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Con A Receptor Sites on Mammalian Sperms during Capacitation and Acrosome Reaction
1
作者 段崇文 陈大元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4年第2期1-6,T001,共7页
ChangesofConAReceptorSitesonMammalianSpermsduringCapacitationandAcrosomeReactionDUANChong-wen(段崇文),CHENDa-yu... ChangesofConAReceptorSitesonMammalianSpermsduringCapacitationandAcrosomeReactionDUANChong-wen(段崇文),CHENDa-yuan(陈大元)(StateKe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精子获能 顶体反应 Con-A受体 位点变化
下载PDF
基于福井函数方法的芳杂环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位点预测及图形可视化教学应用
2
作者 李琳 杨宝华 张爱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基于福井函数方法,利用Gaussian和Multiwfn软件预测了常见芳杂环化合物及取代芳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位点,使之以可视化图像形式展现并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Gaussian软件 Multiwfn软件 福井函数 芳杂环化合物 反应位点 图形可视化
下载PDF
低成本季铵盐类多孔材料的合成及氨气吸附性能
3
作者 杨玉婷 丛明晓 +1 位作者 景晓飞 刘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氨气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开发高效的氨气吸附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选用4,4′-联吡啶、α,α′-二溴-对二甲苯和1,2,4,5-四(溴甲基)苯作为构筑单元,利用无需催化剂且操作简便的季铵化反应,原位合成了具有路易斯酸活性位点... 氨气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开发高效的氨气吸附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选用4,4′-联吡啶、α,α′-二溴-对二甲苯和1,2,4,5-四(溴甲基)苯作为构筑单元,利用无需催化剂且操作简便的季铵化反应,原位合成了具有路易斯酸活性位点的多孔材料PAF-C1和PAF-C2.得益于骨架中路易斯酸位点的存在,这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氨气吸附性能.其中,PAF-C2骨架中含有更多的路易斯酸位点,因此具备更优异的氨气吸附性能,在298 K和1×10^(5)Pa条件下其氨气吸附量可达5.5 mmol/g.此外,探究了材料的合成条件(温度、溶剂和保护气体)、原料用量及合成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材料均保持优良的氨气吸附性能,从而使实现工业化合成高效氨气吸附材料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季铵化反应 路易斯酸位点 机械球磨法 氨气吸附
下载PDF
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吉利彬 李海涛 +1 位作者 赵永祥 王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5,共12页
催化加氢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加氢反应催化剂多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主,常用的载体主要为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然而受传统金属负载和掺杂方式的限制,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落位和粒径分布一直缺乏有效... 催化加氢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加氢反应催化剂多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为主,常用的载体主要为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然而受传统金属负载和掺杂方式的限制,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落位和粒径分布一直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极大限制了该类催化剂的应用。分子筛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适宜的酸性、可控的孔径和表面性质常被作为载体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分子筛既可以作为载体负载活性金属,也可以作为酸性催化剂适度参与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加氢活性和反应稳定性。详细总结了近年来以分子筛为载体的双功能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分子筛的孔道结构调控、活性金属负载方式以及加氢反应类型变化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孔道结构 酸性位点 金属负载方式 加氢反应
下载PDF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 Co-N/C towar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Yu Jun Si Chang Guo Chen +1 位作者 Wei Yin Hui Ca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83-986,共4页
Metallic cobalt was deposited on acetylene black to synthesize a composite Co/C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A platinumfree electrocatalyst Co-N/C(800)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the ... Metallic cobalt was deposited on acetylene black to synthesize a composite Co/C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A platinumfree electrocatalyst Co-N/C(800)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the composite Co/C with urea and heat-treating at 800℃.The results from linear sweep voltammogram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800) is active to ORR.Theβ-Co and cobalt oxides are not the active site of the catalyst Co-N/C.However,the existence of cobalt facilitated the modification of nitrogen to carbon black an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site of catalyst Co-N/C(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金属催化 电活性 CO 钴氧化物 电催化剂 化学还原法 金属沉积
下载PDF
Role of local coordination in bimetallic sites for oxygen reduc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被引量:1
6
作者 Yuqi Yang Hao Zhang +8 位作者 Zhaofeng Liang Yaru Yin Bingbao Mei Fei Song Fanfei Sun Songqi Gu Zheng Jiang Yuen Wu Zhiyuan Zh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31-137,共7页
Understanding of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mechanism for single atom catalysts is pivotal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on-precious metal cathode material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fuel cells.Herein,a series... Understanding of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mechanism for single atom catalysts is pivotal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on-precious metal cathode material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fuel cells.Herein,a series of non-precious metal electrocatalysts based on nitrogen-doped bimetallic(Fe and Co)carbide were model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o predict the corresponding reaction pathways.The study elucidated prior oxygen adsorption on the Fe atom in the dual site and the modifier role of Co atoms to tun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Fe.The reaction activity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bimetallic center and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adjacent nitrogen.Interestingly,the preadsorption of*OH resulted in the apparent change of metal atoms'electronic states with the d-band center shifting toward the Fermi level,thereby boosting reaction activity.The result should help promote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active sites in ORR catalysts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highly efficient ORR catalysts on an atomic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s Bimetallic-site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借助Multiwfn实现物理化学性质描述符的可视化:以单环B5N5为例
7
作者 程学礼 赵燕云 +2 位作者 李峰 杨永娟 韩建梅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301-308,共8页
借助化学软件实现物理化学性质描述符的可视化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展现化学中的美。本文基于分子轨道绘制了仅由π电子贡献的定域化轨道定位函数(LOL-π)填色图、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用表面静电势... 借助化学软件实现物理化学性质描述符的可视化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展现化学中的美。本文基于分子轨道绘制了仅由π电子贡献的定域化轨道定位函数(LOL-π)填色图、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用表面静电势、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局部电子亲合能(LEA)可视化了分子表面反应位点,并用相互作用区域指示函数(IRI)和非键作用(NCI)函数分析揭示了B5N5单环的成键情况和弱相互作用,是把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性质描述符可视化 M06-2X-D3 分子轨道 表面静电势 亲电/亲核位点 IRI
下载PDF
氯乙烯表面静电势和静电势极值点的展示:推荐一个计算化学基础实验
8
作者 程学礼 赵燕云 +2 位作者 张建平 宋玉冰 张超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8-51,共4页
预测卤代烯烃的亲核和亲电反应位点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静电势及其极值点是传统实验无法观测的物理量,对揭示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反应位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062X/def2-TZVP水平上优化的氯乙烯结构,用Multiwfn 3.8 (dev)... 预测卤代烯烃的亲核和亲电反应位点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静电势及其极值点是传统实验无法观测的物理量,对揭示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反应位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062X/def2-TZVP水平上优化的氯乙烯结构,用Multiwfn 3.8 (dev)和VMD 1.9.2绘制了分子表面静电势平面填色图并展示了静电势极值点,预测了亲核反应和亲电反应优先发生的位点,证实了与Cl原子相邻的H原子附近为静电势极大值点(96.65 kJ/mol),更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本实验不依赖仪器和药品,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且易于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表面静电势 静电势极值点 反应位点
下载PDF
氢化增强暴露{111}晶面NiFe_(2)O_(4)八面体的气体传感性能及其传感机理
9
作者 孟小华 李玉红 杨合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六水合氯化铁、六水合氯化镍、氢氧化钠和乙二醇为原料,在200℃下水热合成10 h,制得暴露{111}晶面的NiFe_(2)O_(4)八面体。将该产物用于甲醇和三乙胺的传感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活性。通过加氢去除表面的—OH和Cl-离子后,其气体... 以六水合氯化铁、六水合氯化镍、氢氧化钠和乙二醇为原料,在200℃下水热合成10 h,制得暴露{111}晶面的NiFe_(2)O_(4)八面体。将该产物用于甲醇和三乙胺的传感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活性。通过加氢去除表面的—OH和Cl-离子后,其气体传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传感性能的增强是由于表面Cl-离子和—OH基团的去除,导致NiFe_(2)O_(4)表面3配位不饱和Fe原子数量增加。以不饱和金属原子作为传感反应的活性位点,提出了一种原子和分子水平的气体传感机制。此传感机制对于设计和制备先进的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_(2)O_(4)八面体 气体传感 氢化 活性位点 传感反应机制
下载PDF
Effective exposure of nitrogen heteroatoms in 3D porous graphene framework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n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被引量:11
10
作者 Jia-Le Shi Cheng Tang +2 位作者 Jia-Qi Huang Wancheng Zhu Qiang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7-175,共9页
The introduction of nitrogen heteroatoms into carbon materials is a facile and efficient strategy to regulate their reactivities and facilitate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However,mo... The introduction of nitrogen heteroatoms into carbon materials is a facile and efficient strategy to regulate their reactivities and facilitate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However,most of nitrogen heteroatoms are doped into the bulk phase of carbon without site selectivity,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contacts of feedstocks with the active dopants in a conductive scaffold. Herein we proposed th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a nitrogen-doped graphene skin on the 3D porous graphene framework and donated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s surface N-doped grapheme(SNG). In contrast with routine N-doped graphene framework(NGF) with bulk distribution of N heteroatoms, the SNG renders a high surface N content of 1.81 at%, enhanc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31 S cm^(-1), a large surface area of 1531 m^2 g^(-1), a low defect density with a low I_D/I_G ratio of 1.55 calculated from Raman spectrum, and a high oxidation peak of 532.7 ℃ in oxygen atmosphere. The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N heteroatoms on the surface of SNG affords the effective exposure of active sites at the interfaces of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so that more N heteroatoms are able to contact with oxygen feedstocks i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 serve as polysulfide anchoring sites to retard the shuttle of polysulfides in a lithium–sulfur battery. This work opens a fresh viewpoint on the manipulation of active site distribution in a conductive scaffolds for multi-electron redox reaction based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作用 反应 框架 3D 多孔 电池 地点选择
下载PDF
O_(2)/CO_(2)氛围下正庚烷的燃烧机理研究
11
作者 李晨曦 刘永峰 +3 位作者 张璐 刘海峰 宋金瓯 何旭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57-2169,共13页
为研究正庚烷(n-C_(7)H_(16))在O_(2)/CO_(2)氛围下的燃烧特性,提出了基于CO_(2)与H·详细反应路径的C-H燃烧机理。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CO_(2)与H·可能存在的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根据定容燃烧弹实际尺寸建立了计算网格,利用C-H... 为研究正庚烷(n-C_(7)H_(16))在O_(2)/CO_(2)氛围下的燃烧特性,提出了基于CO_(2)与H·详细反应路径的C-H燃烧机理。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CO_(2)与H·可能存在的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根据定容燃烧弹实际尺寸建立了计算网格,利用C-H机理计算了正庚烷在不同氛围(空气、53%O_(2)/47%CO_(2)、61%O_(2)/39%CO_(2))下的燃烧过程;搭建了定容燃烧弹可视化实验平台,对正庚烷在不同氛围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测量;对CO_(2)的反应位点、CO_(2)+H·——→CO+·OH的反应能垒、火焰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H机理可以很好地预测正庚烷在O_(2)/CO_(2)氛围下的燃烧火焰长度,在50%O_(2)/50%CO_(2)氛围下的最大误差和平均误差分别为9.60%、2.42%;反应位点分析发现,CO_(2)氧原子的反应活性大于碳原子,氧端的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和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别为297.72 kcal/mol、-13.08 kcal/mol;H·与CO_(2)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均可发生结合,反应能垒分别为26.71、11.07 kca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计算化学 计算流体力学 定容燃烧弹 反应位点 火焰长度
下载PDF
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机理研究和多孔结构
12
作者 张文静 李静 魏子栋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31,共17页
由于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以直接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具有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和比能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 由于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以直接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具有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和比能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固定电站等领域.PEMFC中阴极侧的氧还原反应(ORR),由于多重质子-电子转移和固有的缓慢动力学,是影响燃料电池整体效率的重要因素.Pt基催化剂由于能够提供较好的催化性能而被认为是较好的阴极材料.然而,广泛使用的Pt基催化剂因成本较高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PEMFC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设计开发非贵金属阴极催化剂对于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十分必要.其中,碳基催化剂因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已经成为ORR领域中贵金属催化剂强有力的替代品之一.本文从碳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孔道结构出发,系统总结和讨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抗中毒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了ORR反应的机理以及碳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本征活性低,活性位密度低,体积密度小以及稳定性差等.然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构筑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碳基催化剂的策略.在碳载体中掺杂适量的杂原子和金属原子有助于构建具有高本征活性的催化位点,将金属纳米颗粒设计成原子级和超小纳米团簇有助于增加活性位点的数目.对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Fe-N-C催化剂,从理论上解释了其在酸性介质中活性位点极易失活的主要原因,提出制备具有优异稳定性ORR催化剂的解决方案.孔道结构作为催化剂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性位点的分布和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合成策略和不同孔径大小对ORR性能影响的两个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现有文献中所报道的制备微孔、介孔和大孔三种孔道结构的方法,同时详细讨论了三种孔结构在ORR中的作用.最后,基于活性位点的设计和多孔结构的构建,对设计和制备高效碳基电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碳基催化剂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活性位点 多孔结构 电催化剂
下载PDF
C_(2)链烃在热解/气化中的碳链裂解机理及速率常数计算研究
13
作者 朱中旭 唐烽 +2 位作者 金余其 陈思雨 马家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62,共12页
链烃裂解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大量存在,其中,轻质链烃反应时间短并且存在多种反应路径,难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单一演变路径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本研究选用Gaussian及其配套软件对C_(2)系列链烃(包括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反应位点进行了预... 链烃裂解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大量存在,其中,轻质链烃反应时间短并且存在多种反应路径,难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单一演变路径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本研究选用Gaussian及其配套软件对C_(2)系列链烃(包括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反应位点进行了预测,并对上述链烃在H/OH/O自由基及水分子作用下的碳链裂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基对乙烷的C原子及H原子均可发起进攻,而对于乙烯和乙炔的进攻则主要集中在C原子。在上述三种自由基中,OH自由基对不饱和烃的裂解效果最佳,而H自由基对于饱和烃的裂解效果更好,该结果反映了实际过程中水蒸气对于C_(2)系列链烃化合物的碳链断裂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对比乙烯和乙炔与OH自由基作用的最优路径可以发现,CH_(2)CH_(2)OH在低于1200 K的环境中比CH_(2)CHO更容易裂解,而在高于1200 K的环境中则是CH_(2)CHO裂解更易,从中可以推断出醛类基团对于温度变化的响应速率优于醇类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烃 H_(2)O 自由基 反应位点预测 反应路径 反应速率常数
下载PDF
电合成过氧化氢电催化剂的设计及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东升 宋洋 +3 位作者 丁莹 王耀彬 沈钰凡 赵云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57,共17页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半导体芯片等行业.利用氧还原法(ORR)电化学合成过氧化氢替代传统蒽醌法极具潜力.为了实现这一工艺的商业化,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的2e^(-)ORR电催...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效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半导体芯片等行业.利用氧还原法(ORR)电化学合成过氧化氢替代传统蒽醌法极具潜力.为了实现这一工艺的商业化,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的2e^(-)ORR电催化剂迫在眉睫.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已有金属与非金属类催化剂的研究历程,特别强调表面基团调控策略,并解析了其对还原过程中间体键位结合强度及电子转移路径的影响.重点阐述电子和几何效应、配位杂原子掺杂和非金属基材料活性位点等关键问题,突出了适当的介观结构工程和动力学策略可进一步优化现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H_(2)O_(2)选择性.最后,指出了非金属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探索、电解质环境对催化剂的影响及较大输出功率工业设备的设计等方面的挑战,并对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合成 过氧化氢 两电子氧还原反应 催化机制 活性位点
下载PDF
二硫化钼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涛 韩乔 杨占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4,共6页
氢气因清洁和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在未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制氢途径,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中,高效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作用显得尤为... 氢气因清洁和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在未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制氢途径,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中,高效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二硫化钼(MoS_(2))具有较低的析氢吉布斯自由能及耐酸碱腐蚀等优点,因此,MoS_(2)作为高效的电催化析氢催化剂一直是研究热点。阐述了MoS_(2)的电催化析氢机理,综述了不同形貌MoS_(2)在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通过对MoS_(2)电催化剂进行改性来优化其催化活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善MoS_(2)边缘位点的催化活性、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等方法能够极大地改善MoS_(2)电化学析氢过程中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电催化剂 活性位点 合成方法 析氢反应
原文传递
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丙烷脱氢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延苏 刘国柱 于海斌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异丙醇、丙酮和环氧丙烷等。随着对丙烯需求的日益增长,丙烷脱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丙烯工业生产中。铂基、铬基催化剂虽然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活性很高,却容易中毒失活。金属氧...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异丙醇、丙酮和环氧丙烷等。随着对丙烯需求的日益增长,丙烷脱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丙烯工业生产中。铂基、铬基催化剂虽然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活性很高,却容易中毒失活。金属氧化物作为可替代型非贵金属催化剂被人们广泛关注。首先,介绍金属氧化物催化丙烷脱氢的反应路径及失活机理,指出增强C—H活化能力、缓解活性组分重构及还原是提高金属氧化物丙烷脱氢性能的关键。然后,对几种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总结归纳各类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及活性物种,并分析讨论相应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丙烷脱氢催化剂的重点研究方向,有望为低碳烷烃活化直接制取化学品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金属氧化物 活性位点 反应路径 稳定性 非贵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机理研究
17
作者 陈睿哲 刘永峰 +2 位作者 王龙 毕贵军 宋金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7-435,I0011,共10页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 为研究CO_(2)诱导肼类燃料在低温下的反应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肼(N_(2)H_(4))、甲基肼(MMH)和偏二甲肼(UDMH)在不同温度下与CO_(2)的反应过程与势能面进行了分析。利用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与福井函数/双描述符预测了N_(2)H_(4)、MMH和UDMH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过渡态理论获得不同肼类燃料与CO_(2)反应的路径,构建其通道势能面,根据高精度能量获得宽温度范围下热力学参数与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N_(2)H_(4)活性位点为N,MMH活性位点为与甲基相连的N,UDMH活性位点为氨基中的N;CO_(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的主要产物为肼羧酸,该反应为低温正向、高温逆向反应,这与常规燃料反应呈现相反的特点;在10 MPa压力下,N_(2)H_(4)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最小,约为400 K,MMH的正逆向反应转变温度约为460 K,而UDMH很难与CO_(2)反应;肼类燃料与CO_(2)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MMH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在10 MPa、453 K环境下k为3.51×10^(-8)L/(s·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肼类燃料 CO_(2)诱导 活性位点 肼(N_(2)H 4) 甲基肼(MMH) 偏二甲肼(UDMH)
下载PDF
电催化CO_(2)还原过程中非均相界面的动态行为
18
作者 申珅玉 郭庆丰 +1 位作者 武甜甜 苏亚琼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52-71,共20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CO_(2)的过量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CO_(2)RR)技术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因而是一种有效的CO_... 自工业革命以来,CO_(2)的过量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CO_(2)RR)技术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因而是一种有效的CO_(2)转换和利用的方法.尽管电催化CO_(2)RR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但其工业化应用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CO_(2)RR的反应路径涉及多步电子-质子转移,其产物组分较复杂(包括C1到C3的产物),并且反应过程伴随着析氢反应(HER)副反应发生.此外,不同电催化剂的使用以及实验操作条件均对CO_(2)RR影响较大,导致目前CO_(2)RR催化剂性能尚不够理想,因而难以获得实际应用.为进一步开发性能良好的电催化CO_(2)RR体系,以及认识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体系真正的活性位点,理解电催化剂表面结构演变机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CO_(2)RR条件下非均相催化界面的动态演变行为.首先,本文讨论了催化界面动态演变的原理和分类.催化剂结构在实时工况下会发生演变,导致活性位点难以确定,因此需要明确催化界面动态演变的机制.动态演变行为主要分为催化剂表面形态演变和性质演变:表面形态演变主要指原子重排或迁移,该过程由热力学和动力学驱动;性质演变主要是化学态发生改变,它是催化剂表面性质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围绕着催化剂表面和次表面活性位点展开,所讨论的影响催化剂性质的因素主要包括化学组成、晶面和表面形态等.除催化剂内在性质外,还详细讨论了影响动态演变的外界环境因素,包括外加电位、温度、电解质以及杂质等.外加电位是影响催化界面的主要因素,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也对反应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总结了光谱表征、X射线表征、微观表征等技术在研究催化界面动态演变行为中的应用.特别地,脉冲CO_(2)电解技术可以调节催化界面的动态演变行为,进而更好地调控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理论模拟方法如密度泛函从头算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以模拟环境条件驱动下的催化剂表面重构,为动态演变机制提供新的认识.本文还总结了当前研究电催化还原CO_(2)反应界面的动态演变行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了CO_(2)RR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反应 动态行为 活性位点 外界环境 电催化
下载PDF
体外定点突变体或CRISPR/Cas9介导的敲入突变体快速筛选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宋春林 张雨晴 +2 位作者 翟玉静 张刚 王颖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4-258,263,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体外定点突变体或CRISPR/cas9介导的敲入突变体的快速筛选方法,以提高突变体筛选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方法 针对构建的体外定点突变体或CRISPR/Cas9介导的敲入突变体,采用3′端第1、2和3个核苷酸分别与突变序列相匹配...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体外定点突变体或CRISPR/cas9介导的敲入突变体的快速筛选方法,以提高突变体筛选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方法 针对构建的体外定点突变体或CRISPR/Cas9介导的敲入突变体,采用3′端第1、2和3个核苷酸分别与突变序列相匹配的筛选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是否有特异性扩增条带。结果 利用特异性突变筛选引物进行PCR在正确的突变体中有效地扩增出了DNA条带,而在未成功突变的样本中则无法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有DNA扩增条带,证明正确突变体筛选成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突变体快速筛选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地筛选出正确突变体,明显简化了突变体的鉴定过程,可有效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诱变 定点 突变 CRISPR/Cas9 基因敲入技术 诱变力试验
下载PD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2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Leu277突变提高α-环糊精产量
20
作者 孔德民 左方圆 +1 位作者 吴敬 王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共7页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能够以淀粉为底物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α-CD)、β-环糊精及γ-环糊精,其中α-环糊精产量低且易降解。该研究选择Bacillus stearother...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能够以淀粉为底物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α-CD)、β-环糊精及γ-环糊精,其中α-环糊精产量低且易降解。该研究选择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2来源的CGTase,考察其突变体E142P、L277M、L277F、E142P/L277M、E142P/L277F、L277M/N353A及L277F/N353A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生产α-CD的能力。与野生型相比,最优突变体为E142P/L277M,α-环糊精产量提高1.7 g/L,且在产物中占比提高14.3%。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结果表明,E142P/L277M突变体中2个突变位点相互影响较小。此外,L277M/N353A催化效果较差,MD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整体结构变化较大且溶剂可及表面积增大,不利于转糖苷反应的发生。该研究为CGTase的分子改造提高环化反应活性以及CGTase在α-环糊精工业化生产中提升产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可溶性淀粉 Α-环糊精 定点突变 环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