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8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C与RBC系统接口通信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寒冰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CTC与RBC之间的信息通信在满足安全通信协议要求的基础上,交互列车状态和命令信息。基于目前列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CTC与RBC接口通信机制,对新型列控系统中CTC与RBC的通信信息进行分析,并对CTC如何应用RBC信息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 rbc 安全通信体系结构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Gyre of Pacific Ocean reveal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rbc L gene sequences
2
作者 Tao JIANG Xiaohan QIN +7 位作者 Guannan WU Huaxian ZHAO Xiaotao YU Xueyan XIAO Wenjing LIU Qingjing HU Jufa CHEN Nan L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166-2179,共14页
Western Subarctic Gyre(WSG),which possesses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oceanograph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subarctic Pacific.The WSG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utrient and low chloro... Western Subarctic Gyre(WSG),which possesses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oceanographic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is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subarctic Pacific.The WSG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nutrient and low chlorophyll.We carried out a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is area in summer 2020 and performe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cytometric counting,and RuBisCO large subunit(rbc L)gen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better.Microscopic method revealed that total phytoplankton(>10μm,including Bacillariophyta,Dinoflagellata,Ochrophyta,and Chlorophyta)abundances ranged(0.6×10^(3))-(167.4×10^(3))cells/L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 to north.Dinoflagellates and Pennatae diatom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tations,respectively.Major chromophytic phytoplankton groups derived from rbc L genes included Haptophyta,Ochrophyta,Bacillariophyta,as well as rarely occurring groups,such as Xanthophyta,Cyanobacteria,Dinoflagellata,Rhodophyta,and Cryptophyta.At the phylum level,Haptophyta was the most abundant phylum,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30.80%of the total obtained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in all samples.Ochr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were the second and third most abundant phylum,and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was 20.26% and 19.60%,respectively.Further,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proportion of diatoms(e.g.,microscopic and rbc L methods)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utrients(e.g.,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ous,and dissolved silicate(DSi))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The proportion of Ochrophyta,Rhodophyta,and Cyanobateria identified by rbc L gen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and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nutrients.This work is the first molecular study of phytoplankton accomplished in the WSG,and our results show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rbc L gene sequences,which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the microscopic and molecular methods to reveal the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in marin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cytometry microscopic counting PHYTOPLANKTON rbc L Western Subarctic Gyre
下载PDF
基于STPA和时序逻辑的RBC切换场景安全分析
3
作者 林经源 何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3年第6期210-213,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序逻辑运算的方法对系统理论的过程分析进行扩展的方法。首先建立对应的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及过程,参考列控系统的十四个运营场景进行细化,以RBC切换场景为例,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最后结合时序逻辑约简来辨识可能出...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时序逻辑运算的方法对系统理论的过程分析进行扩展的方法。首先建立对应的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及过程,参考列控系统的十四个运营场景进行细化,以RBC切换场景为例,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最后结合时序逻辑约简来辨识可能出现的复杂系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时序约简 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 rbc切换
下载PDF
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拓展的RBC模型
4
作者 蹇雳 《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5期1609-1614,共6页
文章基于拓展的RBC模型,通过分析产出、消费、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向技术冲击在短期内能够刺激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还能抑制社会总价格水平,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 文章基于拓展的RBC模型,通过分析产出、消费、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向技术冲击在短期内能够刺激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还能抑制社会总价格水平,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我国应该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使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冲击 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宏观变量 rbc模型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检验中RBC水平及Hb水平准确率
5
作者 黄丽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末梢采血,观察组采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差异,并比较两组采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VAS评分差异。结果:RBC、Hb相...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末梢采血,观察组采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差异,并比较两组采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VAS评分差异。结果:RBC、Hb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采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应用,可以提高RBC、Hb检测准确率,且可以降低采血时的应激反应、疼痛感,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查 rbc HB
下载PDF
ETCS-2级列控系统RBC交接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牛儒 曹源 唐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8,共7页
RBC(无线闭塞中心)交接协议是影响ETCS-2级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该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可为我国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规范制定和系统研发提供参考。随机Petri网语义清晰、语法严... RBC(无线闭塞中心)交接协议是影响ETCS-2级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该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可为我国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规范制定和系统研发提供参考。随机Petri网语义清晰、语法严谨,并且具有良好的数学理论支撑,与仿真手段相比能够得出更加可信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选择随机Petri网(SPN)这一形式化语言对RBC交接协议进行研究,综合信道突发降质、GSM-R小区切换、链路中断等故障因素,针对两种协议方案分别建立RBC交接失败概率模型,分析列车运行速度、RBC重叠范围对交接成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两个车载电台、切换时能同时与两个RBC通信的RBC交接协议能够更好地保证列车交接过程的安全性,对行车效率的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CS 形式化分析 随机PETRI网 rbc交接协议 无线闭塞中心(rbc)
下载PDF
RBC边界区段改方闪红光带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研究
7
作者 邢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3年第S01期1-3,共3页
在调谐区纳入列控中心控制检查过程中发现RBC边界区段改方产生红光带问题,结合小轨状态占用条件和改方红光带原因分析,提出修改接收器小轨道吸起延时时间解决方案,满足了小轨占用状态小于列控中心判断小轨状态的容忍时间,解决了改方后RB... 在调谐区纳入列控中心控制检查过程中发现RBC边界区段改方产生红光带问题,结合小轨状态占用条件和改方红光带原因分析,提出修改接收器小轨道吸起延时时间解决方案,满足了小轨占用状态小于列控中心判断小轨状态的容忍时间,解决了改方后RBC边界区段闪红光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边界 改方过程 延时吸起 红光带
下载PDF
烟草rbcS启动子的克隆与活性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家利 闫晓红 +2 位作者 王力军 时向东 魏文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0-85,共6页
为了有效启动外源基因在烟草叶部特异性表达并改良烟叶品质,采用PCR技术从烟草栽培种NC89基因组中分离了rbcS启动子序列,扩增片段长度979bp。PlantCARE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启动子特征的保守序列及十几种光应答元件,与已报道序列... 为了有效启动外源基因在烟草叶部特异性表达并改良烟叶品质,采用PCR技术从烟草栽培种NC89基因组中分离了rbcS启动子序列,扩增片段长度979bp。PlantCARE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启动子特征的保守序列及十几种光应答元件,与已报道序列的相应区域同源性达99%。将其与GUS融合蛋白基因串连,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rbcS-121,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法,将pBI121及prbcS-121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中GUS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rbcS启动子具有叶部组织特异性,且在叶部启动基因表达能力较CaMV35S启动能力强,从而为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高效表达提供了新的工具,为后续目的基因能在烟草叶部发生组织特异性和光诱导性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rbcS启动子 rbcS-GUS融合基因 GUS活性 转基因烟草
下载PDF
基于rbc L基因的黄芪属药用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及可能应用
9
作者 巩超彦 周乐 +2 位作者 李丽花 刘计权 杜晨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7-61,78,共6页
目的:以黄芪属常用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rbc L基因分析黄芪属药用植物的遗传进化关系,探索系统发育分析在黄芪属药用植物鉴定及混伪品鉴别方面的应用。方法:对GenBank收集的37条黄芪属rbc L基因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黄... 目的:以黄芪属常用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rbc L基因分析黄芪属药用植物的遗传进化关系,探索系统发育分析在黄芪属药用植物鉴定及混伪品鉴别方面的应用。方法:对GenBank收集的37条黄芪属rbc L基因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黄芪属常见药用植物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两种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都显示出较好的聚类结果,收集的正源黄芪聚为一大支,赵一之曾报道内蒙古北部的Astragalus borealimonglicus为黄芪一新种,但在构建出的系统发育树中显示同正源黄芪遗传距离很近,是否为新种有待讨论;收集的其他常用药用黄芪及常见混伪品分类聚集,能明显地显示出同正源黄芪有区别。结论:表明rbc L基因适用于黄芪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同时也较适合作为DNA条形码用于混伪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 L基因 黄芪属 系统发育分析 应用
下载PDF
RBC相关参数在筛查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评估
10
作者 蒙春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09-0011,共3页
探究RBC相关参数在筛查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40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入组,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纳入目标对象20例,为了有效区分RBC相关参数在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探究RBC相关参数在筛查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40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入组,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纳入目标对象20例,为了有效区分RBC相关参数在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给予两组孕妇采取不同的筛查方式。以Hb电泳(检查血红蛋白结构是否正常的方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孕妇RBC相关参数: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红细胞平均宽度(RDW),进行单项检测及联合筛查结果比较,其中对照组采用单项检测的方式,而观察组采用联合筛查的方式。对比两组地中海贫血孕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不同筛查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两组地中海贫血采用不同的RBC相关参数筛查方式后,筛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采用联合筛查方式所得结果与Hb电泳检测结果一致性评分较高,对照组与Hb电泳检测结果一致性评分较低,证实我院收治的地中海贫血孕妇以α-地贫为主,占比90.00%,主要为α-标准型,未见αβ-复合型地贫孕妇,P<0.05;观察组地中海贫血孕妇在经过MCV+MCH联合筛查后,相比于对照组地中海贫血孕妇单项检测效果更显著,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74%(18/19)、66.67%(2/3)、90.91%(20/22),P<0.05。结论 RBC相关参数中MCV+MCH 联合筛查方式,相比于单项检测,对于孕妇地中海贫血症状的临床检测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其不仅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还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Hb电泳检测结果一致性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相关参数 孕妇地中海贫血 联合筛查
下载PDF
^(99)Tc^m-RBC药盒化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延荣 陈方 +2 位作者 周辉 吴贵华 李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锝99mrbc 药盒化方法 rbc药盒 标记反应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RuBisCo蛋白亚基基因rbcL和rbcS的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米超 赵艳宁 +5 位作者 刘自刚 陈其鲜 孙万仓 方彦 李学才 武军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82-1890,共9页
应用双向电泳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筛选得到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质RuBisCo小亚基。根据已发表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RuBisCo亚基rbcL和rbc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cDNA,获... 应用双向电泳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筛选得到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质RuBisCo小亚基。根据已发表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RuBisCo亚基rbcL和rbc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cDNA,获得rbcL和rbcS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095 bp和549 bp,编码364和18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rbcL与大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的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以上,其保守序列属于RuBisCoLarge超家族,该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及等电点分别为40.29kDa和6.70,不稳定指数(instabilityindex,II>40为不稳定蛋白质)为41.67,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融指数(aliphaticindex)为83.63,平均亲水性值(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为-0.23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38.74%α-螺旋(alpha helix)、10.99%延伸链(extendedstrand)及50.27%自由卷曲(randomcoil);三级结构具有5个不同的活性口袋。rbcS与甘蓝(Brassicaoleracea)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其保守序列具有rbcS超家族和RuBisCo Small Like超家族,理论相对分子量为20.32 kDa,理论等电点为8.23,不稳定指数为33.66,属于稳定蛋白质;脂融指数为74.86,平均亲水性值为-0.14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16.02%α-螺旋、28.73%的延伸链及55.25%自由卷曲;三级结构具有4个不同的活性口袋。实时荧光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叶片rbcL和rbcS基因表达量下调是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并且,冬油菜叶片Pn下降与RuBPCase表达抑制和活性降低有关,非气孔限制是Pn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rbcL rbcS 干旱胁迫
下载PDF
水稻rbcS启动子控制的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特异性表达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巧泉 于恒秀 +2 位作者 张文娟 王红梅 顾铭洪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为将不同启动子用于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从武运粳8号水稻中克隆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5'上游调控区,构建了由rbcS启动子引导的GUS融合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结果表明,rbc... 为将不同启动子用于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从武运粳8号水稻中克隆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5'上游调控区,构建了由rbcS启动子引导的GUS融合基因,并经农杆菌介导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结果表明,rbcS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和叶鞘内的叶肉细胞中特异性高效表达,而在茎、根和种子等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活性极弱,表现出明显的组织与细胞特异性。结果还表明,光诱导处理可明显提高rbcS启动子启动的外源基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rbcS启动子 转基因水稻 基因表达 GUS活性 光诱导
下载PDF
宁夏枸杞及甜菜碱对H_2O_2诱发RBC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任彬彬 马永萍 +1 位作者 沈泳 高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用H_2O_2,致大鼠RBC膜发生脂质过氧化,观察加入宁夏枸杞不同组分及甜菜碱后RBC膜的保护作用。结果:各受试物对RBC膜脂质过氧化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它们抗氧化效能大小顺序为:枸杞干果>枸杞多糖>枸杞渣>甜菜碱。
关键词 宁夏枸杞 甜菜碱 rbc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借鉴RBC理论的探讨
15
作者 谢敏 《当代经济》 2007年第12S期160-161,共2页
本文依据RBC理论的基本模型与结论,从RBC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研究借鉴RBC理论的可行性及条件。本文认为RBC模型的假设条件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中难以完全满足,且RBC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 本文依据RBC理论的基本模型与结论,从RBC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以及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研究借鉴RBC理论的可行性及条件。本文认为RBC模型的假设条件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中难以完全满足,且RBC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若借鉴RBC理论,首先要注意应用模型时对模型假设条件的分析;其次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基本模型进行修订;还要根据具体国情审视模型的参数及实证研究样本数据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理论 rbc模型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转新疆雪莲sikRbcs2基因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晶 祝建波 +3 位作者 张亚敏 李曹龙 王海霞 王爱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868-7877,共10页
研究分布于新疆的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中的sikRbcs2基因在低温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16、10、6、4℃温度梯度处理非转基因型和转sikRbcs2基因型烟草,每个温度处理72 h,比较研究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特性。实验分析结... 研究分布于新疆的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中的sikRbcs2基因在低温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16、10、6、4℃温度梯度处理非转基因型和转sikRbcs2基因型烟草,每个温度处理72 h,比较研究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特性。实验分析结果:低温胁迫下,转基因型烟草叶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都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型烟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低温胁迫下,转基因烟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q P(光化学猝灭系数)、ETR(电子传递效率)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型,光合参数测定: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型烟草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总体都呈下降趋势,但转基因烟草的净光合速率有一个明显的动态变化,先急剧下降后有一个稳定上升的趋势。通过对生长指标的测定发现:在低温处理后和恢复后转基因烟草生物量的积累都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型烟草。研究结果表明:转新疆雪莲sikRbcs2基因的烟草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Fv/Fm、q P、ETR,对光合机构的损伤小,降低了低温胁迫效应,提高了烟草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rbcS
下载PDF
5周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WBC、RBC、HGB和HCT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飞 刘振宇 +1 位作者 康凯 杨念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8-40,44,共4页
通过对山东省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5周高原训练前、训练中与训练后与免疫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免疫能力以及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8名研究对象在高原进行为期5周的训练,3天一周期,与... 通过对山东省8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5周高原训练前、训练中与训练后与免疫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免疫能力以及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8名研究对象在高原进行为期5周的训练,3天一周期,与平原训练内容一致。运动员WBC水平在上高原后第1周末开始减少,持续3周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后上升,在下高原后的第1周达到一个峰值,并与进高原前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又下降趋于稳定;RBC、HGB和HCT三个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在进入高原后升高,到第4、5周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呈现出和高原前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高原训练结束后下降,直到低于高原训练前水平后回归,第5周左右达到高原训练前水平。经过5周的高原训练,可以观察到运动员的血液指标变化大致呈现3个时相的变化,即升高相、保持相、回归相,提示高原训练导致运动员免疫能力产生明显变化,与运动能力有关的指标显著升高,并持续到下高原后两周左右。高原训练要严格运动员机体监控,在下高原两周内参加比赛更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自行车运动员 WBC rbc HGB HCT
下载PDF
杜氏盐藻rbcS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柴玉荣 田芳 +2 位作者 刘红涛 李杰 薛乐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提高转基因盐藻的表达效率,利用基因组步行方法和巢式PCR,从盐藻中克隆了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小亚基基因rbcS的5′上游调控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转基因功能分析。采用DraI、EcoR V、PvuII和StuI4种平端限... 为提高转基因盐藻的表达效率,利用基因组步行方法和巢式PCR,从盐藻中克隆了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小亚基基因rbcS的5′上游调控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转基因功能分析。采用DraI、EcoR V、PvuII和StuI4种平端限制内切酶分别酶切盐藻基因组DNA,并与接头连接,构建基因组步行文库GWL1、GWL2、GWL3和GWL4;设计特异引物从这4种文库中扩增rbcS基因的5′上游调控序列。在GWL1、GWL4中分别扩增出约1.2kb的片段。对该序列的分析表明,它的3′端与已知盐藻rbcScDNA的5′端序列完全一致,说明是该基因的5′端上游区,并且包含多个与转录调控有关的保守序列(如TATA-box,CAAT-box),富含GT的重复序列。此序列EcoR I下游的片段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相融合,构建表达载体,电击法转化盐藻。通过对转化藻株的抗性筛选以及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该区域能驱动外源基因bar在转基因盐藻中的表达,推断是盐藻rbcS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 I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rbcS 启动子
下载PDF
栽培大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全长cDN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喜艳 董雅致 +1 位作者 刘晓庆 张治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根据NCBI中发表的大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序列(AF303939-1)设计特异引物,以吉农13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叶片总RNA,通过RT-PCR克隆大豆rbcS的cDNA。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感受... 根据NCBI中发表的大豆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序列(AF303939-1)设计特异引物,以吉农13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叶片总RNA,通过RT-PCR克隆大豆rbcS的cDNA。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双酶切鉴定后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rbcS全长696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537bp,编码178个氨基酸;选择含大豆rbcS cDNA阳性克隆菌液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9.1kDa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大小与预计理论值相符。诱导7h蛋白表达量最高,为6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rbcS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2种PCR方法扩增大豆rbcS启动子5′侧翼序列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晓庆 丁志鑫 +1 位作者 刘晶 崔喜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517,共7页
比较了扩增已知序列5′侧翼序列的2种PCR方法。方法一是反向PCR(IPCR),以大豆基因组酶切后的DNA片段自身环化产物做模板,用2对特异引物反向扩增大豆rbcS启动子5′侧翼序列。方法二是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用... 比较了扩增已知序列5′侧翼序列的2种PCR方法。方法一是反向PCR(IPCR),以大豆基因组酶切后的DNA片段自身环化产物做模板,用2对特异引物反向扩增大豆rbcS启动子5′侧翼序列。方法二是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用3个巢式特异性引物分别和简并引物组合进行连续的PCR循环。IPCR和TAIL-PCR 2种试验方法分别扩增获得438 bp和867 bp特异产物。经测序发现:2片段两侧均含有设计的引物,其部分序列均与已知序列相一致,两者也有部分序列完全相同,但TAIL-PCR技术简单,重复性好,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目标片段,TAIL-PCR技术在克隆侧翼序列时优于I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PCR 热不对称交错PCR 大豆 rbcS启动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