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干姜、炮姜的性效考证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秀娟 王佳佳 +5 位作者 郭晶晶 李硕 杨志军 隋峰 田一虹 李越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属性和作用特点上却有所不同。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家对三者的性效和应用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该文从古籍本草考证、现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生姜、干姜、炮姜(三姜)进行了总结,以系统地综述三姜的性效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其临床应用范畴,为三姜性效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亦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性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干姜 炮姜 药性 功效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淡豆豉的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优化
2
作者 隋利强 王苏贵 +3 位作者 曹冬英 谢思静 王欣 徐伟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目的优化淡豆豉多菌种(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协同发酵工艺,为淡豆豉发酵工艺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混合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 目的优化淡豆豉多菌种(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协同发酵工艺,为淡豆豉发酵工艺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混合菌种比例、接种量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查对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8 d,接种量5%,混合菌种接种比例为环状芽孢杆菌∶黑曲霉∶少根根霉=1∶2∶1。结论淡豆豉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可避免杂菌干扰、利于工艺标准化,可为淡豆豉工艺改进和创新以及为中药多菌种协同发酵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多菌种协同发酵 工艺优化 环状芽孢杆菌 黑曲霉 少根根霉
下载PDF
姜制半夏传统制作工艺考证
3
作者 于大猛 李惠芳 +4 位作者 马春 华国栋 李强 虞雪云 刘立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洗后半夏研粉与生姜汁或去皮生姜混合制成的饼状物,再经炙、煨、炒等法而成。半夏曲始于宋代,当时半夏曲有制饼与发酵两种,均以生姜为辅料。制饼者并没有发酵的过程,实为半夏饼。半夏曲的配方众多,生姜必不可少。地方炮制经验中将生半夏水浸泡,生姜煮取汁,再共同煮制为主流。地方炮制规范中多为生半夏水浸透,姜汤矾水共煮。现代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优选与炮制原理两方面。建议恢复姜半夏的传统汤洗姜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生姜 姜半夏 炮制 半夏饼 辅料
原文传递
基于HPLC-Q-TOF-MS技术的姜半夏及其伪品姜水半夏的鉴别研究
4
作者 刘宏 彭娟 +3 位作者 袁芳淼 邹洪平 张海鸣 范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姜半夏和姜水半夏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姜半夏和姜水半夏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2.1×150 mm,2.7μm)色谱柱,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0.3 mL/min流速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化源、QTOF作为检测器,正离子模式检测。Profinder软件进行特征化合物提取。将Profinder软件导出的数据以PFA格式导入安捷伦代谢组学统计分析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通过MPP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查找姜半夏和姜水半夏之间有显著性变化的化合物,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姜半夏真伪鉴别预测模型,预测样品的掺伪。结果筛选得到姜水半夏特有化合物237个,姜半夏特有化合物242个。建立了姜半夏真伪鉴别模型,在掺入一定比例姜水半夏时,模型能预测样品偏离,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结论该方法可为判别姜半夏的掺伪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半夏 姜水半夏 HPLC-Q-TOF-MS 真伪鉴别
下载PDF
Discovery and Content Variation Analysis of Fibrinolytic Enzyme 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Fermentation 被引量:7
5
作者 WENG Meizhi DENG Xiongwei +2 位作者 CHEN Qingfeng WANG Liyuan XIE Xiaome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A strong fibrinolytic activity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 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fibrinolytic enzyme, standard fibrin ... A strong fibrinolytic activity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 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fibrinolytic enzyme, standard fibrin plat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brinolytic activity. For the first time fibrinolytic enzyme was foun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SSP and the fibrinolytic activities of samples were shown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In the "yellow cladding" stage, the fibrinolytic activity was 619.75 IU/g. On day 6, 12 and 15 of the "secondary fermentation" stage, the fibrinolytic activity was 711.49 IU/g, 866.67 IU/g, 1 022.31 IU/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brinolytic enzyme was generat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SSP and it displayed increasing activity which peaked at the "secondary fermentation" stage. The fibrinolytic enzyme was found to not only degrades fibrin directly, but also activate plasminogen to do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FIBRINOLYTIC enzym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MBOLYTIC effect functional FOODS
原文传递
基于炮制前后质量一致性的清半夏炮制新工艺评价
6
作者 颜雨豪 殷莉丽 +5 位作者 黎智 蒋孟莲 杨转珍 万子玉 赖月月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8,共14页
为研究半夏与清半夏的质量传递关系,并评价新工艺蒸法所得炮制品与清半夏的质量一致性,本研究检测了生半夏及3种炮制品的浸出物、有机酸、多糖、核苷、蛋白质含量,使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3种炮制品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生半夏相比,浸... 为研究半夏与清半夏的质量传递关系,并评价新工艺蒸法所得炮制品与清半夏的质量一致性,本研究检测了生半夏及3种炮制品的浸出物、有机酸、多糖、核苷、蛋白质含量,使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3种炮制品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生半夏相比,浸、煮制清半夏的浸出物减少,而蒸制品浸出物增加了264.76%;总酸、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蒸制品的增幅最大;核苷、蛋白质含量均大幅降低;综合分析方法均表明蒸制品与传统方法所得清半夏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由此可知,浸、煮制清半夏质量一致性较好,而蒸法炮制品仍需对其加工工艺、药效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清半夏 炮制工艺 质量传递 主成分分析 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正常大鼠肠道微生物差异探讨不同药性淡豆豉药食两用的生物效应
7
作者 张琳 付予劼 +2 位作者 白莹 袁继巧 王满元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0期1701-1709,共9页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药性辅料发酵制备而成的淡豆豉对正常大鼠肠道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大豆组、未添加辅料发酵组和添加辅料发酵组(Ⅰ组:青蒿+桑叶;Ⅱ组:麻黄+紫苏叶;Ⅲ组:清瘟解毒汤+青蒿)。给予生...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药性辅料发酵制备而成的淡豆豉对正常大鼠肠道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大豆组、未添加辅料发酵组和添加辅料发酵组(Ⅰ组:青蒿+桑叶;Ⅱ组:麻黄+紫苏叶;Ⅲ组:清瘟解毒汤+青蒿)。给予生大豆或淡豆豉不同提取物6周后,取大鼠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采用PICRUSt预测法分析各组的微生物功能差异。结果:与生大豆相比,食用淡豆豉能够增加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未添加辅料发酵的淡豆豉相比,食用添加不同药性辅料发酵的淡豆豉能够减少大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降低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Ruminococcaceae_UCG_005的相对丰度。各添加辅料发酵组之间比较,添加温性辅料组较其他2组乳酸杆菌属和Ruminococcaceae_UCG_005的相对丰度降低;添加寒、凉辅料组的门、属水平变化具有相似性。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寒性辅料发酵组大鼠肠道菌群在循环系统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温性辅料发酵组肠道菌群在化学结构转换图、转运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凉性辅料发酵组肠道菌群在化学结构转换图、循环系统等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并与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转运和分解代谢密切相关。结论:淡豆豉药食两用具有客观生物学基础。饮食保健方面,淡豆豉能够适度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一定的疾病预防作用;药物治疗方面,淡豆豉有助于降低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不同药性辅料制备的淡豆豉在防治炎症疾病、神经性疾病和代谢类疾病方面存在不同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药性 盲肠内容物 药食两用
下载PDF
竹沥半夏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4种核苷类成分含量比较
8
作者 郑琳玉 朱伟豪 +4 位作者 罗美美 梅春梅 李伟东 许垒 黄玉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0-2595,共6页
目的比较姜半夏与其竹沥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核苷类成分变化,为竹沥半夏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姜半夏及其炮制品竹沥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 目的比较姜半夏与其竹沥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核苷类成分变化,为竹沥半夏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姜半夏及其炮制品竹沥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测定姜半夏与竹沥半夏中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共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10批姜半夏和竹沥半夏与其对应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均在0.851~0.990之间。2种样品共得到10个共有峰,并指认出了4个成分,分别为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HCA、PCA、OPLS-DA结果均显示,姜半夏、竹沥半夏样品分别聚为一类,且OPLS-DA筛选出姜半夏与竹沥半夏4个差异性成分,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值排序依次为峰8、峰1、峰6(腺嘌呤)、峰1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竹沥半夏中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的平均含量较姜半夏分别下降了15.90%、12.00%、26.04%、22.18%,其中次黄嘌呤、腺嘌呤、鸟苷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姜半夏和竹沥半夏的定性、定量分析;竹沥炮制姜半夏后4种核苷类成分的平均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沥半夏 姜半夏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核苷类成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发酵过程的淡豆豉HPLC-ELSD特征图谱建立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9
作者 付予劼 张琳 +2 位作者 白莹 袁继巧 王满元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92-1899,共8页
目的:研究发酵过程中淡豆豉样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建立可用于淡豆豉质量评价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特征图谱,并对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类和大豆皂苷类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含量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 目的:研究发酵过程中淡豆豉样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建立可用于淡豆豉质量评价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特征图谱,并对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类和大豆皂苷类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含量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流动相A为0.1%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气体流量为1.6 L·min~(–1)、漂移管温度为60℃、喷雾器温度为30℃。基于选定的过程样品,确定经发酵后含量升高的共有峰,进而建立淡豆豉特征图谱。以淡豆豉特征图谱为对照图谱,对15批市售淡豆豉样品的HPLC-ELSD色谱图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10个共有峰峰面积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对淡豆豉中6个大豆异黄酮类物质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ELSD对淡豆豉中3个B族大豆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基于10批30个发酵过程样品,发现淡豆豉中存在多个含量升高的色谱峰;其中10个共有峰峰面积升高较显著,进而建立了淡豆豉的特征图谱;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根据市售淡豆豉样品的HPLC-ELSD特征图谱相似度是否大于0.95,可将15批市售淡豆豉分为优质淡豆豉和基本合格淡豆豉。10个共有峰峰面积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结果一致。15批市售品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质量分数为0.12%±0.06%,大豆皂苷Ba、大豆皂苷Bb和大豆皂苷Bc的总质量分数为0.59%±0.09%;优质淡豆豉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质量分数为0.15%±0.07%,大豆皂苷Ba、大豆皂苷Bb、大豆皂苷Bc总质量分数为0.63%±0.10%,大豆皂苷Bb质量分数为0.46%±0.08%;基本合格淡豆豉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质量分数为0.09%±0.04%,大豆皂苷Ba、大豆皂苷Bb、大豆皂苷Bc总质量分数为0.56%±0.07%,大豆皂苷Bb质量分数为0.41%±0.06%。结论:建立的HPLC-ELSD特征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能够体现淡豆豉中大豆皂苷与异黄酮多种组分的含量特点,可用于提升淡豆豉的质量控制水平。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面,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量的限量标准,且可增加大豆皂苷Bb含量测定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质量标准提升 特征图谱 大豆异黄酮苷元 B族大豆皂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淡豆豉治疗骨质疏松药效作用分析
10
作者 薛正 董超 +1 位作者 赵山山 毕嘉阳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8-13,59,共7页
为探索淡豆豉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文章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采集淡豆豉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疾病靶点网络图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 为探索淡豆豉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文章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采集淡豆豉活性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疾病靶点网络图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收集得到51个淡豆豉活性成分作用靶点、6797个与骨质疏松疾病相关靶点及40个淡豆豉治疗骨质疏松的共同作用靶点。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IL6、CASP3等15个核心蛋白。GO及KEGG富集分析表明,共同靶点参与肽基丝氨酸磷酸化、肽基丝氨酸修饰及类固醇激素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及酒精性肝病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网络药理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 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Fermentation Using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HPLC 被引量:2
11
作者 WENG Meizhi HE Jing +5 位作者 REN Jiaxiu LIANG Yonghong CHEN Qingfeng SU Mingsheng WANG Liyuan XIE Xiaome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5-61,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GABA)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was used and G...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contents variation analysis ofγ-amino butyric acid(GABA)in Semen sojae praeparatum(SSP)which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was used and GABA was derivatized by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with o-phthalaldehyde(OPA).To validate this method,the precision,stability,repeatability and recovery were discussed.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0125 to 0.400 mg/m L,the calibration curve for GABA was linear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of 0.9999.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GABA exist in SSP 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GAB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fermenting process were detected.At the"yellow cladding"stage,GABA level was very low or even undetectable;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 witnessed a rapid increase of GABA content to 1.39-5.52 mg/g,which remained stable after 18 days of"secondary fermentat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GABA was generated at 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reveal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secondary fermentation"stage in the fermenting process of SSP.On the other hand,it suggested the downside of taking soy isoflavones as the only measurement in existing quality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the fermenting process of 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sojae praeparatum γ-amino butyric acid(GABA) "secondary fermentation"process online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
12
作者 叶莹 何镜 +3 位作者 刘筱婧 高玉烨 周婷婷 高晓霞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57-570,共1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UPLC-QE-MS技术分析栀子豉汤及其组方药材栀子、淡豆豉中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通过体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UPLC-QE-MS技术分析栀子豉汤及其组方药材栀子、淡豆豉中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通过体内外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抗生素鸡尾酒疗法建立伪无菌大鼠模型,寻找栀子、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在体内肠道菌群影响下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的差异;利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评价栀子、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含药血清以及入血成分基于神经保护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分别在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中鉴定出37、7和43种化学成分,确定了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187、146和196个潜在靶点,从而进一步发现栀子和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9个共同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栀子、栀子豉汤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对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体内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栀子豉汤给药正常大鼠后可鉴定出18种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而栀子、淡豆豉给药正常大鼠,栀子豉汤给药伪无菌大鼠分别鉴定出9、3和12种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说明栀子在没有淡豆豉配伍或无体内肠道菌群调控下,其体内代谢会发生改变;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各组含药血清及部分入血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栀子豉汤含药血清以及栀子新苷的神经保护作用最显著,各含药血清均可下调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结论淡豆豉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栀子配伍后能够调控体内肠道菌群,影响栀子的体内代谢,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豉汤 栀子 淡豆豉 抑郁症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清半夏工业化大生产炮制工艺优化研究
13
作者 薛青苹 郭志俊 +1 位作者 罗文娜 袁珂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浸泡法和煎煮法对清半夏饮片质量的影响,并优选清半夏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浸泡法和煎煮法分别对不同大小的半夏药材进行炮制加工,并对制得的清半夏饮片的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白矾限量、浸出物、出膏率和总酸含量进... 目的:比较浸泡法和煎煮法对清半夏饮片质量的影响,并优选清半夏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浸泡法和煎煮法分别对不同大小的半夏药材进行炮制加工,并对制得的清半夏饮片的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白矾限量、浸出物、出膏率和总酸含量进行比较;以浸出物、出膏率及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清半夏的最佳煎煮工艺。结果:煎煮工艺在制备不同规格清半夏饮片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提率、白矾限量及总酸含量均优于浸泡法,且在生产效率和时长上远优于浸泡法。正交试验得到清半夏饮片的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24 h,煎煮8 h,70℃干燥5 h,3次平行试验证实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煎煮法炮制清半夏工艺简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半夏达到透心状态,饮片的外观性状、水分、总灰分、白矾限量、浸出物、提率及总酸含量均较佳,且生产效率高,能够较好地实现生产自动化,使工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稳定和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半夏 浸泡法 煎煮法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吴煜运用清半夏、制天南星、浙贝母为主方治疗肝癌的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碧颜 董晓佳 +5 位作者 王连美 郝腾腾 吴娇 周芮 赵汉青 吴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51-153,196,共4页
“痰”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和后天多种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精血津液等物质,津液停积凝聚的水饮有关。痰的形成过程由于脏腑气化功能受阻影响津液的运行与排泄。肝癌与痰生成有密切关系。吴煜教授认为,“痰”是肝癌中医病因一个重要的致病因... “痰”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和后天多种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精血津液等物质,津液停积凝聚的水饮有关。痰的形成过程由于脏腑气化功能受阻影响津液的运行与排泄。肝癌与痰生成有密切关系。吴煜教授认为,“痰”是肝癌中医病因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痰”是肝癌的发展及转移等过程中必要因素和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化痰法是肝癌中医治疗中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肝癌发生以痰浊为邪,内有坚癖,津液留结便可形成痰浊,痰浊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久则成结形成癌肿,治疗上宜化痰散结消癌肿。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提出清半夏、制天南星、浙贝母为治疗肝癌的主方,其中清半夏、制天南星燥湿化痰,消有形之癌块,浙贝母化痰散结,攻有形之癌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清半夏 制天南星 浙贝母 吴煜
下载PDF
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索生品黑豆、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晶 黄文娟 +3 位作者 卢军 张彦 范芳芳 赵生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0-74,80,共6页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中剂量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低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给药期间监测动物血糖变化情况,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DPP-4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结果:药物干预期间,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血糖下降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淡豆豉中剂量组中仅HDL-C水平相对升高,淡豆豉高剂量组中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DPP-Ⅳ活性抑制率均有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GLP-1、GI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淡豆豉提取物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对2型糖尿病小鼠DPP-4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提高GLP-1、G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生品黑豆 二肽基肽酶-4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2型糖尿病小鼠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豆豉与淡豆豉的成分测试及微生物菌群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超 孙劲冲 +2 位作者 李若楠 薛正 王鑫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3,共10页
目的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 目的测试食品豆豉和中药淡豆豉样本中的药典成分,分离培养其留存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微生物类别、发酵过程与功能成分的关系。方法平板筛选培养、菌苔外观和显微镜鉴别微生物菌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及苷元成分的含量,纤维平板法测试纤溶酶活性。结果中药淡豆豉和食品豆豉的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最多,其次是霉菌和酵母;样本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差异较大,有些中药材淡豆豉低于药典标准;个别食品豆豉样本具有纤溶酶活性,中药材淡豆豉少有纤溶酶活性。结论留存于淡豆豉或豆豉中的微生物丰度顺序如下: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酵母;大豆异黄酮和苷元成分的含量与发酵过程有关,样本的差异较大;溶栓不是中药材淡豆豉的主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豆豉 大豆异黄酮 微生物菌群
原文传递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纯种发酵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尚逊 姬翔 +5 位作者 翟兴媛 刘悦媛 李鑫 王丰源 王大红 李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9-465,共7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纯种发酵 大豆异黄酮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淡豆豉配方颗粒中3种异黄酮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颖 依泽 +2 位作者 祝清岚 郑成 昝珂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豆豉配方颗粒中3种异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选择Eclipse Plus C18RRHD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0.3mL/min,柱温为30℃,检测...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豆豉配方颗粒中3种异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选择Eclipse Plus C18RRHD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0.3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8.41~184.14、0.48~4.82、30.65~306.4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0%、2.20%、1.71%(n=6),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9%、100.93%、98.53%。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为淡豆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配方颗粒 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黄豆黄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淡豆豉化学成分及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爽 齐英 +1 位作者 翁浪仁 王秋红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淡豆豉是以豆科植物大豆的干燥成熟种子(黑豆)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中国传统发酵类药物,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有解表、除烦躁、疏泄郁结之功效。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淡豆豉对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且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关。因此,... 淡豆豉是以豆科植物大豆的干燥成熟种子(黑豆)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中国传统发酵类药物,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有解表、除烦躁、疏泄郁结之功效。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淡豆豉对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且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关。因此,本文对淡豆豉所含化学成分现状及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并明确淡豆豉抗抑郁作用与成分的关系,为今后淡豆豉抗抑郁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化学成分 抗抑郁作用
下载PDF
秋石的本草考证
20
作者 汪小莉 景臣 +4 位作者 刘芳园 张盛龙 洪杰 张雨婷 金传山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4-97,共4页
秋石既是安徽省道地药材,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秋石的本草考证在徽派炮制的挖掘和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秋石名称的混乱以及炮制方法和功效的不明确,导致其在临床上应用较少。有必要对秋石的名称、来源、炮制加工方法和功... 秋石既是安徽省道地药材,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秋石的本草考证在徽派炮制的挖掘和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秋石名称的混乱以及炮制方法和功效的不明确,导致其在临床上应用较少。有必要对秋石的名称、来源、炮制加工方法和功效等方面进行溯源和梳理,正本清源,为秋石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石 本草考证 来源 功效 炮制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