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probability of water inrush and quicksand in different mining sequences under an unconsolidated alluvium aquifer by fluid-solid coupling theory 被引量:1
1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overlying strata and the likelihood of water inrush and quicksand with different mining sequences under an unconsolidated alluvium aquifer,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overlying strata and the likelihood of water inrush and quicksand with different mining sequences under an unconsolidated alluvium aquifer,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theory was con- structed by FLAC3D.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ining sequence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eepage, dis- placement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n this kind of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workface close to the outcrop of coal seam easily suffers from water inrush and quicksand during mining. In the simulation re- sults, the plastic zone,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the overlying strata of the workface decrease more or less using the upward mining sequence than using the downward mining sequence.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pward mining sequence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is preferential to prevent water inrush and quick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inrush quicksand mining sequences solid-fluid coupling
下载PDF
Increasing Visitor Knowledge of Park History and Natural Resources via Non-Traditional Recre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Quicksand Enthusiasts
2
作者 Charles K. Mullins Michael J. Bradley +1 位作者 Lashé D. Mullins James N. Maples 《Natural Resources》 2019年第9期358-366,共9页
Sinkers are quicksand enthusiasts that crave the sensation of being trapped in deep mud while being sucked downward. Although human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quicksand over the years (particularly through film), there ... Sinkers are quicksand enthusiasts that crave the sensation of being trapped in deep mud while being sucked downward. Although human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quicksand over the years (particularly through film), there remains a void of research into the meaning and value in the lives of those who engage in a recreational pursuit of quicksand, most notably the community of individuals who self-describe as sinkers. The purpose of this exploratory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sinking can contribute to a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natural resources at state parks.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a qual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summer of 2016 at Stephen C. Foster State Park, a state park adjacent to Okefenokee Swamp. The researchers exercised grounded theory techniques and inductive content analysis to analyze interview data and compile coded text into four main categories: learning, enjoyment, traveling, and economic impact. Findings suggest that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eir knowledge of park history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creased through a recreational pursuit of quick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cksand Sinkers SINK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K Management HISTORY Natural Resources
下载PDF
Comparing of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Caucasia
3
作者 张子婵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7期178-179,共2页
This article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Larsen Nella’s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Danzy Senna's Caucasia.These two characters both have light skin and look white... This article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Larsen Nella’s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Danzy Senna's Caucasia.These two characters both have light skin and look white.They both try to pass to the privileged identity(White for Clare;Black for Birdie)and they suffer and struggle on the edge of the color lin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se two characters are victims of the society divided by race.For people with biracial identity,their experience of having to adopt the privileged identity and giving up who they really are can be extremely pain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ileged IDENTITY quicksand and PASSING Caucasia
下载PDF
高水位流沙层地质下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进 王学良 +2 位作者 杨柳 董春娣 邬泽英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7期2104-2108,共5页
随着桩基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桩基工程对施工的质量、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等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旋挖灌注桩因具有工作效率高、环保性强、泥浆排放量少、现场施工文明化水平高等特性,能够适应桩基工程的需求,受到了建... 随着桩基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桩基工程对施工的质量、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等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旋挖灌注桩因具有工作效率高、环保性强、泥浆排放量少、现场施工文明化水平高等特性,能够适应桩基工程的需求,受到了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一致青睐。而随着施工场景的复杂化,常规的旋挖灌注桩工艺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必须结合工程现状,制订契合工程需求的工艺体系。本研究从施工工艺创新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以上复杂环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位 流沙层 旋挖 灌注桩
下载PDF
10kV杆塔基础在复杂沙质土层的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良 赖伟强 李浩辉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随着10 kV配电网网架地不断向农村地区发展,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也迎来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110 kV变电站10 kV某线路改造工程为例,重点阐述10 kV配网杆塔基础施工,遇到复杂的沙质地质且无法变更杆塔位置时,所进行的施工技术优... 随着10 kV配电网网架地不断向农村地区发展,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也迎来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110 kV变电站10 kV某线路改造工程为例,重点阐述10 kV配网杆塔基础施工,遇到复杂的沙质地质且无法变更杆塔位置时,所进行的施工技术优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杆塔基础 流沙地质 技术优化
下载PDF
基坑管涌处理工艺设计及施工 被引量:1
6
作者 孔德伦 《建筑技术》 2024年第5期539-541,共3页
为解决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发生的管涌、流砂问题,通过滤沙降水的设计思路,将流砂中的水与泥沙过滤、分离,将水排出基坑,泥沙留在基坑,保证基坑不会因泥沙流失而失稳,降低基坑因泥沙流失而坍塌的风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管涌治理难题。... 为解决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发生的管涌、流砂问题,通过滤沙降水的设计思路,将流砂中的水与泥沙过滤、分离,将水排出基坑,泥沙留在基坑,保证基坑不会因泥沙流失而失稳,降低基坑因泥沙流失而坍塌的风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管涌治理难题。实践结果表明,滤沙降水工艺在建筑深基坑管涌、流砂治理中有很高的经济性、实用性,解决了深基坑工程管涌流砂治理困难、治理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管涌流砂 坑中坑 滤沙降水 降排水
下载PDF
活性砂反硝化系统调试技术研究
7
作者 何玉婷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8期192-194,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某污水厂提标改造三期工程中活性砂反硝化系统的调试技术。研究目的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特别是在脱氮除磷方面,采用了碳源投加、混凝加药及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确保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文章不仅讨论了系统... 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某污水厂提标改造三期工程中活性砂反硝化系统的调试技术。研究目的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特别是在脱氮除磷方面,采用了碳源投加、混凝加药及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确保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文章不仅讨论了系统的装配和运行调试,还强调了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滤砂沉降速度监测和清洗水流速调试。研究表明,合理的调试和操作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高效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砂反硝化系统 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 脱氮除磷 碳源投加 混凝加药
下载PDF
不同防护措施下流沙地表层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范严伟 史金红 唐兴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0,88,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措施下流沙地表层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为沙漠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大田试验,设置5种防护措施(单管防护、管裹反光膜、管壁开孔、管内覆秸秆和双管防护),3种管件直径(75,90,110 mm)和3种露...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措施下流沙地表层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为沙漠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大田试验,设置5种防护措施(单管防护、管裹反光膜、管壁开孔、管内覆秸秆和双管防护),3种管件直径(75,90,110 mm)和3种露地高度(10,15,20 cm),以无防护流沙地表为对照,依托土壤温湿度记录仪对地表层温湿度日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5种防护措施均能起到降温作用,其中双管防护降温效果最好;同一防护措施下,06:00时刻管内地表层温度随管件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其他时段则随管件直径的增大而降低,而全天时段管内地表层温度随露地高度的增大而降低;管内地表层温度随流沙地表层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830);与无灌溉相比,灌溉在白天时段(06:00—21:00)起降温作用,而夜间时段(21:00—06:00)起保温作用;管内地表层水热存在耦合效应,地表层含水率越高,其温度越低。[结论]双管防护+灌溉措施最有利于流沙地表层控温保水,其中最佳管件参数是管件直径110 mm和露地高度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地表 管件防护 地表层 温湿度 灌溉
下载PDF
上覆富水砂层地铁隧道掌子面变形特征数值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红军 张太平 +4 位作者 王奎峰 许艳 王薇 王强 张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4-1462,共9页
为研究地铁隧道在上覆富水砂层下的变形特征,以典型上覆富水砂层隧道—青岛地铁2号线啤—苗区间为工程研究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富水砂层厚度与隔水层厚度工况下隧道掌子面位移、塑性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 为研究地铁隧道在上覆富水砂层下的变形特征,以典型上覆富水砂层隧道—青岛地铁2号线啤—苗区间为工程研究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富水砂层厚度与隔水层厚度工况下隧道掌子面位移、塑性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水层厚度是影响掌子面是否发生涌水涌砂的主控因素,在开挖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富水砂层距离隧道顶板的安全距离,临界隔水层的厚度为3 m。同时,当隔水层厚度越大、富水砂层厚度越小时,掌子面变形就会越小。以临界工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隧道拱顶—拱腰—掌子面应力和位移变形规律,引入了位移释放系数和应力释放率两参数来揭示围岩与掌子面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影响关系。通过进一步拟合掌子面失稳破坏预测方程,得到了掌子面变形释放率拐点先于同一断面围岩径向变形且发生在开挖到目标断面之前的重要结论,因此在实际隧道开挖过程中应将掌子面的变形作为首选敏感监测指标。研究结果可为该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和预加固时机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数值试验 隧道掌子面 变形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数值模拟的松散层下采煤水砂突涌预测研究
10
作者 汪鑫 王伟中 +1 位作者 饶传 翟封 《煤矿现代化》 2023年第6期39-42,47,共5页
随着煤炭智能化的进程加快,如何提高开采上限,同时保证浅部压煤资源能够安全开采,成为目前煤炭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准确预测松散含水层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是否发生水砂突涌现象,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研究,结合FLAC3D和Vi... 随着煤炭智能化的进程加快,如何提高开采上限,同时保证浅部压煤资源能够安全开采,成为目前煤炭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准确预测松散含水层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是否发生水砂突涌现象,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研究,结合FLAC3D和Visual-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质模型,预测回采期间实际水力坡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松散含水层水力坡度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最大值为0.8,仍小于临界水力坡度1.28,说明工作面回采不易溃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砂 松散层 水力坡度 数值模拟 MODFLOW
下载PDF
某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及改进工程研究
11
作者 潘兆辉 谢冰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8期129-131,134,共4页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模式,能源不断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不可逆的,长此下去,环境将出现无法控制的严峻问题。目前,国家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煤矿资源为主导的工业小镇,需要合理处理...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模式,能源不断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不可逆的,长此下去,环境将出现无法控制的严峻问题。目前,国家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煤矿资源为主导的工业小镇,需要合理处理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本文选用了CAST+流沙过滤的工艺模式处理污水,并详细阐述了其工艺流程,为以后相似模式下的水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改进工艺 CAST+流沙过滤
下载PDF
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及其采动响应 被引量:44
12
作者 隋旺华 王丹丹 +3 位作者 孙亚军 杨伟峰 徐智敏 冯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以谷德振先生创立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水文地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结合我国煤矿的宏观地质背景及矿山水害的研究基础,基于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对矿山水害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从突水水源、导... 本文以谷德振先生创立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水文地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结合我国煤矿的宏观地质背景及矿山水害的研究基础,基于矿山水文地质结构对矿山水害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从突水水源、导水通道以及采掘活动3个致灾危险源出发,结合矿山突水溃砂灾害、底板突水实例,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的采动响应进行研究,为矿山水害防治和矿山安全地质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显示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在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水文地质结构 矿井水害 采动响应 采掘溃砂
下载PDF
松散层下覆岩裂隙采后闭合效应及重复开采覆岩破坏预测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文学 隋旺华 +2 位作者 董青红 胡文武 谷守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8-1734,共7页
为研究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的时间效应和为残煤复采评价提供依据。采用彩色钻孔电视、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岩芯RQD指标等对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15 a后的覆岩裂隙闭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距煤层顶板较远的岩体裂隙张开度、裂隙率均... 为研究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的时间效应和为残煤复采评价提供依据。采用彩色钻孔电视、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岩芯RQD指标等对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15 a后的覆岩裂隙闭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距煤层顶板较远的岩体裂隙张开度、裂隙率均较小且易闭合,距煤层顶板较近的岩体裂隙张开度大、裂隙率大且未能闭合,开采15 a后覆岩导水裂隙高度比煤层开采结束时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降低了近40%,垮落带高度稍有降低。对比分析发现,开采后的覆岩岩块平均强度比开采前降低了约20%,采用Hoek-Brown经验公式换算得到破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仅为0.237 MPa,破碎岩体抗压强度已小于自重应力值,处于"潜塑"状态。因此,残留煤层的重复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计算时,覆岩应按软弱岩类型考虑。计算表明,杨庄煤矿3号煤层复采厚度2和3 m时,分别留设15.7和18.2 m的防砂安全煤柱即可起到防溃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裂隙 闭合效应 重复开采 导水裂隙带 垮落带 溃砂
下载PDF
哈拉沟煤矿垮落带破碎岩体溃砂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梁艳坤 隋旺华 +1 位作者 朱涛 张新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0-476,共7页
采用离散元模拟了垮落带波及到松散砂层时导致的突水溃砂灾害。以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402工作面为原型,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垮落带破碎岩体的块度分布特征,并利用离散元方法(DEM)根据破碎岩体的块度分布生成不规则碎石,建立了垮落带破... 采用离散元模拟了垮落带波及到松散砂层时导致的突水溃砂灾害。以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22402工作面为原型,采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垮落带破碎岩体的块度分布特征,并利用离散元方法(DEM)根据破碎岩体的块度分布生成不规则碎石,建立了垮落带破碎岩体溃砂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垮落带破碎岩体间空隙较大且连通性好的通道会形成溃砂优势通道,垮落带残余的空洞空隙可以储存溃落的松散砂;大小不均、堆积混杂的垮落带破碎岩体对溃砂速度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松散砂在溃砂通道内流动的速度分布呈纺锤形,通道中间的速度大于壁面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带 破碎岩体 突水溃砂 离散元
下载PDF
上覆流沙层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与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清川 李术才 +3 位作者 王汉鹏 张红军 张冰 张玉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81-2690,共10页
为解决上覆流沙层隧道开挖面极易发生坍塌破坏的技术难题,以典型该地质条件下的青岛地铁M2号线啤苗区间(啤酒城站至苗岭路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挖面的实际破坏特征建立了开挖面失稳破坏力学模型,从功能转化平衡角度,进行了隧道开挖面稳... 为解决上覆流沙层隧道开挖面极易发生坍塌破坏的技术难题,以典型该地质条件下的青岛地铁M2号线啤苗区间(啤酒城站至苗岭路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挖面的实际破坏特征建立了开挖面失稳破坏力学模型,从功能转化平衡角度,进行了隧道开挖面稳定性上限分析,并利用强度折减与重力加载两种方式,提出了隧道开挖面安全系数,得到了不同开挖面土体黏聚力、摩擦角、重度、隔水层厚度及隧道开挖高度下的临界土体破裂范围及破裂模式。理论研究表明:随着开挖面土体黏聚力、摩擦角、隔水层厚度等参数的增加,开挖面安全系数不断增大,稳定性不断提高;随着土体重度、隧道开挖高度增加,开挖面安全系数不断减小,稳定性不断降低。通过建立不同工况的数值模型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得到了上覆流沙层地质条件下开挖面的典型破坏模式和临界参数,并提出了相应工程建议。研究成果为青岛地铁M2号线的顺利贯通及该类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层 稳定性分析 上限分析法 安全系数 数值试验
原文传递
近松散层开采孔隙水压力变化及其对水砂突涌的前兆意义 被引量:66
16
作者 隋旺华 董青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08-1916,共9页
开采沉陷离心模型试验表明,采空区和煤柱上方的黏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在煤层开采之后,出现积聚和消散现象,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量最大可达垂直自重应力的15%~22%。采动孔隙水压力监测模型的试验表明,采动引起的承压含水层中孔隙水压力的变... 开采沉陷离心模型试验表明,采空区和煤柱上方的黏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在煤层开采之后,出现积聚和消散现象,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量最大可达垂直自重应力的15%~22%。采动孔隙水压力监测模型的试验表明,采动引起的承压含水层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点同煤层开采进度以及顶板周期来压密切相关,煤柱上方含水层中孔隙水压力一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工作面上方含水层中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开采位置有关,当工作面通过测点下方时,孔隙水压力出现明显的下降,当测点处于采空区中部时,孔隙水压力升高并会保持一段时间。采后顶板下沉期间各测点孔隙水压力均呈下降趋势。突砂模型试验表明,一旦抽冒或形成水砂突涌后,含水层内孔隙水压力表现为剧烈下降并形成瞬时负压,水压下降后随突涌过程发展保持在某稳定水平上,突砂口附近呈现相应的水力坡降。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孔隙水压力可以作为近松散含水层开采溃砂灾害预警和监测的重要前兆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水砂突涌 模型试验 孔隙水压力 前兆 松散层
下载PDF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与防控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1
17
作者 隋旺华 刘佳维 +1 位作者 高炳伦 梁艳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19-2426,共8页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是威胁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其发生机理与防控原理不同于矿井突水和浅部流砂,具有突发性强、蓄能高、破坏力大、防控困难等特点,亟需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和防控原理开展研究。结合矿...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是威胁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其发生机理与防控原理不同于矿井突水和浅部流砂,具有突发性强、蓄能高、破坏力大、防控困难等特点,亟需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和防控原理开展研究。结合矿山深部开采和高强度开采实际,以赋存—形成—运移—预测—防控为主线,采用地质勘查与建模、物质成分和结构测试、野外及井下长期观测、监测预警、透明土离心模型试验、渗水力模型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围绕矿山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启动与灾变机理、高势能水砂混合流在采动覆岩裂隙带和垮落带中的运移规律、高势能溃砂注浆扩散凝固机理、挡砂墙渗透失稳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高势能溃砂形成的地质背景、启动判据、灾变机理、运移规律、辨识评价和防控原理等内容,建立高势能溃砂的危险源辨识、预测评价、灾变机理、运移规律、预警救援、治理恢复的系统防灾减灾救灾的溃砂防控理论及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将为解决我国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突破高势能溃砂灾害防控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支撑。由于工程诱发灾变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将高势能溃砂防控向深层次、多结构、多维度、多决策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拓展,是今后矿山重大地质灾害防控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采掘 高势能溃砂 灾害防控 水砂混合流
下载PDF
土的渗透破坏及其工程问题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李广信 周晓杰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3,52,共5页
人们对土的渗透破坏 (或渗透变形 )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和统一 ;土的渗透破坏与渗透引起土的破坏是不同的概念。土体的破坏常常是由土中水及其渗流引起的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工程事故也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这方面基本概念的模糊或疏忽。本文对... 人们对土的渗透破坏 (或渗透变形 )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和统一 ;土的渗透破坏与渗透引起土的破坏是不同的概念。土体的破坏常常是由土中水及其渗流引起的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工程事故也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这方面基本概念的模糊或疏忽。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且针对几种工程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破坏 流土 管涌 流砂 流滑
原文传递
弱胶结砂层突涌机理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敏江 张丽萍 +2 位作者 姜秀萍 刘福跃 张国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8-50,共3页
第三纪和晚侏罗纪时期沉积的弱胶结粉细砂层在我国东北、西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以东北某矿区为例 ,根据我国矿山存在的井下砂层突涌的现象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 ,探讨了弱胶结砂层在井下形成突水涌砂的机理 ,为预测。
关键词 突涌机理 弱胶结砂层 临界水力坡度 动水压力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