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砂水力输送多峰阻力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福生 赵立娟 +1 位作者 齐帜 顾磊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提出了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挖泥船管道水力输送粗砂阻力特性的新类型——多峰阻力特性,而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应用两层模型方法,对出现多峰阻力特性的管道水力输送粗砂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多峰阻力特性与内部流动分层结... 提出了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挖泥船管道水力输送粗砂阻力特性的新类型——多峰阻力特性,而现有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应用两层模型方法,对出现多峰阻力特性的管道水力输送粗砂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多峰阻力特性与内部流动分层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多峰阻力特性的出现,是由于管道内部流动结构特性,如上下两层分界面位置、两层浓度差、速度差等,随着浆体水力输送平均速度的变化,出现了增减交替而非单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砂水力输送 多峰阻力特性 两层模型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期水沙异步特性及沙峰输移时间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玉璇 金中武 +2 位作者 陈鹏 许全喜 任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29,37,共7页
以三峡水库运用以来2003—2018年库区主要测站的水沙数据为基础,对上游来沙入库时刻水沙异步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不同水位级情况下典型场次洪水过程中沙峰输移时间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到了拟合程度较好... 以三峡水库运用以来2003—2018年库区主要测站的水沙数据为基础,对上游来沙入库时刻水沙异步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不同水位级情况下典型场次洪水过程中沙峰输移时间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到了拟合程度较好的沙峰输移时间回归公式。结果表明:洪峰流量>30000 m^(3)/s的40场典型洪水过程,入库时刻沙峰超前、同步、滞后洪峰的场次比例分别为42.5%、42.5%、15%;金沙江下游向家坝等梯级水库蓄水运用后,沙峰在三峡库区的传播时间明显增长。由于水库不同运用时期汛期坝前水位变化范围不同,采用了分水位级的方式对库区沙峰输移时间与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讨论,进而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拟合效果较好的沙峰传播时间公式,可为水库沙峰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沙异步特性 沙峰输移时间 回归分析 水位级
下载PDF
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时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利玲 董炳江 +1 位作者 汤成友 董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6,共8页
为进一步掌握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规律、提高入库泥沙沙峰预报精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三峡水库沙峰调度方案,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水沙组成,并对长江上游各主要控制... 为进一步掌握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沙峰传播规律、提高入库泥沙沙峰预报精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三峡水库沙峰调度方案,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水沙组成,并对长江上游各主要控制性水文站沙峰传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长江上游来沙明显减少,向家坝站、横江站、高场站及富顺站沙峰到朱沱站的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38.7,32.0,30.9 h和20.8 h,武胜站、罗渡溪站和小河坝站沙峰到北碚站平均传播时间分别为16.9,19.0,20.0 h,朱沱站、北碚站到寸滩站分别为20.8,7.7 h;当向家坝至朱沱河段流量小于10000 m^(3)/s时,沙峰传播时间为48.0 h,当流量为10000~2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32.7~46.3 h,当流量为20000~3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为27.0~32.7 h,当流量大于30000 m^(3)/s时,河段沙峰传播时间少于27.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峰输移 传播时间 频率分布 数值模拟 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