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atorvastatin on plasma endothelin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晓蓉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7年第1期28-,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atorvastatin on plasma endothelin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atorvastatin on plasma endothelin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patients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STEMI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CI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0 mg of atorvastatin treatment group(standard group,n=60),and 40 mg of atorvastatin treatment group(intensive group,n=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 STEMI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atorvastatin on plasma endothelin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原文传递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sCD40L、ET-1、ICAM-1因子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峥嵘 袁波 +1 位作者 刘坤 付舒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ET-1)、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再灌注损伤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运用ELISA法检测桥接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30 min、1h、2h、6h、24 h、5d的患者血清sCD40L、ICAM-1、ET-1的水平,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这3种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再灌注损伤组和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1 h、2h、6h、24 h、5d的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均不显著(P>0.05),各指标间无差异: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在治疗后30 min、1h、2h、6 h、24 h、5d的时间点,患者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损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sCD40L、ICAM-1、ET-1水平均高于未再灌注损伤组相同时间点(~均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CAM-1、ET-1水平增高,并且5d内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再灌注损伤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 内皮素-1 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雯 郭建辉 +4 位作者 邢雅娟 朱丽 杨晓春 王芳 李梦丽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102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迪银片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102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迪银片治疗;治疗组51例实施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主症包括皮损肥厚、颜色暗红、干燥鳞屑,次症包括瘙痒、口干、舌苔暗紫、脉涩细缓),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红细胞压积)指标水平,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肥厚、颜色暗红、干燥鳞屑、瘙痒、口干、舌苔暗紫、脉涩细缓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损面积及皮损红斑、浸润、脱屑严重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面积及皮损红斑、浸润、脱屑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中医证候,同时减轻患者皮损,缓解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络效灵丹 银屑病 血浆内皮素 血液流变学 中医证候 皮损面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献血者血浆ET-1、NO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 袁玉荣 +4 位作者 张敏 曾怡 卢伟 张莉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献血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时的水平,探讨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三峡大学固定献血屋发生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 目的通过分析献血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时的水平,探讨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三峡大学固定献血屋发生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献血者83例作为DRVR组,匹配77例正常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献血者血浆ET-1、NO水平,并将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DRVR组和对照组血浆ET-1含量分别为:24.3(17.9~34.0)pg/mL、20.0(17.9~24.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00,P<0.05);DRVR组和对照组血浆NO含量分别为:23.8(21.4~28.7)pg/mL、25.9(23.3~31.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395,P<0.05);ET-1/NO值:DRVR组0.85(0.68~1.1)、对照组0.79(0.57~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54,P<0.05)。结论献血应激导致血浆ET-1的水平上升,NO水平降低,ET-1/NO上调,这种状态在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献血者中更加明显,说明其对献血应激的心理压力更大,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的发生可能主要与献血者对压力调节的心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血浆内皮素 血浆一氧化氮
下载PDF
内皮素的放射免疫分析 被引量:97
5
作者 曾强 李振甲 +3 位作者 余霞君 张林祥 袁军 范英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03-40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内皮素的放射免疫分析。采用Iodogen方法标记^(125)I-ET,经高压液相纯化分离后,比放射性为1750Ci/mmol。其测定范围是0.25~1000pg/管,灵敏度为0.17pg/管。采用Sep-pakC_(18)层析柱提取人血浆中的内皮素,测得正常人含量为2.81... 介绍了一种内皮素的放射免疫分析。采用Iodogen方法标记^(125)I-ET,经高压液相纯化分离后,比放射性为1750Ci/mmol。其测定范围是0.25~1000pg/管,灵敏度为0.17pg/管。采用Sep-pakC_(18)层析柱提取人血浆中的内皮素,测得正常人含量为2.81±0.60pg/ml。尿毒症,心肌梗塞患者内皮素含量则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 放射兔疫分析 碘标记
下载PDF
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ET CGRP含量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卫华 黄勤 +4 位作者 梁兆煜 汪宝贞 彭文辉 潘汉杰 陈保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组 2 6例 (A组 ) ,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 ,正常...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组 2 6例 (A组 ) ,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 ,正常对照组 12例 (C组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B两组不同时点及C组的血浆中ET及CGRP的含量 ,同时行经颅多谱勒检查 ,检测痉挛指数。结果 第 1天A、B两组血浆中ET及CGRP含量无差异 (P >0 0 5 ) ,但两组ET含量均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均低于C组 (P <0 0 5 ) ,第 1天A、B两组痉挛指数无差异 (P >0 0 5 ) ,但均高于C组 (P <0 0 5 ) ,第 3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P <0 0 5 ) ,A组低于C组 (P <0 0 5 )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第 5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A组低于C组 (P <0 5 )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低于C组 (P <0 0 5 ) ,第 7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略高于C组 ,但P >0 0 5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血浆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脑血管痉挛指数 引流
下载PDF
血瘀证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7
作者 石志芸 施赛珠 +3 位作者 陈剑秋 李晓明 何婉婷 邓守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35-436,共2页
以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共162例,进行了ET测定。其中三组疾病中属血瘀证87例,非血瘀证75例。测定结果显示... 以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共162例,进行了ET测定。其中三组疾病中属血瘀证87例,非血瘀证75例。测定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心血管疾病组、肾脏病组其ET值分别为59.50±32.27pg/ml、56.96±29.21pg/ml和107.52±90.18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这些疾病皆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并发现三组疾病中血瘀证患者的ET值,皆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01),提示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亦是血瘀证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内皮素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肾脏病
下载PDF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军 范军铭 +2 位作者 于震 王玉升 周红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取左侧“肩”“外关”“髀关”“足三里”穴)、穴位对照组(取左侧“清冷渊”“灵道”“箕...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取左侧“肩”“外关”“髀关”“足三里”穴)、穴位对照组(取左侧“清冷渊”“灵道”“箕门”“漏谷”穴)、非穴位对照组(取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郄门”连线中点、“五里”与“阴包”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电针参数为连续波,频率10Hz,波宽0.6ms,电压1.5-3V(以肌肉轻微抽动为度),时间10min。每天1次,共3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固定不针刺。三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颈总动脉30min的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无明显变化;再灌注30min,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显著增加,再灌注120min,脑组织Ca2+含量和含水量显著增加。电针能显著升高再灌注30min后血清NO含量,降低血浆ET含量、脑组织Ca2+含量和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存在血液NO含量降低而ET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浆E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刘玉茹 徐慧敏 +1 位作者 杨克雅 吴昌维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3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脑钠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即予以患者正性肌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心功能为Ⅳ级的患者可以适当加入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服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即予以患者口服40 mg螺内酯,早晚各1次,同期口服50 mg美托洛尔,早晚各1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脑钠钛、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116/120)比80.0%(96/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内皮素、脑钠钛水平低于对照组[(38±5)ng/L比(49±6)ng/L,(87±6)ng/L比(9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46±5)%比(41±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87±9)m L比(98±9)m L,(42±6)m L比(51±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2/120)比10.0%(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5,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体内血浆内皮素及脑钠钛水平,同时对心脏功能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美托洛尔 血浆内皮素 脑钠钛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ET-1、CysLT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祝珺 张玉岩 +1 位作者 李成帅 赵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97-1100,1104,共5页
目的将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 目的将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清晨峰流速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am%)、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ET-1和CysLTs水平。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1.4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ET-1和CysLT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ET-1和CysLTs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am%、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T-1和CysLT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沙丁胺醇 支气管哮喘 血浆内皮素-1 半胱氨酰白三烯
下载PDF
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萌 陶林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分别为73·7%、5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2,P<0·01);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E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分裂,促进表皮细胞分化,对血浆ET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血消银汤 银屑病 血浆内皮素 血浆内皮素(ET)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治疗组 消银汤 理血 血浆ET水平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浆ET和CGRP调整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邹伟 王茉蕾 +1 位作者 于学平 郭玉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索针刺对急性高血压大鼠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模型 ,观察针刺对血浆ET和CGRP的影响。结果 :针刺能降低血浆ET和升高CGRP。结论 :针刺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大鼠治疗作用与其降低血浆ET和CGRP密切相关。
关键词 针刺 高血压脑出血 ET CGRP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毅 张显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低蛋白饮食,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血压水平给予钙离子拮抗...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低蛋白饮食,口服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血压水平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同时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经8周治疗后,观察总结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BG)、ET-1。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CCr、UAER、β2-MG、ET-1、FBG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FBG外,各项指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1及UAER效果显著,并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修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改善肾功能,并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患者 通心络胶囊 治疗后 UAER 治疗组 ET 显著性 结论 差异
下载PDF
通心络对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慧 胡永寸 陈俭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37例X综合征患者分为通心络组(n=19)和常规治疗组(n=18)。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FMD)功能...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37例X综合征患者分为通心络组(n=19)和常规治疗组(n=18)。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FMD)功能变化,并测定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通心络组治疗后肱动脉FMD、ET-1较治疗前有显著改普(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心络可显著改善X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通心络 血管内皮功能 保护作用 治疗
下载PDF
七龙天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大鼠ET-1、NOS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冷萍 王一帆 +3 位作者 黄佰超 苏婷 王雪兰 付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波生坦组(C)、七龙天低剂量组(D)、七龙天中剂量组(E)、七龙天高剂量组(F...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波生坦组(C)、七龙天低剂量组(D)、七龙天中剂量组(E)、七龙天高剂量组(F)。A组大鼠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B、C、D、E、F组均造模。采用常压低氧法制模,从制模第1天始给药,连续3周,A、B两组均给予蒸馏水3 m L/(只·d)。在直视下行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OS、ET-1 mRNA表达。结果:七龙天及波生坦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且以七龙天高剂量组效果为佳,疗效呈药物剂量依赖表现。各组NOS、ET-1表达量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但二者在高剂量七龙天调节至正常范围时,肺动脉压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不同剂量七龙天均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且高剂量七龙天疗效优于波生坦。其降压机制与降低NOS及ET-1表达量有关,但仍可能受其他炎症因子及血管新生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龙天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铿 游海旭 +1 位作者 回浩声 苏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UAP6 0例随机分组为低分子肝素 (32例 )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 (2 8例 )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疗程均为 10天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 ET的变化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UAP6 0例随机分组为低分子肝素 (32例 )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 (2 8例 )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疗程均为 10天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 ET的变化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治疗组血浆 ET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前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血浆 ET均显著下降 ,低分子肝素组 P<0 .0 0 5 ,对照治疗组 P<0 .0 1;两组治疗后比较 ,低分子肝素组血浆 ET水平比对照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思娇 高阳 +4 位作者 胡怡 魏敏 李强 张绍维 宋今丹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 mg,不伴有高血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3~70 a,糖尿病病程0.5~30 a。待代谢控制稳定后,...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 mg,不伴有高血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3~70 a,糖尿病病程0.5~30 a。待代谢控制稳定后,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氯沙坦钾组(50 mg,po,qd),舒洛地特组(舒洛地特600 LSU,iv或im,bid,疗程4 wk;然后续惯250 LSU,po,bid,疗程8 wk),比较治疗3 mo前后指标变化。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于治疗前、后第4 wk测定1次)、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r-谷氨酞转移酶(r-GT)、尿素氮(BUN)、肌酐(Cr)、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常规治疗组用药前后UAER变化不明显,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氯沙坦钾组用药前后UAER从治疗前(90.33±35.56) mg·24 h^(-1)下降到治疗后的(58.76±33.21)mg·24 h^(-1);舒洛地特组UAER从(88.83±43.18)mg·24 h^(-1)下降到(56.64±32.96)mg·24 h^(-1)。用药前后比较,2组UAER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氯沙坦钾组治疗3 mo后UAER下降34.04%,舒洛地特组下降33.62%,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氯沙坦钾组、舒洛地特组2组患者UAER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渐减少趋势,治疗后2组UAER同常规治疗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舒洛地特组用药后,血清NO明显增高,PAI-1、FIB、ET等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氯沙坦钾组血浆ET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3组DN患者用药前后FPG、HbAlc、TC、TG、HDL-C、LDL-C、ALT、r-GT、BUN、Cr、空腹C肽、Hct和血压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洛地特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甚至逆转肾病进展,且用药时间越长,受益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舒洛地特 尿白蛋白排泄率 血浆内皮素 血清一氧化氮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及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臣 邢之华 +3 位作者 刘卫平 冯雪辉 蔡昌龙 谭海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 (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 (ET)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将EH患者 12 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 ( 3 0例 )、阴虚阳亢型 ( 4 2例 )、肝肾阴虚型 ( 2 6例 )、阴阳两虚型 ( 2 2例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 ( 2 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 (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 (ET)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将EH患者 12 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 ( 3 0例 )、阴虚阳亢型 ( 4 2例 )、肝肾阴虚型 ( 2 6例 )、阴阳两虚型 ( 2 2例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 ( 2 0例 )。分别检测各组ET浓度及监测血压并分析各组之间的变化。结果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组ET值及血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变化规律 :阴阳两虚型 >肝肾阴虚型 >阴虚阳亢型 >肝阳上亢型 >正常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血浆内皮素 血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参芪补肾消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辛敏 谢梁震 +3 位作者 刘春燕 郑南 黄晓莹 周妍妍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补肾消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观察对血浆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尿钠肽(BNP)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 目的:观察参芪补肾消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观察对血浆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脑利尿钠肽(BNP)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给予饮食控制、降血压及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参芪补肾消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糖脉康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周,疗程结束后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ET-1、Hcy、BNP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UAER)。结果:治疗后,两组Hcy、ET-1、BNP及24hUAE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肾消渴丸能改善早期DN患者的ET-1、Hcy、BNP水平,降低24hUAER,对延缓或防止DN进一步发展至终末期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参芪补肾消渴丸 血浆内皮素 同型半胱氨酸 脑利尿钠肽 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动态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武 于步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动态观测40例脑梗塞(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CI组3d内及10~14d的患者,血浆ET高于病程25~28d者及脑动脉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脑动脉硬化组与病程25~28d者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 动态观测40例脑梗塞(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CI组3d内及10~14d的患者,血浆ET高于病程25~28d者及脑动脉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脑动脉硬化组与病程25~28d者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塞及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浆CGRP低于正常对照组,CI病程3d内及10~14d者高于病程25~28d者及脑动脉硬化组。CI伴高血压者。血浆ET高于不伴高血压者,CGRP低于不伴高血压者。病程3d内病情重型者血浆ET、CGRP高于轻、中型者,且ET与CGRP呈直线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内皮素 血浆 降钙素 CGR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