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联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朱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PNF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上肢肌力、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肌力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MA-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MAS-上肢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BI)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PNF技术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的提升,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刺激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上肢功能
下载PDF
PNF联合KT对大学生肩胛动力障碍患者肩周肌肉激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弘扬 刘淑惠 +2 位作者 靳岚琦 樊志娇 马玉宝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PNF)联合肌内效贴技术(kinesio taping,KT)对大学生肩胛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患者肩周肌肉激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7月沈阳体育学院大学...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PNF)联合肌内效贴技术(kinesio taping,KT)对大学生肩胛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患者肩周肌肉激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7月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SD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PNF联合KT干预)和对照组(仅PNF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上肢表面肌电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26岁,平均(21.6±1.7)岁。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功能性动作测试(前屈、外展、毛巾抵墙滑动)的最大自主收缩(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功能性动作测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肩关节前屈的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LT)的MVC较高[(20.83±3.11)%比(16.36±3.76)%],肩关节外展的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UT)的MVC较低[(34.95±8.15)%比(42.49±8.06)%]、LT的MVC较高[(27.38±4.61)%比(23.93±6.05)%],肩关节毛巾抵墙滑动的LT的MVC较高[(7.51±1.99)%比(5.8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联合KT和PNF单独训练均有利于减少SD肩胛骨位置异常、改善UT过度激活和LT激活不足等肩周肌内异常激活现象,两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动力障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肌内效贴技术
原文传递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星星 於秋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FES联合PNF。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肩痛程度及肩关节情况、上肢运动功能及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SPA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升高,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降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联合PNF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有利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功能性电刺激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下载PDF
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沈松筠 朱浩杰 应秋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6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PNF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满意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结合PNF技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Pro-Kin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华隆 曹颖 +1 位作者 牛博真 尹丽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疗效。方法100例老年SH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均治疗4... 目的探讨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疗效。方法100例老年SH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均治疗4 w,于治疗4 w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w时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治疗4 w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 w时,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 w时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HSAS患者采用PNF技术联合火针平衡阴阳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火针平衡阴阳法 疼痛程度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肌内效贴贴扎配合PNF治疗女性产后腰痛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宝玉 何成奇 杨霖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贴扎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运动治疗女性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女性产后腰痛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肌内效贴贴扎+PNF)和对照组(无张力贴扎+PNF)。治疗4周,每周5次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疼痛(NRS...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贴扎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运动治疗女性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女性产后腰痛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肌内效贴贴扎+PNF)和对照组(无张力贴扎+PNF)。治疗4周,每周5次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疼痛(NRS)及腰部活动功能受限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疼痛和功能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贴扎配合PNF比无张力贴扎配合PNF治疗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pnf 产后腰痛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PNF治疗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
7
作者 蒋灼 储晓红 +3 位作者 黄明勇 张宇虹 杜书兰 于毅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32-636,641,共6页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4名脑卒中后... 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4名脑卒中后伴有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3组,常规组每日接受抗痉挛药物治疗,rESWT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rESWT,每周接受1次治疗,联合组在rESWT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5次的PNF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7周给予评估,评估方法采用可视化数字疼痛图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改良阿什沃斯肌张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结果:联合组患者的VAS、MAS、ROM评分和常规组对比显著改善,和单纯rESWT组对比,远期效果更好,功能改善持续时间更长。结论:rESWT联合PNF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踝关节的疼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可用于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脑卒中 踝关节
下载PDF
PNF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型)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军 苏强强 +6 位作者 刘媛媛 周学梅 周鹏坤 张豹 吕锦铜 周怡 仝肖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筋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江苏省苏州...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筋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江苏省苏州蓝十字脑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CNLBP(寒湿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PN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观察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CNLBP患者的腰痛症状及腰部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本体感觉神经筋肉促进疗法 中医定向透药 腰痛 腰部活动度
下载PDF
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9
作者 梁天佳 龙耀斌 +7 位作者 陆丽燕 周金英 黄福才 黄林鹏 邬映超 龙耀翔 韦小翠 柳忠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 目的探讨绳带辅助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接口(BCI)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32)、PNF组(n=32)和联合组(n=32)。各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上肢PNF训练,PNF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组给予上肢绳带辅助PNF训练和上肢绳带辅助BCI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各组FTHUE-HK评分、MBI评分的组内效应(F>341.219,P<0.001)、组间效应(F>21.705,P<0.001)和交互效应(F>3.171,P<0.05)均显著;FMA-UE评分的组内效应(F=520.472,P<0.001)和组间效应(F=41.939,P<0.001)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为联合组最优(P<0.05)。结论绳带辅助PNF训练联合绳带辅助脑机BCI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绳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脑机接口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文乾 王德旗 +2 位作者 陈凤侠 任立红 纪宪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01-1602,1604,共3页
目的探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92)运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n=87)常规牵引加点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92)运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n=87)常规牵引加点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臂丛牵拉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评估疼痛程度,徒手肌力检测法测定上肢肌力。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98.91%,对照组分别为60.92%、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病 颈椎 麦肯基力学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下载PDF
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的疗效观察及躯干屈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乐琳 李哲 +5 位作者 郭钢花 梁英姿 王国胜 李晓丽 郝道剑 关晨霞 《中国康复》 2019年第12期627-630,共4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的疗效及躯干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NF躯干模式训练。在治...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的疗效及躯干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NF躯干模式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及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TCT、BBS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组内比较均小于健侧(均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健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健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PNF躯干训练技术可以明显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肌群力量,提高躯干控制能力,改善平衡功能,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nf 躯干控制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关节负荷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12
作者 沈培鑫 罗心 +3 位作者 车欣恒 刘延浩 毛德伟 宋祺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4-860,共7页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步行时膝外展力矩和股内侧肌-内侧腓肠肌(VM-MG)共激活指数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5月,在济南社区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训练组(n=...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老年患者步行时膝外展力矩和股内侧肌-内侧腓肠肌(VM-MG)共激活指数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5月,在济南社区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训练组(n=16)。训练组接受PNF治疗,对照组自行居家运动,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同步三维测力台和肌电图系统测量患者平地步行时的膝外展力矩和肌肉共激活指数。结果 对照组3例脱落,训练组2例脱落。治疗后,训练组膝外展力矩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和VM-MG共激活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t|> 2.460, P <0.05),且训练组膝外展力矩第一峰值、第二峰值均较对照组改善(|t|>2.454, P <0.05)。结论 PNF有助于促进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外间室负荷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关节力矩 共激活 步行
下载PDF
PNF技术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脊柱外伤并不全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忠志 梁斌 +6 位作者 李荣祝 吕亚南 韦敏克 丘德赞 陈峰 韦建勋 王贤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外伤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段脊柱外伤合并不全瘫患者30例,均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PNF联合常规运动...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外伤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段脊柱外伤合并不全瘫患者30例,均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及针灸治疗;B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及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康复治疗前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康复治疗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康复治疗后感觉评分、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比B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PNF联合常规运动疗法、高压氧、针灸治疗脊柱外伤并不全瘫患者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针灸 高压氧
下载PDF
PNF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荣祝 吕亚南 +2 位作者 陈枫 刘小娅 高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4期371-373,共3页
PNF技术是指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是由神经、肌肉和本体感觉共同参与的以促进神经发育为主的治疗手段,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它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其基础就是所有人一... PNF技术是指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是由神经、肌肉和本体感觉共同参与的以促进神经发育为主的治疗手段,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它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其基础就是所有人一包括残疾人,都具有无需选择的生存潜力。PNF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有效康复治疗手段,疗法涉及骨科康复、神经科康复、小儿脑瘫等多个领域。该文就PNF的含义、方法和机理、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技术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PNF技术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励志英 李晶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刺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康...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针刺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而PNF组则予以PNF技术调整骨盆控制能力。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髋、膝、踝关节肌张力;Fugl-Meyer量表评价运动功能;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价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价跌倒风险;10 m步行测试评价步行功能;印迹法评价步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髋、膝、踝关节MA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1),FMA-LE和MBI评分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明显提高,抗跌倒能力增加,步态明显改善(均P<0.01);且PNF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PNF技术通过调整骨盆控制能力来增强骨盆及躯干的稳定性,能有效纠正偏瘫患肢的异常肌张力,进而改善步行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骨盆控制 步行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应用PNF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质疏松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晓春 钱江 +2 位作者 刘贞仔 温优良 唐小冬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PN...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PNF技术,治疗组联合采用降钙素、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入组时)、治疗8周后偏瘫侧股骨近端Ward三角、第1腰椎、桡骨远端的骨密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3个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单纯康复训练可显著增加骨密度,预防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骨质疏松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药物治疗 骨密度
下载PDF
PNF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斌 楚野 +7 位作者 尹东 丘德赞 韦敏克 韦建勋 陈峰 蔡德波 易伟林 玉超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患者48例,均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均于手术后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患者48例,均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均于手术后1~2周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采用PNF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B组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及针灸治疗,两组均康复治疗6个月。根据中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标准对康复治疗前后的感觉及运动进行评分,根据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感觉、运动评分及M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A组康复治疗后感觉、运动评分及MBI增加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PNF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截瘫有助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高压氧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针刺联合PNF治疗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玮 刘桂珍 +7 位作者 李俊雄 蔡梦婷 周立晨 胡凡 徐秋信 张彬彬 施佳君 徐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和针刺联合PNF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针刺联合PNF...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和针刺联合PNF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针刺联合PNF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针刺联合PNF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iodex动静态平衡仪测试(静态姿势控制、动态稳定极限、跌倒风险)、改良Barthel指数(MBI)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BBS和MBI评分以及Biodex的静态姿势控制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1);动态稳定指标方面,针刺联合PNF组整体得分和8个方向单项得分、针刺组整体得分和5个方向单项得分、常规组整体得分和3个方向单项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跌倒风险方面,针刺联合PNF组、针刺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针刺联合PNF组BBS和MBI评分以及动态稳定极限整体、跌倒风险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和常规组(P<0.05);针刺联合PNF组静态姿势控制得分优于常规组(P<0.01),与针刺组疗效相当(P>0.05)。8个动态稳定项中,针刺联合PNF组向右、向左项优于常规组(P<0.01),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PNF组其余各项均优于针刺组和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PNF治疗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动态和静态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平衡功能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下载PDF
不同运动疗法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足弓形态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赛雪 贾雨晴 +5 位作者 张书语 李心迪 张淦 张璐 栾烁 张恩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9-698,共10页
目的:对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 目的:对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对照组,每组各10人。共进行6周运动干预,实验前后测试各组足舟骨下降试验(navicular drop test,NDt)高度差、标准舟骨高度指数(normalized navicular height truncated,NNHt)、踝关节肌肉力量、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动态平衡能力。结果:(1)足弓形态:与实验前相比,PNF组优势侧NDt值显著变小(P=0.049),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非优势侧NDt值显著变小(P=0.034)、NNHt指数显著变大(P=0.026);(2)踝关节力量:与实验前相比,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跖屈肌力均显著提升(优/非优势侧:P=0.003/P=0.004、P=0.000/P=0.000、P=0.001/P=0.001),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内翻肌力均显著提升(优/非优势侧:P=0.011/P=0.005、P=0.003/P=0.003);(3)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实验前相比,在非优势侧中,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连线增量显著降低(P=0.037),PNF组内侧纵弓负荷比例及接触面积显著降低(P=0.012、P=0.027);在优势侧中,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内侧纵弓接触面积显著减小(P=0.038),对照组则显著增大(P=0.015);(4)动态平衡:与实验前相比,PNF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优/非优势侧及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优势侧Y-Balance测试综合分数显著提高(P=0.006/P=0.023、P=0.001/P=0.035、P=0.011)。结论:6周PNF治疗可改善柔韧性扁平足青年的足弓形态,并提升其动态平衡能力;6周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在改善柔韧性扁平足青年足弓形态方面效果最为显著,而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可显著提升柔韧性扁平足青年的动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性扁平足 力量训练 离心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
原文传递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妙芳 张小耀 陈嘉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5-168,177,共5页
目的 分析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结合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智能组、PNF技术... 目的 分析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结合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智能组、PNF技术组,以及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智能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治疗,PNF技术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PNF技术治疗,联合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PNF技术+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比较四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Brunnstrom六期评估量表(BR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UL)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四组屈肘肌MAS分级分布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后各组间M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BRS、FMA-UL和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四组间BRS、FMA-UL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采用PNF技术结合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及整体运动能力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 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