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红霉素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途径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晓东 吴立琴 +2 位作者 徐慧 戴元荣 杨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哮喘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以及罗红霉素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iNOS 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哮喘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7.28±1.65)×108.L-1、(7.73±1.54)%,均高于对照组(3.76±0.97)×108.L-1、(1.27±0.60)%;罗红霉素组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分别为(5.68±0.95)×108.L-1、(5.54±1.53)%,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高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L-4浓度、iNOS活性及NO含量低于哮喘组。哮喘组肺组织IFN-γ浓度低于对照组,罗红霉素组肺组织IFN-γ浓度高于哮喘组。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及肺组织iN-OSmRNA表达分布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6)、(0.52±0.14),较对照组[(0.14±0.05),(0.33±0.05)]明显增强;但罗红霉素组iNOS蛋白及mRNA表达为(0.15±0.03)、(0.35±0.07),均明显较哮喘组减弱。结论罗红霉素通过干预哮喘大鼠气道IL-4、IFN-γ以及iNOS/NO体系,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哮喘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婷 李铜铃 +5 位作者 杨岚 许小红 郑鹏程 张婷婷 张洁 陈束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6-378,共3页
研究两种罗红霉素分散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检测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体内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用DAS药动学程序处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两种罗红霉素分散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检测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体内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用DAS药动学程序处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罗红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峰浓度(Cmax)分别是10.16±1.46、10.34±1.66μ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是2.33±0.61、2.28±0.6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n)分别为143.32±25.80、138.93±22.49μg·h·ml-1,AUC0→∞分别为158.63±26.86、153.77±24.75μg·h·ml-1;半衰期(t1/2)分别是:9.00±1.58、8.68±1.66 h。按罗红霉素血药浓度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63%±14.04%,经统计分析两制剂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龙血竭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捷 赖伟珍 +3 位作者 王太 张小帆 陈庆芬 张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4例应用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治疗寻常型痤疮,并将其与102例口服罗红霉素和外用玫芦消痤膏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4例应用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治疗寻常型痤疮,并将其与102例口服罗红霉素和外用玫芦消痤膏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皮损的数目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改善寻常痤疮皮损等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ALT轻度升高,4例胃部不适、恶心、头晕,有2例发生皮肤刺激症状。结论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疗效,可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龙血竭 罗红霉素
下载PDF
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火 杜强 +2 位作者 钱朝霞 吴龙云 高忠和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辅佐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50例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布地奈得气雾剂治疗组为A组,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为B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诱...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辅佐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50例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布地奈得气雾剂治疗组为A组,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为B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诱导痰中炎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哮喘患者发作次数,病情程度,肺功能检查均明显减轻(P<0.05),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变化亦显著减少(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罗红霉素 布地奈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罗红霉素肠溶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见春 吴华璞 +2 位作者 蒋志文 高署 郑青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肠溶胶囊与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肠溶胶囊剂和片剂各150 mg,LC-MS法测定其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肠溶胶囊与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肠溶胶囊剂和片剂各150 mg,LC-MS法测定其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罗红霉素肠溶胶囊与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5.724±4.780)和(10.541±5.365)h,C_(max)(3.072±0.821)和(3.376±0.605)μg·mL^(-1), T_(max)(3.861±1.234)和(3.250±1.004)h,AUC_(0-48h)(48.330±16.649)和(45.983±16.496)μg·h·mL^(-1)。肠溶胶囊与片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1±46.9)%。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液质联用法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长期口服罗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家珊 李有霞 曾伟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罗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以期分析罗红霉素保护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阻肺患者34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罗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以期分析罗红霉素保护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阻肺患者34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0.15g,2次/d,持续并随访1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1年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有明显的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长期口服罗红霉素可以降低慢阻肺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石文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炎 罗红霉素 氧氟沙星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罗红霉素合成过程的杂质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连苗利 金勇 +3 位作者 王兆刚 张兴东 侯仲轲 邱家军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红霉素A硫氰酸盐与盐酸羟胺缩合成红霉素A-9-肟,红霉素肟与甲氧乙氧氯甲醚反应生成罗红霉素。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配比对罗红霉素合成过程中杂质产生的影响,得到较优反应条件:n(红霉素肟):n(甲醇钠):n(甲氧基乙氧基氯甲醚)... 红霉素A硫氰酸盐与盐酸羟胺缩合成红霉素A-9-肟,红霉素肟与甲氧乙氧氯甲醚反应生成罗红霉素。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配比对罗红霉素合成过程中杂质产生的影响,得到较优反应条件:n(红霉素肟):n(甲醇钠):n(甲氧基乙氧基氯甲醚)=1:1.12:1.21,甲醇钠和甲氧基乙氧基氯甲醚(MEMCl)的滴加时间分别为15min、45min;滴加甲醇钠时控制温度为5℃、滴加MEMCl的温度为0℃。此时的收率为95.8%(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罗红霉素 合成
下载PDF
孟鲁司特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功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7期2080-2081,2083,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孟鲁司特组(A组)、罗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组(B组)及罗红霉素组(C组),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min距...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孟鲁司特组(A组)、罗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组(B组)及罗红霉素组(C组),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min距离及痰量的变化。结果 A组肺功能明显改善,痰量减少;B组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步行6min距离及痰量显著改善;C组痰量明显减少。结论孟鲁司特和罗红霉素联合用药对稳定期COPD有明显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罗红霉素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枇杷清肺饮联合西药治疗痤疮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0
作者 吴守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联合西药治疗痤疮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罗红霉素,300mg/次,3次/d,口服。西米替丁,0.4g/次,3次/d,口服。维胺酯软膏外敷,1~2次/d,适量...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联合西药治疗痤疮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8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罗红霉素,300mg/次,3次/d,口服。西米替丁,0.4g/次,3次/d,口服。维胺酯软膏外敷,1~2次/d,适量外敷。治疗组49例,枇杷清肺饮(桑白皮15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眙,赤芍13g,黄芩、麦冬各9g,知母、生地黄各log,五味子11g),1剂/d,水煎120mL,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联合西药治疗痤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枇杷清肺饮 罗红霉素 西米替丁 维胺酯软膏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盐酸氨溴索与罗红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阚家义 屈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盐酸氨溴索和罗红霉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0.045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2∶1)(用三乙胺调pH值至7.35)为流动相A,乙腈为...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盐酸氨溴索和罗红霉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0.045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2∶1)(用三乙胺调pH值至7.3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40℃。结果:盐酸氨溴索和罗红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为1-6μg.mL^-1(r=0.999 9,n=5)和5.1-30.6μg.mL^-1(r=0.999 8,n=5)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99.8%(n=9)。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复方罗红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盐酸氨溴索 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