感染1例钩虫,感染率为0.49%;后龙镇感染1例蛲虫,感染率为0.50%。2012年感染群体中15~44岁感染人数最多,为14例;45~64岁感染人数次之,为13例。在2012年感染群体中,务农工作者感染31例,占感染总人数的93.94%。结论经多年以来的寄生虫病防治政策的引导,泉州市泉港区总体寄生虫病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呈现下降趋势。地区、年龄、职业对于感染寄生虫有影响,性别因素对于感染寄生虫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港区 寄生虫病 钩虫 蛲虫 感染 疫病防治
下载PDF
外环境蛲虫卵检测时间与蛲虫反复感染的关系
3
作者 姜遥 林玉婷 +3 位作者 梁家源 王立忠 李博文 陈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蛲虫卵在外环境中的有效检测时间与蛲虫反复感染的关系。方法:以透明胶纸肛拭法采集幼儿园儿童肛周的蛲虫卵,分别置于4℃、秋季室温、夏季室温的环境中保存,同时记录相应的室内湿度,观察记录蛲虫卵的形态变化。结果:4℃冰箱内... 目的:探讨蛲虫卵在外环境中的有效检测时间与蛲虫反复感染的关系。方法:以透明胶纸肛拭法采集幼儿园儿童肛周的蛲虫卵,分别置于4℃、秋季室温、夏季室温的环境中保存,同时记录相应的室内湿度,观察记录蛲虫卵的形态变化。结果:4℃冰箱内密封保存30 d、夏季室温密封保存1 d、秋季室温密封保存2 d,蛲虫卵胚蚴的形态发生轻微改变但不影响观察结果。结论:新鲜的蛲虫卵标本密封置于4℃环境中,1个月内进行检测仍能保持较好的观察效果,临床上可据此合理安排检测时间。结合相关文献,提示湿度高的季节可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湿处理,从而减少蛲虫反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卵 外环境 有效检测时间 反复感染
下载PDF
蛲虫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赵亚娥 张慧 +2 位作者 常燕 寻萌 吴小红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蛲虫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儿童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为控制蛲虫病寻找更有效的途径。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陕西省 11所城镇幼儿园的 6岁以下儿童进行蛲虫抽样检查 ,同时对儿童卫生习惯、父母知识水平... 目的 探讨蛲虫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儿童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为控制蛲虫病寻找更有效的途径。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陕西省 11所城镇幼儿园的 6岁以下儿童进行蛲虫抽样检查 ,同时对儿童卫生习惯、父母知识水平、当地经济条件、幼儿园卫生状况、儿童临床症状、体格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陕西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为 15 .99% ,男性 (18.5 4% )高于女性 (12 .5 5 % ) ,陕南 (19.5 6 % )略高于关中 (15 .77% )和陕北(15 .2 8% ) ;蛲虫感染与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常剪指甲、不洗澡、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呈正相关 ,而与父母亲 (尤其是母亲 )的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条件、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呈负相关 ;全托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 (4 7.0 6 % )明显高于日托(14.14% )和散居儿童 (16 .6 7% ) ;感染蛲虫后 ,肛周瘙痒和夜间磨牙症状比较突出 ;轻中度感染对儿童的体格发育 ,如身高、体重、头围、胸围无明显影响 ,而重度感染组除头围外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 结论 蛲虫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长期重度感染可使儿童体格发育稍滞后于同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临床症状 体格发育
下载PDF
大连郊区儿童蛲虫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凤义 孙丽 +6 位作者 梅丹 郑莉莉 张斌 邵世亮 刘桂贤 赵勇胜 崔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03-803,共1页
调查大连市郊区城镇和农村幼儿童207人,蛲虫感染率均为0,与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关键词 蛲虫 感染 大连
下载PDF
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悦怡 梁文佳 +6 位作者 张启明 潘波 邓卓晖 吴承刚 刘恩钿 廖章深 黄关权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单剂国产伊维菌素 12 mg、6 mg、12mg、12 mg(1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分别治疗钩、蛔、鞭、蛲虫感染者 ,同时用阿苯达唑 40 0 mg治疗上述线虫感染者作为对照。 结果...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单剂国产伊维菌素 12 mg、6 mg、12mg、12 mg(1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分别治疗钩、蛔、鞭、蛲虫感染者 ,同时用阿苯达唑 40 0 mg治疗上述线虫感染者作为对照。 结果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对钩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5 8.0 0 % (2 9/ 5 0 )和 70 .5 9% (2 4/ 34) ;对蛔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10 0 % (5 1/ 5 1)和 97.0 6 % (33/ 34) ;对鞭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72 .0 0 % (36 / 5 0 )和 47.0 6 %(16 / 34) ;对蛲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5 6 .86 % (2 9/ 5 1)和 91.18% (31/ 34)。伊维菌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 ,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结论 伊维菌素 6 mg治疗蛔虫感染效果显著 ,12 mg治疗鞭虫感染效果优于阿苯达唑 40 0 mg,对钩虫和蛲虫感染亦有一定疗效 ,并且有排虫快、服药简便、不良反应少而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蛔虫 钩虫 鞭虫 蛲虫 肠道线虫病 治疗
下载PDF
洛阳市儿童蛲虫感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珂 张亚敏 +2 位作者 齐利豪 徐健 王新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市区及周边农村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周拭子法采集虫卵,同时对其个人卫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蛲虫平均感染率2.6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3%和2.59%,感染... 目的:了解洛阳市市区及周边农村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纸肛周拭子法采集虫卵,同时对其个人卫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蛲虫平均感染率2.6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3%和2.59%,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市区及农村感染率分别为1.30%和3.92%,P<0.05,城乡感染率有差异;饭前便后不洗手、洗手者感染率分别为38.89%和1.61%,P<0.05,两者感染率有差异;长指甲和短指甲者感染率分别为18.18%和2.11%,P<0.05,两者感染率有差异;近3个月吃过打虫药和未吃过者感染率分别为0%和2.72%,P>0.05,两者感染率无差异。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蛲虫感染与儿童卫生习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感染率 儿童
下载PDF
宁海县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敏霞 徐志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0-481,共2页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各类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于2009年4月~2010年11月对宁海县各乡镇(街道)39所日托幼儿园入园儿童进行蛲虫感染调查。儿童晨间入园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检查,每人1次。共检查儿童6 257名,检出蛲虫感染460例,感染率为...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各类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于2009年4月~2010年11月对宁海县各乡镇(街道)39所日托幼儿园入园儿童进行蛲虫感染调查。儿童晨间入园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检查,每人1次。共检查儿童6 257名,检出蛲虫感染460例,感染率为7.4%(460/6257)。其中男童感染率为7.7%(260/3359),女童感染率为6.9%(200/2898);不同年级中,小班学生感染率最低(4.6%,77/1 667),大班学生感染率最高(9.7%,252/2 594),3个不同年级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8,P〈0.01);公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6.5%,255/3 927)低于民办幼儿园(8.8%,255/2 330)(χ2=11.4,P〈0.01);城镇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12.4%,199/1 611)明显高于农村幼儿园(5.6%,261/4 646)(χ2=79.7,P〈0.01)。提示,宁海县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各类幼儿园间感染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幼儿园儿童 感染现状
下载PDF
小鼠隐藏管状线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鑫 陈晓梅 +4 位作者 范文颖 邓均有 宋慧群 朱兴全 林瑞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59,共3页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bp,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蛲虫样品之间的变异很小,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73%~100%,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隐藏管状线虫,与同属的Syphacia montana序列差异性为5.24%~5.68%。结果表明,隐藏管状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变异很小,种间差异明显,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蛲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 PCR
下载PDF
西宁市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生虎 韩秀敏 雷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于2011年6~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宁市5个调查点,对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共4 589人进行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感染情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体土... 于2011年6~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西宁市5个调查点,对3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共4 589人进行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感染情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人体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3.0%(136/4589),其中农村最高,为3.8%(123/3 284)。以蛔虫感染为主,其中15~20岁年龄组蛔虫感染率(1.5%,4/264)明显低于60~70岁年龄组(6.9%,23/335)、70岁以上年龄组(5.3%,6/114)和10~15岁年龄组(5.1%,19/372)(P<0.05);学龄前儿童蛔虫感染率(9.5%,12/127)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不同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人群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仅为0.5%(2/437),出现在城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蛔虫 蛲虫 感染率
下载PDF
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汴利 张玉林 +10 位作者 高广汉 常江 崔兆麟 蔺西萌 李桂莲 郭新华 郑贵明 刘庚 赵庆法 袁玉东 赵旭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99-103,共5页
经对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结果为单纯普治试点乡(淮阳)经1991~1993年连续3年冬季普治抽检人群防治后,钩虫、鞭虫感染率下降显著,分别由1991年的14.6%和8.0%下降为1995年的1.2%和0.7%(P<... 经对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结果为单纯普治试点乡(淮阳)经1991~1993年连续3年冬季普治抽检人群防治后,钩虫、鞭虫感染率下降显著,分别由1991年的14.6%和8.0%下降为1995年的1.2%和0.7%(P<0.01)。蛔虫、蛲虫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分别由1991年的29.6%和27.8%下降为1995年的26.2%和13.0%。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综合防治试点乡(项城)防治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态势,防治前与防治后(至1995年)各年间同种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防治前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5.2%、7.2%和2.9%,至1995年分别降至7.1%、0.2%和0.5%。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但蛲虫感染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冬季全民普治对钩虫、鞭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蛔虫、蛲虫感染防治效果较差;而综合防治可弥补前者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线虫病 蛔虫 钩虫 鞭虫 蛲虫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杭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小君 叶环 +9 位作者 张仁 马杭霖 杨军 丰青龙 蔡莹彦 童丽娜 朱银芳 杜庆华 张启龙 颜振兴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杭州市区14所幼儿园及来本校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部分3-6岁共1932名学龄前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1932名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35%... 目的了解杭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杭州市区14所幼儿园及来本校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部分3-6岁共1932名学龄前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1932名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35%,男童4.60%,女童4.02%,男、女童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5-6岁年龄段儿童的感染率(6.32%)高于4-5岁(3.14%)及3-4岁(3.03%),不同年龄段蛲虫感染率经统计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每天清洗会阴部并换内裤者感染率为3.06%,多天清洗会阴部并换内裤者感染率为8.08%,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杭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35%,年龄、卫生习惯的好坏与蛲虫感染率的高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学龄前儿童 蛲虫 感染
下载PDF
线粒体nad5基因在隐藏管状线虫及四翼无刺线虫的序列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言川 李作磊 +3 位作者 张念章 刘光学 朱兴全 孙晓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本试验首次研究了小鼠隐藏管状线虫及四翼无刺线虫在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种间及种内变异。通过对甘肃兰州地区实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LY1-20、LS1-22)nad5基因pnad5进行PCR... 本试验首次研究了小鼠隐藏管状线虫及四翼无刺线虫在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种间及种内变异。通过对甘肃兰州地区实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LY1-20、LS1-22)nad5基因pnad5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隐藏管状线虫pnad5有效序列753bp,通过序列比对发现来自LY和LS 2家实验动物中心的22个隐藏管状线虫样品之间只存在3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99.60%。获得四翼无刺线虫pnad5有效序列865bp,2大动物中心20个四翼无刺线虫样品之间没有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100%。用软件ClustalX 1.83截取2种鼠蛲虫nad5基因长度共同的序列,通过比对发现2种鼠蛲虫种间差异为53.64%,种间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nad5基因在鼠蛲虫种内相对保守,但种间有着较高的突变率,可作为鼠蛲虫种间鉴定、诊断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线粒体DNA nad5基因 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江苏省句容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成功 李水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5-356,共2页
为了解江苏省句容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对句容市25个乡镇幼儿园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共检查1 088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1%(12/1 088)。其中男童感染率为1.3%(7/551),女童感染... 为了解江苏省句容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对句容市25个乡镇幼儿园儿童进行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共检查1 088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1%(12/1 088)。其中男童感染率为1.3%(7/551),女童感染率为0.9%(5/537);大班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4%(5/370),不同性别和不同班级间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句容市幼儿园儿童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幼儿园儿童 感染状况
下载PDF
实验用大白鼠蛲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菲 曹淑祯 +2 位作者 崔立云 张霄霄 杨毅梅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某高校实验动物大白鼠蛲虫感染情况,为医学实验提供符合标准的实验动物。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结果:共检测1月龄、2月龄大白鼠69只,其中感染蛲虫鼠17只,阳性率25%。结论... 目的:了解某高校实验动物大白鼠蛲虫感染情况,为医学实验提供符合标准的实验动物。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结果:共检测1月龄、2月龄大白鼠69只,其中感染蛲虫鼠17只,阳性率25%。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寄生虫学检测,以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保证实验的可信度、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大白鼠 鼠蛲虫 鼠管状线虫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血液中脂质氧化损伤标志物及抗氧化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秀明 沈琪琳 +4 位作者 王长虹 贾福军 雪松梅 唐爱国 钱书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中脂质氧化损伤标志物及抗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对荧光法测定血液过氧化脂质(LPO)、水溶性荧光物质(WSF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维生素E(VitE)的实验条... 目的:探讨血液中脂质氧化损伤标志物及抗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对荧光法测定血液过氧化脂质(LPO)、水溶性荧光物质(WSF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维生素E(VitE)的实验条件、测定步骤、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进行研究,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结果:改进或建立了血液LPO、WSFS、GSH、GSHPx和VitE的荧光测定法,并应用于临床。结论:这些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稳定、经济,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测定法 脂质过氧化物 CSH WSFS 血液
下载PDF
2017-2020年洛阳市土源性线虫病流动监测点人群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云霞 宁超群 +4 位作者 田利光 李克伟 曹玉红 吕小雪 梁栗源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洛阳市2017—2020年人群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2017—2020年在洛阳市伊川县... 目的了解洛阳市2017—2020年人群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2017—2020年在洛阳市伊川县、洛龙区等9个县(区)设立河南省流动监测点,监测点以县(区)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不少于200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1000人。收集被调查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测粪便中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算感染率,3~9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结果2017—2020年共调查9296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48%(231/9296),其中97.40%(225/231)为蛲虫感染。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04%(4/9296),0.01%(1/9296),0.01%(1/9296)和2.42%(225/9296)。蛲虫感染率洛宁县最高,男女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蛲虫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0,P<0.05),3~1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61岁及以上年龄组。不同职业人群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34,P<0.05),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感染率最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蛲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χ^(2)=30.638,P<0.05)。通过肛拭法和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出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95%(76/1925)和4.40%(89/2021);加藤厚涂片法检测的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与9岁以上人群(1.91%,136/7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6,P<0.05)。监测点土壤中检出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但检出率较低。结论蛲虫为洛阳市土源性线虫病的主要感染虫种,洛宁县为蛲虫感染的重点地区,儿童和高龄人群蛲虫病防治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蛲虫 监测 洛阳市
下载PDF
焦作市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伟霞 李堂赟 +2 位作者 张中操 马倩 许小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了解焦作市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蛲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焦作市博爱县等5个县区幼儿园分为城市、城郊和农村3层,每层调查监测人数大致均等,2020年9月对全体在园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贴)肛... 目的了解焦作市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蛲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焦作市博爱县等5个县区幼儿园分为城市、城郊和农村3层,每层调查监测人数大致均等,2020年9月对全体在园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贴)肛拭法采样,镜检蛲虫卵,对幼儿监护人及幼儿园开展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个县(区)共11所幼儿园1139名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04%(46/1139)。调查儿童年龄集中在3~7岁。不同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大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男童蛲虫感染率与女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城市及城郊幼儿园的儿童蛲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幼儿园的儿童蛲虫感染率高达7.31%(25/342)。5个县(区)儿童蛲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武县感染率最高(8.82%)。胶贴肛拭法对儿童蛲虫感染的诊断率与胶带纸肛拭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现住址、父母受教育程度、孩子和大人衣物是否分开洗、儿童是否喝生水、是否饭前洗手等因素对蛲虫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作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总体感染率较高,各县区及城市、农村感染率不同。农村幼儿园及现住址为农村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卫生习惯可影响蛲虫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市 蛲虫 儿童 感染率
下载PDF
吉林市城区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富仁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调查吉林市区某幼儿园连续3 a蛲虫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治疗蛲虫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肛周透明胶带检查法.结果连续3 a共检查2~7岁学龄前儿童823人,平均感染率为4.13%.3 a平均感染率依次为7.52%、2.49%、3.09%,分析表明:χ^2=9.... 目的调查吉林市区某幼儿园连续3 a蛲虫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治疗蛲虫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肛周透明胶带检查法.结果连续3 a共检查2~7岁学龄前儿童823人,平均感染率为4.13%.3 a平均感染率依次为7.52%、2.49%、3.09%,分析表明:χ^2=9.6,P〉0.01,三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呈下降趋势.另外在调查的第3年发现:6岁组学龄前儿童蛲虫的感染率(9.71%)明显高于2岁组幼儿蛲虫的感染率(1.09%),分析表明: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χ^2=21.47,P〈0.01.结论吉林市区幼儿园蛲虫感染率较低,这与幼儿园采取环境治理以及其他预防治疗措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蛲虫 感染 调查
下载PDF
滁州地区幼儿园和一年级儿童蛲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淼 迟静 +2 位作者 屈薇娜 曹琦 张文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8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了解滁州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蛲虫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滁州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并分析蛲虫感染影... 目的了解滁州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蛲虫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滁州地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标本,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并分析蛲虫感染影响因素。结果滁州市区和乡镇幼儿园儿童蛲虫卵检出率分别为0.55%(2/365)和3.17%(6/189),P<0.05,有统计学差异;滁州市区和乡镇小学一年级儿童蛲虫卵检出率分别为0.35%(1/287)和3.49%(3/86),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滁州市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蛲虫感染处于低水平状态,应该有效巩固,同时对乡镇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蛲虫感染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小学一年级 蛲虫 检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