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8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siting the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for Dielectric Relaxation and Derivation of Distribution Function for Relaxation Rates as Zipf’s Power Law and Manifestation of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Capacitor 被引量:1
1
作者 Shantanu Das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7年第12期1988-2012,共25页
The classical power law relaxation, i.e. relaxation of current with inverse of power of time for a step-voltage excitation to dielectric—as popularly known as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is empirically derived and is ob... The classical power law relaxation, i.e. relaxation of current with inverse of power of time for a step-voltage excitation to dielectric—as popularly known as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is empirically derived and is observed in several relaxation experiments on various dielectrics studies since late 19th Century. This relaxation law is also regarded as “universal-law” for dielectric relaxations;and is also termed as power law. This empirical Curie-von Schewidler relaxation law is then used to derive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escribing constituent expression for capacitor. In this paper, we give simple mathematical treatment to derive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xation rates of this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and show that the relaxation rate follows Zipf’s power law distribution. We also show the method developed here give Zipfian power law distribution for relaxing time constants. Then we will show however mathematically correct this may be, but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obtained time constants distribution are contradictory to the Zipfian rate relaxation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possible explanation that as to why Zipfian distribution of relaxation rates appears for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and relate this law to time variant rate of relax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appearance of fractional derivative while using Zipfian power law distribution that gives notion of scale dependent relaxation rate function for Curie-von Schweidler relaxation phenomena. This paper gives analytical approach to get insight of a non-Debye relaxation and gives a new treatment to especially much used empirical Curie-von Schweidler (universal) relaxation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LAW relaxation RATE Distribution FRACTIONAL Derivative FRACTIONAL Integration Curie-Von Schweidler LAW Time-Constants Laplace INTEGRAL Zipf’s LAW INTEGRAL Representation Time Dependent relaxation RATE Scale Dependent relaxation RATE Non-Debye relaxation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Intermittent Variable Power Microwave Heating Process for Blueberry Pulp
2
作者 Xue Liang-liang Gao Rui-li +1 位作者 Song Ruo-nan Zheng Xian-zh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3年第4期63-74,共12页
To improve heating uniformity and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blueberry pulp under microwave heating,the intermittent variable power microwave heating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the study.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pa... To improve heating uniformity and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blueberry pulp under microwave heating,the intermittent variable power microwave heating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the study.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parameters in terms of high microwave intensity heating time,intermittent time,low microwave intensity and low microwave intensity heating time on the blueberry pulp quality parameters(heating uniformity,average moisture content,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nd anthocyanin content)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er heating time under different microwave intensities resulted in the poorer heating uniformity.The intermittent stage promot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within the pulp and reduce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moisture gradient within the pulp,which enhanced desired uniformity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istribution before entering the low microwave intensity heating stage.Therefore,the longer the intermittent time,the greater the heating uniformity.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developed as high microwave intensity of 4 W·g^(-1),high microwave intensity heating time of 9.86 min,intermittent time of 10 min,low microwave intensity of 2.2 W·g^(-1)and low microwave intensity heating time of 6 min.This research might provide guidance for microwave heating berry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eberry pulp intermittent variable power microwave heating UNIFORMITY ANTHOCYANIN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云PI的含风电负荷频率控制方法
3
作者 李志军 丁子健 张家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其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基于此问题,建立了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其中风机通过附加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参与频率调节。在此基础上,为解决风电接入系统引起的频率波动问题,提出...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其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基于此问题,建立了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其中风机通过附加下垂与虚拟惯性控制参与频率调节。在此基础上,为解决风电接入系统引起的频率波动问题,提出变论域云PI负荷频率控制策略,对云模型输入和输出论域动态调整。为避免增加控制器的复杂程度,基于函数形式设计论域的伸缩因子。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进一步提高云PI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更好地处理风电不确定性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不确定性 负荷频率控制 变论域 云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可变高增压方式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变海拔工作特性仿真研究
4
作者 陈贵升 胡闪 +3 位作者 沈颖刚 孙敏 龚航 杨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3,共11页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twin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TVGT)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搭建的TVGT增压系统,探究了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对发动机变海拔条件下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和转速工况下,发动机匹配TVGT增压系统后,其海拔适应性更佳。针对TVGT系统,在不同海拔下,当高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2~0.4范围内,低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6~0.8范围内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动力性及经济性。通过对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的优化,在巡航工况转速3397 r/min时可在6000 m海拔下实现106.8%的功率恢复目标,可满足发动机对高海拔工作运行的功率恢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 变海拔 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 性能 功率恢复
下载PDF
气井定产量和变产量弹性二相法的通式及应用
5
作者 陈元千 刘洋 王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对于受封闭边界控制的气体流动,当气井完成试气和关井取得原始地层压力之后,若以某稳定产量开井生产,测试的井底流压的压降曲线,根据压力动态的变化特征,可划分为非稳态阶段、过渡阶段和拟稳态阶段。其中的拟稳态阶段,称为弹性二相法阶... 对于受封闭边界控制的气体流动,当气井完成试气和关井取得原始地层压力之后,若以某稳定产量开井生产,测试的井底流压的压降曲线,根据压力动态的变化特征,可划分为非稳态阶段、过渡阶段和拟稳态阶段。其中的拟稳态阶段,称为弹性二相法阶段。在弹性二相法阶段的井控范围内,井底流压呈等速下降。本文基于陈元千提出的压力一次方、压力平方和拟压力表示的定产量弹性二相法,以及基于Blasingame提出的压力一次方表示的变产量弹性二相法,分别建立了气井定产量和变产量弹性二相法的通式。通过实例的应用表明,两个通式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定产量 变产量 拟压力 压力一次方 压力平方 弹性二相法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谐波治理方法和控制策略
6
作者 唐爱红 宋幸 +3 位作者 尚宇菲 郭国伟 余梦琪 詹细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由于电力电缆的电容效应,海上风电经电缆汇集系统极易出现谐波谐振放大的现象,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属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装置,在进行潮流调节的同时也能进行谐波治理。文中首先构建了海上风电系统的频域相关模型,基... 由于电力电缆的电容效应,海上风电经电缆汇集系统极易出现谐波谐振放大的现象,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属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装置,在进行潮流调节的同时也能进行谐波治理。文中首先构建了海上风电系统的频域相关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谐波谐振放大的原因;随后,采用了将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串入海上风电系统的谐波治理方式,推导并得到了含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的谐波特性。基于该谐波特性,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实时跟踪使并网点谐波电压幅值为零的谐波补偿电压,从而降低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含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海上风电系统谐波治理方法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并网点的谐波电压,改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电能质量 谐波治理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 变增量电导增量法
下载PDF
新型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无铁芯AFPMG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朱军 南怀春 +2 位作者 郭向伟 刘鹏辉 杨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为解决传统Halbach永磁阵列无铁芯轴向磁通永磁发电机(AFPMG)由于磁极永磁体用量增加而导致功率密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辅助磁极参数(极角和充磁夹角)的新型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无铁芯AFPMG.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新型三段Halbach永... 为解决传统Halbach永磁阵列无铁芯轴向磁通永磁发电机(AFPMG)由于磁极永磁体用量增加而导致功率密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辅助磁极参数(极角和充磁夹角)的新型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无铁芯AFPMG.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新型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辅助磁极极角和充磁夹角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从而确定了最佳辅助磁极参数.最后对比了无铁芯AFPMG中采用不同磁极结构对发电机电压波形质量和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永磁发电机可以使发电机电压正弦波畸变率由2.40%下降为0.44%;相较传统两段Halbach和传统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的无铁芯AFPMG,新型永磁发电机功率密度得到显著提高;新型永磁发电机的永磁体用量减少了16.68%,进而减轻了转子盘质量,使发电机更加适于低风速下稳定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永磁发电机 变辅助磁极参数 三段Halbach永磁阵列 功率密度 电压波形质量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预测单神经元PI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快控电源电流控制
8
作者 黄海宏 陈昭 王海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6-1897,共12页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负载电感的电流受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预测,灰色预测无需精确对象模型,只需少量已知信息即可实现输出电流短期预测,已在EAST快控电源中有了一定研究应用。为解决灰色预测在EAST...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负载电感的电流受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预测,灰色预测无需精确对象模型,只需少量已知信息即可实现输出电流短期预测,已在EAST快控电源中有了一定研究应用。为解决灰色预测在EAST快控电源中对突变信号边沿预测精度低和预测延时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算法实现输出电流预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对输出电流进行等时长间隔采样4次作为原始序列,将滚动式采样预测改为逐周期采样预测,在实现灰色预测的过程中不必依赖过去几个周期的历史采样信息,只需本周期的4个原始采样值即可实现输出电流的预测。根据预测电流与参考电流误差自适应调整单神经元比例-积分(PI)控制的输出增益,实现输出电流的快速准确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EAST快控电源电流预测过程中所提出的改进灰色预测,对比传统灰色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小的预测延时,改进灰色预测变增益单神经元PI控制能够在减小电流超调的同时加快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快控电源 改进灰色预测 逐周期采样预测 变增益单神经元PI
下载PDF
交流配电网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及快速求解算法
9
作者 魏超博 陈益广 +1 位作者 么莉 林济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针对鲁棒优化保守性大、求解困难的缺点,本文提出交流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及其快速求解算法。该模型以开关操作成本、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网损成本及弃风弃光切负荷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置信区间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 针对鲁棒优化保守性大、求解困难的缺点,本文提出交流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及其快速求解算法。该模型以开关操作成本、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网损成本及弃风弃光切负荷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置信区间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以电压的平方和相角为独立变量,提出变量替换结合二阶锥变换的模型转换新方法,将原模型转换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克服了基于盒式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模型保守大的缺点,提高了算法求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替换 二阶锥松弛 交流配电网 配网重构 分布鲁棒优化
下载PDF
拖拉机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设计
10
作者 徐钊睿 赵业慧 +3 位作者 刘风平 薛丽君 杨延强 王光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192,共7页
为适应拖拉机复杂的作业工况并提高其作业效率,提出一种单行星输入耦合型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方案。依据拖拉机配套动力与速度要求进行变速箱参数设计与结构设计,基于SolidWorks构建变速箱虚拟样机,并基于AMESim构建变速箱传... 为适应拖拉机复杂的作业工况并提高其作业效率,提出一种单行星输入耦合型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方案。依据拖拉机配套动力与速度要求进行变速箱参数设计与结构设计,基于SolidWorks构建变速箱虚拟样机,并基于AMESim构建变速箱传动系统模型,对其整机调速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变速箱可以实现拖拉机在0~30 km/h范围内的无级调速,且在犁耕等重点工况下具有较小的液压分流功率从而实现节能;该变速箱在段位切换时需要将泵马达排量比从1快速调制-0.85,通过快速的马达反向实现行星排复位与换段前后的速度衔接。对我国无级变速拖拉机的国产化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无级变速箱 功率分流 仿真 AMESIM
下载PDF
一种旋转移相式高功率微波反射阵列天线
11
作者 许亮 张强 +4 位作者 袁成卫 刘金亮 孙云飞 龚鸿州 刘东琪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利用旋转移相技术的几何相位调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传输相位差概念的波束扫描高功率微波反射阵列天线。电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叉戟形反射阵列天线单元工作于9.5~10.5 GHz,在0~40°入射角度下具有360°范围内的线性相位调... 利用旋转移相技术的几何相位调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传输相位差概念的波束扫描高功率微波反射阵列天线。电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叉戟形反射阵列天线单元工作于9.5~10.5 GHz,在0~40°入射角度下具有360°范围内的线性相位调控能力,真空条件下的功率容量达到1.11 GW。采用该单元设计了半径为200 mm的圆形口径反射阵列天线,并使用全波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利用口径相位分布的可重构特性,所设计的反射阵列天线可以实现±40°范围内的波束扫描。在10 GHz时,波束扫描过程中的增益下降小于1.7 dB,最大增益达到31.1 dBi,对应口径效率为73.42%,最低口径效率超过50%,副瓣电平和轴比始终低于-18.7 dB和1.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移相技术 波束扫描 反射阵列天线 高功率微波 功率容量
下载PDF
基于变流速的活动扩张角导流装置性能研究
12
作者 梁笑笑 李国富 任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132,共8页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功率输出。通过数值分析,以增速比作为评估指标,研究了扩张角的调整范围、活动装置的长度和形状,并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长短轴比例、水轮机所受推力及获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翼型活动装置,保持其长宽比为1.5,扩张角调整范围为0~15°,增速比的调整范围为1.10~1.57;当活动装置的长短轴比例为3.4∶1时,在高速流场中叶片相对受力可降至1.1左右,同时在低流速区域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装置 变角度 变流速 输出功率 轴向受力
下载PDF
基于ADMM的多区域直流系统完全分布式最优潮流算法
13
作者 叶清泉 吴明启 +3 位作者 吴旭光 陈伟 高天乐 项基 《浙江电力》 2024年第2期13-24,共12页
针对传统集中式最优潮流算法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求解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完全分布式算法。首先,利用凸松弛方法将非凸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然后,基于ADMM(交替方向乘子法)建立... 针对传统集中式最优潮流算法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求解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完全分布式算法。首先,利用凸松弛方法将非凸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然后,基于ADMM(交替方向乘子法)建立求解该模型的分布式算法,再去除算法中的一致性变量,从而将其改进成为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完全分布式算法;最后,在改进的IEEE13节点和118节点系统算例上进行的仿真验证表明,该算法无需中央协调单元协同各区域的边界一致性信息,通过各区域的并行优化、相邻区域间少量边界节点信息的交换,即可得出辐射式以及环网拓扑的直流系统最优潮流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潮流 分布式优化 凸松弛 二阶锥规划 交替方向乘子法
下载PDF
基于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变焦内窥物镜光学设计
14
作者 程洪涛 付小雪 李恒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36,共6页
针对内镜外科手术中局部病灶图像不易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光学变焦内窥物镜光学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Gauss括号法和内窥物镜变焦原理,推导分析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变焦内窥镜的一阶光学控制方程.应用一阶变焦光学理论... 针对内镜外科手术中局部病灶图像不易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光学变焦内窥物镜光学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Gauss括号法和内窥物镜变焦原理,推导分析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变焦内窥镜的一阶光学控制方程.应用一阶变焦光学理论的解析解和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内窥镜3个典型变焦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和成像评价,分析其光学成像能力.结果表明,基于可调光焦度器件的变焦内窥物镜对人体内壁组织变焦放大后具有辨别能力.该光学系统具有无组件移动、响应频率快和体积构造小等优点,可提高内窥镜治疗技术在外科治疗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光焦度 光学变焦 内窥物镜
下载PDF
变几何涡轮燃气轮机总体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吴川 赵军 +1 位作者 陶睿 蒋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3,共11页
为深入了解变几何涡轮对燃气轮机的总体性能影响机理,通过部件法对燃气轮机进行建模,然后分别改变高压涡轮、中压涡轮和动力涡轮的第一级导向器喉道面积,在不考虑导叶两端调节机构和导叶间隙等对涡轮效率影响情况下,对燃气轮机总体性能... 为深入了解变几何涡轮对燃气轮机的总体性能影响机理,通过部件法对燃气轮机进行建模,然后分别改变高压涡轮、中压涡轮和动力涡轮的第一级导向器喉道面积,在不考虑导叶两端调节机构和导叶间隙等对涡轮效率影响情况下,对燃气轮机总体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得出各截面的总温与总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采用保持高压涡轮入口总温恒定的控制规律时,增大燃气轮机的高压涡轮流通能力,燃气轮机输出轴功率与耗油率均不断增加,高压涡轮流通能力增加10%,输出轴功率与耗油率分别上升2.83%与1.13%;增大燃气轮机的中压涡轮流通能力,导致燃气轮机输出轴功率降低,耗油率上升,中压涡轮流通能力增加10%,输出轴功率降低9.96%,耗油率上升3.63%;动力涡轮流通能力增加,燃气轮机输出轴功率先上升,后有小幅下降,耗油率增大,动力涡轮流通能力变化量从0增加到10%,输出轴功率降低0.05%,耗油率增加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几何高压涡轮 变几何中压涡轮 变几何动力涡轮 性能研究 燃气轮机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16
作者 杜晓东 李晓明 +3 位作者 韩思宁 李安昌 詹祥澎 杨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二阶锥松弛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无法以电压波动为目标且求解速度较慢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基于支路潮流方程建立了包含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光伏逆变器等调控手段的电... 针对现有基于二阶锥松弛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无法以电压波动为目标且求解速度较慢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潮流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基于支路潮流方程建立了包含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光伏逆变器等调控手段的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并将其离散变量松弛为连续变量,以形成二阶锥规划。进一步以二阶锥规划所得结果为基准点构造线性化潮流模型,并以电压波动最小为目标,将连续变量还原为离散变量。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化潮流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求解速度,能够适用于配电网实时电压无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压无功控制 二阶锥松弛 线性化潮流 支路潮流模型
下载PDF
中频真空电弧边缘击穿现象及仿真研究
17
作者 蒋原 马速良 +2 位作者 武建文 李擎 朱立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87-2895,共9页
为深入掌握航空变频(360~800 Hz)电力系统中真空电器电弧特性,该文围绕中频灭弧室弧后发生的边缘击穿现象,以双温磁流体动力学仿真结合实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中频真空电弧离子数密度的最大值为2.6×10^(19)m^(-3),离子温... 为深入掌握航空变频(360~800 Hz)电力系统中真空电器电弧特性,该文围绕中频灭弧室弧后发生的边缘击穿现象,以双温磁流体动力学仿真结合实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中频真空电弧离子数密度的最大值为2.6×10^(19)m^(-3),离子温度的范围为0.30~0.91eV,电子温度的范围为1.50~2.43 eV;电子与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交换,电子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离子温度的变化;最高离子温度出现在阳极触头边缘处,与实验发现的边缘击穿位置重合,证明了此处确实存在能量集中;中频真空电弧是超声速流体,速度在边界处减慢,根据动能热能互换原理,中频真空电弧的质量流运动规律是边缘击穿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变频电源 中频真空电弧 弧后击穿 边缘击穿 双温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低纹波空间可调高压电源设计
18
作者 陈佳黎 邹鸿 叶雨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2,共8页
为了满足空间探测载荷(如质谱仪和能量粒子探测器等)对高压电源输出纹波的要求,设计一款小功率、低纹波、最大输出电压为10 kV的可调高压直流电源。设计中使用罗耶架构的逆变器和倍压整流电路,利用反馈回路,使纹波电压峰峰值小于2 V;使... 为了满足空间探测载荷(如质谱仪和能量粒子探测器等)对高压电源输出纹波的要求,设计一款小功率、低纹波、最大输出电压为10 kV的可调高压直流电源。设计中使用罗耶架构的逆变器和倍压整流电路,利用反馈回路,使纹波电压峰峰值小于2 V;使用51系列单片机控制电源输出电压,监测电源的工作状态。除在原理设计方面降低输出电压纹波外,还提出其他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的措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压电源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可调、纹波低的特点,可以满足空间探测载荷对高压电源的基本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源 倍压整流 低纹波 可变输出 单片机
下载PDF
可变重心线路巡检机器人摆振分析及抑制
19
作者 樊星 李小彭 +1 位作者 彭健文 刘炳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3,共11页
针对野外输电线巡检机器人(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spection robot,PTLIR)受自然风影响出现的机身摆动问题,提出一种在机器人的可变重心箱体中加装摆式动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的摆振抑制策略。描述了输电线系... 针对野外输电线巡检机器人(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spection robot,PTLIR)受自然风影响出现的机身摆动问题,提出一种在机器人的可变重心箱体中加装摆式动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的摆振抑制策略。描述了输电线系统与巡检机器人加装摆式动力吸振器的结构特点。基于Davenport风速谱与输电线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风扰动模型。分析了机器人行走对输电线的影响,建立了简化后风扰动影响下机器人摆动的动力学模型,仿真了抑振前机器人在风扰动影响下的风振响应;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加装动力吸振器优化后的巡检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并完成了吸振器的参数设计。通过仿真不同风速下机器人的风振响应,验证所提出的振动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改进结构下的巡检机器人样机,开展了室内风扰动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吸振器抑振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器人的机身摆动,提高工作稳定性。该研究过程对其他摆式结构设备的振动抑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重心 输电线巡检机器人(PTLIR) 动力吸振器(DVA) 风扰动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GT-Power的汽油机三级可变进气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维佳 樊迎娟 +1 位作者 姚亚敏 宋会平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1年第6期37-40,45,共5页
利用GT-Power软件进行某四缸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分析,分析计算进气系统管道长度变化对汽油机动力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并得到了试验验证。总结出一套确定汽油机进气歧管长度三级可变的控制策略,并建立了改进后的与控制策略对应的可... 利用GT-Power软件进行某四缸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分析,分析计算进气系统管道长度变化对汽油机动力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并得到了试验验证。总结出一套确定汽油机进气歧管长度三级可变的控制策略,并建立了改进后的与控制策略对应的可变进气歧管汽油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可变进气歧管 GT-power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