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脂腺瘤一例
1
作者 宗丽娜 吕世超 刘建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7-58,共2页
76岁男性患者,右前颈部红色结节伴破溃2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外生内生混合型结节状增生性病变,细胞团块周边呈栅栏状排列,见生发细胞及少量皮脂腺细胞,真皮浅层较多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EMA(+)、AR(+)、p40... 76岁男性患者,右前颈部红色结节伴破溃2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外生内生混合型结节状增生性病变,细胞团块周边呈栅栏状排列,见生发细胞及少量皮脂腺细胞,真皮浅层较多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EMA(+)、AR(+)、p40(+)、Ki67(+热点区15%).诊断:皮脂腺瘤.手术完整切除皮损,随访1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瘤 生发细胞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在鉴别皮脂腺瘤和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顾黎雄 张德志 +6 位作者 吴晓琰 邵雪宝 李阿梅 杨圣菊 曹双林 陈晓栋 陈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鉴别皮脂腺瘤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意义。方法:对31例皮脂腺瘤和31例结节型BCC患者标本分别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免疫组化示31例皮脂腺瘤患者上皮抗原(EA)均为阴性;上皮膜...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鉴别皮脂腺瘤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意义。方法:对31例皮脂腺瘤和31例结节型BCC患者标本分别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免疫组化示31例皮脂腺瘤患者上皮抗原(EA)均为阴性;上皮膜抗原(EMA)在导管及成熟皮脂腺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24例雄激素受体(AR)呈阳性表达,余7例均为阴性;D2-40阳性表达28例,阴性3例。而结节型BCC患者中30例EA阳性,1例阴性;EMA阳性4例,阴性27例;AR阳性表达15例,阴性16例;D2-40 5例灶状阳性,余26例均阴性。结论:免疫组化示皮脂腺瘤患者EA阳性、EMA阴性和D2-40阳性,可较好地与结节型BCC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瘤 基底细胞癌 结节型 上皮膜抗原 上皮抗原 雄激素受体 D2-40
原文传递
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颖 杨珍 +3 位作者 朱里 钱悦 黄长征 陈思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1-672,共2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患儿男,13岁。头顶部一椭圆形淡黄色疣状新生物13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见一约2 cm×3 cm椭圆形淡黄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呈轻度疣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生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中...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患儿男,13岁。头顶部一椭圆形淡黄色疣状新生物13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见一约2 cm×3 cm椭圆形淡黄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呈轻度疣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生肥厚,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中部见增生的皮脂腺及不成熟的毛囊结构,并可见异位大汗腺,真皮中部还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肿瘤团块,肿瘤团块由基底样细胞和少许成熟的皮脂腺细胞组成,但未形成皮脂腺小叶样结构,团块周边细胞未见栅状排列及收缩间隙。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皮脂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痣 皮脂腺瘤
下载PDF
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卫艳予 韩志惠 +3 位作者 张燕 杨郁 王华 郑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头皮处见一1cm×1cm×0.5cm结节状肿物,全身检查未见内脏器... 目的探讨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头皮处见一1cm×1cm×0.5cm结节状肿物,全身检查未见内脏器官病变。镜检:肿瘤位于真皮,呈境界清楚的多结节状分布。肿瘤大部分排列成片状、腺样、筛孔状,部分区域细胞形成类癌样结构,大多数肿瘤细胞呈基底样细胞改变,可见散在明确的皮脂腺细胞分化,核分裂象偶见,未见明显异型性和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AE1/AE3、MLH1、MSH2、皮脂腺细胞EMA均阳性,CgA、Syn、NSE均阴性。结论皮脂腺瘤中的类癌样结构是最近才认识的少见组织学结构,病理诊断中应注意与转移性类癌、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和Muir-Torre综合征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肿瘤 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面部皮脂腺痣伴多肿瘤及Muir-Torre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5
作者 谢新明 王鸿雁 张娇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1例皮脂腺痣患者,同时继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皮脂腺腺瘤、皮脂瘤三种肿瘤并伴有Muir-Torre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 目的:探讨1例皮脂腺痣患者,同时继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皮脂腺腺瘤、皮脂瘤三种肿瘤并伴有Muir-Torre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6岁。左面部皮表中央见隆起性肿物,肿物表面局部较粗糙,切面灰黄色,颗粒状。组织学表现为两种结构,一种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被覆双层立方和柱状上皮,乳头间质可见大量浆细胞;一种呈分叶状结构,由周围基底细胞样细胞和中心的多泡状皮脂腺细胞组成,基底样细胞和多泡状细胞分布比例不同,局部区基底样细胞<50%,局部区基底样细胞>50%;免疫组化示乳头状结构CK7、CK5/6均(+);分叶状结构CK5/6、EMA、P63、AR均(+),BerEP4(-);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显示,MLH1和PMS2的核阳性表达,而MSH2和MSH6表达缺失,Ki67阳性指数约3%。结论:患者在皮脂腺痣的基础上同时发生三种肿瘤,既往有乳腺癌病史并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提示伴发Muire-Torre综合征,病理对肿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临床进行Muire-Torre综合征调查。皮脂腺痣的多种肿瘤潜能,此类病例需要在成年后预防性切除或至少密切的临床监测,以防止新的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痣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皮脂腺腺瘤 皮脂瘤 Muire-Torre综合征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顾黎雄 张德志 +6 位作者 吴晓琰 邵雪宝 李阿梅 杨圣菊 曹双林 陈晓栋 陈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5-557,共3页
目的:对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皮脂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31例皮脂腺瘤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3.90&#177;15.40)岁,病程(9.41&#177;13.75)年,皮损位于面... 目的:对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皮脂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31例皮脂腺瘤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3.90&#177;15.40)岁,病程(9.41&#177;13.75)年,皮损位于面部者最常见,形态为丘疹,颜色分别呈红色、黄红色、正常肤色、淡褐色,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所有肿瘤组织结构对称,其中9例与表皮相连。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及少许成熟皮脂腺细胞和部分过渡细胞,26例肿瘤组织中偶见成熟皮脂腺细胞(〈1%),2例成熟皮脂腺细胞〈20%,3例成熟皮脂腺细胞占20%~40%。5例部分区域偶见核分裂像。1例合并小汗腺汗孔瘤。31例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导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上皮膜抗原在皮脂腺瘤导管及成熟皮脂腺细胞全部呈阳性表达,上皮抗原在所有皮脂腺瘤中均不表达,20例皮脂腺瘤的导管癌胚抗原阳性,24例雄激素受体阳性,28例D2?40阳性。结论皮脂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抗上皮膜抗原抗体、抗雄激素受体抗体和D2?40的组合有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肿瘤 癌胚抗原 受体 雄激素 上皮膜抗原 上皮抗原 D2-4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