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ments in Polymer Scienc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1
作者 Anaif M. Alhewaitey Ishrat Khan Emmanuel Ramsey Buabeng 《Open Journal of Polymer Chemistry》 2024年第3期167-198,共32页
Polymer science encompasses a different range of materials critical to industries spanning from packaging to biomedicine. Understanding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ommon homopolymers and copo... Polymer science encompasses a different range of materials critical to industries spanning from packaging to biomedicine. Understanding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ommon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is fundamental to advancing polym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we explore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including free radical, anionic, and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utilized for synthesizing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 solvent choices commonly employed for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ranging from neat conditions, polar protic and polar aprotic solvents. We also explor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n addition to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we highlight the diverse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homopolymers, poly(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pHEMA) and polystyrene, which find its extensive use in biomedicine. By synthesizing and analyzing this wealth of information,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i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This holistic approach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advancements in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fosters innovation in biomedicine, ultimately benefiting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POLYMER copolymer Poly(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pHEMA) Polystyren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olvent polarity
下载PDF
Large-scale chiral spherulites with controll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 liquid crystal block copolymers film
2
作者 Jianan Yuan Xuemin Lu Qinghua Lu 《Aggregate》 EI CAS 2024年第1期427-435,共9页
Macroscopic chiral spherulites prepared by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y as chiroptical materials.However,preparing controllable chiral spherulites in... Macroscopic chiral spherulites prepared by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y as chiroptical materials.However,preparing controllable chiral spherulites in bulk film remains a challenge due to the absent knowledge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from the molecule to macroscopic crystal during chiral assembly.In this contribution,chiral macroscopic spherulites were constructed with controll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using enantiomeric tartaric acid and rhodamine B co-assembled with liquid crystal block copolymers,poly(ethylene oxide)-b-poly(methyl methacrylate)bearing azobenzene group side chains.It was found that the chiral liquid crystal field induced by exogenous chiral molecul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macroscopic chiral spherulites.Moreover,the transformation of azobenzene cis-trans isomerization under photo-thermal endows films with adjustable CPL.This facile strategy provides a platform to design large-scale chiral structures for chiroptical switching,encryption,and memory storag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copolymer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macroscopic chirality self-assembly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Helical Polyisocyanide-based Block Copolymers:Preparation,Self-assembly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3
作者 ZHOU Li CHEN Kun +1 位作者 ZHOU Xing-Yu WU Zong-Qu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19-725,共7页
Polyisocyanides and their block copolymers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due to their unique helix and self-assembly properties.At first,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helical polyisocyanide-b... Polyisocyanides and their block copolymers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due to their unique helix and self-assembly properties.At first,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helical polyisocyanide-based block copolymers via the method of one-pot sequential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stepwise polymerization was highlighted in this minireview.Various categories of helical polyisocyanide-based copolymers including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UV-response block copolymers,π-conjugated block copolymers,etc.,have been prepared successfully.Moreover,recent advances in the self-assembly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f amphiphilic andπ-conjugated helical polyisocyanide-based copolymers have been introduced,respectively.We hope this minireview will not only inspire more interest in developing helical polyisocyanide-based copolymers,but also encourage further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artificial funct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polyisocyanide Block copolymer SELF-ASSEM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原文传递
基于配位链转移聚合制备反式-1,4-聚丁二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4
作者 郑文洁 谭忠阳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嵌段共聚物TPB-b-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以及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相态。结果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曲线为单峰,分子量分布较窄(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5);嵌段共聚物中反式-1,4-聚丁二烯链段中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为95.8%,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摩尔分数在10.9%~39.7%范围内可调控;此半结晶嵌段共聚物薄膜具有相分离形态,其圆柱形微区尺寸约为2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链转移聚合 反式-1 4-聚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极性-极性嵌段共聚物 相分离形态
下载PDF
基于手性聚噻吩嵌段共聚物的圆偏振光探测器
5
作者 胡琪 徐云浩 +3 位作者 陈思雨 姜龙龙 邱龙臻 王晓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5-562,共8页
手性有机半导体由于具有光谱可调和易于加工的优点,在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圆偏振光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控制手性异腈(PPI)的加入合成了聚(3-己基噻吩-嵌段-聚(苯基异氰))(P3HT80和P3HT80-PPI(L)30)。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种半... 手性有机半导体由于具有光谱可调和易于加工的优点,在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圆偏振光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控制手性异腈(PPI)的加入合成了聚(3-己基噻吩-嵌段-聚(苯基异氰))(P3HT80和P3HT80-PPI(L)30)。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种半导体聚合物被成功合成。测试了两种半导体聚合物的光学特性,发现嵌段聚合物P3HT80-PPI(L)30具有手性光学活性。制备了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圆偏振光探测器,研究器件对于450 nm的圆偏振光旋向的区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手性异腈(PPI)的加入虽然降低了P3HT80的电学性能,但引入了手性光学活性,使基于P3HT80-PPI(L)30制备的器件能够区分圆偏振光的旋向,并且在450 nm的光电流不对称因子gres达到了0.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有机半导体 嵌段共聚物 手性光学活性 有机薄膜晶体管 圆偏振光探测器
下载PDF
极性环烯烃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姚臻 戴斌斌 +5 位作者 刘少杰 陈振华 曹堃 谢家明 傅建松 孙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6,共5页
评述了具有殷实应用前景的极性环烯烃共聚物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对比了后处理法、前处理法及直接共聚法三种不同的制备途径。后处理法因极性基团通过后处理产生,故不会影响聚合活性,且极性基团含量较高,但步骤繁琐。前处理法使极性基团... 评述了具有殷实应用前景的极性环烯烃共聚物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对比了后处理法、前处理法及直接共聚法三种不同的制备途径。后处理法因极性基团通过后处理产生,故不会影响聚合活性,且极性基团含量较高,但步骤繁琐。前处理法使极性基团的保护与聚合过程相耦合,操作较后处理法简便。直接共聚法工艺最为简单,但其催化剂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基于制备过程特征的基础上,围绕提高环烯烃及极性基团的有效插入率进行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冰片烯 极性α-烯烃 极性环烯烃共聚物 茂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阴离子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庆业 张邦华 +2 位作者 宋谋道 郝广杰 何炳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6,共6页
讨论了用阴离子方法进行了二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的过程,并用GPC、FTIR、NMR和动态粘弹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聚合物为具有较高分子量、窄分布的二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下载PDF
MAH接枝E/MAK对PC增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吕通建 薛丹 +4 位作者 吴爽 段伟 邹怡多 张琳 王艳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1,共3页
采用一种含有强极性官能团的新型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E/MAK)-g-MAH]对聚碳酸酯(PC)进行增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MAK)-g-MAH含量的增加,PC/(E/MAK)-g-MAH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E/MAK)-g-MAH... 采用一种含有强极性官能团的新型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E/MAK)-g-MAH]对聚碳酸酯(PC)进行增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MAK)-g-MAH含量的增加,PC/(E/MAK)-g-MAH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E/MAK)-g-MAH质量分数为20%时,冲击强度达59.6 kJ/m2,是纯PC冲击强度的近6倍。另外(E/MAK)-g-MAH还使共混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提高,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剂 MAH接枝E/MAK 聚碳酸酯 PC 冲击强度 流动性 断裂伸长率
下载PDF
新型复合抗静电剂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方 孙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以HDPE为基础树脂 ,分别用抗静电剂和导电炭黑对其抗静电改性研究 ,结果采用含有极性乙烯共聚物的复合抗静电剂配方或含有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导电炭黑配方 。
关键词 极性乙烯共聚物 抗静电剂 氯化聚乙烯弹性体 导电炭黑
下载PDF
异丙烯膦酸-丙烯酸共聚物对A_3碳钢的缓蚀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彦生 王雅琼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以异丙烯膦酸-丙烯酸共聚物(PIPAA)为缓蚀剂,探讨了PIPAA的浓度、Ca2+浓度、Cl-浓度和pH值对A3碳钢缓蚀行为的影响利用极化曲线,证实了PIPAA的缓蚀作用主要是在金属铁表面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异丙烯膦酸 丙烯酸 共聚物 缓蚀剂 碳钢 缓蚀
下载PDF
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磺化改性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三雄 吴唯 +1 位作者 陈玉洁 栾立醒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68-472,共5页
以浓硫酸和乙酸酐制得的乙酰硫酸酯为磺化剂,对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S)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磺化PSBS(SPSBS),通过测定硫元素含量考察了磺化条件,并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SPSBS/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 以浓硫酸和乙酸酐制得的乙酰硫酸酯为磺化剂,对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SBS)进行磺化改性,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磺化PSBS(SPSBS),通过测定硫元素含量考察了磺化条件,并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SPSBS/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丙酮/环己烷为混合溶剂(丙酮体积分数为10%)、PSBS质量浓度为0.10~0.15 g/mL、硫酸/PSBS(质量比)为8.5/100、乙酸酐/硫酸(摩尔比)为1.69、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5~40 min的条件下,PSBS可温和地进行磺化反应制得SPSBS,且反应过程中无凝胶产生;在SPSBS/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SPSBS插层进入OMMT片层间,且插层效果优于PSBS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随着磺化度的增加,SPSBS的插层效果越好;SPSBS的拉伸性能优于PSBS和SBS,SPSBS/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也优于PSBS/OMMT和SBS/OMMT纳米复合材料,且随着磺化度的增加,SPSBS/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极性化 磺化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结构 拉伸性能
下载PDF
以己二酸二乙酯为偶联剂的正丁基锂/四氢糠醇乙醚体系合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新贺 刘淑琴 +2 位作者 徐林 王雪 李传清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与己烷混合作为溶剂,四氢糠醇乙醚(ETE)为极性调节剂,己二酸二乙酯(DEAP)为偶联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考察了ETE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以及共聚物微观结...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与己烷混合作为溶剂,四氢糠醇乙醚(ETE)为极性调节剂,己二酸二乙酯(DEAP)为偶联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考察了ETE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以及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也考察了DEAP用量对偶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TE用量的增加或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反应温度为35~50℃、ETE用量为200~300μg/g时,共聚物中乙烯基结构含量随ETE用量的增加和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乙烯基的质量分数最多可达67.2%,苯乙烯单元在共聚物中趋于无规分布。当DEAP与n-BuLi的摩尔比为0.25时,偶联效率最高可达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负离子聚合 四氢糠醇乙醚 极性调节剂 已二酸二乙酯 偶联反应
下载PDF
硅类表面活性剂对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琳 汪绍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选用具有不同极性链(聚氧化烯烃链段)长度的聚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嵌段共聚物结构的硅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极性),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表观密度、尺寸稳定性、流动性能、压缩强度、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选用具有不同极性链(聚氧化烯烃链段)长度的聚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嵌段共聚物结构的硅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极性),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表观密度、尺寸稳定性、流动性能、压缩强度、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过低的分子极性会引起消泡现象,不利于发泡过程的进行;RPUF的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极性的增大而增大;表面活性剂极性大的RPUF表现出更好的高、低温尺寸稳定性,在温度变化时更不容易发生变形;随着表面活性剂极性的增加,RPUF的保温性能和流动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类表面活性剂 极性 聚硅氧烷–聚氧化烯烃嵌段共聚物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下载PDF
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热氧稳定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智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用微商热重法分析了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SBS)的热氧降解行为,研究了抗氧剂及其复合体系对PSBS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BS的热氧降解行为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类似,当温度为200~206℃时发生... 用微商热重法分析了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SBS)的热氧降解行为,研究了抗氧剂及其复合体系对PSBS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BS的热氧降解行为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类似,当温度为200~206℃时发生热氧化反应;当温度升至360℃以上时,分子主链发生剧烈降解反应。受阻酚类抗氧剂与2种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组成的复合抗氧剂能提高PSBS的热氧化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其热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热氧稳定性 受阻酚类抗氧剂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下载PDF
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共聚物的防腐性能
15
作者 黄美荣 李新贵 桂运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41-1245,共5页
利用动态电位极化法和开路电位法,研究了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仅涂有EA/AN共聚物的钢板在强酸性、NaCl水溶液和自来水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487,-495和-354mV,腐蚀速度分别为0.111 0,0.020 8... 利用动态电位极化法和开路电位法,研究了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仅涂有EA/AN共聚物的钢板在强酸性、NaCl水溶液和自来水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487,-495和-354mV,腐蚀速度分别为0.111 0,0.020 8和0.027 7 g.m-2.h-1,降低倍率远远大于仅涂覆聚苯胺的钢板.以EA/AN共聚物涂层为底漆、环氧树脂为面漆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效果,尤其在强酸性介质中,该共聚物复合涂层钢板的开路电位在浸泡过程中不降反升.在长达半年的浸泡中,涂层平滑,粘结紧密不脱落、不起泡,也无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苯胺 苯胺共聚物 防腐 涂料 极化曲线 开路电位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链旋转势能计算
16
作者 徐敬 李杰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章计算了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分子链旋转时势能曲线。结果表明势能曲线不存在“六阱势”理论所预言假设的准六度对称性。由此推论“六阱势”理论不是描述这种有机铁电共聚物极化反转的合适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六阱势” 极化反转 聚偏氟乙烯 三氟乙烯共聚物 有机铁电材料 分子链旋转 势能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降凝剂对尼罗原油的特殊改性作用规律
17
作者 林名桢 李传宪 +2 位作者 杨飞 郁振华 刘雅慧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27-32,共6页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此外掺加不同比例轻油的尼罗原油加剂后依然存在反常点升高的现象。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相同条件下原油析出蜡晶浓度远小于其实际内相浓度,证明了原油中蜡晶溶剂化层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降凝剂对含有较多极性胶质的高凝易黏原油的改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原油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降凝剂 特殊改性作用 溶剂化层 极性胶质
下载PDF
两亲扩展型共聚物的合成及中间极性嵌段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宗秋艳 董霞 何瑾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4-499,共6页
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n=1 900,5 000)分别引发丙交酯和ε-己内酯开环聚合合成了中间嵌段(PLA)聚合度递增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MPEG-PLA-PCL)两亲扩展型共聚物和相应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两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 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n=1 900,5 000)分别引发丙交酯和ε-己内酯开环聚合合成了中间嵌段(PLA)聚合度递增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MPEG-PLA-PCL)两亲扩展型共聚物和相应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两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和GP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和常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探讨了中间极性嵌段的长度对共聚物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甲苯/水体系,共聚物可用于制备稳定的O/W型乳液,且三嵌段共聚物的乳化性能优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随着引入PLA嵌段聚合度的增加,共聚物的乳化能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相对于MPEG1900系列共聚物,MPEG5000系列共聚物中需要引入更长的中间嵌段才能获得最佳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扩展型共聚物 中间极性嵌段 乳化体积 表面活性剂
原文传递
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AA在甲苯中的自聚集行为 被引量:6
19
作者 汤誌忠 高保娇 何三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81-2385,共5页
以α-溴乙苯为引发剂, 溴化亚铜为催化剂, 2,2′-联吡啶为配体,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结构一定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St-b-PBA). 经水解制备了双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t-b-PAA);采用单溶... 以α-溴乙苯为引发剂, 溴化亚铜为催化剂, 2,2′-联吡啶为配体,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结构一定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St-b-PBA). 经水解制备了双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t-b-PAA);采用单溶剂溶解法配制了PSt-b-PAA在甲苯中的反胶束溶液;以极性荧光化合物N-1-萘乙二胺盐酸盐(NEAH)为极性微区探针, 用荧光光谱法并配合透射电镜观察探索了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AA在甲苯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 考察了双亲性嵌段共聚物浓度、链结构及温度等因素对反胶束化行为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亲水链PAA短而亲油链PSt长的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AA, 用单溶剂溶解法可使其在甲苯中发生自聚集, 形成以亲水段为核, 疏水段为壳的星状反胶束结构;反胶束为10~20 nm的球形聚集态结构;PSt-b-PAA的自聚集行为及临界胶束浓度与分子链的微结构和温度等因素相关, 且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大, 小胶束会逐渐结合形成大的纺垂状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集 反胶束 极性荧光探针 苯乙烯-丙烯酸双亲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丙烯与大位阻长链不饱和芳香酯在TiCl_4/MgCl_2/AlEt_3下的共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丹 王齐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2-539,共8页
设计合成了10-十一烯酸-2,6-二异丙基苯酯(DIPPU)和10-十一烯酸-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酯(DTBMPU)两种大位阻的长链不饱和芳香酯,并用于与丙烯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在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MgCl2/AlEt3体系下,综合利用电子效... 设计合成了10-十一烯酸-2,6-二异丙基苯酯(DIPPU)和10-十一烯酸-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酯(DTBMPU)两种大位阻的长链不饱和芳香酯,并用于与丙烯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在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MgCl2/AlEt3体系下,综合利用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极性官能团进行屏蔽,可以有效实现极性单体与丙烯的高效共聚。聚合反应活性随极性单体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与DIPPU相比,DTBMPU的位阻效应较大,共聚活性较高。同时,极性单体对反应体系存在比较复杂的作用,得到的极性共聚物和丙烯均聚物比较,相对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单体 丙烯 极性共聚物 ZIEGLER-NATTA催化剂 相对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