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rSj338及膜蛋白rSj22.6抗原表位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雪梅 张兆松 +6 位作者 吴海玮 李春林 苏川 季旻珺 王勇 朱翔 吴观陵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的线粒体相关蛋白 r Sj338及膜蛋白 r Sj2 2 .6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为将来复合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特异性抗r Sj338抗体和抗 r Sj2 2 .6的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 1...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的线粒体相关蛋白 r Sj338及膜蛋白 r Sj2 2 .6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为将来复合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特异性抗r Sj338抗体和抗 r Sj2 2 .6的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 12肽库 ,将获得的 r 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与r Sj2 2 .6有效抗表位混合后免疫 BAL B/ c小鼠 ,并与 r 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免疫组进行比较。结果  r Sj338的 4种表位和 r Sj2 2 .6抗原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 4 5 .4 % (P<0 .0 1)的减虫率及 5 9.1% (P<0 .0 1)肝总减卵率 ,r Sj338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 34.2 % (P<0 .0 1)的减虫率及 4 6 .8% (P<0 .0 1)肝总减卵率 ;r Sj3384种表位和 r Sj2 2 .6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获得的减虫率和肝总减卵率均高于 r Sj338的 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表位 rsj338 rSj22.6 免疫保护 膜蛋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的重组融合蛋白(rSj338/26GST)的免疫原性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玲 胡雪梅 +3 位作者 张兆松 季旻珺 苏川 吴海玮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 鉴定纯化的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融合蛋白 (r Sj3 3 8/2 6GST)的免疫原性。方法 对已构建的阳性表达菌 p GEX-6p-1/Sj3 3 8进行大量诱导表达 ,并对纯化蛋白进行活性分析。将粗提包涵体蛋白、复性包涵体蛋白、经分子筛纯化并... 目的 鉴定纯化的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融合蛋白 (r Sj3 3 8/2 6GST)的免疫原性。方法 对已构建的阳性表达菌 p GEX-6p-1/Sj3 3 8进行大量诱导表达 ,并对纯化蛋白进行活性分析。将粗提包涵体蛋白、复性包涵体蛋白、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家兔 2只。用 West-ern blot及 Dot-EL 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及各组抗体水平。结果 用分子筛纯化的融合蛋白 r Sj3 3 8/2 6GST经 SDS-PAGE电泳鉴定显示达电泳纯 ;Western blot显示纯化蛋白能够被日本血吸虫重感染兔血清及 r Sj3 3 8/2 6GST免疫兔血清识别。Dot-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 ,经分子筛纯化并复性的 r Sj3 3 8/2 6GST融合蛋白免疫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最高 ,为 1∶ 5 12 0 0。结论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 r Sj3 3 8/2 6GST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 ,可望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线粒体 重组融合蛋白 rsj338/26GST 重组抗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