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主题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殷蓉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该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乡村发展状况和建设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的展现,指出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释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主题性研究,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深入研究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主题的原生性、再生... 该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乡村发展状况和建设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的展现,指出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释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主题性研究,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深入研究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主题的原生性、再生性、共生性3个方面。试图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乡村发展研究方面,找到帮助广大农村百姓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景观设计方法,从而促进农村产业化、景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 景观主题性 原生性 再生性
下载PDF
《黔村行记》:行记文体与描摹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
2
作者 刘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当代知名作家欧阳黔森的新著《黔村行记》,以创新性的行记文体,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大历史决策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代成果予以真实记录,勾画出一幅呈现新时代山乡巨变、描摹贵州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在文体层面,《黔村行记... 当代知名作家欧阳黔森的新著《黔村行记》,以创新性的行记文体,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大历史决策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代成果予以真实记录,勾画出一幅呈现新时代山乡巨变、描摹贵州乡村振兴时代史诗的文学图谱。在文体层面,《黔村行记》带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征,具有对地方志书写传统作传承赓续与文学地理学的意义。作历史与现实融合的中国叙事,是新时代话语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在现实性的、非虚构的纪实文体意义之上,同时具备回溯黔地抗击外侮的历史、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的意义维度,现实性意义的行记与作家对红色革命历史作书写的创作史也构成互文性考察的意义。虽是纪实类、非虚构文体,《黔村行记》深蕴柳青文学精神和周立波写作传统并有创新:对由脱贫致富和创新所驱动的创业主题的表现、对乡村振兴新人形象的塑造与呈现、对新时代文学当中新人民性的表达等,其所形成的创作旨趣、写作原则和文学经验都具有可供参鉴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村行记》 乡村振兴 文学地理学 创业主题 新人民性
下载PDF
希古与追思:探求当代新文人画的怀旧情结
3
作者 霍梦园 张鹏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于新潮美术运动的开展引发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争议,推动了文人画改革的迫切需求,80年代中后期,新文人画群体应运而生并一时风靡于20世纪80、90年代,而新文人画群体自公开面世以来,受到众多艺术家、批评家褒贬不一的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于新潮美术运动的开展引发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争议,推动了文人画改革的迫切需求,80年代中后期,新文人画群体应运而生并一时风靡于20世纪80、90年代,而新文人画群体自公开面世以来,受到众多艺术家、批评家褒贬不一的评论,其“消极避世”的艺术观点是其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这一争议侧面反映了新文人画家群体所广泛存在的“怀旧情结”。结合20世纪80、90年代历史语境,对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期的新文人画“怀旧情结”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新文人画家对“乡土生活”以及古代“文人精神”两种主题的怀旧情结,探析其怀旧情感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富有争议性的新文人画在当下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怀旧 乡土题材 文人精神
下载PDF
基于LDA模型的我国乡村文化政策主题挖掘与演化分析——与乡村文化科研论文对比视角
4
作者 胡卉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基于乡村文化主题,以396条政策文本和1 480条科研论文为样本,运用主题建模的方法分析政策与科研的异同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政策还存在有待完善和调整之处,由此提出未来乡村文化政策的发展方向,具体包括提升乡村文化认同、... 基于乡村文化主题,以396条政策文本和1 480条科研论文为样本,运用主题建模的方法分析政策与科研的异同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政策还存在有待完善和调整之处,由此提出未来乡村文化政策的发展方向,具体包括提升乡村文化认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主题识别 主题演化 文本计算
下载PDF
河南农村题材短视频的创作困境与“破圈”路径
5
作者 张安琪 黄佳翔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农村题材短视频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增长、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阵地。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厚的乡村资源和独特的地缘文化,加之短视频的低门槛与高流量催生了大批农村题材短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农村题材短视频成为推动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增长、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阵地。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厚的乡村资源和独特的地缘文化,加之短视频的低门槛与高流量催生了大批农村题材短视频创作博主。以5个河南农村短视频账号为研究范本,通过创作主体、内容主题和价值生成三个层面分析其创作困境:客观纪录与艺术性创作的错位、泛娱乐化与现实主义表达的错位、流量争夺与文化传播的错位。并围绕创作主体的专业化驱动、创作主题的主流化引导、文化价值优质化传播探索农村题材短视频的“破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题材短视频 创作困境 “破圈”路径
下载PDF
“难以被建构的城市”——论城市题材在“十七年小说”中的“困境”
6
作者 崔谦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5-91,118,共8页
“十七年小说”中,城市题材作品远没有达到如“革命历史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那样代表作家众多、经典之作频出的高度。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学传统上来说,现代文学时期城市题材小说数量有限,而且多表现的是对城市的批... “十七年小说”中,城市题材作品远没有达到如“革命历史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那样代表作家众多、经典之作频出的高度。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学传统上来说,现代文学时期城市题材小说数量有限,而且多表现的是对城市的批判,故没有形成可供“十七年小说”借鉴的资源。从现实层面上来说,随着建国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城市的确立,对城市的书写逐渐从都市生活转向工业生产,但这却与当代作家的写作经验产生了“错位”。此外,农村题材较城市题材更容易实现当代文学对“革命的现代性”的追求,这无疑让城市题材在“十七年小说”题材选择过程中处于了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城市题材 乡土小说 “工业题材” “革命的现代性”
下载PDF
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像表达与文化认同
7
作者 邱婧 李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新的话语面向。多民族乡村影视题材作品的生产制作采用了文字、图像、语言、声音、空间等多模态,以多维的时空景观、特色的品牌景观以及表意的景观内核共同构建了...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新时代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作品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新的话语面向。多民族乡村影视题材作品的生产制作采用了文字、图像、语言、声音、空间等多模态,以多维的时空景观、特色的品牌景观以及表意的景观内核共同构建了文化认同。另外,面对全新的互联网环境以及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创作者在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塑造以及主题文化进行建构的过程中,扩大了多民族乡村题材影视的受众范围,调整了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调动了观众参与度并创造了显著的传播价值,丰富了中国新时代影像表达的区间,间接作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题材 多模态 多民族 影视作品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的村庄旅游发展路径探索--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古城村村庄规划为例
8
作者 张维元 俞荣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必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文章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古城村为例,通过结合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思路,积极整合农业、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探索适合...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发展必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文章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古城村为例,通过结合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思路,积极整合农业、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探索适合传统农业乡村的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农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发展模式 新型休闲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主题与政策工具的适配研究
9
作者 王凤姣 何海杞 《图书情报导刊》 2024年第7期46-57,共12页
以277份政策文本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相关条款为数据样本,从结构、功能和内容3个维度,探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主题与政策工具运用的适配性问题,为科学研判未来政策制定方向和执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指出现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主题... 以277份政策文本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相关条款为数据样本,从结构、功能和内容3个维度,探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主题与政策工具运用的适配性问题,为科学研判未来政策制定方向和执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指出现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政策主题下存在的政策工具配置“缺位”、政策工具功能“弱位”和政策工具使用“错位”等问题,提出需通过完善配置结构、保障功能发挥、重视对口供给等措施来提高二者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特征 适配性
下载PDF
近现代广东五邑侨乡建筑壁画题材研究
10
作者 柳名俊 王骏驰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51,90,共8页
五邑侨乡建筑壁画是中国侨乡重要的艺术遗产之一,是侨乡建筑美学图像叙事和侨乡社会教化、民众审美心理近现代演进的重要记录。考察壁画题材类别是侨乡建筑壁画研究最基础的学术问题。基于广东五邑侨乡的田野调查,对近现代建筑壁画题材... 五邑侨乡建筑壁画是中国侨乡重要的艺术遗产之一,是侨乡建筑美学图像叙事和侨乡社会教化、民众审美心理近现代演进的重要记录。考察壁画题材类别是侨乡建筑壁画研究最基础的学术问题。基于广东五邑侨乡的田野调查,对近现代建筑壁画题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题材演变进行梳理分析,揭示教化、祈福、现代三类题材的文化功能及其文化意蕴,为侨乡建筑壁画的乡村审美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题材 广东侨乡 乡村审美
下载PDF
周立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乡村叙事和浪漫精神
11
作者 周璇 周云鹏 《城市学刊》 2023年第3期79-84,共6页
1955年周立波返乡以后,小说创作特色愈加凸显,这体现在其故乡小说中地域性十足的乡村叙事上,同时浪漫主义精神也在乡村叙事之中悄然流露。浪漫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字里行间的碰撞构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之... 1955年周立波返乡以后,小说创作特色愈加凸显,这体现在其故乡小说中地域性十足的乡村叙事上,同时浪漫主义精神也在乡村叙事之中悄然流露。浪漫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字里行间的碰撞构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之间闪烁出动人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立波 故乡小说 乡村叙事 浪漫精神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飞天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新女性书写
12
作者 谭文鑫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乡村女性成为电视剧编创者不约而同聚焦的对象。以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探讨其中女主人公共同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的农村新女性经历了从背负“传统”到抵抗“物化”,再到最终成长为独立... 20世纪90年代,乡村女性成为电视剧编创者不约而同聚焦的对象。以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探讨其中女主人公共同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的农村新女性经历了从背负“传统”到抵抗“物化”,再到最终成长为独立女性的艰难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天奖” 农村题材剧 新女性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1960年以来我国农村档案研究主题的演化研究
13
作者 徐欣欣 《档案学刊》 2023年第2期21-37,共17页
以CNKI文献数据库(1960—2022)为数据来源,综合多方考量,将1960年以来的农村档案研究划分为8个阶段;利用CiteSpace绘制出各阶段的关键词聚类图谱,确定各阶段的重点研究主题,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这些主题出现和受关注的原因;并纵向对... 以CNKI文献数据库(1960—2022)为数据来源,综合多方考量,将1960年以来的农村档案研究划分为8个阶段;利用CiteSpace绘制出各阶段的关键词聚类图谱,确定各阶段的重点研究主题,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这些主题出现和受关注的原因;并纵向对比各个阶段的主题,发现了农村档案研究主题演化的特点和规律;最后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亮点、不足和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档案 主题聚类 主题演化
原文传递
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庆华 陈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后者刻意古为今用;前者为形而上的描神,后者是形而下的画形;前者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后者洋溢出扑面而来的喜剧情调。鲁迅、赵树理所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可谓是物之两面,反向互补,异曲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小说 农村题材 反向互补
下载PDF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农村教育发展的主题转换与战略转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玉友 于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34,共3页
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于我国加速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城乡和... 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于我国加速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和提高教育内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这些价值的最终实现要有可行的发展战略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去二元结构的发展思维下重新思考教育发展,重新思考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主题转换 战略转型
下载PDF
当下我国农村题材电影的现代性困境 被引量:6
16
作者 路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50,共7页
聚焦当下我国农村题材电影,形式上众声喧哗,但话语的深层逻辑上却保持着内在的统一性,即以一种现代性的视域呈现或想象着乡村生活。对于启蒙现代性视域中乡村问题剧,在题材上关注现代性过程中集体利益与共同体认同的丧失,但影像深层文... 聚焦当下我国农村题材电影,形式上众声喧哗,但话语的深层逻辑上却保持着内在的统一性,即以一种现代性的视域呈现或想象着乡村生活。对于启蒙现代性视域中乡村问题剧,在题材上关注现代性过程中集体利益与共同体认同的丧失,但影像深层文本中没有解答现代性本身引起的分裂;对怀旧视野中的乡村电影,乡村变成了一种现象与消费,表征着一种历史感的匮乏,人为地造成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审美现代性中的农村影像,是另一种激进且不完善的知识分子对底层农民的想象与表述。对于当下我国农村而言,艺术的镜像世界与现实的实体世界都面临现代性的困境,面对着一种哈贝马斯所说的"未完成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农村题材 电影作品 启蒙现代性 乡愁 审美 现代性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主题开发研究——以宁德市大岭村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美秀 张光英 +2 位作者 林文君 沈德福 印朗川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4-88,共5页
随着休闲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在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乡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全域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主题化开发是必由之路。以宁德市大岭村主题旅游开发为案例,对大岭村旅游资源进行... 随着休闲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在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乡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全域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主题化开发是必由之路。以宁德市大岭村主题旅游开发为案例,对大岭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围绕"古道人家、岭上花海"的开发主题,规划分区和打造项目。并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主题开发研究提出思考和建议,即以资源分析为基础,围绕旅游主题展开项目设计,旅游开发以产业化发展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主题开发 全域旅游 宁德市大岭村
下载PDF
变与不变:我国乡村振兴政策主题、府际关系和扩散态势的变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敏 刘华玮 +1 位作者 沈嘉裕 严炜炜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6,共11页
[目的/意义]系统性地梳理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分析中央和地方实施策略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动因,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实施策略的调整和新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设计/方法]... [目的/意义]系统性地梳理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分析中央和地方实施策略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动因,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实施策略的调整和新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乡村振兴局等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和北大法宝数据库,确定911篇政策文献为数据分析样本,采用质性分析和政策文献计量等研究方法,从政策主题、府际关系和扩散态势三个维度对我国乡村振兴政策文献的变迁展开分析。[结论/发现]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在整体上已进入了完善和调整阶段,需要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政策的发布机构形成了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四个发文机构为核心的网络关系网。政策的行政影响力与其政策主体的行政级别关系紧密,重要政策的扩散范围受党中央重视程度的影响较大,政策的扩散速度受政策发布年限影响较大。[创新/价值]本研究基于系统性、动态性的研究视角,对我国乡村振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相关分析结论可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主题 府际关系 扩散态势 变迁研究
下载PDF
聚焦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从新农民形象看辽宁影视乡土文化新风貌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玲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60-262,共3页
分析了近年热播的东北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中的新农民形象,进而探讨了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认为这些农民身处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精神和特质,更能反映当下农民真实的生活心态及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民群... 分析了近年热播的东北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中的新农民形象,进而探讨了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认为这些农民身处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精神和特质,更能反映当下农民真实的生活心态及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东北农村 电视剧 新农民 乡土文化
下载PDF
传播与传承:中国乡村纪录片的精神向度——以《俺爹俺娘》和《乡村里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翠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纪录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商品样式和国家宣传体系的主要载体,在政策、环境和媒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已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语境之下,如何制作出既接地气又具有精神向度的文化产品,进而承担起中国乡村纪录片的传播功能... 纪录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商品样式和国家宣传体系的主要载体,在政策、环境和媒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已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语境之下,如何制作出既接地气又具有精神向度的文化产品,进而承担起中国乡村纪录片的传播功能和传承使命,成为广大媒体人的共同追求。出身于农村的摄影师焦波,凭借多年来对农民与乡村的深切理解和生活实录,相继推出了纪录片《俺爹俺娘》和《乡村里的中国》,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乡村纪录片应有的历史职能、精神向度和美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与传承 乡村纪录片 精神向度 美学品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