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指数波动同步性、风险溢出与传染渠道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新民 陈仁全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1,共15页
基于2005—2021年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采用GED-GJR-GARCH-DCC模型考察行业波动的同步性,并借助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波动风险溢出层次网络,系统性分析风险的跨行业传染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波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 基于2005—2021年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采用GED-GJR-GARCH-DCC模型考察行业波动的同步性,并借助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波动风险溢出层次网络,系统性分析风险的跨行业传染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波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特征,极端事件不仅加剧了行业间波动的同步性、非对称性和溢出效应,而且破坏了行业波动关联网络的原有结构。从行业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来看,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类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溢出能力,上游资源类行业和金融类支撑性行业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冲击,具有风险净吸收效应。行业波动溢出层次网络揭示出风险的跨行业传染沿循“风险输出型行业—风险中介型行业—风险吸收型行业”的传导渠道。鉴于此,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行业风险传染机制进行分类监管,平抑行业波动同步性,切断风险传染渠道,提高风险监控和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性 风险溢出 层次网络 风险传染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周伟 李凯琪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1期18-31,共14页
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投资者情绪,银行业需承担应对经济衰退、化解银行风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的责任。本文利用MVMQ-CAViaR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所有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在投... 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投资者情绪,银行业需承担应对经济衰退、化解银行风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的责任。本文利用MVMQ-CAViaR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所有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在投资者情绪转换作用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多重传染的边际效应结构变化。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具有显著的区制转换效应,使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多重传染的净边际效应,以指数转换模式发生结构变化。据此提出正确处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投资者要保持理性情绪以及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投资者情绪 银行系统性风险 风险传染 指数平滑转换模式
下载PDF
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银行策略与风险控制
3
作者 黄苒 冯小钰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在供应链断裂、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供应链企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问题日益凸显。制定有效的风险遏制措施,已成为供应链风险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供应链关联关系与信用风险传染路径进行剖析,构建了供应商、零售商、... 在供应链断裂、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供应链企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问题日益凸显。制定有效的风险遏制措施,已成为供应链风险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供应链关联关系与信用风险传染路径进行剖析,构建了供应商、零售商、银行三方博弈模型,探究了银行策略选择对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的遏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对信用风险传染强度有显著影响,但银行可以通过选择最优授信比率,将传染强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并实现其自身收益的局部最优化。若进一步采取贷款利率与授信比率相配合的双重授信策略,银行有可能将传染强度控制在适度水平并同时实现收益的全局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信用风险 传染强度 三方博弈 银行策略
下载PDF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传染研究
4
作者 贺毅岳 戴欣远 高妮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多层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上市公司关联知识图谱,进而提出基于个性化PageRank算法的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对风险传染过程进行模拟。首先,运用爬虫技术获取上市公司的多维度关联数据,进...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多层网络关联关系,构建上市公司关联知识图谱,进而提出基于个性化PageRank算法的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对风险传染过程进行模拟。首先,运用爬虫技术获取上市公司的多维度关联数据,进而通过实体消歧和实体统一处理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融合,构建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知识图谱;其次,运用图论基本原理将关联图谱转化为风险传染图谱,并将个性化PageRank风险随机游走模型引入到风险图谱中,对突发风险事件的传染过程进行高效的可视模拟和预测。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包含约15万个节点、18万条关系,支持可视化查询、智能化推理和风险传染模拟多重功能,从人工智能视角为金融风险传染这一复杂过程的模拟计算和高效预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金融风险智能监管等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知识图谱 风险传染模拟 个性化PageRank
下载PDF
气候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传染——来自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崔婕 蔡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5,共14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51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并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气候风险事件下金融机构间的网络关联度更紧密,彼此...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51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网络,并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气候风险事件下金融机构间的网络关联度更紧密,彼此间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水平显著提升。气候风险主要通过加大投资者恐慌情绪提升金融机构间的系统性风险传染水平。相较于大型金融机构,气候风险冲击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输出与风险输入水平更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剧气候风险对金融机构的负面冲击;《巴黎协定》的提出会缓解气候物理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气候转型风险对金融机构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负面影响。本文为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金融机构 系统性风险 风险传染网络
下载PDF
跨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和风险对冲:基于高维VAR for VaR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杨涛 贾妍妍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金融稳定需要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与以往文献只是探究两个市场的风险传染不同,本文利用高维VAR for VaR模型将中国的汇市、债市、大宗商品、金融期货和股市等五个金融市场纳入统一框架,分析这5个金融市场在不同状态的风... 金融稳定需要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与以往文献只是探究两个市场的风险传染不同,本文利用高维VAR for VaR模型将中国的汇市、债市、大宗商品、金融期货和股市等五个金融市场纳入统一框架,分析这5个金融市场在不同状态的风险溢出效应,这有助于捕捉冲击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而产生的间接影响。Wald检验和后验分析表明5个市场间只在危机或泡沫状态时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利用压力测试发现单个市场的短期冲击影响会被其他金融市场如股市消化吸收,但4个金融市场都处于正常状态会明显降低其他金融市场如股市的左尾风险。此外,本文提出利用单个金融市场在同一时点的不同分位数计算每个金融市场在同一时点的预期收益、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结果更加稳健以及减轻极端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金融市场间是否能够对冲彼此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地对冲其他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但汇市、债市和股市无法对冲其他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 for VaR 风险传染 风险对冲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晓新 单羽佳 《数量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66-94,共29页
为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银行间溢出效应,采用基于LASSO-VAR的广义溢出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银行风险传染网络,识别银行风险传染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其次结合BK溢出指数,从频域的视角探讨经济政... 为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银行间溢出效应,采用基于LASSO-VAR的广义溢出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银行风险传染网络,识别银行风险传染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其次结合BK溢出指数,从频域的视角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最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大型商业银行的节点重要性有所上升,高频时的网络结构更加紧密。对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来说,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银行风险。研究结果为我国银行业化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风险传染 有向加权网络 商业银行
下载PDF
违约风险传染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影响
8
作者 吴雄剑 庞元晨 李圣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50,共13页
在中资美元债市场违约风险持续暴露的背景下,以2010—2022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同行业违约情况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债券发行前一年同行业每发生一次违约,则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会上升约4个BP;违约未偿金额每... 在中资美元债市场违约风险持续暴露的背景下,以2010—2022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同行业违约情况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债券发行前一年同行业每发生一次违约,则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会上升约4个BP;违约未偿金额每上升1亿美元,则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会上升约1个BP。影响机制方面,同行业违约情况主要通过提高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违约风险,从而增加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分样本回归证明,对于原本违约风险更高的企业,比如非国有、非投资级以及无担保的债券,违约风险传染的效应更为显著,同行业违约情况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违约风险传染的境外研究视角,也为境内监管部门把握外债风险情况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风险传染 中资美元债 发行定价
下载PDF
中国行业尾部风险的测度、预警和传染效应
9
作者 李政 李丽雯 +1 位作者 贾妍妍 武坤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211,共24页
本文构建了左尾和右尾β系数,分别对中国行业尾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研究,并进一步基于尾部风险网络,考察不同市场状态下行业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空间维度上,行业尾部系统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体尾部风险;时间维度上,右... 本文构建了左尾和右尾β系数,分别对中国行业尾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研究,并进一步基于尾部风险网络,考察不同市场状态下行业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空间维度上,行业尾部系统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体尾部风险;时间维度上,右尾系统风险的前瞻性来源于个体右尾风险。第二,绝大多数行业在市场极端下跌状态下的尾部风险更高,但金融在市场极端上涨状态下的尾部风险更高。第三,工业、可选消费和房地产的左尾系统风险方向性溢出水平明显高于右尾,但能源和金融的右尾系统风险溢出,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的右尾系统风险溢入均显著高于左尾。本文可为防范化解行业尾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尾系统风险 右尾系统风险 风险分解 前瞻性 风险传染
下载PDF
基于风险溢出的股市双层风险传染模型
10
作者 吴朋薇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从风险关联网络视角出发,根据股票节点的风险溢出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分层处理,提出股市风险双层传染机制,并基于网络异质性结构对传统SIRS模型提出改进,采用风险溢出效率定义感染率参数.最后,以深证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模型相关参数... 从风险关联网络视角出发,根据股票节点的风险溢出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分层处理,提出股市风险双层传染机制,并基于网络异质性结构对传统SIRS模型提出改进,采用风险溢出效率定义感染率参数.最后,以深证300成分股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模型相关参数,并进行股市极端风险传染演化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传染机制下股市风险传导效应更强,少数风险溢出水平较高的股票节点对风险传染的贡献远高于风险溢出水平较低的其他节点,一旦这些企业发生危机,对股市系统的冲击性和影响力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关联网络 传染病模型 股市风险传染 风险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环境差异的调节效应
11
作者 唐自元 王小蕊 孙德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上证指数与六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股票市场周收益率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合作备忘...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上证指数与六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股票市场周收益率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沿线各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2)通过建立制度距离指数发现,以政府效率、公众市场话语权和金融市场监管质量为代表的综合监督体系差异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即与我国监督体系差异越小的国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影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风险传染 制度距离 监督体系
下载PDF
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的研究回顾
12
作者 张晓彤 《商业观察》 2024年第9期62-65,69,共5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行稳方能致远,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有效应对各项挑战。金融稳,经济才能稳,守住金融安全底线必须增强防范意识,准确度...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行稳方能致远,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有效应对各项挑战。金融稳,经济才能稳,守住金融安全底线必须增强防范意识,准确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可能的风险隐患点早预判、早处置。近年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微观度量和宏观度量两个角度分类整理了现有文献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并展望了后续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研究的成果,从而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染 风险度量
下载PDF
审计失败对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传染效应--基于共同审计师的视角
13
作者 安家鹏 曹思宇 +1 位作者 翟胜宝 孙光国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审计失败会对客户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波及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基于共同审计师视角,选取2007-2022年公司债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失败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发生审计失败后,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关联公司债券发行定... 审计失败会对客户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波及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基于共同审计师视角,选取2007-2022年公司债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失败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发生审计失败后,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关联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显著提高,即审计失败对债券发行定价具有传染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风险信息传递、低质量会计信息是审计失败产生传染效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聘用学历较高或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投资者面临风险更小、投资者保护更好时,传染效应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效应 审计失败 共同审计师 风险溢价 债券发行定价 审计质量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江涛 崔文浩 肖殿荒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3,共13页
伴随着汇率改制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外部冲击沿汇率渠道向中国金融市场蔓延的概率不断上升。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基于汇率风险传染的网络特征,采用一种融合网络结构信息的变系数模型,以人民币为代表节点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 伴随着汇率改制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外部冲击沿汇率渠道向中国金融市场蔓延的概率不断上升。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基于汇率风险传染的网络特征,采用一种融合网络结构信息的变系数模型,以人民币为代表节点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汇率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EPU是影响人民币溢回效应的关键因素;全球EPU和中国相对EPU愈高,人民币受到的风险传染愈强;在EPU产生的影响中,全球EPU和风险来源市场相对EPU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相对EPU的影响相对微弱。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下行尚不能成为人民币汇率日益自由化浮动下限制汇率共振的重要力量。在全球EPU呈现上升态势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改制仍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变系数模型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风险传染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基于TVP-FAVAR和TVP-VAR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科 郭亚飞 田凤平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84,共15页
本文基于8个维度的48个基础经济金融变量,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指标,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全球16个主要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风... 本文基于8个维度的48个基础经济金融变量,运用TVP-FAVAR模型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指标,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冲击下全球16个主要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和风险溢出状况展开研究,并运用TVP-VAR模型从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两个层面检验EPU冲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机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与EPU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溢出效应,并以EPU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为主,发展中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对EPU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程度更大;EPU冲击下,发达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溢出方,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风险接受者,并且这一现象随着全球EPU水平的提升而更加显著;各金融子市场和经济部门受EPU直接冲击的时间和程度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一步攀升;全球EPU对我国EPU的显著冲击更使得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风险净溢入水平也远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本研究对于应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传染机制 TVP-FAVAR TVP-VAR
下载PDF
中国绿色证券与传统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扬 李杨洋 王耀君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93,共17页
随着我国绿色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衍生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其资金来源的复杂化,绿色证券市场的风险可控性逐渐降低,其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过程中很可能会积聚风险并引发风险传染。本文重构了金融系统研究框架,探究了绿色债券... 随着我国绿色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衍生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其资金来源的复杂化,绿色证券市场的风险可控性逐渐降低,其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过程中很可能会积聚风险并引发风险传染。本文重构了金融系统研究框架,探究了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与依行业划分的完整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机制。通过分别构建R-藤Copula模型和混频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探究了我国绿色证券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在系统层面的风险传染路径,进一步完善了在中国的特定市场条件下风险传递机制的理论框架。此外,通过对原油价格暴涨、中美贸易战/定向降准以及新冠疫情三阶段金融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金融事件会通过提升跨市场风险传染水平,经过“风险产生→交叉传染→再交叉传染”的过程使金融系统风险联通性整体上升。此外金融事件的发生会引起使得高频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中频溢出和低频溢出会向高频溢出转化。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监管者维护绿色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完善绿色证券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可以促进绿色证券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和优化资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证券市场 风险传染 R-藤Copula 溢出指数 混频复杂网络
下载PDF
信用风险传染与供应链商业信用配置——基于信用债违约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鑫 朱冬青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2-79,共18页
以2014—2021年中国信用债“违约潮”为背景,探究信用风险传染对企业商业信用配置的影响,挖掘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行业信用风险传染对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配置具有负面影响,企业会降低供应链商业信用配置以保证自身流动性充裕,但... 以2014—2021年中国信用债“违约潮”为背景,探究信用风险传染对企业商业信用配置的影响,挖掘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行业信用风险传染对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配置具有负面影响,企业会降低供应链商业信用配置以保证自身流动性充裕,但城市信用风险传染并不会存在这种影响;信用风险传染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借贷能力,从而减少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商业信用配置。借贷能力下降反映在企业抵押贷款比例上升和信用贷款比例上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国有企业、低供应链集中度、低银行业竞争地区企业商业信用配置上的负面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传染 商业信用 供应链 融资成本
下载PDF
金融控股公司主要风险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远航 周颖哲 +1 位作者 冯涵钦 余峥 《金融经济》 2023年第4期65-74,共10页
本文基于“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等近年来国内跨业经营导致风险交叉传染的实际案例,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风险特征和前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从出资能力、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流动性、投资审慎性等... 本文基于“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等近年来国内跨业经营导致风险交叉传染的实际案例,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风险特征和前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从出资能力、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流动性、投资审慎性等7个方面构建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及阈值。同时以某金融控股公司为例,通过采集其2016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季度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影响其风险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资本充足性比率、资产损失覆盖率、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比率三个指标是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实监管中应给予更多关注。最后,从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资本监管、防范风险传染和提升盈利能力四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特征 风险传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系统性风险跨部门溢出网络及突发事件对风险传染的影响--来自37家上市金融机构高频交易的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秀梅 熊笑笑 《金融经济》 2023年第9期3-16,共14页
基于资本市场高频交易数据,采用条件在险价值模型对我国37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CC-GARCH模型研究房地产、银行、证券和保险四个部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并通过VAR模型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构建该四个部门间的跨部... 基于资本市场高频交易数据,采用条件在险价值模型对我国37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CC-GARCH模型研究房地产、银行、证券和保险四个部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并通过VAR模型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构建该四个部门间的跨部门风险溢出网络;最后以新冠疫情为例,分析突发事件对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主要贡献来自房地产部门,然后依次是银行、证券和保险,其中又以证券部门的风险溢出最大。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近年来四个部门间收益率主要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房地产部门与银行部门之间、保险部门与其他三个部门之间存在过短暂的负相关关系;房地产部门与证券部门的动态相关性有较强的持续性,证券部门和银行部门的相关性受市场信息冲击较大。危机会提高部门间的关联性,使得各部门风险溢出增大。在危机时期,房地产部门会变成风险的主要输出方,其对各部门的冲击较大且持续性较强,保险部门始终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接收方,各个部门之间的风险溢出是非对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溢出网络 跨部门风险传染 风险测度 条件在险价值
下载PDF
The Causes of Contagion: Rational or Irrational Behavior?
20
作者 Viorel Cratciuneanu Andreea Pardau Carmen Emilia Pascal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3年第11期1507-1518,共12页
关键词 原因 性行为 计量经济模型 理性 金融危机 全球市场 不稳定性 网络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