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监测技术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探究
1
作者 陈栋 刘飞 李萌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注入剖面、压力测试、井间示踪剂等动态监测技术在鄂尔多斯东南部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了解油层吸水、压力变化、井组连通状况,掌握水驱油藏变化规律,为动态分析中的技改挖潜措施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 动态监测 注水开发 储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研究进展与趋势
2
作者 王清华 蔡振忠 +4 位作者 张银涛 邬光辉 谢舟 万效国 唐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藏的断裂、储集层、成藏与流体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一系列勘探开发难题。建立了差异成因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及其控储模型,揭示了沿走滑断裂带“相-断-溶”三元复合控储、连片差异规模发育的成储机制;构建了“源-断-储-盖”四元耦合成藏、“小藏大田”的走滑断控油藏模型,揭示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藏的形成与保存机理。突破了克拉通盆地弱走滑断裂难以形成走滑断控大规模储集层与大油气田的理论认识局限,明确了克拉通盆地走滑断裂系统大规模发育的成因机制、走滑断裂破碎带差异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超深层 走滑断裂 断控油气藏 克拉通盆地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库车坳陷深层盐下白垩系储集层氯盐分布模式及意义
3
作者 罗丹婷 罗静兰 +4 位作者 邓超 年涛 韩剑发 程道解 袁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分布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天然气藏群,其储集层为超深、高温、超压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度越高,氯盐含量越高,储集层视电阻率越低,储集层中氯盐的分布严重影响流体识别,其对盐下致密砂岩...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盐下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分布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天然气藏群,其储集层为超深、高温、超压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度越高,氯盐含量越高,储集层视电阻率越低,储集层中氯盐的分布严重影响流体识别,其对盐下致密砂岩物性的影响较明显。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氯盐含量、常规测井曲线分析等,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盐下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氯盐的分布特征。根据氯盐含量、电阻率、氯盐来源等的差异,提出盐下储集层氯盐分布具有顶渗、侧渗和局部封存3种模式。顶渗模式与侧渗模式的电阻率仅受氯盐含量的影响,顶渗模式储集层氯盐含量呈垂向分带特征,随氯盐含量的降低,电阻率升高;侧渗模式储集层氯盐含量呈横向分带特征,电阻率自构造带边缘向中心表现出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趋势;局部封存模式电阻率受应力和氯盐含量的共同影响,氯盐含量分布具有偶发性,电阻率变化幅度大。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各模式的分布段序列,顶渗模式自上而下发育盐层段、泥岩封隔段、饱和氯盐强影响段、未饱和氯盐强影响段、未饱和氯盐影响过渡段和氯盐未影响段;侧渗模式在顶渗模式基础上多发育过饱和氯盐影响段;局部封存模式从上到下划分为盐层段、泥岩封隔段、强挤压应力氯盐未影响段、氯盐应力混合影响段和氯盐应力未影响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深层 白垩系 盐下储集层 高温高压 氯盐含量 测井响应 氯盐分布模式
下载PDF
高安建山-丰城曲江矿区煤层气储层研究
4
作者 石晓燕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煤层气储层作为煤层气开发的基础,通过收集以往的煤矿区勘查资料及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资料,分析高安建山-丰城曲江矿区煤层含气量和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从而判定煤层气储层发育情况。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乐平组,且煤层发育,厚度稳... 煤层气储层作为煤层气开发的基础,通过收集以往的煤矿区勘查资料及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资料,分析高安建山-丰城曲江矿区煤层含气量和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从而判定煤层气储层发育情况。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乐平组,且煤层发育,厚度稳定,从B4煤层的结构、构造、吸附性、含气性、孔隙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及盖层等方面,可以确定区内煤层变质程度较高,含气量较高,且封贮、储藏等条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 物性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坦 贾梦瑶 +4 位作者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岩溶古地貌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类型、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速率法和地层厚度对比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不整合界面的剥蚀厚度... 岩溶古地貌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类型、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速率法和地层厚度对比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不整合界面的剥蚀厚度进行了精确计算,并根据剥蚀厚度的地区差异及古地貌指示,对岩溶古地貌单元进行了进一步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仅在局部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早中二叠世,上扬子地台内部沉积稳定,构造运动较弱,沉积速率法与地层厚度对比法相对更适用于研究区的岩溶古地貌恢复。②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剥蚀厚度为0~120m,其中北部剥蚀最强烈,如LG1井区、W4井区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高位置,向东南方向剥蚀强度逐渐减弱,地势逐渐降低;剥蚀最薄弱地区位于LS1井东北部,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低位置,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东北部最低的地貌格局。③研究区茅口组古地貌特征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发育强度,可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等3个二级岩溶古地貌单元以及溶峰盆地、溶丘洼地、丘丛谷地、丘丛洼地、丘丛沟谷、峰林平原、残丘平原等7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其中岩溶斜坡易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为油气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法 地层厚度对比法 古地貌恢复 岩溶储集体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南部
下载PDF
基于cohesive单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蒋亚峰 田英英 +7 位作者 李小洋 韩泽龙 张欣 赵明 刘聃 尤志伟 梁金强 黄伟 《钻探工程》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的沉积地层中。我国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开展了2次试开采,但由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特殊的赋存条件,单井水合物试采仍然面临着开采范围小、高产稳产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的沉积地层中。我国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开展了2次试开采,但由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特殊的赋存条件,单井水合物试采仍然面临着开采范围小、高产稳产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水合物的开采范围,基于cohesive单元进行了水合物储层二维水力压裂数值模型研究,比较了100 m×100 m和20 m×20 m两种模型的裂缝半长和宽度,得出了当注入压力为25 MPa时,压裂裂缝半长均为6 m,最大宽度分别为5.8、5.5 mm,构建尺寸较大的模型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研究了裂缝宽度随注入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的不断增加,初期裂缝宽度急速变大,后续在地应力和注入流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裂缝出现“阶梯式”的扩展规律。该研究在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储层水力压裂模型分析中得到了成功运用,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 水力压裂 cohesive单元 数值模拟 裂缝形态 扩展机理
下载PDF
南海某区块保护储层自降解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春珉 魏安超 +4 位作者 刘书杰 蒋东雷 刘培锴 邱正松 刘钲凯 《能源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针对南海某区块裂缝性储层漏失与保护储层技术难题,通过岩性分析与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目标区块储层主要损害机理,并通过选用新型环氧树脂自降解堵漏剂,优化粒度级配准则,优选防水锁剂,构建了保护储层自降解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试验结... 针对南海某区块裂缝性储层漏失与保护储层技术难题,通过岩性分析与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目标区块储层主要损害机理,并通过选用新型环氧树脂自降解堵漏剂,优化粒度级配准则,优选防水锁剂,构建了保护储层自降解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储层裂缝发育,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储层损害方式为固相侵入与水锁损害,选用的新型自降解防漏堵漏剂,120℃条件下96 h降解率大于95%,优化粒度级配准则为D90时其裂缝封堵承压能力达7.6 MPa,同时优选的防水锁剂SDFS-1的水锁损害率仅为15.24%。以此构建的自降解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裂缝封堵承压能力,封堵层突破压力超过11 MPa,同时储层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目标区块地层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均达到90%以上,具有良好的裂缝封堵与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保护 井漏 花岗岩地层 自降解堵漏剂 裂缝封堵
下载PDF
高效泡沫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文凯 刘永 +2 位作者 张成娟 王志晟 赵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1期32-36,46,共6页
根据牛东、涩北等地区低渗、低压、水敏性气井压裂改造现状,结合青海油田现有压裂液体系及泡沫压裂液固有特性,在室内完成发泡剂筛选、稳泡剂优选、泡沫性能影响因素评价等系列泡沫压裂液相关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青海油田低压... 根据牛东、涩北等地区低渗、低压、水敏性气井压裂改造现状,结合青海油田现有压裂液体系及泡沫压裂液固有特性,在室内完成发泡剂筛选、稳泡剂优选、泡沫性能影响因素评价等系列泡沫压裂液相关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青海油田低压、水敏地层的泡沫压裂液体系配方和泡沫压裂液实验评价方法。形成的泡沫压裂液体系在青海油田牛东气田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对比同区块常规胍胶压裂液施工井,泡沫压裂液在施工压力、液体效率、悬砂能力、返排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压裂液 泡沫质量 低压储层 水敏地层 青海油田
下载PDF
贵州省木贡天然矿泉水成因及化学特征研究
9
作者 吕东 《贵州科学》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木贡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处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木贡村,属浅切中山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泉域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栖霞茅口组、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区域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是受北西—南东向的垭都—紫云深大断裂控制... 木贡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处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木贡村,属浅切中山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泉域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栖霞茅口组、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区域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是受北西—南东向的垭都—紫云深大断裂控制和影响而形成的北西—南东褶皱带;热储层主要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含水层,热储盖层为峨眉山玄武岩和龙潭组页岩、粉砂质泥岩夹煤层及灰岩,属断裂裂隙型热矿泉;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钙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贡 地层 热储层 水化学类型 成因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体积压裂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李进步 白建文 +3 位作者 朱李安 贾建鹏 祖凯 韩红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对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天然微裂缝、岩石脆性、岩石抗张强度与三向应力和储层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体积压裂试验。结合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特点,首先确定了苏里格气田...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对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天然微裂缝、岩石脆性、岩石抗张强度与三向应力和储层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体积压裂试验。结合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特点,首先确定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选井原则,在压裂技术措施上形成了以下工艺技术:研发大通径压裂管柱,满足大排量注入;采用低黏、低伤害液体体系造复杂缝网;组合粒径陶粒支撑主裂缝;段内多缝压裂进一步增加改造体积。同时建议排量在10m2/min以上时,压裂液体系采用滑溜水和交联胶组合方式,支撑剂以40~70目和20~40目的组合粒径陶粒为主。2012年进行了10口井的现场试验,平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68.07×10^4m3/d,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上述工艺技术是提高该气田天然气单井产量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改造 体积压裂 缝网 效果
下载PDF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产水机理 被引量:28
11
作者 高树生 侯吉瑞 +2 位作者 杨洪志 熊伟 胡志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42,116,共3页
产水问题是制约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为给生产现场形成有效防水、治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储层产水机理研究,通过压汞、岩样气驱水实验及微观可视模型开发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储层... 产水问题是制约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为给生产现场形成有效防水、治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储层产水机理研究,通过压汞、岩样气驱水实验及微观可视模型开发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储层高含水及产水机理。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微细孔喉发育,微细喉道对气相的毛细管阻力大,成藏过程中,当含水饱和度降低到40%~50%后,成藏动力不足以克服毛细管阻力使气相进入更微细的喉道及其控制的孔隙中,决定了储层高原始含水饱和度的特征;低渗透储层气水呈互封状态后,在开发过程中气体弹性膨胀推动较大孔喉处及其控制的孔隙内水相成为可动水,这就是储层产水的主要原因;水封气能量、可动水饱和度及生产压差控制了储层的产水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于降低气井产水风险,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晚三叠世 低渗透砂岩气藏 储集层 孔隙 结构 产水机理 可动水
下载PDF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礼友 钟兵 +2 位作者 熊伟 刘华勋 胡志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6,116-117,共4页
根据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含水气藏储层、渗流及开发的静、动态特征,构建了渗透率、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储层厚度、主流喉道半径、阈压梯度和可动水饱和度的储层分类评价7参数体系,应用模糊分析法和灰色关... 根据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含水气藏储层、渗流及开发的静、动态特征,构建了渗透率、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储层厚度、主流喉道半径、阈压梯度和可动水饱和度的储层分类评价7参数体系,应用模糊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对18口气井井控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与常规评价结果和气井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对目标区块进行了区块储层评价。结果表明:新的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准确度达到90%,比常规评价方法提高了40%,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该研究成果对于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含水气藏富集区优选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晚三叠世 低渗透砂岩气藏 储集层 喉道半径 阈压梯度 可动水饱和度 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铝土质泥岩储层的测井评价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文辉 潘和平 +1 位作者 李健伟 赵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30,共7页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总体上属于致密砂岩气藏,该区石炭系本溪组发育铝土质泥岩,传统上认为其是下古生界风化壳的盖层;但研究后却发现本溪组铝土质泥岩不同于一般的泥岩或页岩,前者具有更好的孔隙网络,同时也有较好的气测...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总体上属于致密砂岩气藏,该区石炭系本溪组发育铝土质泥岩,传统上认为其是下古生界风化壳的盖层;但研究后却发现本溪组铝土质泥岩不同于一般的泥岩或页岩,前者具有更好的孔隙网络,同时也有较好的气测显示,可以作为潜在储层。为此,利用烷烃气碳同位素比较法,首先判别了该区铝土质泥岩储层的气源,发现其天然气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成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自生气和铝土质泥岩内部泥页岩自生气所组成的混源气,而以石炭—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在此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和特殊方法测井资料总结出了铝土质泥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而分析、评价了形成储层的原因及储层的品质;最后对该区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储层的厚度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结果表明:该类储层普遍发育,连续性较好,但其厚度不均匀(介于2.0~21.6m),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变厚。该研究成果为大牛地气田铝土质泥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石炭纪 铝土质泥岩 储集层 风化壳 混源气 微孔隙 碳同位素比较法 测井特征
下载PDF
马王庙油田敏感性储层注水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12
14
作者 柯小平 付春华 +1 位作者 龙玉梅 欧风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马王庙油田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新沟咀组下段 ,储层敏感性较强 ,注水开发过程中 ,储层敏感性的表现是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 ,注水压力上升 ,油层吸水能力下降 ,注水井周围地层压力不断上升。针对这种现象 ,在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 ,模拟矿... 马王庙油田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新沟咀组下段 ,储层敏感性较强 ,注水开发过程中 ,储层敏感性的表现是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 ,注水压力上升 ,油层吸水能力下降 ,注水井周围地层压力不断上升。针对这种现象 ,在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 ,模拟矿场注水条件 ,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岩心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岩心水驱后 ,空气渗透率损失 10 2 %~ 34 6 % ,水测渗透率下降 80 %以上。水驱前后岩心对比测试表明 ,水驱后孔隙结构变差。通过相同储层、不同区块注水开发效果的对比分析 ,综合室内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层损害 注水开发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储层伤害源——定义、作用机理和描述体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康毅力 罗平亚 高约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8-13,共6页
根据储层损害的特殊性和损害机理,将储层伤害源定义为:打开储层时,在温度压力环境下,由于储层内组分或外来组分与储层组分作用所发生的变化,导致岩石孔隙结构的调整并引起绝对渗透率降低的物质。储层伤害源包括内伤害源、外伤害源... 根据储层损害的特殊性和损害机理,将储层伤害源定义为:打开储层时,在温度压力环境下,由于储层内组分或外来组分与储层组分作用所发生的变化,导致岩石孔隙结构的调整并引起绝对渗透率降低的物质。储层伤害源包括内伤害源、外伤害源和复合伤害源三个部分。内伤害源是储层内固有的,外伤害源是引入的,复合伤害源是内、外伤害源相互作用的产物。伤害源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伤害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和功能,可划分为五级描述体系,这就为保护油气层技术系统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污染源 伤害源 油田
下载PDF
夹层对底水油藏开发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张继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砂岩底水油藏在中国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夹层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明显效果。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夹层分布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含量等... 砂岩底水油藏在中国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夹层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明显效果。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夹层分布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含量等参数,将夹层归纳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锥进速度快,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底水完全被抑制,这两种夹层模式下的油气开发效果较差;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这两种夹层模式开发效果较好。无夹层模式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以通过完善井网来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分布很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底水油藏 夹层 油藏开发 油水运动 剩余油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甘贵元 张建英 +4 位作者 宋兵 郗斌 王牧 姚熙海 张治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49,共4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西气藏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粉砂岩。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碎屑岩颗粒分选性中等—好,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为主,接触关系以点接触为主。砂岩储集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大孔隙,以粗喉道为主。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25.21%,渗透率平均为963.52×10-3μm2,综合评价为高孔高渗的好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集层 综合评价 马西气藏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条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振奇 徐龙 +3 位作者 张昌民 朱光 何鲜 郑振英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32,共6页
在研究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粒屑灰岩,以其中的亮晶鲕粒灰岩和生物清灰岩为最佳储集岩;次生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 在研究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周清庄油田下第三系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条件进行了研究。该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粒屑灰岩,以其中的亮晶鲕粒灰岩和生物清灰岩为最佳储集岩;次生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溶模孔,其发育程度直接决定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岩性、岩石成分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了周清庄油田湖泊相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碳酸盐岩 老第三纪
下载PDF
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低渗透地层中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超 束龙仓 鲁程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以天津市北大港水库为例,通过野外勘探、现场取样、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大港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较小,且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流通量随地层渗... 以天津市北大港水库为例,通过野外勘探、现场取样、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大港水库库底地层渗透系数较小,且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流通量随地层渗透系数空间变异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渗透系数均值对水流通量的影响大于其标准差;渗透系数均值越大,在地下水流的抑制作用下,溶质运移程度越弱,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越强,地下水流的抑制作用相对越弱,溶质运移程度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水库 库底地层 渗透系数 空间变异性 地下水溶质运移
下载PDF
裂缝性储集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立新 罗平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3-57,共5页
屏蔽式暂堵技术是利用泥浆中固相颗粒在地层裂缝处形成堵塞而达到暂堵的技术。以人造裂缝岩心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裂缝堵塞的一些技术参数,包括架桥粒子粒径、粒子浓度、桥堵深度和填充粒子以及施工条件等,对岩心进行了反排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 钻井泥浆 裂缝 储集层 暂堵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