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新军小说中的“自然书写”
1
作者 谢春丽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王新军是当代西部重要的乡土作家之一,他的“自然书写”更好地展现了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特征,对于乡土生活诗意的审美、对生命神性的崇拜以及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共同构筑了作家“自然书写”的世界,而这样的书写也正体现了当下作家们对... 王新军是当代西部重要的乡土作家之一,他的“自然书写”更好地展现了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特征,对于乡土生活诗意的审美、对生命神性的崇拜以及对城市文明的批判共同构筑了作家“自然书写”的世界,而这样的书写也正体现了当下作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的现实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王新军 乡土小说 自然 诗意 生命
下载PDF
论诗词英译的诗情传达--以毛泽东词作《虞美人·枕上》英译为例
2
作者 代正利 陈圣白 马欣雨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诗以情胜。诗词英译,不仅译义,更要译情。译文诗情的有效传达能让译诗具有趋同原作的文学审美力和感染力。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毛泽东词作《虞美人·枕上》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英译本在韵律、意象和诗格于诗情传达上的对比研究,... 诗以情胜。诗词英译,不仅译义,更要译情。译文诗情的有效传达能让译诗具有趋同原作的文学审美力和感染力。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毛泽东词作《虞美人·枕上》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英译本在韵律、意象和诗格于诗情传达上的对比研究,分析两译本在诗情营构上之得失,阐明诗词英译中诗情传达的路径和方法,即由音韵传情与格律传情,释象存象与结合语境,修辞问句与巧用辞格等表征趋同原作诗情的形意张力和艺术审美,来达到诗情美的有效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英译 诗情传达 韵律 意象 诗格
下载PDF
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阳友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5-59,共5页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的新型审美关系改写了已有的文学成规,造成了艺术经典性的消解。网络文学要走进文学历史的节点,赢得艺术的尊重,应该探询文学性的"返魅"路径,重新打造自己的电子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学性 技术祛魅 电子诗意
下载PDF
感伤体验的诗化表达——论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感指归 被引量:9
4
作者 彭红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情绪心理学认为,感伤本质上是一种心境,是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的一种负面的主观体验,表现为一种弥散而持久的忧伤与无奈。《长恨歌》是希代之事与出世之才、多情之人在中唐的遇合,它熔铸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时代的感伤情调,... 情绪心理学认为,感伤本质上是一种心境,是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的一种负面的主观体验,表现为一种弥散而持久的忧伤与无奈。《长恨歌》是希代之事与出世之才、多情之人在中唐的遇合,它熔铸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时代的感伤情调,弥漫着对悲剧命运忧伤无奈的感伤气息。通过臣妾意识和死亡意识的抒写,诗人将这种世俗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从而完成了感伤体验的诗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居易 《长恨歌》 感伤 诗化表达
下载PDF
信仰的力量:田壮壮电影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从《猎场札撒》、《盗马贼》到《德拉姆》、《吴清源》,田壮壮电影一直未变的是它的人文情怀和诗性内涵,平凡却自尊的生命永远是田壮壮电影的核心。田壮壮电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电影,光影间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尊严和纯粹电影艺术的信... 从《猎场札撒》、《盗马贼》到《德拉姆》、《吴清源》,田壮壮电影一直未变的是它的人文情怀和诗性内涵,平凡却自尊的生命永远是田壮壮电影的核心。田壮壮电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电影,光影间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尊严和纯粹电影艺术的信仰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壮壮 信仰 诗意 理想主义
下载PDF
明末画家李流芳的“诗意画”创作及审美风貌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广杰 张世斌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68-72,共5页
李流芳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生当国家颠危之际,多次应会试而不中,无奈息影林泉,以诗画自娱。他或依诗作画,将唐、宋诗家清旷萧疏的诗意化为朦胧恍惚的画境;或以诗意为画,借助缣素笔墨以泻胸中意趣和情思。他的"诗意画"... 李流芳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生当国家颠危之际,多次应会试而不中,无奈息影林泉,以诗画自娱。他或依诗作画,将唐、宋诗家清旷萧疏的诗意化为朦胧恍惚的画境;或以诗意为画,借助缣素笔墨以泻胸中意趣和情思。他的"诗意画"多为意境清雅的山水,墨韵滋润浑厚,寄寓了哀乐无端的感慨之情。他这种以绘画消解功名无着的现实焦虑,缓释没世而名不传的生命忧伤的情怀,促使他形成了酣畅而清润的笔墨特征和简练有法的构图模式,在画面简远超逸的朦胧中,传达出明丽清绝的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流芳 诗意画 依诗作画 以诗为画
下载PDF
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诗意回归与精英文化的出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元龙 沙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当代流行歌词与唐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流行歌词向唐宋词诗意化的回归,不但是对歌词自身品味的提升,也是大众文化向高雅趋同的有力手段,对大众传播语境下精英文化的振兴、当代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流行歌词 诗意回归 精英文化
下载PDF
论鹿潭词的感伤特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惠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浓郁的感伤气息是蒋鹿潭词的基本特征。通过对鹿潭词中常用意象和词语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到时代气息的感染、作者自身经历的凄凉和个人性格的孤介寡合是构成这种感伤特质的根本要素。
关键词 蒋春霖 意象 蒋鹿潭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诗歌视野下的朱熹心态管窥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蔚华 林富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8-73,共6页
朱熹心灵现实中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怀抱、用世不能的幽独情怀,游心山水的自然意趣,充满诗情与理趣的襟怀胸次,是一个统一的心理世界。诗人于大量诗作中抒写其心灵、性灵与志向。全面解读朱熹深沉的情感世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坎坷的心路历... 朱熹心灵现实中的忧国忧民的济世怀抱、用世不能的幽独情怀,游心山水的自然意趣,充满诗情与理趣的襟怀胸次,是一个统一的心理世界。诗人于大量诗作中抒写其心灵、性灵与志向。全面解读朱熹深沉的情感世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坎坷的心路历程,可加深对朱子精神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朱熹诗 诗意言说
下载PDF
基于江南水乡环境的教育建筑空间组织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宁 董丹申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江南水乡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坐落于江南水乡的教育建筑应以别致的空间组织融于曲水湾环的基地环境中。以不同类型的工程为例,对在江南水乡环境中营造质朴而富有诗意的教学空间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教育建筑 建筑空间 江南水乡 水环境 空间组织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殿启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18,共4页
迟子建是一位富于幻想和想象的女作家,在2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懈追求小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平稳而勤奋地写作使其小说以兼备清新与神秘感的双重性而蜚声文坛。从语言艺术上讲,具有"诗的意蕴";在叙述方法上,偏重散... 迟子建是一位富于幻想和想象的女作家,在2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懈追求小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平稳而勤奋地写作使其小说以兼备清新与神秘感的双重性而蜚声文坛。从语言艺术上讲,具有"诗的意蕴";在叙述方法上,偏重散文化的叙述特征;从美学的角度上看,崇尚朴素美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蕴 散文化 朴素美
下载PDF
古诗阐释的多元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古诗篇幅短小,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在阐释古诗时,我们应当采取开放的、多元思考的方式,以诸种视角融入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激活对古诗的深层次探究。
关键词 中国古诗 多元 解读
下载PDF
抒情的放逐与自我的隐遁——论徐迟的战争诗及诗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桂新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7-60,共4页
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徐迟于香港写作和发表了不少与战争有关的诗歌和诗论作品。这些诗歌反映出唯美主义的底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论提出要放逐抒情,将诗歌当作宣传的工具,以表现时代为自身的道德。在他的诗歌创作与理论宣... 20世纪30、40年代之交,徐迟于香港写作和发表了不少与战争有关的诗歌和诗论作品。这些诗歌反映出唯美主义的底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论提出要放逐抒情,将诗歌当作宣传的工具,以表现时代为自身的道德。在他的诗歌创作与理论宣扬二者之间存在艺术与政治的矛盾。为了摆脱这一矛盾,安放好诗人的"自我",他追求思想进步,但却给此后作品的诗意带来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诗意 抒情 自我
下载PDF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试析卡明斯的诗歌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芬 《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9-72,共4页
美国诗人卡明斯善用特殊的语言符号或有意地摆列诗歌语言形式来传达诗意,风格独特。而语言象似性所关注的就是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相似。两者之间是契合的,运用象似性理论能挖掘出卡明斯个性诗歌语言形式下蕴含着的诗意。
关键词 卡明斯 诗歌 语言象似性 诗意
下载PDF
《诗学》若干关键词语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凌继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8-70,128,共4页
研究者们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理解历来存在很多分歧,而准确的翻译是准确的理解的前提。本文探讨了《诗学》中taxis(秩序)、hamartia(过失)、toioyt仭npath叆mat嵀n(这些情绪)等关键词语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 《诗学》 “秩序” “过失” “这些情绪” 关键词语 翻译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先秦儒道诸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群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凝成了五千言的长篇"哲理诗"。庄子也是一位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对诗意人生的追寻使得他的著作成为诗意沉思的哲学巨著的同时也成为了带着哲学沉思的文学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道诸子散文 浓郁诗意 《论语》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海德格尔技术观的生存视域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荣英 古海云 《青海师专学报》 2009年第2期9-13,共5页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更加深刻,而它的科技负载所带来的有害作用,已成为人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内容。海德格尔的技术观独特而丰富,首开了技术现象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技术哲学和人学研究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更加深刻,而它的科技负载所带来的有害作用,已成为人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内容。海德格尔的技术观独特而丰富,首开了技术现象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技术哲学和人学研究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细致梳理海德格尔技术思想从技术之思到存在之思再到诗意之思的思维路径,对处理我们现在面对的诸多全球性问题,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之思 存在之思 诗意之思
下载PDF
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骆寒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84-90,共7页
艾青的《诗论》是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主要探索了四大问题:首论“诗美”,认为这是同“真”、“善”统一在一起的、特定范畴的人性的美,是依附于人类关系中向上生活的外形;次论诗的形象思维,揭示了生活、想象... 艾青的《诗论》是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主要探索了四大问题:首论“诗美”,认为这是同“真”、“善”统一在一起的、特定范畴的人性的美,是依附于人类关系中向上生活的外形;次论诗的形象思维,揭示了生活、想象、真实世界之间有机构成的规律;三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立足于“诗是生活的牧歌”,而诗的散文美则是对生活最真情的传达;四论诗人的素质修养,提倡诗人必须以提高人类崇高情操作为诗学追求的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诗学追求 牧歌 散文美 情操
下载PDF
略论刘云若《春风回梦记》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理想 被引量:5
19
作者 宾恩海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春风回梦记》真正建立了刘云若小说的深怜蜜爱荡气回肠的“诗气”和不可调谐的世间矛盾的“悲气”洋洋盈耳的文化品格。小说中众多文化形象的刻写尤其是“如莲不可求”的文化理想的抒发 ,生动地包含了刘云若对现世生活过于麻木平滑消... 《春风回梦记》真正建立了刘云若小说的深怜蜜爱荡气回肠的“诗气”和不可调谐的世间矛盾的“悲气”洋洋盈耳的文化品格。小说中众多文化形象的刻写尤其是“如莲不可求”的文化理想的抒发 ,生动地包含了刘云若对现世生活过于麻木平滑消沉懒惰的人生气象不断破坏人的生命力和斗志的巨大忧怨以及对如莲所代表的真切、柔媚的充满生命力的“至性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云若 《春风回梦记》 文化形象 文化理想 现世生活 人生气象 小说
下载PDF
相爱与永诀:《聊斋志异》婚恋小说的人生悲情和审美指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虞卓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14,共5页
《聊斋志异》中"相爱—永诀"型爱情篇章大致可分为不容于世、人鬼殊途、爱而失望、弃世求仙和缘满离去五种,从中蕴含了作者对人间爱情的叹息。"相爱而永诀"的情节悖逆实质上透露了蒲松龄心底挥之不去的人生悲情和... 《聊斋志异》中"相爱—永诀"型爱情篇章大致可分为不容于世、人鬼殊途、爱而失望、弃世求仙和缘满离去五种,从中蕴含了作者对人间爱情的叹息。"相爱而永诀"的情节悖逆实质上透露了蒲松龄心底挥之不去的人生悲情和矛盾困惑:自然感性生命与理性的冲突,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爱与爱的幻灭的矛盾等等。而其对悲剧结局的艺术处理却是充分诗意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相爱而永诀 审美指向 诗意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