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客货分离交叉口的网联货车队列车速引导与信号优先组合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云峰 席建伟 孙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101,共14页
相比于小汽车,货车的刹车距离更长,启动损失更大。采取路段车速引导和下游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均有利于提高疏港道路上货车流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为了降低货车车辆的停车延误和尾气排放,本文以网联无人驾驶货车车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 相比于小汽车,货车的刹车距离更长,启动损失更大。采取路段车速引导和下游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均有利于提高疏港道路上货车流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为了降低货车车辆的停车延误和尾气排放,本文以网联无人驾驶货车车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车速引导与信号优先控制的联合优化方法,综合发挥车速引导策略和信号优先策略的作用。首先,详细分析了网联无人驾驶货车车队在货车道内的运行状态;然后,以货车车速、加速度、决策点位置以及优先相位绿灯时间为决策变量,以货车停车延误、尾气排放量和受影响相位内社会车辆的延误变化量等为优化目标,构建疏港道路货车队列在路段和下游信号控制交叉口处的跟车行为优化模型,实现货车车队安全和快速地通过交叉口;最后,编写遗传算法程序求解和验证模型,得出不同到达时刻以及不同绿灯时长下模型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网联货车队列的运行延误大幅降低,受影响相位的社会车辆的延误也均在合理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速引导 组合优化 网联货车队列 疏港道路 信号优先
下载PDF
港区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形式和分离距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奋 崔扬 +1 位作者 黄志荣 唐克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4-1860,共7页
针对大型车为主的道路交通状况,对港区货车和集装箱卡车等大型车的交通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港区常见的出入口交通组织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价.研究表明,当主路单车道流量大于400veh·h-1或支路左转车流大于250v... 针对大型车为主的道路交通状况,对港区货车和集装箱卡车等大型车的交通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港区常见的出入口交通组织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价.研究表明,当主路单车道流量大于400veh·h-1或支路左转车流大于250veh·h-1时,冲突车流间干扰大大增加,此时建议采用C型信号控制形式的出入口.提出了出入口分离距离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对分离距离的安全和效率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区道路 大型车 出入口管理 分离距离
下载PDF
腹地-口岸可达性格局演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杰梅 高丽 +1 位作者 祁婧洁 尹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探索一带一路影响下腹地-口岸可达性演化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构建腹地-口岸可达性测算模型,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腹地-口岸可达性高值区沿主要运输通道延伸并呈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城... 为探索一带一路影响下腹地-口岸可达性演化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构建腹地-口岸可达性测算模型,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腹地-口岸可达性高值区沿主要运输通道延伸并呈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的群状集聚现象。腹地-口岸可达性逐年优化,高值区向一带一路沿线扩散趋势明显;腹地-口岸可达性空间差异呈现以2013年为界先减少后增加的V型变化特征,东部和西部可达性空间非均衡程度大于中部和东北部;高可达性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低可达性城市与高可达性城市相邻时其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与中、低可达性城市相邻概率,且一带一路之后,类型向上转移概率高于一带一路之前;腹地-口岸可达性形成以最短旅行时间为主导、路网密度为支撑的时空演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溢出效应 空间分析法 腹地-口岸可达性 一带一路
下载PDF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4
作者 贾鹏 段京铭 +1 位作者 赵雪婷 吴寄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7,共8页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港口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对境外港口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栅格法选出港口投资备选区域,在自然条件、腹地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合作基础、港航交通...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港口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对境外港口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栅格法选出港口投资备选区域,在自然条件、腹地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合作基础、港航交通区位等方面基础上,引入可达性模型测度评价对象的陆向区位价值和海向区位价值,构建港口投资指数评价体系,最后利用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计算备选区域的投资指数。研究表明,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入口附近区域和位于印度洋的斯里兰卡区域最具投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港口可达性 港口投资指数 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疏港道路交叉口客货分道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5
作者 高云峰 罗昊涵 +2 位作者 石伟宏 张浩 孙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9-274,共16页
在疏港道路,常以大型集疏运货车作为主要交通流。由于货车具有总重大、速度低、视野盲区大等特点,会降低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设计了交叉口的客货分道布局方案与精细的相位方案,以... 在疏港道路,常以大型集疏运货车作为主要交通流。由于货车具有总重大、速度低、视野盲区大等特点,会降低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设计了交叉口的客货分道布局方案与精细的相位方案,以左转直行冲突量与客货车车均延误为目标建立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求解。在建模时,为了充分体现车种的影响,以veh·h-1作为客货车流量的单位。选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同顺大道与康翔路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将现状方案与优化后的客货混行方案、客货分道方案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客货分道方案既有效减少了左转直行冲突,又兼顾优化了延误,相比于未优化的初始客货混行方案,左转直行冲突量减少了5.14次·h^(-1),客车延误降低了27.5 s,货车延误降低了29.6 s。进一步研究了左转直行冲突量、客车延误与货车延误3个指标的权重取值对所设计的客货分道方案的影响,发现当冲突量权重取值在区间[0.2,0.4],且客货延误权重之比为2∶5时,客货分道方案的表现较优。另外研究了不同客货比例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发现随着货车比例的提高,左转直行冲突量不断下降,且客货车均延误先增加后趋于平稳。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疏港道路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与安全性,并做到二者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信号控制 客货分道 疏港道路 左转直行冲突 延误
原文传递
基于航运网络的港口海向可达性识别与测度
6
作者 吴莎莎 梁木新 +1 位作者 郭建科 熊子尧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4-842,共19页
港口基础设施的高效可达是国际运输成本的决定因素与区域互联互通和相互作用的前提。因此,如何测定港口海向可达性并从中揭示港口间交互作用的模式是研究航运网络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本文以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主要港口航运网络为研... 港口基础设施的高效可达是国际运输成本的决定因素与区域互联互通和相互作用的前提。因此,如何测定港口海向可达性并从中揭示港口间交互作用的模式是研究航运网络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本文以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主要港口航运网络为研究对象,在考虑班轮服务频率及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基于陆路可达性理论提出融入加权路径的港口海向可达性模型,并改进复杂网络中心性指标,针对不同年份的样本统一处理,使相关指标更具可比性,验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班轮服务频率能更深层次揭示各指标所反映港口的实际功能差异;从核密度分析看,航运网络的航线运行效率(WCC)、港口调控能力(WBC)均存在较明显的绝对差异和分化程度。(2)通过复合中心性(WC)的统计特征表明,港口单个优势功能在体现港口的影响力时存在偏差,结合WC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港口嵌入“航运网络”中亟待优化的功能。(3)以加权平均路径为模型测度的港口海向可达性呈现微弱的离散化,“马太效应”也更为明显。仅少数港口的可达性提升明显,但可达性较低的港口仍将长期存在,且绝对差异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网络 中心性 港口海向可达性 海上丝路
原文传递
俄罗斯油气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估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季夏 张天媛 +2 位作者 王利 杨林生 葛全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09-2024,共16页
俄罗斯地区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未探明储量的地区也有巨大的资源应用前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通航变为可能,俄罗斯也寄希望于通过北极航道,大力发展其能源贸易。本文将俄罗斯交通网络作为连接资源和港口的重点,采用空间统计方法... 俄罗斯地区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未探明储量的地区也有巨大的资源应用前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通航变为可能,俄罗斯也寄希望于通过北极航道,大力发展其能源贸易。本文将俄罗斯交通网络作为连接资源和港口的重点,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刻化俄罗斯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栅格成本距离法、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等方法量化各港口对油气资源的可达性,得出结论:①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俄罗斯全域的港口可达性呈"西部高,中部低"的特征;②俄罗斯东北地区港口的资源可达性普遍较差,西北地区港口资源可达性较好。综合考虑油气资源、地理位置和项目合作等方面,可重点建设萨别塔、摩尔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3个港口;③附近交通网络的布设密集度影响港口的资源可达性。随着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加上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未来远东地区港口的资源可达性可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油气资源 港口 可达性 区位优势潜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