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esign methods for subgrade structure of high speed railways
1
作者 Yangsheng Ye Degou Cai +3 位作者 Qianli Zhang Shaowei Wei Hongye Yan Lin Geng 《Railway Sciences》 2023年第3期289-309,共21页
Purpose–This method will 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in subgrade structure design for high speed railway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uctural typ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subgrade bed ... Purpose–This method will 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in subgrade structure design for high speed railway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uctural typ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subgrade bed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in China,Japan,France,Germany,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es 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Findings–It is found that in foreign countries,the layered reinforced structure is generally adopted for the subgrade bed of high speed railways,and the unified double-layer or multi-layer structure is adopted for the surface layer of subgrade bed,while the simple structure is adopted in China;in foreign countries,different inspection parameters a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compaction state of filler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while in China,compaction coefficient,subsoil coefficient and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are adopted for such evaluation;in foreign countries,the subgrade top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the subgrade bottom deformation control method,the subsurface fill strength control method are mainly adopted in subgrade bed structure design of high speed railways,while in China,dynamic deformation control of subgrade surface and dynamic strain control of subgrade bed bottom layer is adopted in the design.However,the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ubgrade caused by train cyclic vibration load is not considered in the existing design methods.Originality/value–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subgrade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based on whole-process dynamics analysis that meets subgrad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on prediction methods for cumulative deformation of subgrad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Subgrade bed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Exist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trend
下载PDF
加工中心床身结构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汤文成 易红 幸研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用有限元方法对TH5663型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的床身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床身筋板的不同布局方案对机床刚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机械大件结构的合理设计与性能分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有限元 结构分析 床身设计 加工中心
下载PDF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Ⅱ):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爱群 王维 +2 位作者 贾洪 潘志宏 吴晓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6-742,共7页
阐述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常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阐述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国内外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常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主要靠结构构件连接处的损伤和结构构件损坏来消耗能量;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自恢复中心能力和良好的抗震能力,但该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不足。认为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设置耗能减震元件,或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成隔震结构,将有效提高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该类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大板结构 无粘结后张拉预应力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张拉膜结构的设计过程及软件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谭锋 吕佐超 +2 位作者 贾文颖 赵杰 杨庆山 《空间结构》 CSCD 2002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文以一实验模型为例 。
关键词 软件化 张拉膜结构 设计过程 有限元法 OBJECTARX
下载PDF
外张拉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脚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先铁 林麟珲 +3 位作者 陈蜂梅 张力 罗遥 郑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9,840,共9页
基于空间铰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外张拉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对其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法,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外张拉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能够实现铰接机制,满足结构的空间变形要求,并具有较... 基于空间铰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外张拉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对其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法,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外张拉式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能够实现铰接机制,满足结构的空间变形要求,并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其脱开弯矩与方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柱子轴力及初始预应力大小有关.柱子转动过程中,自复位柱脚的抗弯能力由初始预应力、预应力筋拉力增量、柱子轴力及防屈曲钢板受拉产生的力提供.自复位柱脚的耗能集中于可更换的耗能构件,可实现震后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方钢管混凝土柱脚 外张拉 受力性能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强度控制法的重载铁路基床厚度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抗美 王新单 +1 位作者 段辰铃 李永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基于路基填料强度控制法设计原则,在充分考虑35 t轴重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静、动荷载作用下,分析不同基床表层、底层填料及厚度组成的路基基床结构动力特性,优化路基基床结构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床表层填料为级配碎石时,基床表层厚度为... 基于路基填料强度控制法设计原则,在充分考虑35 t轴重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静、动荷载作用下,分析不同基床表层、底层填料及厚度组成的路基基床结构动力特性,优化路基基床结构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床表层填料为级配碎石时,基床表层厚度为0.7 m,底层厚度为2.1 m;当基床表层填料为A组填料时,A组填料资源缺少地区,基床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2.4 m,A组填料资源丰富地区基床表层厚度为0.7 m,底层厚度为2.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强度控制法 路基基床结构 基床厚度设计
下载PDF
大型振动台结构设计中的有限元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明辉 王剑 +2 位作者 高海洋 岳志勇 张俊刚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振动台是振动试验系统的主体结构。文章以某大型振动台结构设计为例,探讨了有限元法在振动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有限元法在大型振动台结构分析设计中,可以解决复杂结构的力学计算问题,有助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振动台结构的... 振动台是振动试验系统的主体结构。文章以某大型振动台结构设计为例,探讨了有限元法在振动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有限元法在大型振动台结构分析设计中,可以解决复杂结构的力学计算问题,有助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振动台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振动台 结构设计 模态 频率响应
下载PDF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强度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晶磊 宋绪国 +2 位作者 叶庆志 罗强 董捷 《铁道建筑技术》 2015年第6期63-68,共6页
针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建立了一套以动强度长期稳定性为准则的强度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设计步骤为:基于荷载分担Gauss函数法确定各轨枕承担的动轮载力;根据层状体系传递矩阵法计算最不利位置处轨枕下方的应力分布;以动强度长... 针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建立了一套以动强度长期稳定性为准则的强度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设计步骤为:基于荷载分担Gauss函数法确定各轨枕承担的动轮载力;根据层状体系传递矩阵法计算最不利位置处轨枕下方的应力分布;以动强度长期稳定性为控制准则,确定基床厚度及基床表层厚度。进一步,采用建立的强度控制设计方法,对不同轴重下的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建议轴重25 t,基床表层厚度0.6 m,基床底层厚度1.9 m,基床厚度2.5 m;建议轴重30 t,基床表层厚度0.6 m或0.7 m,基床底层厚度2.4 m或2.3 m,基床厚度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基床结构设计 传递矩阵法 强度控制原则
下载PDF
一种新型U型梁先张台座的设计与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彬 刘国鹏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年第3期81-83,共3页
由于先张法U型梁张拉控制力可达上千吨,对张拉台座的强度和位移要求极高,传统的台座类型不能保证在先张法张拉力作用下的台座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U型梁先张台座,以期对U型梁的设计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为U型梁在城市... 由于先张法U型梁张拉控制力可达上千吨,对张拉台座的强度和位移要求极高,传统的台座类型不能保证在先张法张拉力作用下的台座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U型梁先张台座,以期对U型梁的设计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为U型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梁 先张法 张拉台座 设计计算
下载PDF
先张法墩板式张拉台座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斌 陈光福 秦体达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3,共6页
简要评述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的张拉台座结构型式。着重讨论墩板式预应力张拉台座强度和温度应力计算的设计要点及伸缩缝的构造处理,并采用 Duncan- Chang模型对该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的对比计算,同时配予... 简要评述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制的张拉台座结构型式。着重讨论墩板式预应力张拉台座强度和温度应力计算的设计要点及伸缩缝的构造处理,并采用 Duncan- Chang模型对该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的对比计算,同时配予现场试验观测印证,说明墩板式张拉台座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与其他结构型式相比造价低廉,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施工 先张法 张拉台座 设计 有限元 DUNCAN-CHANG模型 港口工程
下载PDF
星载索网反射面天线的预张力设计
11
作者 马亚静 徐文华 孙为民 《电子机械工程》 2017年第5期7-11,共5页
星载索网反射面天线是由张拉索、膜以及支撑梁单元构成的组合结构,具有高度几何非线性,天线内部索、膜单元的张力不易控制。针对索、膜-桁架反射面天线结构中,索、膜张力确定的非线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张力设计的2步法:第1步,仅考虑... 星载索网反射面天线是由张拉索、膜以及支撑梁单元构成的组合结构,具有高度几何非线性,天线内部索、膜单元的张力不易控制。针对索、膜-桁架反射面天线结构中,索、膜张力确定的非线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张力设计的2步法:第1步,仅考虑索、膜结构,根据各向同性应力假设,推导了膜结构的平衡矩阵和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索、膜张力为设计变量,以索、膜张力均匀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为避免索松弛和膜褶皱,引入相应张力约束;第2步,考虑梁结构的弹性变形对索膜张力和天线均方根误差的影响,采用逆迭代法对索膜张力予以修正。某6 m天线的算例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索膜张力的分布,快速得到一组平衡的索膜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膜-梁结构 可展开天线 预张力设计 平衡矩阵 逆迭代法
下载PDF
基于变密度法的床鞍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珊珊 丛明 +1 位作者 王贵飞 周孜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25,共4页
以数控车床床鞍为研究对象,基于HyperMesh平台构建床鞍的有限元模型后对其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得到了床鞍在静态载荷下的变形云图以及1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根据研究分析结果对床鞍进行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设计。针对优化后的床鞍空... 以数控车床床鞍为研究对象,基于HyperMesh平台构建床鞍的有限元模型后对其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得到了床鞍在静态载荷下的变形云图以及1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根据研究分析结果对床鞍进行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设计。针对优化后的床鞍空腔,采取不同类型的筋板单元进行填充。比较其质刚比,最终得出床鞍静刚度最优的结构。文章的优化结果为改进床鞍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其他机床床鞍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法 床鞍结构 拓扑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一种环柱天线的索网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阳 李团结 +1 位作者 陈聪聪 唐雅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了解决环柱天线复杂索网结构的网面和预应力设计难题,根据环柱天线结构组成确定了环柱天线索网的几何构型.考虑到索网结构中索段数目即变量个数和种类较多,将索网结构分为前、后索网两部分分别进行预应力设计.根据前索网对称特性进行... 为了解决环柱天线复杂索网结构的网面和预应力设计难题,根据环柱天线结构组成确定了环柱天线索网的几何构型.考虑到索网结构中索段数目即变量个数和种类较多,将索网结构分为前、后索网两部分分别进行预应力设计.根据前索网对称特性进行变量归并,采用力密度法计算前索网预应力分布,完成部分索网节点坐标修正.根据前索网预应力由节点力平衡方程获得其余索网预应力.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所述方法设计的网面具有较高的精度,索网结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天线 环柱天线 索网结构 力密度 预应力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时速350 km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基床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世杰 张良 +1 位作者 宣立华 崔俊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完善高速铁路时速350 km有砟轨道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方法,从列车轴载作用模式、路基面动力影响系数、路基动应力及动变形计算方法等方面着手,分析现行设计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并针对性的建立基于填料变形状态控制的基床结构设计方法,主要... 为完善高速铁路时速350 km有砟轨道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方法,从列车轴载作用模式、路基面动力影响系数、路基动应力及动变形计算方法等方面着手,分析现行设计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并针对性的建立基于填料变形状态控制的基床结构设计方法,主要结论为:(1)参考高铁实车测试数据,建立考虑动车组转向架车轴动力叠加效应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动车组双轴荷载作用模式”;(2)提出用于路基基床动强度、长期稳定性及动变形验算的动力影响系数φ_(i),前者为极限动力影响系数φ_(1),后者为频遇动力影响系数φ_(2),时速350 km条件下φ_(1)为1.94、φ_(2)为1.44;(3)根据填料累积变形状态演化规律,以基床以下路基处于快速稳定状态为原则确定基床厚度,以基床填料处于中缓慢稳定亚状态为原则确定基床表层及底层厚度。建立了一套适合高速铁路时速350 km有砟轨道的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有砟轨道 基床结构 设计方法 轴载作用模式 动力影响系数
下载PDF
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受拉竹条力学性能实验及选用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永宝 张子健 +2 位作者 史佳玉 聂云靖 都静 《竹子学报》 2022年第3期35-42,共8页
受拉竹条是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常用杆件,但目前对受拉竹条科学选用方法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针对太原理工大学结构设计竞赛中常用的1 mm×6 mm、2 mm×2 mm和3 mm×3 mm这3种不同截面竹条开展受拉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受拉竹条是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的常用杆件,但目前对受拉竹条科学选用方法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针对太原理工大学结构设计竞赛中常用的1 mm×6 mm、2 mm×2 mm和3 mm×3 mm这3种不同截面竹条开展受拉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探究含水率、质量、维管束数量和刨磨处理等因素对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竹材强度随含水率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含水率为14%;对未处理的杆件,抗拉极限承载力与杆件质量存在线性关系;杆件质量相近时,可通过维管束数量和竹条颜色选择受拉竹条;通过刨磨处理杆件稀疏维管束,可减轻质量,提高荷质比;研究结果可为结构设计竞赛中受拉竹条科学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力学 受拉竹条 试验 选用方法
下载PDF
关于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及国外规范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啸 李成华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6期27-28,共2页
介绍了连续倒塌的概念,从概念设计法、拉结构件法、拆除构件法、关键构件法四方面,分析了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设计方法,并探讨了国外抗连续倒塌的规范要求,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结构 连续倒塌 概念设计法 拉结构件法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试验台底座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辉 谢峰 《机械》 2011年第2期41-45,共5页
汽车驱动桥空载试验台是汽车驱动桥制造企业最常用的一种试验装备,而底座则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在原有驱动桥空载试验台底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原有底座结构进行了改进。同时对新底座结构进行了静、动态特性的分析和... 汽车驱动桥空载试验台是汽车驱动桥制造企业最常用的一种试验装备,而底座则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在原有驱动桥空载试验台底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原有底座结构进行了改进。同时对新底座结构进行了静、动态特性的分析和优化设计。由分析可知,经过优化后的新底座结构,具有较好地静、动态性能,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为同类试验台底座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驱动桥空载试验台 底座结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张拉台座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稳柱 宋殿国 耿小义 《辽宁交通科技》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主要介绍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张拉台座结构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先张法 预应力空心板 张拉台座 结构设计 强度计算
下载PDF
墩式先张法张拉台座的设计与稳定性验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涛 《西部交通科技》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张拉台座是先张法生产中的主要设备,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墩式先张法张拉台座的设计方法。通过稳定性验算及造价分析表明,该设计不仅改善了仅凭经验设计的状况,而且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尺寸,同时还降低了工程造价。
关键词 先张法 张拉台座 设计 稳定性验算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设计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20
作者 叶阳升 蔡德钩 +3 位作者 张千里 魏少伟 闫宏业 耿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既有文献的研读与分析,结合国内外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研究成果与实践,归纳了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国外各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普遍采用层状的强化结构,基床表层采用统一的双层或多... 基于既有文献的研读与分析,结合国内外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研究成果与实践,归纳了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国外各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普遍采用层状的强化结构,基床表层采用统一的双层或多层结构,而中国采用单一结构;国外各国依据各自的理解和习惯采用不同的检验参数评价填料的压实状态,中国采用压实系数、地基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进行评价;国外各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设计主要采用路基顶面变形量控制方法、路基底面变形模量控制方法、基床表层下部填土强度控制方法等,中国采用路基面动变形和基床底层动应变控制的设计方法。但目前的设计方法均未考虑列车循环振动荷载引起的路基累积变形效应。在国内外路基土累积变形预测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全过程动力学分析、满足路基功能要求的路基结构设计新方法,将成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工程 基床结构 设计方法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