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片法与平板计数法在托幼机构环境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魏薇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纸片法与平板计数法检测托幼机构环境菌落总数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新乡市50所托育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皮肤、物品及室内空气进行纳入采样,分别为手部皮肤(n=100)、物品表面(n=100)、室内空气(n=50),随后... 目的分析纸片法与平板计数法检测托幼机构环境菌落总数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新乡市50所托育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皮肤、物品及室内空气进行纳入采样,分别为手部皮肤(n=100)、物品表面(n=100)、室内空气(n=50),随后对以上样本进行纸片法、平板计数法检测,分析其在检测结果、培养时间、室内空气采样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案在手部皮肤、物品表面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室内空气评估检测时,纸片法检测的结果显著高于平板计数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落方面,平板计数法培养结果(工作人员手部皮肤、物品表面、室内空气)1 d与2 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培养2 d后的结果显著高于1 d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纸片法培养结果中,1 d与2 d的结果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方案室内空气采样时间方面,培养1 d的结果中,纸片法在3 min、5 min、10 min、15 min采样的结果均高于采样5 min的平板计数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培养2 d的结果中,纸片法仅在3 min、5 min采样结果高于采样5 min的平板计数法(P<0.05),一旦采样时间在10 min、15 min时,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纸片法进行托幼机构环境菌落总数检测的价值优于平板计数法,而且更加快捷、便利,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片法 平板计数法 环境菌落总数 托幼机构 检测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在冷鲜肉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艳珍 刘宁 +3 位作者 倪来学 王伟 姚现琦 刘云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284-289,共6页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比较其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浓度的曲拉通X-100 (Triton X-100)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比较其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浓度的曲拉通X-100 (Triton X-100)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 double, Apyrase)对冷鲜肉体细胞ATP的清除效果,并分别使用ATP生物发光法和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检测冷鲜肉中的菌落总数,并评估ATP生物发光法的重现性。结果 Triton X-100和Apyrase清除冷鲜肉体细胞ATP的最佳浓度分别是0.2%和0.10 U/mL,此浓度下,冷鲜肉体细胞ATP清除效果最好。ATP生物发光法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9871,且ATP生物发光法重现性良好,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本研究通过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ATP生物发光法可用于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肉 菌落总数 平板计数法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原文传递
培养温度、时间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艳 王乙茹 +4 位作者 黄遵锡 陈德近 何雪 安清聪 程志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2021,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2020,简称“北京团标”)操作步骤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旨在为确定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2021,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2020,简称“北京团标”)操作步骤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旨在为确定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菌数检测的培养温度和时间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无论采用云南团标、还是北京团标,在40℃/24 h“低温、短时”培养条件下,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无菌数检出数据;50℃/24 h“高温、短时”培养的检出菌数显著高于40℃/48 h“低温、长时”(P<0.05),且50℃/24 h“高温、短时”与50℃/48 h“高温、长时”的检出菌数一致。本研究证明,平板计数法检测饲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数受培养温度和时间影响,以培养温度为50℃、培养时间为24~48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 菌数检测 平板计数法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下载PDF
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
4
作者 王雪艳 王乙茹 +5 位作者 苗华彪 陈德近 何雪 杨睿 安清聪 程志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1-95,共5页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简称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结果显示:两个团体标准中的特异培养基均可用于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数检测。...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简称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结果显示:两个团体标准中的特异培养基均可用于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数检测。采用云南团标配制的检测培养基,培养基pH 4.9~5.5范围均可用于准确检测凝结芽孢杆菌的总菌数。然而,采用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需将培养基pH调整为5.5。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规范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 菌数检测 培养基 平板计数法 团体标准
下载PDF
基于平板计数方法的丁酸梭菌检测培养基的筛选
5
作者 文静静 饶从霄 +5 位作者 冯超林 董文婷 吴晓翠 胡深 谈蒿媛 陈向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56-459,共4页
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板计数方法检测丁酸梭菌活菌数,对比分析亚硫酸铁琼脂、强化梭菌培养基(RCA)和强化梭菌鉴别琼脂(DRCA)三种培养基培育丁酸梭菌的效果。分别采用倾注法和涂布法的接种方式,在亚硫酸铁琼脂、RCA和DRCA三种培养基上接种丁... 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板计数方法检测丁酸梭菌活菌数,对比分析亚硫酸铁琼脂、强化梭菌培养基(RCA)和强化梭菌鉴别琼脂(DRCA)三种培养基培育丁酸梭菌的效果。分别采用倾注法和涂布法的接种方式,在亚硫酸铁琼脂、RCA和DRCA三种培养基上接种丁酸梭菌标准菌株(CICC 10390)进行培育,最后对两种接种方式和三种培养基培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丁酸梭菌检测法利用亚硫酸铁培养基、涂布接种+覆盖、厌氧装置内培养的平板计数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计数方法 丁酸梭菌 培养基 对比结果
下载PDF
微量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评价聚维酮碘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怀文辉 彭开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93-9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聚维酮碘抗菌效果的科学方法,并研究影响其抗菌能力的因素,为聚维酮碘防控水产细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量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包括标测法和模测法)测定了不同厂商和批次聚维酮碘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聚维酮碘抗菌效果的科学方法,并研究影响其抗菌能力的因素,为聚维酮碘防控水产细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量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包括标测法和模测法)测定了不同厂商和批次聚维酮碘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评估了孵育温度、细菌浓度、培养基浓度、pH、货架期对聚维酮碘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结果]标测法测得的聚维酮碘对4株渔源多重耐药菌的MIC(213~17g/m^(3))和MBC(216~19g/m^(3))是临床使用浓度的数万倍。模测法测得的聚维酮碘对MH可培养水生菌的MIC(27~11g/m^(3))和MBC(29~12g/m^(3))是临床使用浓度的数百到数千倍。试验体系的温度(5℃到35℃)越高、细菌浓度(103到108cfu/mL)越大、培养基浓度(0.082~21 g/L,MH)越大、pH(5.5到9.5)越高,聚维酮碘对细菌的MIC越大。聚维酮碘固态原粉货架期为18个月,而聚维酮碘溶液货架期约3个月。[结论]聚维酮碘对渔源致病菌和水生MH可培养菌的MIC远远高于临床使用浓度;水温、pH、培养基浓度、细菌浓度都影响抗菌活性;聚维酮碘固体稳定性远高于其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微量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基于损伤等效的直立锁边屋面板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
7
作者 孙瑛 武涛 曹正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 围护结构在台风等极端风下的抗风性能需要依靠动态试验测定,试验周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模拟研究受限。基于直立锁边屋面板材料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疲劳分析研究荷载幅值对材料损伤影响,提出简化荷载序列组合。借助雨流计数法统计测点风压时程得到基于损伤等效的简化荷载循环,提出动态抗风揭试验方法。参照不同试验方法开展抗风揭试验,通过对比发现,试验方法对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影响不明显。除永久塑性变形外,该文试验方法与现有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损坏现象基本一致,屋面板均为撕裂破坏。不同试验方法下屋面板承载力差异在10%~20%间。该文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小于1h,现有试验方法加载周期则大于20h。在屋面板风揭破坏过程、承载力等抗风揭性能差异不大情况下,该文试验方法可大幅降低试验周期,为开展模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锁边屋面板 雨流计数法 损伤等效 简化荷载循环 动态试验方法
原文传递
页岩气生产液细菌计数方法对比研究
8
作者 陈建强 薛松松 +2 位作者 欧天雄 徐波 邱海燕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8-32,共5页
针对部分油气田服务企业以平板计数法、ATP荧光快速检测法代替绝迹稀释法(MPN)进行页岩气生产液中细菌含量检测的现象,将这三种细菌计数方法对相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平板计数法与ATP荧光法操作均比MPN法简便,但是对于页岩... 针对部分油气田服务企业以平板计数法、ATP荧光快速检测法代替绝迹稀释法(MPN)进行页岩气生产液中细菌含量检测的现象,将这三种细菌计数方法对相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平板计数法与ATP荧光法操作均比MPN法简便,但是对于页岩气生产液,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检测出的细菌类型不明确、计数结果不准确、线性关系差等缺点。平板计数法检测出的细菌主要为好氧或耐氧菌腐生菌,无法检测和鉴别与腐蚀密切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ATP荧光法通过总菌的ATP含量换算得到细菌含量,该法目前更多用于医疗与食品行业的限制类细菌含量的快速检测,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且无法区分菌体的死活。而MPN法可通过鉴别培养基将与腐蚀相关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分别培养后计数,且其检测限远低于另外两种方法,因此更适用于页岩气生产液中特定腐蚀菌种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计数 绝迹稀释法 平板计数 ATP荧光快速检测法 细菌含量
下载PDF
壳寡糖水溶液(优力克)的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李言 彭开松 +4 位作者 熊大华 胡绍愚 刘振红 高梦 羊志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19-825,共7页
为探究壳寡糖水溶液(商品名优力克)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标准微量肉汤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简称标测法)测定了优力克对4株渔源多重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 为探究壳寡糖水溶液(商品名优力克)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标准微量肉汤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简称标测法)测定了优力克对4株渔源多重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微孔板模拟全池泼洒(简称模测法)测定了优力克对MHA可培养水生细菌的MIC和MBC、并评价了标测法的孵育温度、起始细菌浓度、MH浓度、pH和货架期对优力克MIC和MBC的影响。结果显示,标测法下,优力克对大肠杆菌E105、维氏气单胞菌AV040、副炭疽芽孢杆菌BC006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14的MIC和MBC(32~64 g·m^(-3))是其临床推荐使用浓度(0.3~0.5 g·m^(-3))的数百倍;而模测法下,优力克对MHA可培养水生菌的MIC和MBC(4~8 g·m^(-3))是其临床推荐使用浓度的数十倍。标测法体系的温度(5~35℃)越高、细菌浓度(103~108 cfu·mL^(–1))越高、MH浓度(1/256~1×MH)越高、pH(5.5~9.5)越高,优力克对细菌的MIC和MBC越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倍);上述参数范围内优力克对4种测试菌的MIC在16~128 g·m^(-3)之间。优力克货架保质期至少为24个月。本研究结果提示,壳寡糖水溶液(优力克)是非常有前景的渔业水环境细菌载量的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微量稀释联合平板计数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原文传递
平板计数法检测化妆品中需氧细菌总数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超锋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文章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平板计数中,以测量需氧细菌总数检测过程中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检测方法参照USP 2023<61>中的“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微生物计数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的需氧细菌总数,并参照JJF1059.1-2012《... 文章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平板计数中,以测量需氧细菌总数检测过程中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检测方法参照USP 2023<61>中的“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微生物计数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的需氧细菌总数,并参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要求,用需氧细菌总数对数值表示,通过评定需氧细菌总数检测中平皿计数法测量的不确定度,探讨平皿计数的检测误差[1]。结果表明,平皿法检测需氧菌总数的测量误差主要由A类评定的不确定度所致,而B类评定不确定度造成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据此得出可以扩展不确定度。研究所得的通过对需氧细菌总数检测中平皿计数结果的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可用于评估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平板计数法 需氧细菌总数 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下载PDF
测试片法在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杨静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为评估测试片法在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可行性及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的一致性,选取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作为标准菌株,同时采集生肉、水产品、乳制品、面食和果蔬等自然污染样品,分别采用测试片法和平板计数法... 为评估测试片法在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可行性及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的一致性,选取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作为标准菌株,同时采集生肉、水产品、乳制品、面食和果蔬等自然污染样品,分别采用测试片法和平板计数法对上述样品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并采用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标准菌株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对自然污染样品的检测也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现制面条菌落总数最多,牛肉菌落总数最少。这表明测试片法与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测试片法操作简便,为食品菌落总数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片法 平板计数法 食品 菌落总数
下载PDF
测试片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验证评价
12
作者 陶文靖 董彬 +3 位作者 焦凤莲 周琦 曲连海 王琦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为探究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可行性,依据国际标准ISO 16140-2:2016中的性能指标验证要求,对MicroFast^(®)大肠菌群测试片法进行包容性、排他性,以及与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 为探究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可行性,依据国际标准ISO 16140-2:2016中的性能指标验证要求,对MicroFast^(®)大肠菌群测试片法进行包容性、排他性,以及与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2016)中方法的一致性验证,采用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价。16株目标菌在测试片上形成典型菌落,24株非目标菌中的23株均未在测试片上形成菌落,阿巴特图巴沙门氏菌ATCC 35640在测试片上形成非典型菌落。测试片法和GB 4789.3—2016中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2)>0.976);95%置信区间的样品比例为1∶25,满足不得高于1∶20的要求;所有食品类型的β-期望容忍区间(β-ETI)均在±0.5对数单位范围内,测试片法和GB 4789.3—2016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icroFast^(®)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对纯菌株的包容性和排他性良好,在一致性方面符合ISO 16140-2:2016对方法等效性的要求,可作为替代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片法 大肠菌群 平板计数法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验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
13
作者 刘素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食品安全检测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 食品安全检测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多种新型微生物检测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中,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验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 平板菌落计数法 快速测试片法
下载PDF
水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比较
14
作者 陈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179-182,共4页
本研究采用平皿计数法、酶底物法和Easy Disc法3种不同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对有证质控样品、阴性样品及不同细菌浓度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检测有证质控样品。通过对比实际样品及阴性样品的检测结果发现... 本研究采用平皿计数法、酶底物法和Easy Disc法3种不同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对有证质控样品、阴性样品及不同细菌浓度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对比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检测有证质控样品。通过对比实际样品及阴性样品的检测结果发现,酶底物法和Easy Disc法相较于传统的平皿计数法,在检测菌落总数时具有准确度更高、操作更简便、稳定性好等优势,抗环境因素干扰更强,检测适用性更广,更适合多数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总数 平皿计数法 酶底物法 EasyDisc法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探讨
15
作者 丁秀琼 孙良娟 +1 位作者 庄秋明 陈国栋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的建立背景、原理、优缺点,以期对该方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方法修订提供参考... 本文综述了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的建立背景、原理、优缺点,以期对该方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方法修订提供参考,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 平板计数法 技术性问题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夏大平 陈鑫 +1 位作者 苏现波 吴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110,125-126,共4页
氧化还原电位(Eh)是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煤层生物甲烷产出的影响以及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在实验室采用-102mV、-153mV、-208mV、-284mV、-315mV这5个氧化还原电位值,对河南义马低煤阶煤样品进行了生物甲烷... 氧化还原电位(Eh)是煤层生物甲烷生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为了解其对煤层生物甲烷产出的影响以及产甲烷的动力学过程,在实验室采用-102mV、-153mV、-208mV、-284mV、-315mV这5个氧化还原电位值,对河南义马低煤阶煤样品进行了生物甲烷模拟产出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仪对不同反应阶段生成气体的成分及生成量进行检测,同时对菌种源中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结果表明:①不同Eh条件下的实验均有甲烷的生成,氧化还原电位较低时产甲烷菌的繁殖更加快速,在-284mV时生物甲烷的浓度最大,-102mV时最小;②通过平板计数法,分析了产甲烷过程和细菌生长动力学机理——整个产甲烷生成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过程,间接证明了产气量大小变化的原因。结论认为,Eh对于煤层生物甲烷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低煤阶 煤层 生物甲烷 生成 影响 微生物 平板计数法
下载PDF
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向亚平 鲁建云 +4 位作者 李飞凤 黄健 杨采丰 付志兵 高丽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寻油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方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采用三区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接种于LB平板,培养过夜后选取21个直径相同的细菌单克隆,平均分为3组:对... 目的:探寻油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方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采用三区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接种于LB平板,培养过夜后选取21个直径相同的细菌单克隆,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基础油(山茶油)组、臭氧油(臭氧化山茶油)组。用无菌环隔离细菌单克隆,并给予臭氧油等处理,将平板正置培养过夜,次日挑取隔离培养的整个细菌单克隆于5 m L液体LB培基中培养12 h,然后采取平板计数法和比浊法检测菌液浓度,从而判断臭氧油的杀菌效果。结果:平板计数法和浊度法均显示,经臭氧油处理后的单克隆重悬培养后,菌液的细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油组(P<0.001)。结论: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杀伤作用,单克隆菌落培养法检测油剂体外杀菌作用方法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山茶油 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检测 平板计数法 比浊法
下载PDF
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体外筛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磊 吕阳 +10 位作者 张越 谢佳倩 赵迪 晏利琼 梅慧敏 王蕾 易丹 陈洪波 丁斌鹰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5-1360,共6页
本研究以从断奶仔猪肠道分离的益生菌为试验菌株,将大肠杆菌K88和益生菌接种到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1,IPEC-1)中,测定培养2.5h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同时将益... 本研究以从断奶仔猪肠道分离的益生菌为试验菌株,将大肠杆菌K88和益生菌接种到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1,IPEC-1)中,测定培养2.5h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同时将益生菌和大肠杆菌K88体外混合培养2.5h,进行平板计数,统计大肠杆菌K88菌数的变化,筛选出可以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试验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IPEC-1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性(P<0.05),降低大肠杆菌K88对细胞的损伤;凝结芽孢杆菌能降低DMEM培养基中大肠杆菌K88的生长速度,结合模拟制粒过程及胃肠道环境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该凝结芽胞杆菌对大肠杆菌K88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及耐胆盐性能,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的应用潜力。本试验建立了能够抑制大肠杆菌K88的益生菌体外筛选技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干酪乳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IPEC-1细胞系 LDH活性 平板计数法
下载PDF
优化的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面粉中细菌总数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利霞 伍金娥 +2 位作者 常超 张佳艳 王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55-405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面粉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方法]采用优化的ATP生物发光法检测面粉中的细菌总数,考察D-荧光素(Ln)浓度、萤火虫荧光素酶(FL)浓度、Mg2+浓度对生物发光反应的影响。[结果]Ln浓度为70 mg/L,FL浓度为50 mg/L,Mg2+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面粉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方法]采用优化的ATP生物发光法检测面粉中的细菌总数,考察D-荧光素(Ln)浓度、萤火虫荧光素酶(FL)浓度、Mg2+浓度对生物发光反应的影响。[结果]Ln浓度为70 mg/L,FL浓度为50 mg/L,Mg2+浓度为0.250 0 mmol/L时,ATP生物发光法的测定结果较理想。该法最低检测细菌总数为1.0×103cfu/ml,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RSD为4.0%。[结论]优化的ATP生物发光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准确可靠,能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细菌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发光法 平板计数法 面粉 细菌总数
下载PDF
两种沙门氏菌定量计数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秀丽 廖兴广 +3 位作者 张濛 高葆真 孙宁 炊惠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065-1066,共2页
目的为了准确计数生鲜肉中的沙门氏菌的数量,为微生物危险性评估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探索一种实用性、准确性和选择性的沙门氏菌计数方法.方法将污染不同数量沙门氏菌的样品分别稀释,同时用平板计数法和MPN法分别计数,比对两方法的准确... 目的为了准确计数生鲜肉中的沙门氏菌的数量,为微生物危险性评估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探索一种实用性、准确性和选择性的沙门氏菌计数方法.方法将污染不同数量沙门氏菌的样品分别稀释,同时用平板计数法和MPN法分别计数,比对两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可操作性.平板计数选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平板和XLD琼脂平板作分离平板,挑取可疑菌落经鉴定后,计算沙门氏菌数.MPN法选用TTB、MM和SC增菌液分别于(36±1)℃、(42±1)℃增菌后,接种CHROMaagar显色培养基平板和XLD琼脂平板,挑取可疑菌落鉴定后查MPN表.结果样品中污染沙门氏菌量在1~500 cfu/g时,平板计数法不能将沙门氏菌很好地区分;MPN法采用SC增菌液(42±1)℃培养效果最好,检出限10 cfu/g,检测值和理论值(在500 cfu/g)的符合率为92.0%.结论MPN法无论从可操作性或是检出的灵敏度都要优于平板计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定量 平板计数 MPN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